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學習總結>

骨幹教師培訓學習總結

文思屋 人氣:2.85W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或工作情況作加以回顧檢查並分析評價的書面材料,它在我們的學習、工作中起到呈上啟下的作用,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如何把總結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骨幹教師培訓學習總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骨幹教師培訓學習總結

骨幹教師培訓學習總結1

3月14日,秀洲區國小英語骨幹教師培訓班在區教師進修學校進行開班典禮。教育局領導對本屆培訓非常重視。山陳副局長不僅參加了開班典禮,而且還親自為本屆培訓作了第一個講座。下午由區教學能手餘秀鳳老師和我分別作教學經驗和課題研究的介紹。四月份,班主任張菊華老師帶5位區英語教學精英赴杭州參加“浙派名師課堂教學展示”的觀摩活動。回來後,每位老師都撰寫了相應的學習心得。兩位老師在四月份的培訓活動中向全體學員彙報了學習體會。四月份的活動中,上午我們聽取了進修學校金其生書記的講座“任務型教學設計”,下午,我們聽取了區英語教研員湯老師的“國小生英語讀寫技能的培養”的講座。五月四日上午,市教研員張健老師作“規範課堂教學行為,提高課堂實效性”的講座,下午由南湖區教研員沈冰老師作“國小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分析”的講座。講座中還進行了互動問答。講座後,學員湯海燕作了“讓交流成為國小英語課堂教學的主線”的經驗介紹。七月二日,全體學員進行語音和口語能力的技能測試與互評。在短短的一學期中,區國小英語骨幹老師培訓班進行了多次形式多樣的活動,取得很好的預期效果。

首先,教育局領導的高度重視給了全體國小英語老師極大的鼓舞。從山陳局長的講座中,我們瞭解到局長對我們的國小英語教育是十分重視的,對於我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也是十分清楚的,對於我們英語老師的努力是肯定的,對於我們的工作是支援的,對於改善我們的教學環境(提高英語的學科地位,增加英語師資,減少教師任課量)是放在心上的。

其二,聚焦難點,圍繞重點,深入探討,解決了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從這幾次活動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學期的研討重點是國小英語讀寫教學。我所作的課題介紹是“農村國小英語讀寫教學初探”。湯佩奇老師作的講座是“國小生英語讀寫技能的培養”。沈冰老師作的講座是“國小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分析”。這些講座以及講座中的互動和培訓之後的研討,使我們對國小英語讀寫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明確了今後努力的方向。

其三,讓學員唱戲的培訓模式激發了學員的主動性,提高了培訓的效果。從第一次培訓起,班主任張菊華老師就安排學員來給學員們進行講座或介紹。在四次集體培訓中,都有學員的發言和經驗介紹。特別在最後一次語音和口語技能測試中,張老師沒有請專家來進行測試,而是讓所有的學員都來做評委。這樣就使得每個人既是測試者又是被試者。為了公平公正,學員們必須認真關注被試者的表現。為了讓自己能夠獲得大家的好評,每一位學員都在認真地準備。在短短的一天中,50多篇文章在被學員們說得滾瓜爛熟,聽得真真切切。這樣的培訓模式不僅體現了學員的主體性,而且使得許多優秀的學員脫穎而出,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提高了進一步學習的激情。同時,優秀學員的出色表現為其他學員提供了學習的榜樣,使培訓班中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這種讓學生唱戲的培訓模式已經成為了我們這班的學習風格。

其四,班主任的工作風格和人格魅力影響了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態度。在以往的培訓中,我們往往是聽聽講座、打打盹,很少有學習的壓力。但張老師是一個工作極為認真的組織者。把學員作為主體是她特有的工作風格。每次活動前,她總要諮詢學員們的意見。我每次接到她的電話,她總要與我討論很久,最終才定下最適合我們成長的培訓內容和培訓形式。在培訓當天,張老師總是很早就到,點名工作做是一絲不苟。她總是努力地去了解每一位學員,努力地去記住每一位學員的名字。她總是不斷地鼓勵每一位受訓的學員,給學員們以自我表現的機會。這種工作方式和工作態度正是我們國小英語教學需要的。

最後,培訓活動已經在我區國小英語教學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六月份我參加了區教學常規的檢查工作。在聽課過程中,我明顯地感覺到許多老師對我們研討的國小英語讀寫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讀和更深入地實踐。許多教師在課堂中加強了讀寫的訓練,比往年的課堂教學有了一定的進步。在秀洲新區實驗學校中,我發現湯海燕老師申報的新課題就是研究國小英語閱讀教學的。在我們學校的全區展示中,我們結合培訓的內容進行反覆的磨課推出了兩節讀寫課題研討課。提高教師的各方面素質,爭取多出教學能手和學科帶頭人也是培訓的目標。在張老師的鼓勵下,我申報了區學科帶頭人,通過努力獲得了成功。還有吳麗豔老師、朱曉華老師、韓瑞珍老師、戰秀娟老師和繆雅文老師獲得了區國小英語教學能手的稱號。

總之,區國小英語骨幹教師培訓班的開設對我區國小英語教師的成長和國小英語教學的發展帶來了積極的影響。我相信,在局領導的重視下,進修學校的支援下,張菊華教師的組織下,在後續的培訓工作必將取得更大的成功。

骨幹教師培訓學習總結2

20xx年10月21日,我有幸來到深圳市翰林學校陳昔安名師工作室進行為期20天的跟崗學習。這次學習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聽課、有評課、有授課實踐、有學員間的互動交流,有專家進行講座。專家、同行們的教育教學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學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在陳昔安名師工作室跟崗學習期間,在陳昔安導師的指導下,我學習了翰林學校的先進管理經驗,虛心向學校老師學習,進行教學實踐,多聽、多看、多思、多請教,圓滿完成跟崗學習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跟崗實踐內容

1、教學實習:跟崗期間,聽評課22節(其中觀摩學習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陳昔安老師示範課1節、工作室成員展示課7節,跟崗骨幹教師研討課、彙報課14節)。參加深圳市國中歷史學科教師主題式說課競賽的觀摩活動一天。自己在翰林學校上研究課和彙報課各一節。

2、開發優秀課例2節;撰寫教學反思3篇,撰寫讀書筆記兩篇。

3、參加了工作室系列活動:在跟崗學習期間,先後聽專家講座4次(陳昔安老師的“追尋教育的夢想”、肖仕揚老師的“如何編制高質量的歷史試題”、陳昔安老師的“關於說課、上課、聽課與評課的一些思考”、徐素倪老師的“如何開展課題研究”)。赴深圳市學府中學和皇崗中學觀摩工作室成員展示課2節。聽翰林學校國小部語文課一節,赴深圳實驗中學觀摩“深圳市國中歷史學科教師主題式說課競賽”並擔任大眾評委,現場聆聽說課比賽25節,收穫很大。

4、撰寫了15篇《跟崗學習日誌》,跟崗結束時上交了《跟崗工作總結》。

二、主持人陳昔安老師悉心安排,狠抓落實,跟崗學習注重實效

1各級領導十分重視,工作室成員積極配合,跟崗學習保障有序

一到深圳,就有翰林學校安排的老師接待報到,並替我們安排好了食宿,陳昔安老師隨後看望大家並請大家吃飯,很是感動。第二晚學校領導羅副校長和翰林學校的歷史學科教師安排晚宴歡迎學員,陳昔安老師和科組長李念老師還經常噓寒問暖,關心大家日常生活飲食起居,學校對培訓活動的重視可見一斑。

2、工作室計劃具體,安排周到

從培訓前到培訓中再到培訓結束,陳老師都做了詳細的安排計劃,如培訓前的材料準備、注意事項、活動安排以及相關活動的意見徵求都有安排,培訓中的計劃安排更是詳實具體,很有針對性。

3、陳老師親力親為,狠抓落實

從計劃到實施及後期檢查落實,陳昔安老師親力親為。無論是集體備課、聽課、評課,還是教學反思、部落格,甚至學員的日常生活,陳老師都是無微不至的給予關心和幫助。每天深夜陳老師都要到各位學員的部落格走走,檢查督促學員的工作學習,其敬業精神時時在感動著我們,也使骨幹教師們不敢有絲毫懈怠。

4、名師引領,共同進步

陳老師不僅學識淵博,教育教學水平高,為人也很熱情。在20多天的相處中我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思想方法,還有他工作的熱情和嚴謹,做人的低調實在。在陳老師的感召下,工作室成員之間也相互學習,互相借鑑,共同進步。我們學會了部落格,甚至慢慢地習慣了用部落格記事,我們總結了每個成員的授課特點,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關鍵詞。比如。我們學會了相互欣賞,評課當中大家總能找到對方的閃光點為自己所用。

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牽引著我們不斷進步

1、形式多樣的專題講座。跟崗學習期間,共安排了4次講座:陳昔安老師的“追尋教育的夢想”、肖仕揚老師的“如何編制高質量的歷史試題”、陳昔安老師的“關於說課、上課、聽課與評課的一些思考”、徐素倪老師的“如何開展課題研究”,通過講座接受了多方面的新思想、新方法,收穫很大。

2、觀摩學習工作室成員展示課。先後到深圳學府中學和皇崗中學聽了兩節展示課,兩位上課位老師各有特色,課堂都有很多閃光點,聽後對自己教學很有幫助。比如學府中學董輝老師的情境教學法、皇崗中學吳勝輝老師的五步三查教學法都令人耳目一新,對我的教學很有啟發。

3、赴深圳實驗中學觀摩深圳市國中歷史學科教師主題式說課競賽,聽了來自深圳各個學校教師的說課。深圳走在全國教育改革的前沿,我們不僅在現場感受到緊張的比賽氛圍,更讓自己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和將來發展的方向。

這些活動對本人的專業素養、科研能力、教育教學能力都有很大幫助,為今後的繼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四、收穫與反思

1、對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

學習期間,聽了很多節課和講座,對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陳昔安老師的複習課重視核心概念的辨析,重視審題方法、解題方法的指導,整節課都是在老師的指引下由學生自己發表觀點總結方法,效果很好;李念老師的大方自然,課堂收放自如。張微老師的活動組織很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值得新授課學習;董輝老師的情景式教學法、吳勝輝老師的五步三查教學法都使我們耳目一新。學員中鄧輝明老師富有激情,對學生很有感染力;鄺敏超老師親切自然、注意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塗瑞霞老師與學生平等相處,課堂氣氛輕鬆自如;葉國應老師和張仲娟老師注重知識點的落實和反饋;陳細娜老師和杜樹群老師的樸實與紮實的教學風格,所有這些使我對課堂教學有了更多認識,原來複習課(新授課)也可以這樣上,對我今後的教學肯定都會很有幫助。

2、提升了對教學研究的認識

新時代的教師應該是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而不能僅僅是個教書匠。如何做研究?如何在日常教學中發現問題?哪些問題是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的?怎樣做好日常事件的記錄?我們平時可能會有很多突發奇想,如何讓這些突發奇想不是曇花一現而是成為我們解決問題的鑰匙?等等。通過聽講座、與各位同行交流,現在感覺有了一些門道,期望今後能有所收穫。

3、對教師職業的新認識

這個問題以前很少考慮過,見到陳老師和各位骨幹教師後,他們的一些行為給我留下來深刻印象,我也十分清楚的認識到這就是名師風範。陳老師對學問的一絲不苟和孜孜不倦,對同事的熱情幫助和大公無私,對工作的奉獻敬業,讓我們認識到名師就應該是這個樣子。各位骨幹教師對學習的如飢似渴和虛心堅持,對工作、學生的牽掛,都體現了一個人民教師的良心,這就是教師。

4、開闊了視野

通過跟崗學習,我學到了很多的教育教學的新理念,新思想,這將為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也讓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骨幹教師,就要不斷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這就需要今後自己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勇於到課堂中去實踐,相信只要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會有所收穫,有所感悟。

總之“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作為骨幹教師培訓物件,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具有所教學知識方面的前瞻性。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發現型、發明型、創造型、創新型”的學生。為了我們的教育,為了我們的學生,也為了我們自己,我會時時處處都要注重自己的師德修養和人格塑造,並加強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提高,具有較強的教育科研意識和能力,有目的地總結教育經驗,反思教學實踐,一切從實際出發,切實擔負起教師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在工作中起到骨幹教師的帶頭作用。

骨幹教師培訓學習總結3

隨著盛夏的到來,為期四個月的xx市幼兒園骨幹教師培訓班學習行將結束,在這短暫而又充實的培訓時間內,我們聆聽了王利明、趙靜、劉健、李琦、付瑩等幼教專家的精彩講座,研讀了《給教師的建議》、《教師的20項修煉》、《蘋果與粉筆灰》等教育專著,參與了小組研修等多方面活動,更新了教育觀念,拓展教育視野,教學理論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均有了顯著提高,自己的職業水平得到了全面的昇華。

一、多元培訓形式,完善了教育理念、提升教育經驗

教研室的老師們有的放矢地設計培訓形式與內容,使大家很輕鬆地領悟到了多種理念,掌握了多種教學方法。互動式參與式的培訓方式、內容豐富的專題講座,使我收穫頗多。如:孟欣園長的講座《幸福工作快樂生活》讓我深切地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放鬆自己的身心,每天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心存感激的生活和工作,用一顆真誠、善良、理解的心,發自內心地關心、愛護每一個孩子,來感動家長,贏得家長的感謝。我們將會生活的更加快樂,這個世界在我們的眼中也會更加美好!王利明老師的講座《幼兒園教師如何進行專題研究》讓我深切地感到教育科研並不是想象中那麼遙不可及。它就在我們的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和發現問題,樂於尋求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勤於研究和積累經驗,就一定會有所收穫。通過《體驗遊戲、感悟快樂》參與式培訓讓我在參與中獲得快樂,在感悟中不斷成長。

二、專著研讀,豐富更新學科知識、提升教育素養

多部教育專著的研讀,讓我領會到了一個不同的世界,讓我真正懂得了教師的職責和修煉會有這麼大的學問。書中有太多的細節、太多的感動、太多的魅力、太多的藝術,需要我們去追逐、去領會、去反思、去品悟。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閱讀,使我深受啟發,也讓我豁然開朗,幫助我充滿激情地迎接每一天的挑戰,並一直堅持下去。從始至終,這份清香一直陪伴著我,去關愛每一個小朋友健康成長。在認真拜讀了美國著名的教育顧問和作家維基?卡露娜的代表作《蘋果與粉筆灰》,給了我很大的觸動,書中通過一個個充滿溫情、智慧和富有啟發意義的小故事,探討了教師這一職業的崇高內涵和教師所面臨的方方面面的問題,在如何發掘學生的潛力,如何對待調皮學生,如何處理書本知識與人生道理之間的關係,如何處理與學生、同事、上司和學生家長之間的關係等方面提供了真誠而有效的建議,從積極健康的心態和科學有效的方法入手,倡導了一種真正卓有成效的教育理念。也讓我深深地瞭解到——————教育不僅是科學,而是藝術。教師的一言一行,教師對孩子的呵護與熱愛,都直接關係到孩子的健康成長。讀《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則讓我感到學習,是永恆的。只有不斷的學習,我們才能獲取更多地駕馭教育活動或者本職工作的能力,才能為幼兒帶去更多的知識和歡樂,

三、小組研修,提高教育教學科研意識、提升了實踐能力

小組研修即展示了團隊的團結,又促進了實踐水平的提高。從第一次培訓活動共同設計組名和組徽,到每一次小組研修大家一起設計教研方案,實踐教研計劃,研討困惑問題,尋求有效解決策略,再到策劃展示學習成果,使大家從陌生到熟悉,在一次又一次研討中,也讓我們學會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教科研水平不斷提升。

四個月即將過去,在這裡,我要衷心地感謝各位培訓老師給予我的關心與幫助。這次骨幹培訓學習拓展了我的學科知識、強化了我的專業技能、提高教育教學及教科研水平,對我的專業成長有很大幫助。今後我將繼續努力,將所學理論運用於實踐當中,在團隊中虛心學習,學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做到學有所悟,悟有所道。成為名副其實的骨幹教師。

骨幹教師培訓學習總結4

XX年11月27日,我在山東齊魯師範學院參加了山東省國小美術骨幹教師培訓。雖然僅有十天的培訓時間,每天的感覺幸福而又充實,因為每一天都要面對不同風格的講師,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型別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在這十天的培訓期間,我始終熱情高漲,積極學習,聆聽專家講座;用心去領悟他們觀點,吸取精華,真心探討。在帶著累累的碩果,即將踏上新的教育征程之際,回首十天的培訓經歷,發現自己不僅在美術專業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自己的教育觀念得到了更新,教育科研水平得到了昇華。總之,這次的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收穫頗豐。

一、轉變角色,儘快投入培訓學習。

這次的培訓內容包括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與國學要義,國畫書法與瓷器和國畫小品的創作,青少年健全人格教育的理念與啟示,及國小美術課堂的有效教學研討和參觀美術館博物館,外出寫生等。在開班儀式上,美麗大方的齊魯師範美術學院党支書記何偉女士對齊魯師院做了詳盡介紹,系統全面的介紹了齊魯師範學院的由來、發展和將來。在一片掌聲中齊魯師院的李廣平院長向大會致辭,李院長和藹的講話如春風細雨,娓娓道來,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讓我們瞭解了學習方法的多樣性、人文性以及我們對下一代言傳身教的重要性,並詳盡介紹了我們此次學習安排,對濟南的地方特色、齊魯文化也做了一一說明,同時對我們這次培訓學習提出殷切希望。李廣平院長要求學員要轉換角色,認真服從學院管理。這一切都深深鼓舞著我要珍惜機會,努力學習。

在培訓期間,我嚴格遵守培訓時間,認真聽課,做了大量學習筆記。我們與專家對話,與同伴交流。這些都讓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教給學生的那點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我們要學的東西太多太多了,而自己知道的東西實在是太少。教師的“那桶水”,已成為杯水車薪,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因此,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就要持之以恆地學習,不斷給自己的專業成長注入新的源頭活水,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二、聆聽講座,提升自己。

在培訓中,我聆聽了許多專家關於教育理論、科研、繪畫等方面的講座。他們睿智的觀點、精闢的論述、縝密的思維、幽默詼諧的語言,無不透露出大家風範。他們結合自身的心得體會,以豐富的知識內涵對現代教育科學理論進行精闢的闡述,撥開了我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重重迷霧,使我的眼前豁然開朗。

開班當天我們首先聆聽了齊魯師範學院文學院的李雁教授的經典國學講座,他為我們更好地詮釋了儒道要義與人文素養的深層含義,使我們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李教授告誡我們,聽和悟要有機結合起來並運用到以後的教學中,在工作中還要放長眼光,不拘於眼前,還要明於事理,明白做人的道理。下午和藹博才的李廣平院長又

帶我們系統全面的學習了中國畫、書法、瓷器、紫砂等方面的知識,除此李院長還向我們分享了自己所學所得,並和全體學員做了親切交流,告訴我們在以後的創作中要尋找特色,打造無二的自己,有信仰內心才會更充實。

次日上午楊三軍教授的講座同樣精彩,他不僅向我們全面介紹了中西方繪畫的發展及中國傳統繪畫元素在當代繪畫中的應用,還提出了自己更獨到的見解,深刻剖析和指導瞭如何繪畫和做人,中肯的指出低齡兒童學畫的現狀和教師應該面臨的問題,提高孩子的興趣才是主導。與我們接觸交流最多、溫和可愛的劉芳主任,就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性作了闡述,並指出當代教育的困惑:即“教師在用昨天的知識,教今天的學生,過今天的生活。”要走出困境,教師必須使課程資源不斷的“動態生成”。

期間,我們還聆聽了王始均教授的書法講座,王教授的講解全面詳盡細緻入微。把書法起源字型的形成及特點一一作了詳細的介紹,並對歷代各種名家書法作品做了解讀和點評,王教授態度嚴謹、語言幽默,讓我們全體學員在輕鬆的氛圍中學到很多知識,開拓了眼界,產生了共鳴,恨不得自己也能揮毫而就,寫出一手漂亮的字來。王教授還忠告我們練習書法要貴在堅持,並自謙“我很笨,但我很努力。”“無他法,多練而已。”作為書法界的權威泰斗,王教授如此努力和自謙,而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努力,不堅持呢?另外,王教授還讓學員們盡情練習書法,現場一對一的指導,讓我們在佩服王教授書法水平登峰造極的同時,更被他平易近人、認真教學的態度所折服。

山東中國小師訓幹訓中心的畢詩文老師,在對孩子健全人格培養方面,讓我們要多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由表達,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保護和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要注意學思結合,知行並重。讓學生不僅學到知識還要學會動手、學會動腦、學會做事、學會與他人共處,學會生存。要營造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教學過程,一切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畢老師不僅講授了教學能力和研究能力,還重點講解了國小美術學科的價值取向,美術教師的知識結構。精彩的講授博得老師們陣陣掌聲,更使我明白了教師在教學中只有“樂教”,學生才能“樂學”,正如朱熹說的“教人未見易趣,必不樂學”。

華東師範大學的錢初熹教授,就國內外國小美術教育思潮與實踐案例提出了其核心問題並做了深刻剖析,還不時的和學員們進行零距離溝通和交流,瞭解一線教師工作中的困惑並幫助指點迷津,她平易近人的態度使人倍感溫暖,兢兢業業、嚴謹治學的敬業精神著實令我敬佩。

山東省教研室的肖剛主任給我們指出關於課例分析方面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分享了一些精彩的教學案例,讓我們享受了一次視覺盛宴,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學到了很多。

教授和專家們用生動的語言、鮮活的例項博得了我們所有聽課老師的陣陣掌聲,她們的講座時而緊張嚴肅,時而詼諧幽默,逗的我們哈哈大笑。聽了專家和教授的講座,真有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對我而言,不僅是教學知識的擴充、教學理念的提升,更是一次心靈的洗滌。

另外,我們還有機會重拾畫筆,進行了寫意畫,速寫等寫生練習。其中由楊三軍、鞏藝、周良銀三位老師帶隊到青島市老城區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外出速寫寫生練習,雖然路途較遠,一路顛簸,加之那幾天氣溫驟降,北風凜冽,雖然臉被凍僵了,手凍得直哆嗦,但我們的繪畫激情不減,看到哪裡的景色很美,就在哪裡畫一張即興速寫。最後,我們每位學員都順利完成了這次外出寫生,有了很大的收穫,做到了真正的“在畫中玩,在玩中畫”。在寫生期間,雖然感覺筆觸生疏,但是在學院幾位教授和講師的指導下,在學員相互的交流中,我的繪畫技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更值得一提的是學院領導和導師在十天的學習生活中,給予了我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為我們召開了熱情洋溢的學員茶話會,組織我們參觀博物館和美術館,楊三軍教授和劉芳主任更是不畏嚴寒,始終陪伴左右,學員們也是熱情不減善始善終,按質按量的完成了此次學習。

三、拓寬視野,更新觀念。

這幾天我常想:能參加這樣的培訓學習,是領導和老師們對自己以前工作的肯定和認可,大家對我寄予了厚望。想著想著,我就有些汗顏,因為自己實在積累的很少,很淺薄。這次能有這樣一個學習交流的機會,我真的很珍惜。通過學習,拓寬了視野,使我耳目一新,教學理念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不僅要改變那種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師生觀,而且要增強熱愛教育事業的信念。只有從觀念上更新,允許學生提出獨到的見解,為學生創設一種和諧、寬鬆的“心理安全”環境和無拘無束的“心理自由”環境,才能創造出師生平等,其樂融融的教學氣氛。

短暫的培訓結束了,我滿載收穫回到了工作崗位。培訓,是一次專業的引導,一次經驗的分享,一次難忘的充電機會;培訓是一份榮譽,也是一份責任,更是一份激勵。我深知,在現如今的教育形勢下,要想成為一名真正的骨幹教師,還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我將以此次培訓學習為契機,緊隨時代的步伐,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力爭在今後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績。

骨幹教師培訓學習總結5

XX年10月15日我來到齊齊哈爾大學參加了為期三個月的“國培計劃”農村國中語文骨幹教師置換脫產培訓學習。這個國培班由來自全省各地的50名國中語文教師組成。本次“國培”主要採取“集中研修與實踐研修”相結合的方式。分為“集中研修——實踐觀摩——總結反思——再研修再觀摩——再總結再反思——再研修”六個階段。採取目標驅動、專案學習、觀摩實踐等方式,開展集中聽課、評課、聽報告、聽講座、分組討論、案例分析、教案設計、自我感悟、經驗分享、觀摩實踐、觀摩優秀課和優秀教學成果等培訓活動。

具體說來,一共12周的培訓時間,4周集中授課,聽取齊大中文系八位教授的專業課程解析和傳媒學院八位教授心理學等方面的的講座,8周實踐研修,到齊市6所國中聽課。

整體看來,安排合理,有較高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過實際操作過程也有很大的彈性。一路走過,應該說耳目一新。下面我將從思想理念、教學行為、自我反思三個方面來總結所獲所感。

一、思想理念

1、刻苦學習,時不我待

這個想法應該是我這次培訓最大的收穫。這個想法的形成來自於我的同伴、同行和老師。國培班中雞西的吳巨集偉最近在為報社做編輯,黑河的孫淑梅是位業餘作家,大慶杜蒙的楊英成擅長科研,經常語出驚人,不同常人。在培訓結束之際,同伴們這樣寫道:“一卷秋書隨雁遠,萬般別意落君前。”“零落成泥都不能阻絕 這最後的一眼 不能轉身的回望 這無極而終的 發現 是一片雲對另一片雲 隔山界海的叮嚀 萬千飛緒了無痕 註定灰飛煙滅的一句 珍重”他們的才華令我羨慕不已,尤其是寫作能力。

實踐研修過程中,我有幸參加了齊市國中語文教研月活動現場會,活動以作文教學為主題。其中一節“動作描寫”作文公開課,課上有一個練筆的環節,一名男生到前面做了一個九十度鞠躬和向右轉的動作,學生當場成文。且不說學生幾百字文章的洋洋灑灑,就說老師的下水文就足讓我佩服。不僅佩服教者的文采,更佩服教者的勇氣。能夠俯下身來和學生一道成長,如果沒有一定的積澱是不敢嘗試的。最起碼我不敢。由此我想,作為語文老師欠缺寫作能力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甚至是缺陷。我培訓回來後馬上開通了微博,也嘗試記錄每天的點滴,算是練筆的開始吧。

擔當培訓的授課老師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古文字學博士—寇佔民,教我們古代漢語。他的課幾乎是被安排在最後,是在我們歸心似箭、難以堅持的時候。初接觸也沒什麼,他個子高而瘦,聲音略帶嘶啞,有點文弱書生的感覺。可是講起課來卻滿是激情,明明是穿羽絨服的教室,他卻只能著一件毛衣。一個個枯燥的文字經他的演繹便有了靈氣。如果說我喜歡上了方塊字的話,還不如說我是因為喜歡這位古文字學博士而喜歡古文字。我喜歡他的敬業、純粹、更喜歡他的奮鬥史,足夠給力。他自己曾調侃:“除了幼兒園沒教過,哪個學段都教過了。”是的,他從一名國中老師做起,邊做邊學,一路走來,從不放棄努力。從最初的一名專科生走到現在的博士。我一直記得他的一句話:“當別人站在你前面的時候,你要有超越他的想法。你也可以。”

周圍人群這樣的出色,大學裡學術氛圍這樣濃厚,都讓我覺得自己荒廢了以前的時日是多麼的淺薄,且不說學識可以提高修養和提升氣質,單就是作為業務者本身,也沒有理由懶惰自己,因為處在資訊發達的時代,我們如果不更新自己,真的是駕馭不了課堂。我們不成為名家,但至少應該縮小距離。幸好現在我能有這樣一種意識,讓自己去學習,也幸好我能有這樣一個機會把我的這種想法和大家分享。

2、永葆激情,教學必須

在學院統一安排的內容之餘,我利用晚上和週末旁聽了幾次中文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課程。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利用有限的時間儘可能地充實自己。雖然收穫的知識是零散的,甚至有些對於國中教學是沒有多大用處的,但是所獲得感受卻是刻骨銘心的。

在這裡主要說說文藝理論教研室主任韋華的課堂吧。她的課堂幽默風趣,語言嫻熟。不誇張地說,一節兩個小時的課,不用講稿,語言不重複,可以一氣到完,感覺那些內容那些話語從嘴裡一個勁兒的往外蹦,像是不用思考一樣。講到動情處,眼睛也說話,四肢也舞蹈,渾身上下都溢射著激情,彷彿這不是在課堂,而是作品的世界。在講《湯姆 索亞歷險記》裡小湯姆被姨媽罰刷油漆時,她竟然真的在我們面前左一下右一下地刷起油漆來,那繪聲繪色的場景我想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一句話,因為她,我喜歡上了這些作品。我想,她的成功主要來源於她對這門學科的熱愛,她的課堂因為有了她的激情而鮮活。我曾和同伴開玩笑說,我會把韋華的照片放大一張放在自己辦公室的醒目位置,以在自己職業倦怠的時候提醒自己釋放教學激情。哦,忘了介紹,這位韋華老師是吉林大學的研究生,現正在攻讀博士,今年只有35歲。

另外在齊市三中和外國語學校聽的眾多課中,我也有很深的感觸。同樣的課堂,同樣的授課內容,同樣的文化底蘊,且不排除老師講課技巧的因素,單就老師課堂的教學態度來看,就可以影響整節課的效果。一個是冷麵殺手,嚴肅質問,一個是面容和氣,鼓勵質疑,自然前者課堂一潭死水,後者則是鮮活生動,不斷生成。

試想,一個連老師都倦怠的課堂怎麼能夠有機智的生成!

3、熱愛工作,不致倦怠

在這裡我只給大家講述一下我的所見。齊市外國語學校是一所剛成立兩年的全日制私立學校,發展速度很快。學校以英語教學為特色,聘有外教,倡導“互動、發現式教學”、愉快式教學。教學模式主要模仿山東杜朗口中學,沒有講臺的教室,佈置了前、後和側位三面黑板。生源主要是本市公立學校淘汰下來的學生,所聘老師由經驗豐富的退休教師和剛走出校門不久的大學生組成。我來這所學校聽了三節課,其中兩位是年輕教師。一位哈師大畢業,一位黑大研究生畢業。這兩位在試用期的工資不過800元,試用期滿後也不過1600-1800元左右。與其相比,論學識自愧不如,論教學態度也沒有他們努力,可是卻拿到了比他們還多的收入。同伴感慨說:我們如果晚生十年,將沒有飯碗,還有什麼理由不熱愛這份工作?

這位研究生,在生源基礎不好的情況下,把課堂上的學生完全調動起來,並且讓他們都有所獲,這是我們所望塵莫及的。探其原因,一是因為教學理念上對學生的尊重,更主要的就是老師的責任心,不放棄。

看來,我們真的沒有理由不熱愛這份工作,首先它能夠讓我們生存,而且生活得還算不錯;最主要的就是我們工作的物件是人,是懵懂的人,如果我們不熱愛,就沒有激情,就不能鑽研,就不能進取,甚至誤人子弟。我們對待自己的孩子是那樣的用心良苦,反過來我們的家長對我們的期待又會少幾許呢?

二、教學行為

在這方面所獲得收穫主要來自實踐觀摩。我們所去的六所學校有兩所是名校、大校,在校生人數達到4000左右,一所是城鄉結合部中學,質量稍差,另外兩所比較薄弱,最後一所就是剛才提到的私立學校。總體上看,6所學校基本上涵蓋了或者代表了齊市的所有學校型別。我們聽課觀摩採用所說的“影子”教學,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根據各校的實際情況都做了相應的調整。下面我把我在 實踐觀摩、聽課評課中在老師教學行為方面的感悟總結一下:

1、教師要多放手。

教育的變化不在於教師的變化,而在於學生的變化。新課改要求老師是主導者,學生是主體。這一提法已經深入我們的骨髓,可是這一做法並沒有完全深入到我們的課堂。一大部分課堂老師基本上還處於主體地位,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課堂索然無味。我們教師必須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其體會,感於文章而發乎心,而不是教師把自己的所有想法都告訴學生,限制了學生的想象能力、感悟能力和表達能力。這就像品茶一樣,關鍵在一“品”字,品的是茶的盈口餘香,如果只是一味的大口灌下而不辨其味,那是糟蹋了好茶。

聽課過程中發現,名校名師做的特別好,課堂上放得開,關鍵之處又收得恰到好處。同伴認為他們的成功得益於他們的學生,好學生不用教也會。我不這樣認為,一是因為放的越開課堂就越難駕馭,二是因為好學生也需要引領。同樣是28中的七年級《春》課堂賞析課,一節精彩紛呈,生成不斷,一節學生不知所云。究其失敗的原因,是課堂只有“放”而沒有“領”,教師首先應該提供例句指導語言賞析的方法、角度、注意的問題等,也就是要給學生一個明確的賞析標準。要做到有目的地放,放的同時要有指導、有引領。

當然我們要想做到真正的放手,還要考慮到學情等因素,可以一步一步來,只要有這種意識就好。

2、要多安排專題課。

不知是巧合還是必然,我發現在幾所名校聽課過程中,他們很多都安排專題課,比如28中的劉麗老師講《春》利用2節課集中進行語句賞析訓練,三中的兩名八年級老師集中進行說明文體中品語言類題訓練。這種課型有利於專項內容的突破,避免了平時授課過程中的蜻蜓點水,學生可以獲得清晰系統的感知。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以點突破。當然,這種課需要老師的課堂駕馭能力,課前需要進行極其充分的準備,對知識點不能有所遺漏,否則還不如不講。另外操作起來還有課時的限制,我們可以把專項內容訓練與課文講解結合起來,關鍵是把握好課文訓練的重點。

3、課堂教學中的每一環節都要重視評價。

無論我們在哪所學校聽課,我發現他們的課堂教學無論哪一個環節都很重視評價。這包括檢查預習的評價,主要是字詞的評價。朗讀課文後的評價,主要包括字音的正確與否、聲音的大孝語氣、語速、語調、感情、節奏、是否有填字、落字、改字現象、是否流暢、清晰等方面。評價後要給出建議。課堂討論等合作學習的評價主要是以組為單位進行。課堂練習的評價及建議。課堂小結的評價及建議。總之,無論哪一個環節,都少不了評價、建議,而且評價、建議是以學生評價、建議為主,教師的評價、建議為輔。當然,我們上課時也很注重評價,不是厚彼薄此,但給我的感覺是我們聽課的幾所學校適時評價恰當評價有效評價已經深入他們的課堂教學。這可能也是他們這一地區的課堂特點吧。

4、重視積累。

包括課前積累、課上積累、課後積累;或者說包括文字積累、生活積累等等。我們都知道語文這一學科是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但問題是:怎樣積累?積累什麼?積累了很長時間感覺效果卻不大怎麼辦?就我們聽的幾十節課來說,有兩個方面給我的印象較深。一個是課前積累,我們強調以讀寫為主的文字積累,我們也不要忘了學生的聽說為主的口語積累。這一點我們也都在做,而且每個人的做法也各有各的特點。從內容安排看,有的背古詩詞;有的課前演講;有的講名人名言;有的講成語故事;有的背誦好詞佳句或好的語段等等。關於課前口語訓練的積累內容採用什麼樣的方式選什麼樣的內容,同伴特意查閱了這方面的資料。大的方面有兩種觀點:一種是從小的.方面來積累,比如以積累字、詞、句、段等等為主的口語訓練;二是從大的方面來進行,那就是很多大家都認為背誦整篇文章更有效。說法不一而足,見仁見智。但有一點我們都知道,不能搞一刀切,我們必須根據每節課內容的不同來安排課前口語積累的方式和選用恰當的的內容。不能把課前積累與每節課的內容割裂開來。如果每課的課前積累是我們教學內容的延伸,這種積累可能顯得更自然也更有效。比如如果本節課的內容為古詩,課前積累與古詩有關會更好。不過,這也和我們的個人喜好有關。在齊市外國語學校聽課時,就有一位老教師讓學生大量積累古詩,因為他本人就喜歡古典詩詞,而且能大量背誦並寫了大量古體詩詞。但問題是我們都知道積累有用,也都強調積累,但見效真的是太慢。為此,我們語文教師承受很大壓力,那就是費了很多力,我們也很難魚和熊掌兼得。

從時間安排來看,我們走進教室之前就已經書聲琅琅了。就這一點反思,我們的課堂真的是浪費了不少的時間。如果把課前的時間利用好,不僅能豐富學生的積累,還能有利於良好教學秩序的建立。

另一個積累就是文字積累。我們每個人都在做。但是有一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我們。那就是如何讓學生的積累更有效或者更見效。還是那些問題:到底積累什麼更好?學生的積累怎麼覺得沒見效?是積累的量小還是積累的時間不到?實際上我覺得我們無論從哪一點出發,從哪一點突破都是正確的。關鍵是時間上的堅持和我們對真語文的堅守。

5、關於誦讀在教學中的運用。

在我們聽的課中,誦讀都很到位。尤其是古詩文教學中,變串講為誦讀,以此來疏通詞句;變分析為誦讀,以理解文意。誦讀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個讀、齊讀、散讀、聽讀、男生齊讀、女生齊讀、男女生輪流讀、男女生合讀、師生合讀等等。葉聖陶說:“吟誦是心、眼、口、耳並用的一種學習方法。”朗讀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的表達能力,還能夠鍛鍊學生的語感能力和思維能力,也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總之,他們以讀為教法,以讀為學法,讓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體驗。.我認為把大量的課堂時間用在朗讀上,還是值得的。記得一位名家說過:語文課是要有讀書聲的。

6、關於古詩詞教學。

聽了很多節不同的或者相同的古詩詞課。經過反覆比較、斟酌,我把他們古詩詞的教學法歸納為五個字:知、讀、品、悟、析。知:就是知背景、作者;讀:反覆讀,不同方式的讀;品:品內容、品意象;悟:理解情感、內涵、思想;析:賞析寫法、藝術特色。重要的不是模式或者課堂的環節,重要的是作為“導演者”要充滿激情,“演出者”要富於想象。尤其是古詩詞的教學,這樣才能與詩共鳴,才能體察詩人的內心。如果只是為了考試而簡單的把古詩詞教學定位為背誦默寫教學那就真的是不僅糟蹋了我們的古文化,更糟蹋了孩子們的審美情趣。

7、對習題課和複習課要提高認識。

有一週由於是考前所以聽的複習課較多。其中齊市外國語學校高老師和馮老師的複習課令我受益匪淺。高老師做的是文言文複習課。單就複習內容而言並無創新,無非也就是作家作品簡介、一詞多義、通假字、句子翻譯、文章寫法等。但搶答和開火車的複習方法卻令人耳目一新。馮老師的複習課是以講練習試卷為主,形式也並不陌生。但在內容上他能夠以每個題為依託,由點到面,生髮開去。比如改病句一題,他先講七年級能接觸到的病句修改有幾種型別,然後一一歸納為6種,逐一講解。再比如古詩文默寫一題,他歸結為三種類型:背誦型、理解性型、專題型。對於專題型他又分為“春、夏、秋、冬,”“風、花、雪、月、山、水,”“哲理”,“立志,”“犧牲精神”等等。綜合探究類的實踐活動又歸為四類。他的複習思路是以會考為目標的,把會考的考點化整為零的分解到每一學段,這在仍以把考試的評價作為升入高中的主要評價的今天是有實際意義的。習題課忌枯燥,複習課忌以題代講。

三、總結反思

1、如何看待語文教學中的“標準現象”?

我們現在已經接受了“對於同一個文字,可以有不同的見解”這個理念,這是語文教育的一大進步。但同時又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對於學生各有千秋的個性化理解怎麼辦?是追求唯一的標準答案,還是允許答案的豐富多彩?學生提出多樣化、個性化的理解與獲得比較一致的標準答案是否矛盾?對於文字的閱讀理解,應該有一個相對確定的解釋或相對客觀的標準答案。同時我們又要承認只要是理解就有不同。閱讀是一種體驗,具有個性化的特點。尤其是在課堂的閱讀教學中,學生經常會有和我們教者不同的獨特體驗。怎麼辦?我覺得首先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鼓勵學生自由地、創造地個性化地理解文字,形成教師、學生和文字(實質是作者)三者之間的“對話”。但是,不能因為“對話”的教學理念而陷入相對主義的操作中。在關係到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上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因為“對話”之後,學生個性化的理解文字之後,並不意味著他的個人理解就一定是正確的,也不意味著否認一個比較正確的結論。“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是就個人的內心體驗和個人視角而言的。但就文字傳達的資訊來說,我們並不能說一千個哈姆雷特都切近文字的“理解”。我們完全可以暗示學生哪一個是比較貼近課文的、比較“標準的”理解。或者直接告訴學生哪一種或哪幾種理解更具有說服力。採用這種既發散又集中的方式,既照顧到了我們考試時的“標準答案”,又讓學生充分的表達了自己的見解。總之,教師應當讓每一個學生都獲得一個比較一致的“標準”。遇到多樣問題時,教者絕對不能模稜兩可。

我們在二十八中聽課遇到這樣一個課例:劉麗老師在領學生分析“嫩嫩的,綠綠的,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這一句子時,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有的說:疊詞運用得好;有的說:口語用得好;有的說:反覆這一修辭運用得好。劉老師給予這些孩子不同的肯定後說:最好把你們幾個人的答案綜合起來那就更全面更準確了。這時突然有個孩子舉手示意老師,他問:作者為什麼用“瞧去”而不用“看去”,難道僅僅是口語與書面語的區別嗎?對於這一突然的提問,劉老師馬上組織學生針對這一問題展開討論。討論出的結果同樣是各有千秋。有的說:作者這是在散步時隨便隨意地看;有的說:這是作者有目的的看;還有的說:這與作者的語言風格有關,要是魯迅肯定不這麼寫。就這三種意見全班表決,結果是贊同第一種意見的居多。這時劉老師也說出了自己的看法:她也是更傾向於無目的的看,隨意的看。因為這樣更顯春草之多,到處都是。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個案例:某課堂,教師問學生“孫悟空、白骨精和唐僧三人,你欣賞誰?”其中一名同學說喜歡白骨精,因為它屢敗屢戰。真的能喜歡白骨精嗎?不!白骨精屢敗屢戰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吃唐僧肉、吃人肉!如果我們贊同學生的觀點,也就成了是非不明、善惡不分的人,這跟糊塗的唐僧沒什麼兩樣!更糟糕的是模糊了學生的是非觀念。並不是學生說了真話,教師就一概認為對,因為“真話”未必是正確的。

2、語文課堂的預設與生成

我們在閱讀教學中經常遇到這種情況,那就是我們備課時精心預設好的東西可學生怎麼也答不到點子上,有時甚至不挨邊。應當說我們備課時充分的預設,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保障,但我們要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係。我覺得預設之網逮“大魚”,生成之網逮“小魚”。對於不往這兩張網裡鑽的“魚”,我們要善於觀察、呵護、引導、點撥,從而催生新的精彩生成。預設是有目的的計劃,生成是現實的生髮。他們是一對對立統一體。備課時我們關注的是“教”,預設則注重學生的“學”。預設與生成應該是動態的平衡。我們要善於捕捉非預設性的生成資源,也要抓住生成點,比如:質疑點、閃光點、失誤點、爭論點、燃燒點、意外點等等。像上面《春》的例子就生成於學生的質疑點。

3、語文課堂上的引領與叫停

要想使得我們的課堂高效,必須有老師的引領。這裡的問題是怎樣引領?引領的時機如何把握?引領可採用哪些方式?該不該叫停?如果不叫停可能就完不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如果叫停那哪有生成啊?就引領而言,詩歌教學我們引領更多的是激情;對於難度大的課文我們要引領信心、思維、方法、技巧等等。貫穿我們語文教學始終的是要引領習慣,這包括諸多種,比如:認真聽的習慣、寫字的習慣、閱讀的習慣、發問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等等。關鍵是要把握好引領的時機。比如可以在學生出現錯誤時引領;可以在學生的討論偏離目標時把他們領導正確的軌道上來;可以在學生的思路出現障礙時恰當點撥他們。

4、閱讀教學一定要讓學生熟悉文字。

整體感知文字是對的,但不是讀一遍課文就整體感知了。聽了這麼多閱讀教學課,感覺學生閱讀文字不夠,很多課學生都沒有充分閱讀文字。如果閱讀不充分,學生的理解只能是一知半解,何談深入探究?相反,如果學生的閱讀充分,然後我們引導學生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分析便不是問題。

5、關於多媒體的運用。

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人文性的要求要靠聯想、想象等形象性思維,而不是具象的直觀的多媒體課件。但我們也不要忽略工具性的一面。比如字詞教學,比如文學性較弱的說明文教學,採用多媒體不但直觀、課容量大而且易於學生接受。但對於其它文體的教學我覺得更多的是為教學步驟、教學程式服務的。因為文學不能缺乏想象力,不能少了“悟”。我們現在的孩子寫作的形象思維很差,我覺得與他們的生長環境有關。因為他們這一代是看動畫片長大的,而我們是聽評書、看小人書長大的。我們的讀書興趣是從小人書開始的。語文課如果採用多媒體過多或者不適當,固然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但語文不只是積累想象力,所以有時我們的學生即便是寫他們所擅長的想象作文,也還是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運用自己平淡的文字來埋沒自己奇美瑰麗的想象。總之,要因文而用,不可不用,不可強用。

6、如何指導學生正確運用“點撥”“全解”之類的參考書。

在聽課過程中,包括我自己在上課的過程中,我發現許多學生回答問題前總是先看這類書,或者小組討論時,學生所謂的討論絕大多數是依靠這類書完成的。語文的閱讀理解類似於我們猜謎語的過程,注重猜的過程,而不是謎底本身。如果直接指導謎底便會覺得索然無味。現在不是用與不用的問題,薩特曾說過“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而是怎麼用、怎麼指導用、何時用的問題。實事求是的講,對於一部分學生我們要默許他們的投機取巧,否則他什麼也討論不出來或者說有時虛榮心也是一種動力。但這裡有個問題就是久而久之對於另一部分學生而言,容易使他們也沾染思維的惰性。

7、如何培養學生自主修改作文的習慣和能力?

……

總之,收穫很多,反思不少。“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重要的是不僅僅學習成功之處,也為了發現問題,探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這樣,方能:總結反思心態平,理論實踐大提升。

在這裡,感謝各位,耽誤大家寶貴時間了。我以上儘量為大家呈現原生態的畫面,僅供參考。如有不當之處,歡迎切磋。

骨幹教師培訓學習總結6

XX市金秋時節,我們滿懷著學習的渴望,來到了久負盛名的東南大學參加了為期兩週的“國培計劃”學習。在這裡不只學習了頂級專家的報告和優秀教師的講課,還和省內外的同仁們一起學習、交流,專家高屋建瓴的引領指導,老師們層出不窮的智慧碰撞,令我受益匪淺,感覺真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自己就像剛爬出井口的青蛙看到了藍天白雲,豁然開朗。現對這段時間的學習做一個簡單的總結,對下一步的學習工作做一個規劃。

一、學習提升

兩週來,我們聆聽了國內著名教育專家的專題報告。“一個人能走多遠,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看他有什麼人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看他與什麼人相伴,有幾位好同伴,將會成就你的一生。”當我聽了韋玉院士《運用當今腦科學的研究成果有效提高教學質量》、葉善專教授的《國小科學課程的重要性和基本目標》、黃海旺教授的《探究式教學理論與實踐》以及幾位專家老師等的講座後,心中不由地湧起了這句話。這些專家的講座報告,不僅有當今世界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教學理念,還以大量的實際案例直觀展現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體現新課改下角色的轉變,教會了我們設計、研究的方法,讓我深深地感受到學習的魅力所在。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這種觀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這個觀念的引導,在今後課程改革中儘管可能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挫折,堅信我會去探索、解決,而不是躲避,因為希望就在前面!

我們以前說課評課總是在關注教師的設計和講授,而很少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參與度,也很少去體察學生的情感和需求。徐ming教授的《說課與說課藝術》的講座,向我們展示說課的方法及要點,使我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提高了自身的素養。由此,我又一次在觀念上、理念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想,新課改的精神就像陽光一樣,普照到了與之相關的每一人。

二、感悟反思

通過聆聽彭香老師的“用心去做”和楊元奎博士的報告,讓我清醒地認識到,專家與名師,之所以能成為專家與名師,他們那廣博的知識積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作為一名參加“國培計劃”的教師,要想以高貴的姿態行走,就要在教學中學會反思,在反思中總結,真正提高教學能力,做一個智慧型的老師。因此,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促進自己向專業化的發展。

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也就要求教育的不斷更新,需要可持續性的發展。能否對學生實施高素質的教育,促進學生主動、活潑、生動地發展關鍵在於教師的素質。只有通過在教育中不斷學習,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教學有所創新,才能逐漸提高教學水平。教育將更進一步注重對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進一步接受以人為本的理念;聽了專家的報告,使我明白,每個學生都能夠學習,並且能夠學好,成為優秀的學生和未來社會的成員。 “老師的能耐是讓一個不愛學習的孩子愛學習了”。 因此,教師就應著力於將經驗內容轉化為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內容與形式,什麼是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內容與形式呢?我覺得就是《綱要》指出的: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困惑中的引導者、探索中的支持者和學習過程的合作者。彭老師的講座,讓我認識到教師應由經驗型向專業型轉化,傳統型的教師已不適合新形勢的需要。人的一生就是學習的一生,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按《綱要》貫徹的堅持先進的理念,堅持核心的價值,就是代表先進文化的理念。多讀書、多思考、多反思,要做有思想的老師。要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教研和教學結合起來,認真做好反思總結工作,爭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

2、努力轉變好角色。

新課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能力。為此,新課程倡導自助、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變沉悶、閉塞的課堂為歡聲笑語,是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它還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要使學生的學習從以要我學,到我要學的這種巨大變化,在孩子們身上凸顯出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的引導和鼓勵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快樂。把價值引導和孩子的自由發展結合起來,體現了價值引導,同時又注重學生快樂的學習,不強迫學生去被動的接受,而是滿足學生的需求。學生不但主動快樂的學習了知識,而且按照《綱要》的精神,努力創造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的應答的環境,學生在交往中,在生活中交流和表達,不僅語言得到發展,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發展。為此,教師必須轉變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課改的需求,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可讓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裡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鼓勵學生大膽去學,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新時期“發現型、發明型、創造型、創新型”的學生。

三、發展規劃

這次培訓雖然短暫,但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專業上,對我而言,都是一個很大的提高。專家及名師結合自身的成長給我們做的一場場精彩講座,為我們教師的健康成長又一次指明瞭方向,使我們深刻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

在專家的引領下,我將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豐富理論知識,反思教學,總結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最終突破自己,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使自己成為一名智慧型教師、智慧型的教師指導者。

骨幹教師培訓學習總結7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學生可以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他的不學無術。”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具備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斷的“活”水,所以國培對於老師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本著要把握國內外學前教育發展的趨勢、瞭解兒童學習與發展的規律,學習學前教育領域的新知識、新理論和新方法,拓展我們的專業知識結構的宗旨,非常榮幸的我與來自九個省、市的園長、教研員、保教主任、骨幹教師培養物件等聚會在一起——武漢參加國培計劃(20xx)幼兒園骨幹教師培訓班。在為期10天的學習時間裡,接受了來自省幼兒師範的專家團隊專家的指導,感受頗多,既開闊了眼界和思維,許多疑問也在專家、教授那裡得到了解決,收穫很大。

省幼兒師範為我們這次的培訓提供了一個優質的教學團隊,都是在不同的學科領域內頗有建樹的專家、學者。各位專家、教授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在學習和工作中的經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深入淺出,可謂是異彩紛呈。我佩服他們的自信,佩服他們的敏銳,佩服他們知識的淵博。

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學術水平高,充溢著對新教育理念的深刻闡釋,充滿了教育智慧,使我們開闊了眼界。不同風格的老師講課,讓我們每一天都聽到不同型別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為每一天都是面對不同風格的優秀教師,每一天都能聽到權威專家不同課型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作為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者的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審視好幼兒教育的功能,做好定位,找準幼兒園發展的未來之路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袁愛玲教授的《對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生態學研究》及王紅教授的《幼兒教育的功能定位及幼兒教師專業發展:國際視野》的講座。兩位講授都不是就題論題的,都結合了他人的舊論和新說,都借用了很多他人的間接經驗和案例,這些經驗和案例有的來自理論專著,有的來自報刊雜誌,有的來自電視網路,這2位老師用一雙慧眼看到它們的價值,用大腦對此加以分析,質疑,求異,打破,重建,再與她們的自我認識和經驗互相融合,形成了她們嶄新的理論。是“讓幼兒走得更快,還是走得更遠?”,“為何幼兒園‘鐘擺’現象嚴重?”、“幼兒園教育活動生態要如何發展?”這些無不引起我的深思。縱觀整個幼教行列,近觀我園的現狀,意識到幼兒教育是為生命成長奠定基礎,讓生命成長得更為自然,不要加速,不要拔苗助長;進一步接受教育的基礎不是知識的傳授,更為重要的是呵護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培養幼兒的創造力;養成良好的生活與社會交往習慣。基於這一觀點,那麼在今後幼兒園教材的引進、課程的設定、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的模式我就要找準定位,不要偏失方向。雖然我只是一個人,但是千千萬萬個我,將會築起幼教新的天地。

二、抓住園本教研的核心,找到園本教研的價值所在。

只有立足於園情,抓準幼兒園發展的瓶頸;聚焦在教師,促進隊伍的專業成長和自我發展;落實到孩子,確保孩子健康快樂成長這一核心,園本教研的主體才會從園長、教研組長轉為一線教師,才會成為全園教師自主學習、自覺提高的行為。教師們結合自己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交流,提出支援性策略,教師的注意力才會從形式引向過程,從內容引向發展,從虛幻引向自然,教師的目標意識才能增強,從而推動園本教研的進步及園內資源的共享化,達到園本教研的目的。這樣才能建立“學習、實踐、合作、反思”為特徵的學習共同體。正如周燕教授在《園本教研與幼兒教師專業成長》講學中所說的:“幼兒教師的研究是與其日常教學完全融入的,研究和教學是一體的。當教育教學活動不再僅僅是知識傳遞而是由於有明確、自覺的實現教育意義的意識和行動時,幼兒教師的教學才會擁有教育的根本價值和終極意義。“

三、要有多元的知識結構,有終身學習的思想。

在聆聽費廣洪教授的《幼兒發展的觀察與評價》、《幼兒園教學活動診斷》楊寧教授的《理解兒童早期發展與學習》、馮夏婷教授的《如何設計一個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活動》等等講學後,我認識到教師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了解新事物、學習新知識,不斷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備與教學適應的多元化的知識結構。在十幾年的教學生涯裡,難免產生職業上的倦怠感,忙碌的工作是我很少能駐足下來觀察、思考、審視,通過這次學習,我認識到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研究,厚實自己的底蘊,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教育改革的步伐。

專家們教給我的不僅是實實在在的理論知識,教給我的更是一種思想、一種境界、一種努力的方向。通過這次培訓,我開闊了視野,學到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和理論,從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鼓舞,這將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將靜下心來採他山之玉,納眾人之長,慢慢地走,慢慢地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風彩。

4中國小農村教師國培培訓學習總結

這次中國小農村教師國培培訓計劃活動,為我們教師創造良好的學習機會,提供了優越的學習條件。在培訓期間,我積極學習,認真聆聽名家視訊講座,學習教學相關策略,並進行課堂教學實踐,用心去領悟教育理論觀點,這次培訓使我在教學理論和教育觀念上得到了大量的補充,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同時也解決了一些我以往教學中的困惑。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點滴體會:

1、名家視訊講座,讓我收穫著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其中,教師的語言藝術尤其重要,語言藝術中的趣味性不容忽視,因為學生天生活潑好動,需要有趣的東西來吸引他,帶有趣味性的語言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才能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課堂提問藝術也至關重要。教學中不僅教師要善於提問,還要善於啟發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只有認真的學習和掌握教育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深入到教育的改革和研究中去,這樣才會始終沉浸在幸福的海洋裡。此外,教師應將自己學習和研究的理論運用到教育實踐中去,並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和批判,這樣才會在教學中獲得進步,逐步轉向研究型教師,也才會體驗到工作的快樂和幸福。

2、教育信念,就像一盞明燈,指引著教育工作者的行動方向。有理想,才會有行動,當今社會多元價值並存,容易讓人迷茫,失去方向。在這次遠端培訓學習中我對自己的職業有了正確的認知,不管教師的社會地位、降級地位如何,應該以教師這一職業為榮,我自身也感受到了一種深深的職業幸福感。“追求自己的教育之夢,是每一位優秀教師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質。

3、注重教師人格魅力的塑造和培養,教師的人格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好教師是引領學生進行積極選擇的嚮導,好老師能飛無助的心靈帶來希望。優秀教師應加強個人品味的修煉,用熱情去點燃學生,用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用生命去關照學生。我從課程中、從教師們的教學魅力中感悟到了:教師的品味在於內外兼修、在於人格與專業的共同提升,修煉、激情與創新是成為優秀教師的不可缺少的因素。

4、教育是終生事業,是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因此,一名優秀的教師要有豐厚的學識。優秀教師應在繁重的教學工作之餘,擠時間去學習充電,“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深深感悟到:讀書學習,永無止境,方能使自己知識淵博、觀察敏銳、充滿自信,永葆教育智慧之活水永不幹涸。

本次培訓大大拓寬了我的視野。通過這一個月的培訓,我發現了自身視野之侷限。也使我進一步地明白了走進新課程的教師也不再是充當“傳道、授業、解惑”的單一角色,而更多扮演“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研究者”、“開發者”、“協作者”、“參與者”、“學習者”等多元角色。為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以適應新課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學活動,我們教師應自覺成為教學的研究者、終生的學習者、教學實踐的反思者。

骨幹教師培訓學習總結8

非常有幸能夠參加本次成都市金牛區教育培訓中心給予我們年輕教師的培養,使我們能有機會聆聽教授講座及各地優秀教師授課,向他們學習。

一、專家教授講座讓我在理論上得以提升

這次的專家講座,張勤教授和易凌峰教授的理論知識讓我受益匪淺,張勤老師有關性格的心理學講座在一種更人性更科學的角度上研究教育,讓我第一次認識到孩子其實不是一張白紙,有一些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是天生的,教育只能改善無法改變這些“與生俱來”。易凌峰教授則從經濟學的角度思考教育的過去和未來,聆聽之後對影響教育的因素和教育在經濟中的價值有了一些認識,這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到“教育也有經濟性”這樣的觀點。

二、教學觀摩激起了思考

這次學習讓我認識到一節優質課,最重要的就是語言、思路和教法。這是我今後要努力改進的方向。通過這次學習,我學到了很多也體會到了很多,開闊了自己的思路和眼界。今後我會更加努力的學習和工作,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7天時間中,6天都是在各個學校聽課、議課,這樣的培訓方式正如高幼年老師說的一樣,正好切合教師培訓的情境性,我也在觀摩的過程中學習到了不少的教學小技巧和好方法。

當然,“教學是遺憾的藝術”,正是這些遺憾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思考。例如:晉瑛老師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一課,金老師的鋪墊與新知識講授在時間上產生了衝突,引發了我們對課堂教學中如何取捨的思考;苗青老師《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係》一課中“兩短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的出現時機激起了我對定律與規律之間關係的思考;6天中每節課都沒有教材的使用,並且都對教材進行了一些甚至面目全非的改變,讓我開始思考在新課程改革的課堂教學中,教材應該扮演的角色……

這些思考使我開始認真的思考我自己的教育教學,最後歸結到一個問題上: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中應該如何面對新的教材,新的理念?

不論我的思考是不是正確亦或是有沒有價值,我認為對我而言都是難得而可貴的,因為我相信當我開始思考自己和別人的教學之時,就是我開始進步之時。

骨幹教師培訓學習總結9

11月3日至11月17日,非常幸運,我們6位來自廣東省不同縣市的教師走進了特級教師何建芬老師的名師工作室進行跟崗培訓。在這短短的時間裡,xx國小給我帶來了很多的震撼:務實求真的教師隊伍,彬彬有禮、主動學習的學生隊伍,乾淨整潔的校園,富有內涵的校園文化,快樂、高效的學本課堂。這些資源讓我們受益匪淺。

華陽人辛苦了!華陽構建的”生本教育“非常成功,這今天學校所呈現出來的都是一種常態教學,沒有修飾,沒有水份,簡簡單單但是每一節課卻又是那麼的精彩,讓人不禁拍手叫好!這種精彩課堂不是由老師打造的,而是由學生創造的。構建一種新型的課堂的確不易,在光彩的背後是血汗的傾注。新生的事物在實施的過程中會舉步維艱,在我們的身邊會有許多爭議、許多困惑、許多質疑。但是華陽人堅持下來了,何建芬老師堅持下來了,她們創造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何老師說得好:”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堅持做,靜待花開。"由此及彼,我不禁想起了我市的教學改革。

我市今年開始,著手構建”學導式學習化“課堂,為期五年,為了落實改革,市教研室頒發了”學導式學習化課堂”的評價標準,進行了理論培訓,開設了示範課,舉行了片區的新課堂的研討交流,似乎真的是轟轟烈烈的搞了起來。但是,真正落實的又有幾人?為什麼?“以學定教”“以生為本”不見效果,咋看這樣的課堂是浪費時間,學生未能在老師的帶領下直奔重點,直奔考點,於是考績跟不上,無法交差。嗚呼哀哉,教育的本質是該關注現在還是該關注未來?今日走進華陽,親近華陽,有感動更多的是敬佩。

何老師,您辛苦了!“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在這十多天裡,我親眼目睹了何老師踏實、真實的工作作風,卓有成效的工作效率;親身感受了何老師平易近人的處世態度和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名師的人格魅力是我們進步的力量,我們深受感染,併為此激進。

學習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教師的專業化成長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學習還在繼續。我是幸運的,這次跟崗培訓給了我新的啟發與力量。那麼,回去後我如何結合何老師的資源,結合本校的實際,整合本校的資源更好地開展實踐“生本教育”,拉動我校的“學導式學習化課堂”呢?心自由,行至遠,追隨名師,有如逐日吧。

衷心感謝xx國小的領導、老師們對我的幫助和指導,感謝您們!

骨幹教師培訓學習總結10

20天的省國小語文骨幹教師跟崗培訓稍縱即逝,在這段難忘的日子裡,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既緊張又充實。在名師工作室校長的精心安排下,我們聆聽了一場又一場的講座,聽了一位又一位名師的精彩課堂,我們彷如飽餐一場場精神的盛宴,他們博大的胸懷、深邃的思想、紮實的理論功底通過如珠的妙語在我們的耳邊心底如花綻放。一扇扇思想的大門在我們面前洞開,讓我們得以窺見了一個未曾領略到的世界。眼界,徐徐開啟;心靈,歷經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洗禮。

通過這次培訓,我們全體學員的教學理論水平、教學技能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時也大大地轉變了我們的一些教學觀念。忘不了校長的諄諄善誘,忘不了學員間的互助互愛,忘不了中星國小老師們的親切笑容。太多的感動,我成長著,我幸福著。

一、感謝恩師——校長

在短短的20天培訓中,感謝我們的恩師——校長,是您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知識與經驗傾囊相授,將自己多年實踐積累的經驗和工作技巧,手把手地傳授給我們,對我們的問題都耐心解答,使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對我們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您都嚴格要求,從不放過任何紕漏,一定要我們做到滿意為止。每天看到您忙碌的身影,充滿朝氣的臉容隱藏不住疲憊,但您還是孜孜不倦地指導我們,很多時候,您和我們一直奮鬥到12點多。陸校長,您是嚴父,又是慈母,對我們的生活又是那麼的體貼。我們學員都深有感觸,我們由衷的欽佩和感激,讓我們深深地說一聲“謝謝您!”

二、感謝同伴——團結的團隊

我們第十組的全體成員深刻地認識到,我們這一次的跟崗的目的是要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途徑是在課堂中學習教學,不斷提升自我。所以我們的學員除了認真學習理論知識外,還認真聆聽名師的授課。中星國小語文組是一個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學團隊,語文名人多,科研成果豐碩,影響比較大。工作室充分利用了這一個先天優勢,合理地安排時間,讓跟崗學習的學員都能夠進入這些老師的課堂觀課。觀課結束後與這些老師座談交流,深入研討,氣氛熱烈,收效良好。在備課時,我們的學員充分發揮團結的力量,同行切磋,廣收博採,互相鼓勵,在痛苦的過程中,心裡還是暖暖的。生活中,互助互愛,笑聲常常回蕩在我們的辦公室、餐桌上、賓館裡。

三、感謝培訓——能力與觀念的提升

學員們都把這次跟崗培訓看成是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個個每天如飢似渴地學習,每天都安排得滿滿的,從早上7:30到晚上12:00,都是學員們的工作時間,有的備課,有的寫反思,有的查閱資料,有的寫部落格,有的和指導老師交流等。磨課的過程是我們學員們最痛苦的經歷,每個人的教學設計都要經過多次的打磨,修改,才定了稿,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類似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全體學員都經歷過多次,凡經歷過的老師心中都沒有怨言,都感覺到反而學到了更多的東西,能力和觀念都得到了提升。

20天一晃而過,我們的感觸很多,言語已無法表達,更多的是留戀和感激,感謝中星國小的領導和全體員工,感謝指導過我們的所有專家,我們這次培訓是一次嚴格的鍛鍊,一種理念的昇華,是更高層次的邁進。感動與幸福同在!

明天我們將各奔東西,又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但我們的心仍連在一起,讓我們彼此溫暖,彼此激勵,彼此牽掛。

骨幹教師培訓學習總結11

本人從7月開始有幸參加**市第三批科技骨幹教師培訓班的學習。經過六個月的學習,我在開展科技教育活動得到了豐厚的收穫。

一.導師引領

在學習過程中,得到雷**老師、黃**老師、羅**老師三位名師的指引,使我在科技教育理論、科技活動開展和科技專案實踐等方面都受益匪淺。例如:雷**老師帶領我們進行科技活動的體驗交流和到科技特色學校跟崗活動。黃**老師為我開展機器人專案製作研究專案指明瞭研究方向,提供技術的支援。羅**老師在教育理論給與有力的支撐。

二.科技活動學習、交流及分享

在培訓團隊的組織下,我參與了在六中舉行的科技理論學習、特色交流、中期彙報、成果分享等系列科技學習;參與了體育東路國小、廣鐵五小的科技特色跟崗活動;參與了在廣東科學中心、協和國小舉行的物件交流考察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我係統的學到了科技特色活動開展、積累科技成果、建立科技特色學校等方面的途徑和做法。為我在科技教育領域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鑑和經驗,使我在開展科技教育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提高。

三.動手實踐

通過開展實訓專案製作、申報科技專案、指導發明專案、撰寫論文、組織活動等實踐,我感覺到在開展科技教育不再迷茫了,各項科技工作變得清晰、有條理了。同時,我也感受到了壓力,感受到要開展好各項科技教育必須付出更多時間和精力。

總的來說,通過本次培訓班學習我的水平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我會繼續努力在實踐中鍛鍊自己,提升自己。最後感謝培訓團隊、培訓導師的幫助和指導。

骨幹教師培訓學習總結1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指導性檔案,它的頒佈標誌著我國幼兒教育改革邁進了一個新階段。《綱要》共分四個部分,總則、教育內容與要求、組織與實施、教育評價。本次培訓,我們再一次重溫《綱要》中健康、美術、社會、語言、及數學活動教育領域的內容,共同學習提高。

縱觀五位老師的講授,無不透露出這樣的理念:不管什麼樣的教學都要以孩子為主體,要關注教學過程的同時,也要關注教育的結果。這讓我不禁想起剛剛開展《綱要》學習時,由於對《綱要》缺乏全面的理解,導致到目前為止仍有不少教師只重視教學過程,而忽視了對教學結果的關注,只追求孩子們能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快樂地玩,因此在一些公開的觀摩活動中也屢見不鮮這樣的情況:一個活動下來,孩子們玩的嘻嘻哈哈開心不已,而執教教師則對孩子們對活動目標到底掌握了多少則知之甚少,聽課教師則一頭霧水——目標與結果無法聯絡。

以美術教育為例,目標之一:“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它明確了美術技能與知識在兒童美術學習中的地位,也進一步確認了兒童自主表現的前提條件——掌握一定的美術技能。當然,這並不是說教師一定要專門給孩子以技能方面的單純訓練,而是指在引導的基礎上加以誘發,在活動中適當地傳授一些適宜該年齡階段幼兒運用的表現技能,甚至可以是個別輔導,從而使孩子在運用這些技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才是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快樂。

通過五位教師對《綱要》中這五個方面的詳細解讀,讓我更進一步懂得:《綱要》的理論知識是我們一線教師平時教育教學活動目標制定、內容選擇、組織活動以及反思提高的支撐點,深入學習《綱要》知識,能使自己做到心中有數,對於教育所遵循的發展方向,所要制定的教育目標等都有據可依。在日常活動中,不僅要注重活動的過程,還要關注活動結果,孩子會得到健康快樂地成長,同樣也會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

骨幹教師培訓學習總結13

我非常榮幸地參加了天津市幼兒園骨幹教師培訓工程第四期培訓,這也是我第一次參加如此專業的培訓活動。回憶這半年的培訓活動,收穫頗多,無論是我在思想上、教育理念上、專業技能上還是工作實踐上都獲益匪淺。

在培訓班裡,教研導師們一改以往“我講你聽”的單一授課形式,採取“參與互動”“自主研修”“專題研究”等方式,把我的學習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培訓期間,老師精彩的講座和耐心的講解,使本來枯燥無趣的理論變得深入淺出。在教研老師們為我們搭建的這個平臺裡,使我在學習專業理論的同時,被老師們的敬業、謙虛、樂觀、樸實的精神與品質,深深地感染了。而專題講座、參與式培訓、小組研修等形式讓我更多地吸取了其他幼兒園的實踐經驗,達到自我提高的學習目的。通過培訓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收穫:

一、更新思想觀念,堅定教育信念: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完成了從外行到內行的轉變,對幼兒教育充滿了熱情,以為只要有熱情就可以做好自己的工作。然而在培訓班的開學典禮上,餘老師的一番話語點醒了我,“只有熱情與激情是不夠的,還要培養、建立強大的內心信念。”只有建立了強大的內心信念才可以使我們的職業感得到昇華。

二、用教師的《專業標準》進行正確定位:

通過劉佔蘭教授的講座,使我對教師的專業標準有了重新的認識與定位。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有高尚的師德,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本著師德為先、幼兒為本、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的基本理念,在不斷地學習中,提高理論知識,提升教育智慧和內心能量,將學到的知識及時吸收與內化。

同時使我明確了骨幹教師應該具備的素質及應發揮的作用,明確了今後的努力方向。作為一名骨幹教師,要有較高的品質、境界、教育智慧和能力及較高的專業素質、學科知識,要有一定的示範作用,即骨幹教師要做到:有思想、有智慧;有風格、有特色;能研究、善思考;勤學習、能創造,這樣才稱得上是骨幹教師。對比之下我有很多差距,我會積極發揮自己的骨幹教師的作用,不斷地努力學習、反思,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骨幹教師。

三、對幼兒教育課程模式的認識:

在培訓班的講座中,來自香港教育學院的張教授為我們帶來了一堂生動地互動式講座。在第一天的講座中,我有一些聽天書的感覺,什麼方案教學、瑞吉歐,聽都沒聽過,只是這幾年才知道幼教領域的蒙臺梭利教學、主題教學,所以每次張教授一提問我就感到很緊張,低下頭不敢與她對視,因為自己的專業知識真的太貧乏,不知怎樣去回答張教授的提問,但是對教育的堅定信念促使我認真地聽著。第二天,張教授為我們帶來了更精彩的講座,詳細地為我們講述了方案教學的課程理念、特點、實施步驟、主題的選擇、教師的引領、及教師語言鷹架的距離策略。還有瑞吉歐的教學的課程特點、教學理念、教學特質。並通過幾個活動實施的視訊,再現了這幾個教學的實施過程,讓我們更易於理解與吸收,張教授生動有趣地講座讓我對教育課程模式有了初步認識,能夠參與到與張教授的互動中,雖然我的回答比不上專業老師們的精彩,但畢竟為自己找到了自信心。下面是我在培訓中對兩個方案教學的理解:

1、方案教學

方案教學是一個有目的的活動或經驗,在活動中,兒童內心為此專案的所驅策,而決定活動的計劃、步驟,兒童有學習的動機。

方案教學所遵循的理念是杜威的:“從做中學,經驗不斷重整就,”還有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強調學習的社會性及互動性,通過互動得到認知上的支援------鷹架作用(scaffolding),幫助人攀上更高學習境界(ZPD)。其教學特點是以培養全人發展為目標,以兒童為中心,順其自然的發展,以大自然為教材,讓兒童在愛的教育下,真實教學,能知、能說、能做。

2、瑞吉歐教學

瑞吉歐的教育的課程目標就是讓兒童能幸福、愉快、健康地成長,讓兒童更願學習、更好奇、更敏感,兒童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是課程目標的中心。

在培訓中,張教授為我們帶來一段瑞吉歐教學的視訊------獅子的肖像。其文化背景就是大家熟悉的,在廣場上的一座獅子肖像。決定主題的原則是合乎兒童生活經驗和兒童感興趣的;容易取得所需材料和裝置,並運用學校和社群資源的;兒童能實際操作的;活動是有意義和價值的。在探索的過程中花費了許多精力思考並探索這些事物、主題和環境,思考在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觀察到的現象,克服大量難以預計的偶然性和困難,不斷地將主題引向深度和廣度,將新發現作為以後數週探討的問題。下週課程的主題,可能出自本週探索過程的結論、問題及難題,迴圈下去,幼兒和老師一起不斷思考活動的意義,設想涉及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等等。主題探索的結果導致創造性問題的解決。幼兒通過探索和發現,用“百種言語”表達其成果,創造出他們最感興趣的藝術作品:圖形、繪畫、卡通、泥塑、模型、生動的表演等等。最終展示作品,供其他孩子、家長和社群成人觀賞。

“兒童的一百種語言”,反映出瑞吉歐的教育觀點:尊重與兒童有關的任何一件事,把兒童看做是和任何人一樣的獨立個體,尊重兒童的想法,接納兒童的個別差異。

四、沉澱知識、反思不足,確立發展目標方向:

通過這次培訓,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把學習貫徹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將學習與實際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在豐富自身專業知識的同時,廣泛涉獵各種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從而更好地適應學前兒童的需要,通過總結經驗,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標努力。充分利用現代資訊通訊技術,不斷擴大學習資源和學習空間,及時瞭解專業領域以及其他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注重與其他教師和專家的合作探討,要秉承終身學習和教育理念,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浪潮。作為骨幹教師我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認真制定今後的學習、工作計劃,不斷反思、更新自己,超越自己,使自己不斷上進,成為教學理論豐富的骨幹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做出自己的貢獻。

骨幹教師培訓學習總結14

自20xx年11月26日起,我有幸參加了在天津工程師範學院舉行的為期兩個月的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全國骨幹教師培訓。作為一個走上教學崗位僅三年的年輕老師,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學教法和專業技能,能參加這次的培訓活動,是國家和學校給予的一次難能可貴的機會。在這次培訓中,我結識了一批走在職業教育改革前沿的一線優秀教師;接觸到了最新的職業教育、教學理念;提升了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參與了課程試驗和實習階段的練習。

通過學習和實踐,增強了教學基礎理論,更新了職業教育的理念,使自己從單純的理論教學逐步轉向更成熟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一齊發展的人才。以下是我對自己這次參加骨幹培訓班學習的簡單回顧。

一、教師如何進行知識更新

知識也有保質期。作為教師,實踐經驗是財富,同時也可能是羈伴。因為過多的實踐經驗有時會阻礙教師對新知識的接受,也能一時地掩蓋教師新知識的不足,久而久之,勢必造成教師知識的缺乏。缺乏知識的教師,僅靠點舊有的教學經驗,自然會導致各種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這時舊有的教學經驗就成了阻礙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和提高的障礙。所以,對於這種學習、培訓,對於一個教師來說,是很有必要的,是很有價值的。

課堂教學模組主要是提高學員在課堂上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課堂是教師工作的主要場所,教師的一行一動一招一式都體現著自己的教育理念。骨幹教師都有熟練駕馭課堂的能力,那是在應試教育的模式下形成的,在實施新課程中會不自覺地走上老路,因此,必須強化課堂教學新理念。通過觀摩優秀教師的講課,專家點評、學員討論、反思自我,貫徹新的教育理念,提高參與課程改革的主觀能動性,做到理論聯絡實際。

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當好組織者

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信任學生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應變把機會交給學生,俯下身子看學生的生活,平等參與學生的研究。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學生,學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方法和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地開展教學活動。新課程實施的靈活性大,讓教師覺得難以駕馭教學的行為,課堂教學中表現為過多的焦慮和不安。那麼,怎樣調動學生的“思維參與”呢?應當創設情景,巧妙地提出問題,引發學生心理的認知衝突,使學生處於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狀態。為此,教師要多給學生做、說的機會,讓他們討論、質疑、交流,圍繞某一個問題展開辯論。這樣,學生自然就會興奮,參與的積極性也就會高起來,他們的才智就會得到大大的提高和發展。

教學模式改變的動因是如何在培訓中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主動參與、發展個性。為此,專家們設計瞭如下課型。

1、案例式:主要作法是:

(1)對教學目標進行分解,把教學目標分解成若干子目標,使目標具體化,從子目標中選取權重較大者作為重點研究物件。

(2)依據教學目標設計案例,設計案例時,要做到用案例引入新課,用案例說明觀點,用案例引發學員的認識衝突,從而引導學員對問題進行研究和爭論。

(3)對案例進行研討,通過研討,學員對所學習的理論加以認證,持異議者用自己設計的案例加以反駁。

(4)對學習進行總結,通過總結,寫出個人心得,把經驗上升為理論,用此指導今後的工作。

2、自學互助式:主要作法是:

(1)把學員在學習與研究中所遇到的典型問題,以討論提綱的形式下發給學員,學員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準備。

(2)由培訓教師組織學員論壇,學員在座談會上對各自觀點進行交流。

(3)經過研討,對達到共識的東西進行總結,對持異議的東西,留作下一步研究。

3、專家輔導式:

對於大家關心的專業課教學的熱點、重點、難點問題,請國內有名的專家學者進行專題輔導,專題輔導以講授為主,同時輔之以案例教學,研討等形式。

4、模擬對話式:

讓學員模擬學校的領導和教師實行對話溝通,讓他們站在不同的角度講體會、談應用、提問題,理論聯絡實際。特別是那些回校後感到與領導溝通有困難的學員,就讓他們扮演自己的領導,其他學員與其溝通,使該學員學習了與人溝通的本領。

三、積極加強課程改革,做課程改革的實踐者

課程改革現在雖然還處於探索階段,許多未知的領域需廣大教師去進行認真摸索和總結。經過兩個月的培訓,認識到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積極參與到課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觀者,而應去推動它朝正確方向發展,做一個課改的積極實施者。我想只有經過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新課程改革就會遍地生根、遍地開花、遍地結果。這樣中華民族將會是一個富有創新能力的民族,並會永葆青春、永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這次培訓內容豐富,學術水平高,充溢著對新課程理念的深刻闡釋,充滿了教育智慧,使我們開闊了眼界。雖不能說通過短短几天的培訓就會立竿見影,但卻也有許多頓悟。

身為老師,要把握新課改的動態、要了解新理念的內涵、要掌握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研究,厚實自己的底蘊,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將靜下心來採他山之玉,納百家之長,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學,在教中研,走出自己的一路風彩,求得師生的共同發展,求得教學質量的穩步提高。在這裡,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骨幹教師,就要不斷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這就需要今後自己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努力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勇於到課堂中去實踐,相信只要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會有所收穫,有所感悟。

骨幹教師培訓學習總結15

在去年的9月份我很榮幸參加了市教育局組織的骨幹教師培訓,轉瞬間一個學期過去了,時光如梭,在這短短的一個學期的學習中,我認識了很多新朋友也結識了良師益友也學到了很多專業知識,受到了專業培訓,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專業素質培養上都有了新的認識和進步。

在這個學期中我受到了廣泛的專業知識的學習,有市教研室市級教研員王利明老師,紅橋教研室教研員許洪媛老師,紅橋一幼的張主任擔任我們骨幹四期二班的班主任。讓我從一開始參加這個培訓學習就倍感激動。期間還聆聽了各園園長和市教研室教研員的講座,如:《感悟教育活動的有效性》《描繪教師規劃藍圖享受教育幸福人生》《園本教研與教師專業素質培訓》《帶幼兒踏上科學探索之路》等等。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還分小組進行了課題研究,題目是《如何對個別幼兒進行教育》在小組活動中,每位教師都毫不吝嗇的分享了他們的教育案例和解決策略,我從中也學到了很多,增長了見識。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教師的主導作用應該體現在精心的準備上,體現在簡而精、通俗易懂的語言上,體現在將複雜問題簡單化、形象化的演示上,體現在能夠及時發現問題的精銳的目光上,體現在耐心的巡視指導上,體現在及時解決問題的方法上。

通過這次培訓,我感觸很深,受益匪淺,自己感覺就像和所有的老師融合在一起,翱翔在知識海洋中,陶醉不已,流連忘返。不僅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了,師德師風也得了昇華。為此,我代表所有的教師衷心地感這次培訓我們的“專家、教授、名師”,也希望以後類似的培訓機會延續下去。更希望我市的教育大業在市委、市政府的指引下,日新月異,與時俱進,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