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英語口語學習心得體會

文思屋 人氣:2.4W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英語口語學習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英語口語學習心得體會

英語口語學習心得體會1

口語是語言技能中最容易和最基礎的部分,比起枯燥的語法和高深的寫作技巧,口語最容易掌握。但是,中國傳統英語教育只注重筆試,忽視聽力和口語,而中國同學比較內向含蓄,口語就成了一個很大的困難。很多同學學了英語卻不能和人順暢交流,這豈不是一件憾事?

★心態篇

這是學習口語的第一個階段,就是心態要好,要有自信。

首先,中國人在所有亞洲人中是比較有優勢的。看看鄰國日本和韓國就知道了,本國語言造成了他們有些母音、子音發不清楚,而中國人就沒有這方面的障礙。

第二,最重要的是要敢於開口。不嚴肅地說,口語說得好的人都是“厚臉皮”,因為不怕難堪,不怕犯錯。不開口說給別人聽,就永遠也別想提高口語水平。對學生朋友來說,最好的方法是上英語課踴躍發言,表達自身的意見,上臺演講。對於外向的同學自然比較容易,那麼內向靦腆一點的同學就要自身逼迫自身了,比如每節課至少舉一次手,回答一個問題。這個並不難,日積月累,膽量大了,口語也有了提高,何樂而不為呢?

開始入門時,學習最簡單的用法和表達,學會描述、定義、舉例說明的方法。這樣你說話才有內容。也可以找一個語言夥伴,每日練習。如果對方的母語是英語,那就更是錦上添花了。

需要注意的是,栗子要現炒現賣,口語也要學了就用。有些同學說也說了,練也練了,但就是進步不大。原因很簡單,他們每次總是用同樣的句式說同樣的東西,水平自然不會提高。任何語言都是用了才會記住,才能變成自身的。把剛學到的、看到的,馬上就說出來,用到自身的表達中去,即使錯了也沒有關係。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

★語音篇

這個可能是大家最關心的,我也沒有什麼技巧,主要是模仿練習。聽磁帶跟讀固然很好,但是很多人不能分辨自身與錄音的差距,聽完、讀完也就算完了,結果自身的發音依舊沒有改進。反覆聽磁帶,錄下自身的聲音,先放自身的,再對比磁帶,很容易就找到差別了。然後再對照錄音反覆模仿,不斷練習。

在模仿的時候要注意最基本的三點:語調、發音、音色。

語調很重要。英語抑揚頓挫,講求音律感。模仿時,對照磁帶用箭頭給文章裡的語句標註出語氣的升降。這看似很傻,但卻有助於記憶。在自身朗讀時,還可以根據記號,尋找其中的規律。

另外一個是發音。我們的缺陷主要是雙母音。發雙母音時,需要將第一個單母音發得飽滿,然後迅速滑動到第二個單母音,並結束。認真練習雙母音,這是一種很好的鍛鍊口腔肌肉的方式。此外建議大家多聽聽歐美歌手的抒情歌曲。

至於音色,這是先天的,恐怕不是練習可以改變的了。

★背誦篇

這是口語學習的第二個階段,目的是為了精準。

背誦的作用大家不能小看,這是英語學習最笨但是最有用的方法。背誦的功力高,口語、聽力、寫作都會大大提高。許多同學一日讀一篇,我的建議是一日背一段。不用背很長,沒有時間,幾句話也行。時間長了,自然會成為“大牛”。

背誦的方法,我簡單總結為“四走”:首先還是要反覆聽磁帶,跟著磁帶走,否則就失去學習純正英語的意義。先跟磁帶讀,每個意群一頓,或者每句一頓。然後慢慢一段一頓,讓自身把長句完整說出來。這樣聽個五六遍,文章基本就背下來了。很多外國語學校的同學都是這樣練習的(包括我自身)。從國中開始這就是他們雷打不動的家庭作業,有的學校還極端地要求家長簽字,每個同學每日到教師面前背課文,最後計入考試成績。雖然當時怨聲載道,但事實證明這樣確實有效。

英語口語學習心得體會2

隨著全球化程序的加快,英語的重要地位日益顯著,社會對學生英語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現狀卻是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普遍較差,學了十幾年的英語還是聽不懂,不會說。究其原因是學習者普遍存在學習語言的誤區,他們把英語當作一門知識來學,總是用語法去思維,認為只要學習“發音、語法、詞彙和句子”就能學好英語。特別是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歷來注重語言知識的傳授,使得學生過度注重閱讀,翻譯,寫作等應試能力,忽視聽力和口語能力的培養。所以大多數學習者進入大學階段後發現以前的學習方法並不適用於現在對口語能力提高的迫切要求。因為英語學習,特別是口語能力的提高,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口語能力是將語音、詞彙按照語法規則、社會經驗,在情感的控制下進行合理的組合,最終產生有意義的語言的能力。因此,要提高口語能力僅靠每週幾次的聽力和精讀課是遠遠不夠的,大量的課外有意識的練習和實踐才是關鍵所在。那麼如何使口語能力循序漸進的提高,筆者總結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口語的前提是聽得懂

學習者必須進行嚴格的聽力訓練。“聽”是一種接受技巧,“聽”是“說”的前提,只有聽得懂,才能做到“聽其聲而悟其義”,才能與人交流。口頭交際如果沒有“聽”的能力,是不可能實現的。

二、語音和語調

學一門外語,發音是最基本的。學習者一旦陷入了發音的誤區,形成了不良習慣,會極大地影響到英語的聽、說、讀、寫、譯和與別人的交流。所以我們不能忽視對這個基礎進行訓練。在訓練時要堅持聽(聽標準錄音帶)與模仿(模仿正確發音)同步進行。發音時口型和脣齒是否到位,會影響到發音的準確性。可以一邊放磁帶,一邊看書,進行跟讀訓練。通過對語音材料的模仿,你可以提高自己的語音水平。英語抑揚頓挫,講求音律感,所以語音發得再準,語調不地道的話,英語本族人聽著還是彆扭。當你在跟英語國家的人真正交流時你就能感受到語調節奏在表達思想中的巨大作用。所以在語音標準的前提下,把精力多放在語調上才是明智之舉。平時多進行聽力和朗讀訓練,試著尋找到其中的規律。在課餘時間多跟外教或口語好的同學進行交流,發現差距,彌補不足。再者,要做到堅持每天進行語音和語調的練習,這樣經過一段時間後就會看到顯著效果。

三、詞彙

許多學習者在進行口頭表達時因為找不到適當的詞語而無法順利進行,或者想好了要說的中文,卻想不到對應的英文來表達。所以詞彙量是決定學習者能否將有效會話繼續下去的重要因素。很多人認為要用英語自由表達思想就要有龐大的詞彙量,其實不然。美國之音慢速英語新聞用1500到2000個單詞就能說遍天下大事。所以我們實際上要注意補充的是那些口語中頻頻出現而書面語中不太用的單詞。但是僅僅是背誦有用的詞彙或者句式是不夠的,這只是量的積累。質的突破只有在弄清句子的使用語境,比較它們並且能自如利用它們後才能實現。

四、培養語感

英語語感是人們對英語語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對英語語言法則或語言組織方法的掌握和運用,是經過反覆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經驗和體會。語感來自於語言實踐,又指導語言實踐。一個具有良好英語語感的人,他的口語一定是說起來順口,聽起來順耳。那麼我們如何培養英語語感呢?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大量朗讀和背誦的方法。這種方法不僅能練習語音語調,還能在模仿和記憶中培養語感。我們可以從教材或者課外資料中挑選一些優秀的'文章或者段落來進行朗讀和背誦。隨著朗讀和背誦量的不斷增加,其內容會逐漸地自然融會到交際中去。

五、瞭解英美文化

在使用語言時,我們的表達方式和思維模式無時無刻不在受著文化因素的制約。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又是文化的一部分,它不能脫離文化而獨立存在。任何一種語言都具有極濃厚的民族文化特色,蘊含極其複雜的文化內涵。透過一個民族的語言,人們可以瞭解到該民族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等文化特點。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教授C·克拉姆契在其書中曾指出:掌握一種語言並不限於學習語言本身,在語言學習中,目標語的文化知識不但是培養交際能力的重要方面,而且本身也是教育的要求之一。英語學習到一定程度,影響學習的主要障礙已不在語言本身,而在於對所學語言社會文化知識的瞭解程度,亦即在此基礎上對所學語言的思想內容進行分析、推理、評價的思維活動。那麼即使英語的語言基本功很紮實,語音語調標準,語法規範,用詞準確,表達也流利,但如果對方聽了之後仍然不知所云或感到彆扭,還是達不到交際的目的。正是由於這些原因,我們在學習英語時,不能只學習語言材料而忽視對英美文化背景的瞭解,這樣做猶如只抓住了外殼而不能領悟其精神。學習一門語言就要知道操這種語言的人是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觀察世界的;要了解他們如何用他們的語言來反映他們社會的思想、習慣和行為;要懂得他們的“心靈之語言”,即瞭解他們社會的文化。“如何說”、“不說什麼”,有時候比“說什麼”更加重要。

那麼學習者如何瞭解英美文化呢?首先要多看一些涉及英美文化的常用成語、俗語、典故、傳說、人物傳記、重大科技成就和貢獻等,並通過閱讀和口頭交流初步瞭解英美國家的地理、歷史、文學、風土人情以及政治和經濟方面的情況以增加他們的文化內涵。英語閱讀材料應先易後難、題材多樣、涉及英美社會生活方方面面。要有意識、有系統、循序漸進、大量廣泛地去接觸各種各樣的英語材料。然後用心體會這其中的東西方價值觀念的不同,以及由此產生的思維方式的差異;其次瞭解和熟悉西方人的生活習慣;還有要注重宗教的語言文化價值,要逐步學會用宗教來解釋一些語言文化現象。

六、創造純英語的環境

在漢語環境下學習外語,創造語言環境是關鍵。學習者作為英語學習的主體,可以為自己創造各種各樣的英語環境,例如找到合適的朋友用英語聊天;在課餘時間主動和老師用英語交流等。還可以經常參加英語角,這是個不錯的地方,不但可以練習口語,還可以交流英語學習經驗,開拓視野,提高英語學習興趣。還能充分展示自己,建立起說英語的信心,鍛鍊自己與不同的人說英語的膽量和能力。但這些對大多數英語學習者來說並不是能夠每天進行的練習。這裡筆者再給大家推薦一種方法:通過看英文原版電影來創造一種模擬的英語語境。

英語電影是一部講英語國家生活、文化、風俗習慣的百科全書,它反映了主題國家從政治背景到百姓生活的很多資訊。英語電影把觀眾帶入一個與本土環境完全不同的世界,觀眾可以融入其中去身臨其境地感受它的語言、思維以及文化。另外,每一部電影都有其特定的主題和內容。在不同的主題和場景中,學習者可以學會語言的不同表達方法。

總之,筆者總結的這幾方面無外乎都是對所學內容進行大量的實踐。要提高學習者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必須通過經常反覆地練習,才能最終達到講一口地道、流利英語的目的。

英語口語學習心得體會3

自7月17日起,我們有幸參加了博興縣教育局組織的外教英語口語培訓。雖然教授英語已經有幾年了,但真正與外國人面對面的交流,還是第一次,所以我們非常珍惜這次學習機會。這幾天的學習留給了我們太多的感受及感動:

本來與外教非常的陌生,但一節課下來,外教豐富的面部表情及肢體語言就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原來一個微笑、一句笑話、一個動作,就能那麼輕易的拉近人們之間的距離,讓人們的心更加貼近。同時外教非常尊重學生的不同見解,毫不吝嗇他們的讚賞話語。只要學生有一點新思想、新發現,就表揚和鼓勵他們,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價值,注意在實踐中滿足學生的“成功欲”。 學生答對問題時,外教常說:“Good job!Ok!Thats a good point k you”。這樣,每個學生都可品嚐成功的喜悅和成就感。一旦學生出了差錯,他們不會糾正錯誤而說:“Good try”。這給我們太深的感觸,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缺少了這方面的嘗試及能力。

最讓我們感動的是外教老師們的敬業及認真。這次授課內容他們進行了精心的選擇及設計,授課內容豐富多彩,從常用口語(例如認識新朋友,如何介紹、問候,如何談論家庭、愛好、運動、飲食、居住地址等)到單詞及句子的發音、詞彙的重音及連讀、教學策略及技巧、中西文化的差異等都有涉及。為了上好每節課,他們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攜帶了大量的材料、卡片、膠帶、CD、照片等。如果我們的每一節課都經過如此精心的準備,我想我們的教學質量會大大提高。

留給我們較深印象的還有外教們的授課方式及教法。首先他們在上課前就給我們創造了一個學習英語的環境,將單詞卡片貼上在教室四周的牆壁上,形成“word wall”。在上課的過程中,不時穿插遊戲及歌曲,讓每個學員在輕鬆快樂中度過每節課,期盼著下一節課。外教們給我們營造一個純英語的學習環境,培養我們的英文慣性思維能力,我們在課堂上只講英語,每天都在一個全英文的環境中實踐與提高。

最後讓我們感動的是參與培訓的老師們的學習熱情。課堂上每位學員都目不轉睛的盯著外教,聽他的發音,看他的嘴型,沒有一絲的懈怠及漫不經心。活動的時候,學員們或讀或寫,或討論或思考,沒有一位能有空閒。即使下課了,在課餘休息時間,學員們也圍著外教交流,詢問一些美國的資訊,例如教育、家庭、房屋、飲食、文化等。他們顧不上休息,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多聽地道的英語,多瞭解西方的文化。

總之,這幾天的培訓讓我們有太多的感動,我們學到了很多方面的東西。我們從外教身上所學的不僅僅是英語口語、西方文化,更多的是他們的敬業精神、授課方式、教法及評價學生。

英語口語學習心得體會4

國中英語的教學目的強調培養學生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口語教學在國中英語教學中仍然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然而現狀卻不容樂觀,許多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低年級的學生往往較願意開口說,能夠根據教師的要求主動參與語言實踐;但到了國中,學生開口說的積極性銳減。如果處理不當,最終會形成課堂上教師唱獨角戲,學生只是靜靜地聽,默默地做筆記的局面。如何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口語的熱情,使他們從內心裡想說和願意說呢?在多年教學實踐中,筆者頗有體會,認為應注意下列幾個問題:

一、恰當地選擇語言實踐材料

教師提供給學生的材料必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和實用性,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從而產生主動參與的願望。提高語言材料的趣味性其實並不難,有時只要把現有材料稍做改動即可。學生的熱情馬上高漲起來,他們覺得這話題很新穎,很刺激。個個都躍躍欲試,連平時基礎較差的同學都提出他們的建議。很明顯,接近現實生活的事物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選擇語言材料還要注意對難度的把握。要求學生用口語表達的內容應該是學生所學過的知識,經過思考,是能夠表達出來的。這裡要說明的是“所學知識”必須包含一定量的新語言點,這樣的語言實踐才有助於學生的提高。

二、語言實踐活動的組織形式要多樣化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口語實踐要根據教材的特點採用不同的練習方式。如pair work可用於對話的角色扮演,group work可用於閱讀後或作文前的討論。此外,還可適當地組織小型辯論或開展一些遊戲活動。如學完SEFC 1B Jobs單元后,把學生按性別分組,如“Who can do better, boys or girs/men or women”為題進行辯論。為使辯論易於進行,筆者首先為雙方提供一些素材,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For boy students:

(1)Many people prefer to have boys.

(2)Boys are stronger than girls, they can support the family.(3)There are more men among the leading people in the government or the companies.

For girl students:

(1)In the 1996 Atlanta Olympic Games, women athletes got more medals than men athletes.

(2)It seems it’s easier for girls to learn foreign languages than boys.

(3)Women hold up help of the sky in China.

學生們就社會男女分工狀況及學校中男女生的學習成績展開討論,雙方都想證明自己比對方強。筆者則在旁邊不時地給予指點,最後幫他們歸納;儘管在某些行業或學科中男女各有自己的優勢,但總的來說Both men and women can do well.

這樣的遊戲形式比單純的語法有趣得多,學生既練習了口語,又複習了新單詞和定語從句,一舉兩得。教師要善於開動腦筋,不斷變換練習方式,讓學生感覺實有新意,從而保持濃厚的興趣。

三、把握好評價尺度

口語教學的目的是學生在各種模擬情景中進行語言實踐,從而實現在真實情景中用英語進行交際。評價學生口語表達的好壞也不能以某一標準答案來衡量。在教學中,筆者經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積極發言,鼓勵學生儘可能多說,允許他們自由發揮。教師評價標準對學生有很強的導向作用,利用學生開動腦筋,養成良好的語言實踐習慣。

四、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在語言實踐中的運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日常教學必須有目的、有步鯫地給學生輸入大量語言資訊。按照語言學習規律,學生必須吸收相當量的語言材料和經過一定的語言實踐,才能獲得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因此,要求學生在開口表達之前,必須先給他們提供吸收的機會。待學生腦子裡有了一定的資訊積累後,討論的時候就有話可說、表達自如了;另一方面,教師在語言實踐時必須做好示範,引導學生向積極意義的方面討論,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實踐中的困難,併為他們創設輕鬆愉快的實踐環境,以提高實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