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熱門】師德學習心得體會模板彙編六篇

文思屋 人氣:1.62W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師德學習心得體會6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師德學習心得體會模板彙編六篇

師德學習心得體會 篇1

通過近階段對“新時期教師職業道德”專題學習和校本培訓,我充分認識了目前加強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隨著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全民素質的整體提高,國際、國內的新形勢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任務,對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主力軍中的一員,只有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才能堪稱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才能為人師表,才能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因為教師隊伍職業道德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國家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直接關係到億萬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直接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當前,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確實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有些教師的行為嚴重損害了人民教師的形象,降低了教師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給教育事業帶來了不良的影響。通過學習,我認識到,花大力氣加強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糾正行業不正之風,端正校風、教風、學風,樹立教師良好形象,正我師德,鑄我師魂,是當前擺在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是勢在必行的一大舉措。

通過學習《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新老八條基本要求和教育部《關於加強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等條例法規,本人逐一對照,尋找差距,認真剖析,概括起來,存在下列一些不足之處:

首先,愛崗敬業上做得不夠突出。由於擔任學校總務工作,雜務繁多,狹隘地認為自身素質還可以,考試考核我都能應付,逐漸放鬆了對專業的鑽研,尤其要求其他教師備課,自己卻不能堅持備課,學生作業批改不太及時,教學業務上有所退步。

其次,工作皮沓,主動意識不強。有時對待一些學校工作目標不明確,不願深入,存在求穩怕亂思想,墨守成規,遇事不願多想,心想反正上有校長、副校長,領導咋說我咋辦,肯定錯不了。許多工作到推不掉時才倉促動手做。

第三,要求學生過於嚴厲。偶爾對學生小施懲戒,還認為是對學生的關愛,有歧視後進生的言行。

第四,關心幫助、指導新教師做得不夠,與同事的談心交流、溝通較少。

以上不足之處,打算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逐一改進。首先、要更新教育觀念,徹底改變以往那種懲罰學生是為學生好的錯誤思想,改變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態度,主動、積極地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尊重學生人格,熱愛學生,尤其要熱愛差生和後進生。其次,樹立幾個意識:

(1)牢固樹立“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己”的意識,要求別人做到,自己堅決要做到。

(2)牢固樹立“學校無小事,事事都育人;教師無小節,處處作表率”的意識,以教書育人為本職,作學生、教師的表率。

(3)牢固樹立“寧守清貧,不損師德”的意識,發揚教師高風亮節、“紅燭”精神,廉潔從教,維護自身“愛崗敬業、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執著追求、探索創新”的美好形象。

(4)牢固樹立“以德治校、以德治教、以德服人”意識。

(5)牢固樹立服務意識,憂患意識,競爭意識,增強使命感、緊迫感和危機感。

(6)牢固樹立“主人翁”意識,以校為家,以教為業,校興我榮,校衰我恥,時刻爭做一名師德優秀、業務優秀的人民教師。

師德學習心得體會 篇2

我是一名國小教師,自走上工作崗位後,深感責任重大,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在各方面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在這次全校開展師德師風的學習活動中,我更深深的感到,一個具有良好師德師風的教師會對受教育者產生多麼大的春雨潤無聲式的影響,甚至可以使他們終身都感到受益匪淺。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改善教育發展環境,轉變教育系統工作作風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

誠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業愛生,在為人處事上少一點名利之心,在教書育人方面多一點博愛之心;創新施教,要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同時要不斷加強學習,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觀念,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手段。通過此次學校組織師德師風教育學習,現在就這次學習作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小結:

一、思想及工作的基本表現:

自從選擇了這個職業,首先,我一直愛崗敬業。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其次,我不斷加強政治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素養。 在平時我經常進行自我反省,時時處處對自己嚴格要求,查詢不足,努力營造一個好老師的形象。到底怎樣做才能塑造一個好老師的形象,讓學生喜歡上你呢?我認為教師專業水平的高低是學生喜歡的標誌之一。

要做一個學生喜愛的老師,不論在生活上,還是在學習上,都要給予必要的關心和幫助。學生鬧矛盾,我給予合理的處理;學生犯了錯誤,我耐心地進行教育,使學生真正認識到錯誤並及時改正。我還抽時間和學生談心、交流,和學生共同活動,縮短了師生距離,增進了師生間的相互瞭解等等。熱愛學生,還表現在老師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對學生的嚴格要求。平時我很注意尊重學生的人格,瞭解學生的個性,相信學生,關心學生。對學生既嚴格要求,又注意他們的個體差異,區別對待。對程度、水平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別是差生,給予更多的關心,不讓一個學生掉隊,盡最大的努力使他們健康成長。我們國小老師,跟學生的接觸尤其多,老師的言行直接影響他們。所以我們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髮展。

二、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經過一段時間的師德師風學習,使我深深地認識到師德師風學習十分必要,這好像使我進入了一個較高的師德師風的更高境界,對今後的教學教育工作無疑是有指導意義的。但是,由於本人在學習的態度,運用學習的知識到實際中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存在不足,現將我在這次師德師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如下:

1、教學理論知識水平不夠,學習起來不深入。平常時間沒充分利用,有關教育教學的書籍看的很少。有時理論學習過後,不能及時做深入內化,加強實踐、鍛鍊,以至於記得快、忘得也快。

2、教學中,我能夠詳細、準確的把握教材,一般不出現的知識性錯誤。但對於教材深處的挖掘不到位,力度不夠,沒把握好知識的擴散和外延。課本淺顯的知識注意的比較準一些,自己鑽研的勁頭兒還不夠,付出的精力還不多。

3、對學生關愛不夠。本人也一直愛護學生,但對學生的關愛投入還不夠,有時不能及時發現,不能及時走進學生的心靈,一有事、工作忙就會耽擱,以至於拖沓。對學生談心、指導一次、兩次,學生有沒有改變,有時清楚,有時不清楚,沒有轉變咋辦?不能及時發現,總對自己信心十足,覺得這樣就萬事大吉了,以至於有些時候,會在學生心中留下陰影。

三、改進措施及方法:

1、理論學習是頭戲,提高自身素質是關鍵。堅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不玩空架子,沒有理論,那來的實踐,何談自己的課堂教育?何謂有所發展?那簡直是一句空話,堅持一邊理論,一邊實踐,一邊鑽研,堅持記教育教學筆記,以提高自身素質為重點。作為一個教育者,要不斷的學習、不斷充電,千萬不能讓自己停滯不前。否則,會滿足不了學生們的需求,讓我徹底明白了:在社會資訊發達的今天,在新課程教改的背景下,我們的老師不再是一個有一杯

水、一桶水、常流水的人,而是一位引領著學生們教會他們去找水喝的人。2、教學中要刻苦、積極鑽研。以教材為中心,學會思考課標,思考學情,也不僅限於死扣教材,要把知識延伸化、靈活化。儘量把工作閒談的時間用你到勤奮鑽研中,讓自己的課堂充滿活力,學生真正學到東西。

3、努力做到向課堂要質量、要效率。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學習,和他們共同鑽研教學,做到共同進步,協作互助。

總之,我通過這次的師德師風學習,得到了不少做人、尤其是身為教師應掌握的東西。今後,我還會繼續向前,在學習中不斷提升自我,在不懈的追求中完善自我,一定會把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師作為奮鬥的目標,我會加強師德的修煉,全方位的提高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師德學習心得體會 篇3

又到了12月份,我們教育系統一年一度的“師德主題教育月”活動也如期而至。學校的學習、討論、整改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師德”這一教師之間永恆的話題又給寒冬的校園增加了幾分溫暖。

上週六教研時間,學校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了“全國優秀教師師德報告會”的視訊。霍懋徵、鄒有云、黃靜華……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再度映入眼眶,一幕幕感人的場景再度在腦海中盤旋,心靈再次被高尚的師德盪滌,再次被偉大的人格震撼。

認識霍懋徵老師,是從她平實、生動的語文課堂上開始的。一篇篇人物報道,一首首愛的讚歌;一堂堂動人的語文課,一縷縷溫暖的陽光。霍懋徵老師,這位年過八旬的老人,用一個老人特有的從容淡定、智慧豁達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共和國的教育人。而今天,再次聆聽她的報告,我竟然還是熱淚盈眶。霍老師用“光榮、艱鉅、幸福”這六個字詮釋自己對教育事業的理解。我敬佩她文道統一的觀念,教語文就是教學生做人。她放棄了深愛的數學學科,從事語文教學,就是她對育人比教書更重要的理念的重要體現。最有趣的是她談自己教低年級學生識字,“聰明”二字,“聰”字理解為人體四件寶,通過 猜謎語讓學生知道耳朵、眼睛、嘴巴和大腦,然後把它們組合在一起就是“聰”字,而且說“一時動腦可不行,要日日動腦,月月動腦,這就聰明瞭”。反思自己,也在教國小語文,也要教學生識字。但自己從來沒有如此費心地設計引導,更不用說將這樣的做法常規化。真的很慚愧。名師是怎樣煉成的?我想,就是像霍老師這樣,去掉浮躁和作秀,把日常的每一節課都當成新的課題去鑽研,去探索如何能夠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而學生又學得興高采烈。不為了當名師而當名師,只為了詩意的交流,只為了智慧的傳播,這真的是一種只有大師才有的境界!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也沒有教育。”霍老師的話擲地有聲。只要我們教師做到愛心、耐心、細心,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認真設計好教育教學中的每個環節,不急功近利,只求潤物無聲。日久天長,教育的目的一定會水到渠成。

一直以來,很敬仰霍懋徵老師。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抑揚頓挫的語調,沒有泣不成聲的情感共鳴,甚至沒有甜美的笑靨,她像一位鄰家大媽平易近人。但,卻字字珠璣,每一句話都宛如重錘,錘在我們年輕人的心上。在她的平和麵前,我們滿腹的牢騷,我們無謂的敷衍,我們無聊的躁動都顯得那樣幼稚而可笑!

“老師希望你們這每一張大手都永遠乾乾淨淨!”沒有高亢的號召,卻使整個禮堂掌聲雷動,久久不能平息。這是幾十年後的同學聚會上,同學們讓霍老師像小時候那樣檢查他們小手衛生時,老師給大家的要求。在我的心裡,我認為,霍老師的這句話的分量甚至超過了一些高官雲集的政界會議上的講話,甚至超過了洋洋灑灑的上萬字的檔案。時過境遷,面對兒時的恩師,如今的慈母,哪一位重任在肩的學生能不被震撼?

聽優秀教師的師德報告,學學校引發的學習材料,想到教師節前夕溫總理的學校之行,作為一名普通的國小教師,我想了很多。面對浮躁奢華的現實社會,面對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激烈碰撞,面對家長和社會對學校的高要求,面對成長中的可愛的孩子們,我們的責任太重了!國家發展需要高素質的人才,家長需要有前途的子女,學校需要過硬的教學質量,學生需要陽光快樂的童年……

只有這樣——像霍懋徵老師一樣。把滿腔的愛撒給學生,把每一節課上得有聲有色,把每個孩子的成長作為自己成功的標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全心全意,無私奉獻——這才應該是一個師者的最高境界吧!

師德學習心得體會 篇4

通過師德師風的學習,讓我深深的知道:“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到底什麼是師德師風?所謂師德,就是教師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師風,是教師這個行業的風尚風氣。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有教無類…,這都是師德。我們開縣優秀教師群體就是這個師德的具體體現。“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為,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一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會依法執教,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才會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竭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才會自覺自願地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為人師表、;廉潔從教。

我國現代教育家夏沔尊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面對的不是冷冰冰的產品,而是一個個有著鮮活生命,正在茁壯成長的孩子。如果說智慧要靠智慧來鑄就,那麼愛心要靠愛心來成就。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做到將自己的心掏出來給孩子們!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無類”,“同在一片藍天下,孩子們應該有同等的受教育權利。”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

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我們班就有一位這樣的同學。在他的學習生活中我對他是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心中的堅冰”,讓他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雖然我無法象太陽一樣,將自己的光輝撒遍世界的每個角落,但我卻可以象母雞愛護小雞一樣,關愛自己的每一個學生。但值得思考的是:為什麼老師們對學生如此關愛,卻得不到學生的理解和認可?

高爾基曾說過:“愛孩子,那是母雞都會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只有尊重學生,才能教育學生;沒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在學生心目中,亦師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師”的最重要特徵。具有愛心和具有知識,對學生來說,他們更喜愛前者。青少年學生特別渴求和珍惜教師的關愛,師生間真摯的情感,必定有著神奇的教育效果,會使學生自覺地尊重教師的勞動,願意接近老師,希望與老師合作,向老師袒露自己的思想。讓我們時常想想教育家們的諄諄告誡:“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師德學習心得體會 篇5

教師,是傳播知識的人,是社會發展的“中介人”,是人類文明繼往開來的繼承者和傳播者。他們培養著一代又一代現代社會的主人翁,其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他們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是很大的。在資訊爆炸、知識爆炸的時代背景下,教師這項工作也賦予了更豐富的內涵。教師工作既有著傳統性、繼承性,也有其創造性。教師要學習歷史沉澱的知識,但僅僅如此,是遠遠不夠的,因為知識在不斷的更新,學生個體也在不斷髮生變化,所以教師更要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學生和社會的需要。因此,隨著社會的變遷,教師必須要有終身學習的觀念,並付之於實踐中。筆者認為在終身學習的社會中,教師應具有以下幾學種習角網色:

一、博物學家

教師要有精深的本專業知識。“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中國一向就很重視教師的專業技能,師範大學按學科來分系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教師必須精通所教學科的基礎知識,熟悉學科的基本結構和各部分之間的內在聯絡,瞭解學科的發展動向和最新研究成果。教師有了寬厚的知識,才能透徹的理解教材,靈活的處理教材,準確的教授教材。同時,時代的發展對教師淵博的知識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時代教師不但要有本專業精神而博大的知識,還應有更為廣泛的文化修養,這是因為,各學科的知識聯絡日益緊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不再有鮮明或者絕對的界限。很多時候,缺乏一方面的知識會限制另一方面知識的理解和深入,比如,物理知識的缺乏就會限制語文或外語教師對科普文章的理解。其次,教育的物件也不再是過去的“單純”“天真”的年輕一代,他們通過現代化的各種資訊渠道瞭解到許多新知識,他們往往能提出許多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問題,而這時若教師的知識較為狹窄,就會有礙於其“高大”形象的樹立。知識在不斷的更新,因此教師還應像海綿一樣不斷地汲取知識,不斷地拓展自己的知識面。

二、心理學家和藝術家

有人認為教師所掌握的學科知識越豐富,越全面,越系統,專業素養就越高,教學就越好。這其實是另一種對教師工作的較狹隘的看法。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碰到這樣的老師,知識淵博,學富五車,對專業知識的精深的瞭解令人歎為觀止,但可能這樣的教師卻並不受學生的歡迎,經常是,老師只管自己授課,學生只管自己玩樂。這是為何?因為這一類教師無法將自己所掌握的精深的專業知識形象地傳授給學生。因此教師還必須瞭解學生的興趣、心理、思維方式等方面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師生間的有效互動。新世紀的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的教育科學(教育學,心理學,教學法等)的知識,具有將所掌握的教育理論轉變成教育教學的實際能力。北京師範大學最新的改革一“4+2”就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所謂“4+2”就是4年本科專業知識教育加2年的教育管理的學習。這樣,既鞏固了專業的知識,同時又學到了許多教育心理及教育藝術等必不可少的知識。因為教師並不是被動接受和貯存他人知識的容器,而應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和創造主體;真正制約影響教師行為的不是外顯的理論,明確的知識,外顯的理論和明確的知識只有內化為教師的信念時,才能真正對教師的教育行為產生影響;外界他人或古人的研究成果只有與特定的教育情景相吻合,進而發展成具體的教育學策略時,才能對教師的教學起作用。而這一切都離不開教師個體的理解力,領悟力和創造力。因此,在新世紀要想成為優秀的中國小教師,還應具有較強的悟性,表現力和創造性。有教育知識而無表達能力的教師在新世紀中只能是不合格的教師。

三、實踐者和研究者

這種科研能力涉及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包括研究教學物件學生的能力,研究和處理教材的能力,選擇和運用教育教學原則及方法的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等等。教師作為研究者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即具有鮮明的實踐性。教師的研究主要是在實踐的基礎上,對學生,教材的不斷觀察,思考和研究,形成具有自己獨特思想和特色的理論,這種從實踐中來的理論能很好地對今後的實踐和他人的實踐提供很好的指導作用。簡言之,老師的科研成果來源於實踐,同時又為實踐服務。因此,教師同時扮演者實踐者和理論者這兩種角色,在扮演“研究員”這一角色時要避免為理論而理論的傾向,應牢記一條原則,教師的研究行為的一個優越性和目的就是為實踐服務。因此,新世紀的教師不僅僅是一個教書匠,還要努力成為具有實踐基礎的教育家。

師德學習心得體會 篇6

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但是確難住了很多人,“為什麼做教師?”以前沒有仔細想過這個問題,可能真的應驗了那句話,成功總是為有準備的人準備的。骨幹教師,可以用六個字總結“生活、生存、熱愛”當你只是為了生活,那麼你是根本沒有責任心的人;當你為了生存,那麼你有了部分責任心;但當你熱愛時,你才算是個合格的教師。如果只有熱愛也只能得到六十分,要想使自己的分數進步,首先要做到尊重、關心人的尊嚴感;其次,要做到一個不輕言放棄的老師,用愛與尊重這把鑰匙開啟學生的心靈。

教師是神聖的,在神聖同時教師對學生的終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教師的一句話可以造就一個孩子。相反,也會毀了一個孩子。對於錢惠仙教授我是無比敬佩的。在聽報告前我對此人的感覺只是個淵博的學者,但當她把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憾事說出來,並附以激盪的情感,我的內心受到了震顫。但凡見過或聽過的文人、仕士都是風光偉績,很少聽到悔事,就算是有也只是蜻蜓點水,而錢教授的三顆心讓我們發自深醒。第一顆心:永葆進取心,一個人不進步則後退,只有不斷進步才能成長。第二顆心:樹立自信心,如果對自己都沒有信心,那麼也只能跟在別人後面,永遠走不出自己的天。第三顆心:增強責任心:如果一個人連責任心都沒有,那麼他還會有什麼呢

但是,我們有的老師,卻沒能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例如,有一位中學老師,他從七年級開始接了一個班,班中有一位學生,上課從來不舉手,即使老師點名,她也不發言,已經到了八年級第二個學期了,她還是如此,有一天,老師為了讓她發言,就想出一絕招。老師首先叫這個學生站起來回答問題,而這位學生站起來,可是頭是低下的。老師說:“請你抬起頭來,往前看,看見了什麼?”這位學生輕輕地回答說:“我沒有看見什麼?”“你再仔細看,看見了什麼?”學生還是搖搖頭,老師就指著黑板問:“這是什麼?”“哦,這是黑板,”“對,你的前途就像黑板一樣黑!”老師回答說。老師從他的出發點來說,他是為了關心學生的學習,可是,一句話,不僅傷害了那位學生,而且,傷害了全班學生的自尊心。

傳統的“仁義”,謙愛”思想是可以引導著師生關係的優化的。倡導"仁義"的孔子始終以“仁”為人生追求的目標,認為“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孟子奉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道;墨家要求“兼愛”——愛天下的人。作為知識分子的教師,當然應該時時事事以君子的標準作為自己行為準則,追求一種由感情構建的永久性關係;而並非由物質利益粘合的臨時性關係。《呂氏春秋》認為,“疾學在於尊師。師尊則言信矣,道論矣。” “為師之務;在於勝理,在於行義。理勝義立則位尊矣。”

作為一名教師最本質的是指導學生“學會做人”,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成為一個有公民意識的人,一個具有良好品行的人,一個有愛國主義思想和中國國格的人,一個真善美的人; 指導學生“學會做事”,在實踐中增長才幹,在勞動中創造價值,在與人合作中學會生存和發展的本領;指導學生“學會學習”,通過導學,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使他們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能力,會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抓住問題的關鍵,找出新舊知識的聯絡,促進知識和技能的遷移。 可以說這是教師工作的全部。但是,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程不可能一勞永逸。

對一個教師而言,最大的挑戰就在於處理與學生的矛盾——轉化後進生。先進和後進是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中相比較才顯示出來的,即使集中全校最優秀的學生組成的班級也同樣有後進生。這就迫切需要老師擁有最大的寬容與毅力。研究並幫助後進生進行積極的歸因訓練 ;關注並幫助後進生完善知識結構;保護並引導後進生的自尊心。越得不到重視的學生越會做出一些引人注意的舉動,做不出正面的積極的舉動就做出一些離經叛道的事。“愛莫大於心死。”絕不能用一些激烈的言行使得學生泯滅了爭取上進的願望。魏書生說過:“要珍惜學生心靈中閃光的東西,以他們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 孔子在於學生討論人生理想的過程中,明顯是贊同曾皙的——“吾與點耳”,但是他自始至終都在關注另外的三個弟子,只是用比較的方式委婉地得出結論,呼喚學生的思考、鑑別。“誨人不倦,可以為師矣!” 讓我們謹記雨果的一段話。“世界上最寬廣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廣的是人的胸懷。”

任何一個民族群體都是由一個一個的個體所組成。每個個體的道德風貌反應出整個民族的發展水平。每個個體的許多道德習慣、道德品質都是從小形成,每一個人從兒童開始所形成的道德觀念、行為習慣、世界觀等教師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儘管社會風氣、家庭環境對兒童的道德品質形成有一定影響,但無法代替教師教育的優秀。因為,教師的教育具有長期性、系統性、科學性,無論是德育內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長期而系統地對學生產生影響。人生最初的二十幾年是決定和影響人的一生的發展,是道德觀念、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而教師是影響的關鍵因素。教師的主要職能是培養未來的人才。這些人才畢業後分布在全國各條戰線上,對整個國家的文明建設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把教師道德提高到推進社會向前發展的高度來認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前人給我們留下的都是經過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親身經歷而編寫的一份寶典,讓我們這些教育界的新兵去消化、去吸收,最終成為展現我們自己的一門“藝術”。在這個與時俱進的年代,我們作為新一代教師不會辜負長者、前輩們對我們年輕人的希望,我們一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