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學習計劃>

國中學習計劃彙總九篇

文思屋 人氣:2.9W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學習生活即將來臨,寫一份學習計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寫學習計劃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中學習計劃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中學習計劃彙總九篇

國中學習計劃 篇1

新一輪課改帶來了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巨大變化。面對撲面而來變革,我深深懂得:新時代呼喚新的教育理念,現代教師應當瞭解新的教育理念,只有用新理念指導實踐,才會有新的教學方法,適應時代的要求。作為現代教師我們不僅要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同時要成為知識的學習者、更要變為知識的創造者。我認為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教師對知識的學習,要時時學、處處學、更要終身學。這樣才能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步伐,適應時代的要求。因此教師更要變被動培訓為主動研修,這樣就為我們的知識學習指明瞭方向,也給我們搭建了一個認識自我,反思教育,自覺提高的平臺。為此,我制定了自己的研修計劃,以便更好地樹立新課程理念,初步實現教育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和教研方式的轉變,提高新課程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一、研修目標:

1、通過集體培訓、個人研修,使自己進一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愛崗敬業,鑄就良好的師德師風。

2、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掌握現代教育思想,提升實施新課程的能力,不斷提高教育質量;更新專業知識,提高學歷層次,進一步優化知識和能力結構;進一步掌握教育科研理論和方法,掌握新的教育技術和手段,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

二、研修內容:

(一)主要內容:

1、進一步研讀《歷史課程標準》,深入理解、掌握新課程的基本理念、三維目標,更要掌握6大學習板塊、44個學習主題的具體內容標準。還要明晰實施建議的具體要求。

2、學習新教材,走進新教材,把握教材的特點。更要熟悉教材的編排體系、知識結構和具體內容。同時也要在教材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外延、拓展和深究。

3、結合學情,探索歷史教學的有效途徑,提高歷史課堂效率,向45分鐘要質量。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方法和能力。改變“為教而教,先教後學”的教學模式,嘗試“先學後教”的教學實踐。

4、探索適合學生運用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更加願學、樂學、活學、善學和會學。

5、更好地運用多媒體教學,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二)具體內容

1、參加校本培訓,提升教育理念。

現代教育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為此教師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思考,只有成為一名“學習型”的教師才能適應發展。

①積極參加校本培訓,並能不斷反思總結,致力於自身的業務水平發展和教育理論水平的提高。

②積極主動向業務領導、教研員、導師、骨幹教師請教,聆聽專家的專題講座,也要利用好自己參加國中教師專業適崗培訓平臺,在網上與眾多教師交流、研討。這樣可以學習他們的先進教育教學思想、理念、經驗和方法,並能不斷內化,為自己的發展提供“養料”。另外對區域教研活動也要積極參與,以便促進自己的學習與進步。

2、立足課堂教學,形成個人特色。

課堂是教師工作的主陣地,教育教學工作實施的基本途徑就是課堂,因此作為教師深入研究課堂教學,努力提高自身的課堂教學水平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①日常教學中要備好每節課,進行深入的課堂教學研究。積極參與教研組和校內外的教研活動,虛心學習,博採眾長,並能在教學工作中發揮骨幹教師的作用。

②主動地進行研討課教學,研修期間開設一、二節校級以上的公開展示課,並能形成一份高質量的教學反思與總結。通過教學實踐來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在與組員們共同研討的過程中反思、感悟,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③能充分利用世界大學城、堂堂網的網路資源平臺,在網路平臺上發表自己的學習成果,及時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

3、注重教育科研,促進專業發展。

現代教育要求教師不但是進行教學實踐,還要能參與教學研究。

①在研讀教育教學理論書籍和日常教學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總結、反思、比照、歸納,將自己的教學感悟上升到理論的層面,撰寫一篇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並能通過網上交流的方式與大家互相學習進步。

②積極參與教研組和學校的課題研究,在教學與實踐中總結反思,在反思與完善中提高進步。

三、研修具體措施:

(一)參加教研、學習與交流活動。

1、積極主動地開展示範或研究教學,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在歷史課堂上積極嘗試運用多種靈活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時對每節課進行反思,爭取每學期都能有兩篇質量較高的反思和教學設計。同時,還要堅持每天都有點滴收穫,每學期都能寫一篇較高質量的教育教學論文。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要及時反思、主動改進、積極完善,使之能夠形成自己的教學模式、教學風格和教學特色。

2、不但要學習拓展外延自己的歷史專業知識,更要廣泛閱讀與歷史學科相關的其他學科知識,這樣不但可以充實、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能夠與其他學科知識交叉整合。這樣更有利於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適應現代社會對教師“一專多能”的更高要求。同時,注意多鑽研、勤思考,將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與理論結合起來,在總結和反思中來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在近期內,我計劃精讀一些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書刊,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工作之餘,我計劃欣賞一些歷史書籍,充實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

3、積極參加教育教學的教研活動和教師集體的學習交流活動。虛心向他人請教,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進行教學研討和提升。要主動向業務領導、教研員、導師以及骨幹教師虛心請教,要積極與同學科、同組教師學習交流。更要積極參加校內校外的教研活動,平時就當天發生的教學突發事件,教學感悟反思,學生的思想問題及解決方法等與同組教師交流學習。我也會一如既往地主動積極參加校內外教科研培訓活動,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研究能力。

(二)進行自主研究

1。在研讀《歷史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配合《歷史課程標準解讀》、相關雜誌及網上的文章,學習新教材,通過與舊教材比較,把握新教材的編排體系、知識結構。

2。要掌握每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及知識的生長點,達到掌握傳授知識的深淺程度。

3。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對學生歷史人文素養的培養,及自學能力的培養和終身學習的意識的養成。

4。認真總結課改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及解決辦法,並形成書面材料,在不斷反思中積累經驗,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三)進行自我剖析

1、堅持每學期高質量地完成一節公開課。

2、每節課後認真完成反思。

3、積極與組內老師交流。

總之,要時刻把工作與反思相結合,在反思中工作,在工作中反思,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通向未來的'路不是回家的路;過去為你贏得成功的方程式將為你的明天帶來失敗。我相信,自己有能力經受住“極限”的考驗,在超越自我的同時,逐步實現人生的價值。面對自己今後的工作,我充滿了信心,也有許多美好的設想。我將帶著自己的激情和規劃堅守這富有挑戰性工作,在這次的教師研修活動中不斷積累經驗,促使自己儘快成長起來。走進學生心靈,創造多彩人生,學習,再學習,在學習中不斷超越自己。

國中學習計劃 篇2

馬上就要開學了,開學後我就是八年級的學生了。八年級的到來,自己慢慢地有一點危機感了,害怕同學超越自己。為了能在八年級學的好一點,我決定現在就想好新學期的打算。

第一,我決定學會放棄。

在前兩個學期裡,我經常去上網、看小說、睡覺,對於老師佈置的作業也不認真完成。對於這些流失的時間,我不能挽回,我一定要把握。但是我不怕,放棄了會讓我更認真點。那些東西以後來做也一樣,何必就要現在呢?我對自己說。

第二,我決定抓不足。

在我的成績中是不平均的,分數高的和分數低的相差幾十分。以前的兩個學期我的思想還不夠成熟,想法還比較簡單。現在我不以前那想法簡單的自己了,我有了自己的目標,自己的想法,我的記憶也更好了。為了自己的成績能在平均中上等,我決定在自己擅長的科目不放過,對於自己不懂的向別人學習。

第三,我決定在每一次周測後都會認真去反思我之前的錯誤。

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錯誤,而且也不會沒有錯誤。在以前,每一次周測下來我都會有許多錯誤。那些錯誤的地方看起來我我都知道,但還是做錯了。過去我不認真去反思,去發現自己的錯誤,去改正它。但是在這個學期,我會去認真改正,我會以最還得狀態去面對新的學期。

還有,在七年級我發現有許多人比我努力。在我們班上有一個人,女生在七年級的時候英語很不好,比我還差。但是後來女生努力了,現在已經在中上了。女生現在還是默默無聞地認真學習,女生不懂感認真像我們請教。老師您多次叫我向女生學習,這回我認識到了,你是對的,我早都有向女生學習了。我有許多的壞習慣了,驕傲是我最大的弱點,我會改的——在這個學期。英語我一定會跟上去,相信我。

新的學期,我會有新的改變。老師請你相信,我會給您帶來驚喜!

國中學習計劃 篇3

小升中後,接下來便是國中的學習。七年級學習如何計劃?七年級學習計劃如何制定?七年級學習計劃怎樣安排?這便成了小升中學生及家長們的困惑。關於如何計劃七年級的學習,班主任整理了一些同學們的看法。整理如下:

一、七年級學習如何計劃:國中的學習規律。

七年級不分上下,八年級兩極分化,九年級天上地下。好學生七年級的目標是:每次考試應在(百分制)語文90以上,數學、英語95以上,政、史、地、生90以上。

二、七年級學習如何計劃:七年級學習謹記要點。

會考是考基礎的,要求絕對不能偏科。到了八年級以後就能看出,排名靠前的都是各科均恆的。真誠提醒七年級的學生及家長,絕對不能偏科。 三、七年級學習如何計劃:科學學習計劃定製要領。

第一:要自信。很多的科學研究都證明,人的潛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數人並沒有有效地開發這種潛力,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無論何時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這種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種必勝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擺脫失敗的陰影。相反,一個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會一事無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遠的自卑之中。 第二: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就可以在學習上做到事半功倍。

提高效率方面:有學習環節,學習態度、 學習方法。你只要從現在把學習轉變了,學牢了,當然就簡單了,成績就會提高。每個人的基礎不同,學習態度也不同,所以要採用的方法也就不同。要把學習學好就得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要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適合的方法。就可以取得進步。學習的方法應該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第三:考試關鍵是自己對學科的掌握情況。基礎學科佔60%,中檔題主要考技能應用佔25%,高檔題佔15%主要是綜合能力、應用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區分高層學生。考試大家都緊張,其實不用害怕,不要緊張。

第四:七年級最重要是不要太緊張.只要把分數看開點就可以了,否則太過於緊張的心情,是無法進行復習的.

1.全面複習的基礎知識。

2.詳細分析存在的問題,做好查缺補漏的複習。

3.分版塊複習。做到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4.專題複習。綜合能力的培養,拓展自己的應用能力。

國中學習計劃 篇4

一、學習時間安排

1、每天6:10起床。開啟收音機邊聽英語,邊洗漱吃飯。

2、到校後利用課前時間多看看今天要講什麼,回顧昨天的東西。

3、充分利用每堂課,認真聽講,不懂就問,多和周圍同學交流學習經驗和解題方法。

4、中午要有午睡習慣,大約在20——40分鐘左右。剩下的時間用於背語文的古詩和歷史。每天中午背3——5首古詩。同學,貴在堅持不懈!

5、在校10分鐘的課間裡,最好不要再想著出去玩,要在這10分鐘裡好好理順一下剛才老師所講的自己懂了多少,有問題及時解決。

6、放學不在外逗留,抓緊時間回家,10分鐘內吃完飯,然後就一心學習。

7、九年級前幾個月重點放在物理,數學,化學和語文背誦上。

8、到後期重點放在文科,理科方面也要適當做些經典題。

二、學習方式:

對於語文,最重要的就是平時的積累。

教課書上的古詩文言要會背,重點段落要會翻譯和默寫。生詞表上的單詞要會寫。這是前面基礎的10分。後面的閱讀一定要注意平時的積累,

首先要多讀好的文章,注意積累其中的詞彙。

讀完一篇好的文章不僅僅是讀了就完了,要像在語文課上一樣做分析,分析一定要透徹,這樣才有助於閱讀水平的提高。

做題的時候一定要在把握文章中心的基礎上。

讀不懂就再讀,要是真的讀不懂,那麼就是基礎功不夠。關於作文首先卷面一定要整潔,有必要的話可以練下字。平時要多讀好文章好作文,並深刻解析,這樣對作文也會有幫助。但關鍵還是靠自己的感覺。

數學平時如果作業不多的話,自己可以多做一點題。一定記住:熟能生巧!這一點致關重要!對於理科,做完了都要檢查。檢查的時候如果時間還多,那麼把答案蒙起來,重新做一遍吧!時間緊就把你認為你沒有把握的題目做一遍。最後加一點:切忌驕。

上課注意聽講,語法不僅僅要背,而且要熟練(這點跟數學一樣),學習了語法就多練習。單詞要努力背誦,反覆鞏固,多學多背多用才是硬道理!不要忽略課外的培養,多看一點適合自己的英語雜誌電視等。語感的培養同樣重要,有了較強語感可以大大加強速度及正確率。這全依賴課外培養。

物理是一門理科,但同時又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從某個角度說,物理就是生活的學科。平時的生活中可以注意觀察一下週圍的物理現象,比如打籃球的時候籃球飛了起來那是因為人的手對它做了功,它依靠慣性飛行;飛行過程中是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重力勢能又轉化成為動能等等。物理的公式定理也要像數學一樣的理解並且記憶,並且懂得舉一反三的道理。做物理實驗的時候不能馬虎,注意觀察,並且要親自動手做一做。

政治考試的時候應該是開卷的(至少我們是)。這樣題型會相對靈活,但是萬變不離其宗。考試之前對教材一定要熟悉。另外做題的時候要好好審題,答偏了可是一點分都不給的!答一題的時間不能太長,簡答題答清要點即可。如果閉卷一定要背得各個概念。

對教材要熟悉,可以採用通讀教材書的方法。答題的時候可以適當的發散。

歷史對於大事件一定要清楚地記憶人物時間地點過程和結果。歷史的背誦最好是平時就要背誦下來,臨時記憶效果不會太好。歷史是一門正宗的課外學科,所以課外的積累是最重要的。課外的掌握若是豐富了,自然不會怕考試。

學習地理同樣是課外的積累,個人推薦《中國地理雜誌》一書,我認為對於有需要的人,它是不錯的選擇。學習地理還有一個小竅門,那就是聽天氣預報,這對於記憶各省市行政區很有幫助。

最後一點,學習之餘要注意勞逸結合。

國中學習計劃 篇5

一、計劃實施的目標:

1.提高自己在英語、數學(物理)的學習能力;

2.加強運動,提高身體素質;

3.學會做簡單的家常菜,國中學習計劃。

二、具體措施:

1.組織好學習小組,以三個人一組為好,進行合作性學習。(學習水平相當的同學組成小組比較合適)

2.按教材知識前後的順序,整理上半學期的英語、數學(物理)練習卷和考試卷。(或者可以根據老師的推薦去買一兩本合適提高學科能力的輔導材料)

3.把練習捲上做正確的題目進行整理,確認自己已經掌握了哪些知識,具備了哪些運用能力,樹立自己對本學科的信心。

4.把練習捲上做錯的題目進行整理,開啟教科書,逐題進行分析,找到錯誤的關鍵之處,進行認真的訂正後,再到教材上找到相關型別的題目,進行練習、強化。

5.無論在訂正試卷習題,還是在做輔導材料時,遇到困難,三人小組一起分析,或者到圖書館去找參考書,可以去找老師,也可以進行挑戰性競賽,看誰先解決問題。

6.把錯題訂正完成以後,就把錯題訂正的全過程背出來,進行接替方法的積累。

7.到辦學質量比較好的社會業餘學校去讀英語口語訓練班,提高自己的英語會話能力,和英語學習素質。

8.對於新九年級的學生,可以在暑期中參加一些競賽輔導班,為新學年的各類競賽打好基礎。(也可以超前讀一些新九年級的課本,提前瞭解九年級的學習內容)

9.每週打兩次球,遊三次泳,增加運動,提高體能。

10.每天晚上,聽音樂,上網瀏覽,看書讀報,和同學聊天等,做自己有興趣的事。

11.每週跟著父母學做兩次家常菜,如炒茄子、蒸魚之類,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三、時間安排:

1.一星期學習五天,上午2.5小時,下午2.5小時。按一小時一節課安排好課表。

2.每天下午3點以後是運動或做家務的時間。

3.晚上兩個小時是發展興趣的時間。

4.雙休日去看一些有益的展覽會,或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活動。

 四、督促自律:

1.設計好每天的生活學習評價表,對自己每天的生活、學習作好評價。

2.合作學習小組的同學互相督促,執行暑期生活、學習計劃有始有終。

國中學習計劃 篇6

我有幸參加了教育部“國培計劃中國小骨幹教師研修專案”教師培訓學習。本人利用課餘時間及節假日看完所有培訓視訊,完成各個模組的規定學時。不但使我提高了認識,而且使我學到了許多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從農村教師的個人感受上來說“受益匪淺”是最恰當不過了。目前全方位的新課程改革很多時候讓我們無所適從,我們很多時候感到茫然,感到束手無策,而這次培訓學習猶如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

現總結如下:

一、通過培訓,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認識。

由於工作在農村中學,對於現在教育發展現狀和教師成長方面情況的瞭解,就像井底之蛙,對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缺乏全面的瞭解。通過此次培訓,本人對目前農村基礎教育的現狀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也清楚知道了解了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所提出的要求。我們要以更寬廣的視野去看待我們從事的教育工作,不斷提高認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教育發展對我們教師的要求。知名學者、專家講座、培訓學員同課異構、國中歷史新課程資源交流、線上教師授課與教學改革研討、教師自主研修、班級沙龍討論、合作式探究互動等,讓參訓學員多層面、全方位的得到提升。

二、在此次精心組織、科學管理、合理安排之下,我完成了本次培訓,收穫頗豐。

  1. (1) 專家學者強大的感染力。在線上視訊聽課中,看到授課專家不是史學泰斗,便是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領軍人物。同時,他們又各具特色,見解獨到。

(2) 做一個講真話的歷史教師。

歸納所有專家的視訊講座,都會發現這個字眼“真”。作為歷史研究或是歷史教學,一定要儘可能追求和逼近歷史真實。真實是歷史教學的生命,中學歷史教學必須以現代唯物史觀為指導,儘可能地蒐集史料,復原史實是歷史教師的責任。然而教育有很強的選擇性和導向性,應選擇主流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並引導孩子看到社會光明的一面。

(3) 做一個終生學習的歷史教師。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作為一名教師要敢於擔當責任,適應改革,不斷更新觀念,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呵呵人文素養。制定切實可行的專業發展方案,從三方面發展自己:立德、立行、立言。

(4) 做一個開放性、研究型的教師。

閉門造車的難成大器的,教師要快速成長,必須開放自己。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三、培訓課程設定合理,形式豐富有效。

從課程實施上看,既有聆聽的講座,又有課堂聽課評課活動又有學員班級討論沙龍,形式多樣又追求實效。

四、通過培訓,教育教學水平有很大提高,體會深刻。

(1) 提高教育思想,開闊改革視野。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讓我把埋頭苦幹的頭抬了起來,發現教育的需要遠見卓識的。每位專家精彩的視訊講座,讓我對新課程有了更高的認識。

(2) 通過學習理論,不斷應用實踐。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論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我的教育觀。正是這種換位思考,讓我學會了信任學生,並不斷地感受到信任帶來的驚喜和力量。今後我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平時的歷史教學工作。

(3) 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做專業型教師。

在培訓中,我感受到了一種孜孜以求、學無止境的氛圍。在實踐過程中敢於迎接挑戰,便也敢於創新。可以說,是培訓激勵了我的意志,啟發了我的心智,讓我更加執著的撲在國中歷史教育教學上。

(4) 以課例研究為載體 ,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五、課例是教師課堂教學“軌跡”的真實反映。

以課例為研究物件開展課例研究,是教師從事教學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於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培訓過程中每一位專家都付出了艱辛個努力,一次次的課例視訊講座,我們都有極大的收穫。一次次的課後交流,我們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凝結成智慧的結晶。

培訓已接近尾聲,學習仍將繼續。通過這次“國培”遠端學習,使我走上了國中歷史教改路上的有一個起點,我將迎著教改的春風奔向教改的陽光大道。

國中學習計劃 篇7

五年的國小時光已經結束了,我已經正式成為一名國中生了。此時心中除了對國小時光的留戀外,還有對中學生活的好奇與期盼。既然中學生活即將來臨,那麼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中學生活計劃與安排吧!

我明白,上了國中後,各科的學習就會抓得比較緊,與國小的學習進度等方面都是截然不同。所以我們上課的聽講是最為關鍵的。

一:上課聽講必須要認真,牢記老師所講的重點。要學會在課堂上做簡單的小筆記,把老師講的要點與自己認為重要的方面進行概括的記錄。養成學會聽重點記重點的好習慣。

二:家庭作業必須要認真完成,書寫工整。遇到不懂的題也要學會思考,利用畫圖的方法解決,用認真的態度去對待每一道題。不要總依靠家長,獨立思考,讓腦袋越用越聰明!

三:要養成“溫故而知新”的好習慣。晚上寫完作業後,能夠將這天所學的知識再複習一下,從而使知識點記得更牢靠一些。然後再預習一下新的知識,看看自己在老師還沒講的狀況下能不能看懂新知識,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

四:在每次考試或小測驗中,要做到會的絕對不準錯,不會的也必須要在課下透過老師和同學請教明白。這就像人身上的病一樣,剛開始你不吃藥,不去治療,那麼你越往後病情越嚴重,就沒法再去治了。所以我們在對待不懂的題時必須不要不懂裝懂,而是去真正的弄懂它。

我已經長大了,成為一個國中生了。所以,今後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中都要井然有序,有一個大孩子的樣。在家裡,幫家長分擔家務,在學校,尊敬老師,幫忙同學。願我的國中生活能有一個好的開端,永遠持續下去!

國中學習計劃 篇8

近期目標:每次考試進年段前100名、力爭進前50名;單科平均90分以上;三年目標:會考考取一中,力爭分數排名考進年段尖子班;六年目標:大學聯考考取重點大學(廈門大學);長遠目標:當一名大學老師。

06:20分起床

06:20—06:25刷牙洗漱

06:25—06:45在家早讀時間(內容及安排:略)

06:45—07:00早餐時間

07:00——07:10上學時間

07:10——07:50學校早讀時間(內容及安排:略)

07:50——11:15學校上課,課間適當以鍛鍊方式(到操場走一圈)休息;上課專心聽講,並認真做到“聽、讀、看、記”,要能聽出老師講課的重、難點,並在下課一分鐘內劃出疑點。

11:35——12:00複習上午四節課的內容,讀課堂筆記或教學重點,5分鐘/節;聽英語聽力,記英文單詞和課文。

12:00——12:35午餐時間(早15午晚各25),洗碗。

12:35——13:45午休

14:00——17:15學校上課

17:15——18:00複習下午三節課的內容,讀課堂筆記或教學重點;聽英語聽力,

18:00前完成當天的英語單詞和課文的背誦。

18:00——18:35晚餐時間

18:40—21:40學習時間:每天必須完成當天的功課(白天未複習的先複習、作業;教到哪,每一科的同步練習要完成到哪)。

21:40—22:00日記時間,總結一天的收穫與不足,睡覺。

身體是學習最重要的資本,每天堅持15分鐘運動鍛鍊(形式自選:俯臥撐、仰臥起坐、壓腿或者小跑步;時間上見縫插針,以晚上為主);

週末要對一週的知識進行回顧、整理和歸納。週五適當休息,週六、週日上午08:30—11:30學習時間,下午14:00—16:30學習時間,晚上07:00—09:00學習時間。(學習任務完成後週末可適當放鬆,如郊遊、玩電腦等)

“苟有恆,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國中學習計劃 篇9

首先,上課的時候,我要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不和同學交頭接耳,要力爭把老師課堂上講的知識全部消化;對於疑難問題,要不恥下問,虛心向老師和同學請教。

其次,要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所有作業,做到一絲不苟。課堂作業當堂完成;課後作業和家庭作業也要按時獨立完成。

第三,要做好語文課的課前預。對於預習字詞,成語,要先查字典把它認會,弄懂意思;還要學會給課文分段,用最簡短的語言寫出每段的段落大意,然後總結課文的中心思想;對於每篇課文的課後題,要先試著去做;對於課文和課後題不理解和不會做的地方,要先把它在書上劃下來或記下來,第二天上課時帶著問題去聽講,還可以在課堂上向老師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