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基於學改進教教研活動學習的心得體會

文思屋 人氣:2.52W

[課改又掀起了新高潮]

基於學改進教教研活動學習的心得體會

近期連續參加了三場教研活動

第一場是上週的鼓樓區的七位市優青的教學展示活動

第二場是今天在我校召開的“基於學,改進教”的教學校長展示課

第三場是今天下午在青雲巷國小開展的五年級教學研究活動

主題都是“基於學,改進教”

目前關注學生學習方式改進教師教學方式的研究活動如火如荼般開展

這些優秀的骨幹教師用自己的行動餞行新課改理念

給一線的教師進行榜樣的引領和示範

俗話說:看人挑擔不吃力

真正的上起課來那份辛苦的付出是一般聽課者不能體會得到的

因此最要感謝的是站在講臺給我們展示的老師們

其次是要感謝組織活動的教研員老師們

是他們的智慧引領和組織促成了這一場又一場精彩的教研活動

[學習的地方]

1、知識由學生在不同形式的活動中自我建構。動手操作、畫、折、擺、猜想、驗證、獨立探究、合作交流、彙報完善……在這樣的歷程中,把課前通過預習大致有所瞭解的內容清晰的`印在了腦海中,通過思路的探討、想法的交流、不同想法的辯論,使得對概念的理解更加清晰和深刻。

2、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無論是哪個活動中的哪節課,學生們的主體地位都得到了充分的凸現,以生為本的理念已不是口號而已,是實實在在課堂裡可以看到的。學生活動的時間與教師活動的時間的比例已由原來的教師多於學生,轉變成了學生多於教師。這種讓學的行為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在這空間裡獨立思考、同桌互說互教、小組合作探究、小組彙報展示思路和想法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3、對教材進行了靈活的重組和使用,不再是唯教材教教材;這需要莫大的勇氣和鑽研教材的深度。結合學生的認知起點,合理設定匯入環節並在課前預習的情況下簡潔引入新課內容,通過提供自主探究的要求和資源,為學習共同體的研討和思考搭建了階梯;進而圍繞重點、難點進行交流、展示、補充、完善,最終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

4、課前預習已是大勢所趨,帶著預習走進課堂的學生和在匯入環節之後瞭解本課學習內容的學生是有差別的;兩者在自主探究過程中所顯示出來的狀態是不同的:有了預習底子的學生顯得活躍而積極,沒有預習的學生顯得呆滯而遲緩,參與研究的積極性不高,參與討論的熱情度低,無話可說或說之詞不達意。

5、教師主導作用的強化,在這樣的基於學的課堂中,越來越多的呈現出學生的思維超出了教師的預設,於是對於課堂的掌控和駕馭就需要教師更高的個人素養和專業技能,否則很容易被學生(特別是思維活躍的學生)將課帶跑偏了。這樣不但教學目標達不到,而且大量的寶貴時間被消磨掉。因此,對於教師個人的能力和魅力的要求也前所未有的高,欣賞了這些課後我特別佩服他們,一般人(包括我)關起門來自家上課還可以,一旦展示課那就真的很畏懼了。所以,更要加強理論修煉和專業能力強化。

[普遍的問題]

時間:40分鐘,是一節課的標準時間。這40分鐘裡能做些什麼?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展現。各級教研部門有相應的標準:諸如,一節課學生獨立練習時間不少於10分鐘……這就是說一節課光是學生交流、探究、感悟是不夠的,必須保證有充足的訓練時間來鞏固所學,來消化和吸收。

但我們從最近這些課中發現一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拖堂(有的拖堂了基本訓練也沒有完成規定專案),不拖堂的基本訓練也就進行了一組題,不要說拓展了,連分層訓練的專案都沒下下去。我想,除了教研員所說:一旦拖堂超過2分鐘,必然課的等級降一級,那麼這樣的後果是否只是A課變B課呢?我們一直為學生設計的教學活動結束後學生的課後作業時間又會增加多少呢?堂堂清!清了嗎?(呵呵,我要是這樣上也會完不成任務的)

如果,一節課如此學生負擔還好,那如果搞了“基於學改進教後”節節新授課如此,那就於減負增效的初衷相違背了。負擔不但沒減輕,還加上了課前預習的一二十分鐘+課後書上課堂沒做的練習題+配套的補充習題+配套的評價手冊+如果前一天有的錯題訂正;算算看時間有多少。

因為是探討的是生本教育,所以就談這點與學生最密切相關的作業問題的困惑。

[繼續思考]

今天下午的教研活動,教研員施老師提出了四個問題引發我們深入思考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