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學習總結>

人教版國中化學知識點總結

文思屋 人氣:2.53W

歸納好知識點,才能更好的進行復習,下面由本站小編為大家蒐集的人教版國中化學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幫助到您!

人教版國中化學知識點總結

第1單元走進化學世界

1、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科學。

2、我國勞動人民商代會製造青銅器,春秋戰國時會鍊鐵、鍊鋼。

3、綠色化學-----環境友好化學(化合反應符合綠色化學反應)

①四特點P6(原料、條件、零排放、產品)②核心: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消除汙染

4、蠟燭燃燒實驗(描述現象時不可出現產物名稱)

(1)火焰:焰心、內焰(最明亮)、外焰(溫度最高)

(2)比較各火焰層溫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現象:兩端先碳化;結論:外焰溫度最高

(3)檢驗產物H2O:用乾冷燒杯罩火焰上方,燒杯內有水霧

CO2:取下燒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盪,變渾濁

(4)熄滅後:有白煙(為石蠟蒸氣),點燃白煙,蠟燭復燃。說明石蠟蒸氣燃燒。

5、吸入空氣與撥出氣體的比較

結論:與吸入空氣相比,撥出氣體中O2的量減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氣與撥出氣體成分是相同的)

6、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科學探究

一般步驟: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實驗驗證→記錄與結論→反思與評價

化學學習的特點:關注物質的性質、變化、變化過程及其現象;

7、化學實驗(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一、常用儀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於加熱的儀器--試管、燒杯、燒瓶、蒸發皿、錐形瓶

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是--試管、蒸發皿、燃燒匙

只能間接加熱的儀器是--燒杯、燒瓶、錐形瓶(墊石棉網—受熱均勻)

可用於固體加熱的儀器是--試管、蒸發皿

可用於液體加熱的儀器是--試管、燒杯、蒸發皿、燒瓶、錐形瓶

不可加熱的儀器——量筒、漏斗、集氣瓶

(二)測容器--量筒

量取液體體積時,量筒必須放平穩。視線與刻度線及量筒內液體凹液麵的最低點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來加熱,不能用作反應容器。量程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讀到0.1毫升。

(三)稱量器--托盤天平(用於粗略的稱量,一般能精確到0.1克。)

注意點:(1)先調整零點

(2)稱量物和砝碼的位置為“左物右碼”。

(3)稱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

一般藥品稱量時,在兩邊托盤中各放一張大小、質量相同的紙,在紙上稱量。潮溼的或具有腐蝕性的藥品(),放在加蓋的玻璃器皿(如小燒杯、表面皿)中稱量。

(4)砝碼用鑷子夾取。新增砝碼時,先加質量大的砝碼,後加質量小的砝碼(先大後小)

(5)稱量結束後,應使遊碼歸零。砝碼放回砝碼盒。

(四)加熱器皿--酒精燈

(1)酒精燈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新增酒精;②用火柴從側面點燃酒精燈,不可用燃著的酒精燈直接點燃另一盞酒精燈;③熄滅酒精燈應用燈帽蓋熄,不可吹熄。

(2)酒精燈內的酒精量不可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也不應少於1/4。

(3)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層,外焰、內焰、焰心。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物體。

(4)如果酒精燈在燃燒時不慎翻倒,酒精在實驗臺上燃燒時,應及時用沙子蓋滅或用溼抹布撲滅火焰,不能用水衝。

(五)夾持器--鐵夾、試管夾

鐵夾夾持試管的位置應在試管口近1/3處。試管夾的長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試管夾夾持試管時,應將試管夾從試管底部往上套;夾持部位在距試管口近1/3處;用手拿住

(六)分離物質及加液的儀器--漏斗、長頸漏斗

過濾時,應使漏斗下端管口與承接燒杯內壁緊靠,以免濾液飛濺。

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麵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口逸出。

二、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一)藥品的取用

1、藥品的存放:

一般固體藥品放在廣口瓶中,液體藥品放在細口瓶中(少量的液體藥品可放在滴瓶中),

金屬鈉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藥品取用的總原則

①取用量:按實驗所需取用藥品。如沒有說明用量,應取最少量,固體以蓋滿試管底部為宜,

液體以1~2mL為宜。

多取的試劑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亂丟,更不能帶出實驗室,應放在指定的容器內。

②“三不”:任何藥品不能用手拿、舌嘗、或直接用鼻聞試劑(如需嗅聞氣體的氣味,應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僅使極少量的氣體進入鼻孔)

3、固體藥品的取用

①粉末狀及小粒狀藥品:用藥匙或V形紙槽②塊狀及條狀藥品:用鑷子夾取

4、液體藥品的取用

①液體試劑的傾注法:

取下瓶蓋,倒放在桌上,(以免藥品被汙染)。標籤應向著手心,(以免殘留液流下而腐蝕標籤)。拿起試劑瓶,將瓶口緊靠試管口邊緣,緩緩地注入試劑,傾注完畢,蓋上瓶蓋,標籤向外,放回原處。

②液體試劑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趕出滴管中的空氣,後吸取試劑

b、滴入試劑時,滴管要保持垂直懸於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過程中,始終保持橡膠乳頭在上,以免被試劑腐蝕

d、滴管用畢,立即用水洗滌乾淨(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膠頭滴管使用時千萬不能伸入容器中或與器壁接觸,否則會造成試劑汙染

(二)連線儀器裝置及裝置氣密性檢查

裝置氣密性檢查:先將導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緊貼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導管

口有氣泡冒出,鬆開手掌,導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並不回落,就說明

裝置不漏氣。

(三)物質的加熱

(1)加熱固體時,試管口應略下傾斜,試管受熱時先均勻受熱,再集中加熱。

(2)加熱液體時,液體體積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加熱時使試管與桌面約成450角,受熱時,先使試管均勻受熱,然後給試管裡的液體的中下部加熱,並且不時地上下移動試管,為了避免傷人,加熱時切不可將試管口對著自己或他人。

(四)過濾操作注意事項:“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的內壁

“二低”:(1)濾紙的邊緣低於漏斗口(2)漏斗內的液麵低於濾紙的邊緣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2)用玻璃棒引流時,玻璃棒下端輕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

(3)用玻璃棒引流時,燒杯尖嘴緊靠玻璃棒中部

過濾後,濾液仍然渾濁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濾液的燒杯不乾淨②傾倒液體時液麵高於濾紙邊緣③濾紙破損

(五)蒸發注意點:(1)在加熱過程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作用:加快蒸發,防止由於區域性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2)當液體接近蒸乾(或出現較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餘熱將剩餘水分蒸

發掉,以避免固體因受熱而迸濺出來。

(3)熱的蒸發皿要用坩堝鉗夾取,熱的蒸發皿如需立即放在實驗臺上,要墊上石

棉網。

(六)儀器的洗滌:

(1)廢渣、廢液倒入廢物缸中,有用的物質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2)玻璃儀器洗滌乾淨的標準:玻璃儀器上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玻璃儀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熱的純鹼(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滌,再用水沖洗。

(4)玻璃儀器附有難溶於水的鹼、鹼性氧化物、碳酸鹽:先用稀鹽酸溶解,再用水沖洗。

(5)儀器洗乾淨後,不能亂放,試管洗滌乾淨後,要倒插在試管架上晾乾。

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知識點

1、第一個對空氣組成進行探究的化學家:拉瓦錫(第一個用天平進行定量分析)。

2、空氣的成分和組成

空氣成分O2N2CO2稀有氣體其它氣體和雜質

體積分數21%78%0.03%0.94%0.03%

(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產物是固體:選擇紅磷

b、裝置要求:氣密性良好

c、現象:有大量白煙產生,廣口瓶內液麵上升約1/5體積

d、結論:空氣是混合物;O2約佔1/5,可支援燃燒;

N2約佔4/5,不支援燃燒,也不能燃燒,難溶於水

e、探究:①液麵上升小於1/5原因:裝置漏氣,紅磷量不足,未冷卻完全

②能否用鐵、鋁代替紅磷?不能原因:鐵、鋁不能在空氣中燃燒

能否用碳、硫代替紅磷?不能原因:產物是氣體,不能產生壓強差

(2)空氣的汙染及防治:對空氣造成汙染的主要是有害氣體(CO、SO2、氮的氧化物)和煙塵等。目前計入空氣汙染指數的專案為CO、SO2、NO2、O3和可吸入顆粒物等。

(3)空氣汙染的危害、保護:

危害:嚴重損害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生長,破壞生態平衡.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和酸雨等

保護:加強大氣質量監測,改善環境狀況,使用清潔能源,工廠的廢氣經處理過後才能排放,積極植樹、造林、種草等

(4)目前環境汙染問題:

臭氧層破壞(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溫室效應(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白色汙染(塑料垃圾等)

6.氧氣

(1)氧氣的化學性質:特有的性質:支援燃燒,供給呼吸

(2)氧氣與下列物質反應現象

物質現象

碳在空氣中保持紅熱,在氧氣中發出白光,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磷產生大量白煙

硫在空氣中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而在氧氣中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鎂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固體

鐵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Fe3O4)

石蠟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鐵、鋁燃燒要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細砂的目的:防止濺落的高溫熔化物炸裂瓶底

*鐵、鋁在空氣中不可燃燒。

(3)氧氣的製備:

工業製氧氣——分離液態空氣法(原理:氮氣和氧氣的沸點不同物理變化)

實驗室製氧氣原理2H2O2MnO22H2O+O2↑

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MnO22KCl+3O2↑

(4)氣體制取與收集裝置的選擇△

發生裝置:固固加熱型、固液不加熱型收集裝置:根據物質的密度、溶解性

(5)製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以高錳酸鉀製取氧氣並用排水法收集為例)

a、步驟:查—裝—定—點—收—移—熄

b、注意點

①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破裂

②藥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均勻受熱

③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

④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

⑤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⑥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續冒出時再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

⑦實驗結束時,先移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吸引起試管破裂

⑧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

(6)氧氣的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

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

7、催化劑(觸媒):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

性質在反應前後都沒有發生變化的物質。(一變兩不變)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8、常見氣體的用途:

①氧氣:供呼吸(如潛水、醫療急救)

支援燃燒(如燃料燃燒、鍊鋼、氣焊)

②氮氣:惰性保護氣(化性不活潑)、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凍

③稀有氣體(He、Ne、Ar、Kr、Xe等的總稱):

保護氣、電光源(通電發不同顏色的光)、鐳射技術

9、常見氣體的檢驗方法

①氧氣:帶火星的木條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③氫氣:將氣體點燃,用乾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

或者,先通過灼熱的氧化銅,再通過無水硫酸銅

9、氧化反應:物質與氧(氧元素)發生的化學反應。

劇烈氧化:燃燒

緩慢氧化:鐵生鏽、人的呼吸、事物腐爛、酒的釀造

共同點:①都是氧化反應②都放熱

第三單元《自然界的水》知識點

一、水

1、水的組成:

(1)電解水的實驗

A.裝置―――水電解器

B.電源種類---直流電

C.加入硫酸或氫氧化鈉的目的----增強水的導電性

D.化學反應:2H2O===2H2↑+O2↑

產生位置負極正極

體積比2:1

質量比1:8

F.檢驗:O2---出氣口置一根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

H2---出氣口置一根燃著的木條------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的火焰

(2)結論:①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

②一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

③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據水的化學式H2O,你能讀到的資訊

化學式的含義H2O

①表示一種物質水這種物質

②表示這種物質的組成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③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一個水分子

④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的構成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2、水的化學性質

(1)通電分解2H2O===2H2↑+O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應生成鹼(可溶性鹼),例如:H2O+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應生成酸,例如:H2O+CO2==H2CO3

3、水的汙染:

(1)水資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蓋,但供人類利用的淡水小於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儲水庫。海水中含有80多種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H2O,最多的金屬元素是Na,最多的元素是O。

C.我國水資源的狀況分佈不均,人均量少。

(2)水汙染

A、水汙染物:工業“三廢”(廢渣、廢液、廢氣);農藥、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汙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汙染:工業三廢要經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汙水要集中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農藥、化肥,提倡使用農家肥;加強水質監測。

(3)愛護水資源:節約用水,防止水體汙染

4、水的淨化

(1)水的淨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靜置、吸附、過濾、蒸餾(均為物理方法),其中淨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餾;既有過濾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淨水劑是活性炭。

(2)硬水與軟水A.定義硬水是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軟水是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B.鑑別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產生或泡沫較少的是硬水,泡沫較多的是軟水

C.硬水軟化的方法:蒸餾、煮沸

D.長期使用硬水的壞處:浪費肥皂,洗不乾淨衣服;鍋爐容易結成水垢,不僅浪費燃料,還易使管道變形甚至引起鍋爐爆炸。

5、其他

(1)水是最常見的一種溶劑,是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

(2)水的檢驗:用無水硫酸銅,若由白色變為藍色,說明有水存在;CuSO4+5H2O=CuSO45H2O

水的吸收:常用濃硫酸、生石灰、固體氫氧化鈉、鐵粉。

二、氫氣 H2

1、物理性質:密度最小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難溶於水(排水法)

2、化學性質:

(1)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氫氧焰焊接,切割金屬)

2H2+O2====2H2O點燃前,要驗純(方法?)

現象:發出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有水珠產生

(2)還原性(用途:冶煉金屬)

H2+CuO===Cu+H2O 氫氣“早出晚歸”

現象:黑色粉末變紅色,試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結:既有可燃性,又有還原性的物質 H2、C、CO)

3、氫氣的實驗室製法

原理:Zn+H2SO4=ZnSO4+H2↑Zn+2HCl=ZnCl2+H2↑

不可用濃鹽酸的原因濃鹽酸有強揮發性;

不可用濃硫酸或硝酸的原因濃硫酸和硝酸有強氧化性。

4、氫能源 三大優點無汙染、放熱量高、來源廣

三、分子與原子

分子原子

定義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質體積小、質量小;不斷運動;有間隙

聯絡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區別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學反應的實質: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分裂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四、物質的組成、構成及分類

組成:物質(純淨物)由元素組成

原子:金屬、稀有氣體、碳、矽等。

物質 構成 分子:如氯化氫由氯化氫分子構成。H2、O2、N2、Cl2。

離子:NaCl電漿化合物,如氯化鈉由鈉離子(Na+)氯離子(Cl-)構成

混合物(多種物質)

分類 單質 :金屬、非金屬、稀有氣體

純淨物 (一種元素)

(一種物質) 化合物: 有機化合物CH4、C2H5OH、C6H12O6、澱粉、蛋白質(多種元素)

氧化物H2OCuOCO2

無機化合物 酸HClH2SO4HNO3

鹼NaOHCa(OH)2KOH

鹽NaClCuSO4Na2CO3

第四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祕複習學案

1、原子的構成

(1)原子結構示意圖的認識

(2)在原子中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決定元素種類質子數(核電荷數)

(3)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4)三決定決定元素化學性質最外層電子數

(4)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決定原子的質量原子核

說明: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其化學性質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層電子數為2)

最外層電子數不同其化學性質有可能相似(He,Ne均為穩定結構)

2、元素

(1)定義:具有相同核電荷數(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一種元素與另一種元素的本質區別:質子數不同

注意:

*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如由O2、O3組成的混合物或金剛石與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

(2)表示方法——元素符號——拉丁文名稱的第一個字母大寫

a、書寫方法:

b、意義

注意:*有些元素符號還可表示一種單質如Fe、He、C、Si

*在元素符號前加上數字後只能有微觀意義,沒有巨集觀意義,如3O:只表示3個氧原子

c、有關元素週期表

*發現:門捷列夫

*排列依據

*注:原子序數=質子數

d、分類

e、元素之最:地殼:O、Si、Al、Fe細胞:O、C、H

3、離子: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1)表示方法及意義:如Fe3+:一個鐵離子帶3個單位正電荷

(2)離子結構示意圖的認識

注意:與原子示意圖的區別:質子數=電子數則為原子結構示意圖

*原子數≠電子數為離子結構示意圖

(3)與原子的區別與聯絡

粒子的種類原子離子

陽離子陰離子

區別粒子結構質子數=電子數質子數>電子數質子數鋁>銅)

(4)銀:導電、導熱性最好的金屬(銀>銅>金>鋁)

(5)鉻:硬度最高的金屬(6)鎢:熔點最高的金屬

(7)汞:熔點最低的金屬(8)鋨:密度最大的金屬

(9)鋰:密度最小的金屬

4、金屬分類:

黑色金屬:通常指鐵、錳、鉻及它們的合金。

重金屬:如銅、鋅、鉛等

有色金屬

輕金屬:如鈉、鎂、鋁等;

有色金屬: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屬以外的其他金屬。

5、合金:由一種金屬跟其他一種或幾種金屬(或金屬與非金屬)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

★:一般說來,合金的熔點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蝕效能更好

合金鐵的合金銅合金焊錫鈦和鈦合金形狀記憶金屬

生鐵鋼黃銅青銅:

成分含碳量

2%~4.3%含碳量

0.03%~2%銅鋅

合金銅錫

合金鉛錫

合金鈦鎳合金

備註不鏽鋼:含鉻、鎳的鋼

具有抗腐蝕效能紫銅為純銅熔點低

注:鈦和鈦合金:被認為是21世紀的重要金屬材料,鈦合金與人體有很好的“相容性”,

因此可用來製造人造骨等。

(1)熔點高、密度小

優點(2)可塑性好、易於加工、機械效能好

(3)抗腐蝕效能好

二、金屬的化學性質

1、大多數金屬可與氧氣的反應

2、金屬+酸→鹽+H2↑

3、金屬+鹽→另一金屬+另一鹽(條件:“前換後,鹽可溶”)

Fe+CuSO4==Cu+FeSO4(“溼法冶金”原理)

三、常見金屬活動性順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屬活動性由強逐漸減弱

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裡:

(1)金屬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動性就越強

(2)位於氫前面的金屬能置換出鹽酸、稀硫酸中的氫(不可用濃硫酸、硝酸)

(3)位於前面的金屬能把位於後面的金屬從它們的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除K、Ca、Na)

四、金屬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1、鐵的冶煉

(1)原理:在高溫下,利用焦炭與氧氣反應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鐵從鐵礦石裡還原出來。

3CO+Fe2O3高溫2Fe+3CO2

(2)原料:鐵礦石、焦炭、石灰石、空氣

常見的鐵礦石有磁鐵礦(主要成分是Fe3O4)、赤鐵礦(主要成分是Fe2O3)

2、鐵的鏽蝕

(1)鐵生鏽的條件是:鐵與O2、水接觸(鐵鏽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銅生銅綠的條件:銅與O2、水、CO2接觸。銅綠的化學式:Cu2(OH)2CO3)

(2)防止鐵製品生鏽的措施:

①保持鐵製品表面的清潔、乾燥

②表面塗保護膜:如塗油、刷漆、電鍍、烤藍等

③製成不鏽鋼

(3)鐵鏽很疏鬆,不能阻礙裡層的鐵繼續與氧氣、水蒸氣反應,因此鐵製品可以全部被鏽蝕。因而鐵鏽應及時除去。

(4)而鋁與氧氣反應生成緻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鋁進一步氧化,因此,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效能。

3、金屬資源的保護和利用:①防止金屬腐蝕

保護金屬資源的途徑:②回收利用廢舊金屬

③合理開採礦物

④尋找金屬的`代用

意義:節約金屬資源,減少環境汙染

第九單元《溶液》知識點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裡形成的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

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徵:均一性、穩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a、溶液不一定無色,

如CuSO4為藍色FeSO4為淺綠色Fe2(SO4)3為黃色

b、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水是最常用的溶劑

c、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

溶液的體積≠溶質的體積+溶劑的體積

d、溶液的名稱:溶質的溶劑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固體、氣體溶於液體,液體為溶劑

2、溶質和溶劑的判斷有水,水為溶劑

液體溶於液體,

3、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無水,量多的為溶劑

(1)概念:

(2)判斷方法:看有無不溶物或繼續加入該溶質,看能否溶解

(3)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之間的轉化

注:①Ca(OH)2和氣體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質、蒸發溶劑

(4)濃、稀溶液與飽和不飽和溶液之間的關係

①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

②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飽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溫度時,同一種溶質的飽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飽和溶液濃

(5)溶解時放熱、吸熱現象

溶解吸熱: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熱:如NaOH溶解、濃H2SO4溶解

溶解沒有明顯熱現象:如NaCl

二、溶解度

1、固體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義: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物質在100g溶劑裡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

四要素:①條件:一定溫度②標準:100g溶劑③狀態:達到飽和④質量:單位:克

(2)溶解度的含義:

20℃時NaCl的溶液度為36g含義:

在20℃時,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時,NaCl在100克水中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為36克

(3)影響固體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質、溶劑的性質(種類)②溫度

大多數固體物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少數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小;如NaCl

極少數物質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曲線

例:(1)t3℃時A的溶解度為80g

(2)P點的的含義在該溫度時,A和C的溶解度相同

(3)N點為t3℃時A的不飽和溶液,可通過加入A物質,降溫,蒸發溶劑

的方法使它變為飽和

(4)t1℃時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C>B>A

(5)從A溶液中獲取A晶體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獲取晶體。

(6)從A溶解度是80g。

(7)t2℃時A、B、C的飽和溶液各W克,降溫到t1℃

會析出晶體的有A和B無晶體析出的有C,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小到大依次為A(8)除去A中的泥沙用過濾法;分離A與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結晶法

2、氣體的溶解度

(1)氣體溶解度的定義:在壓強為101kPa和一定溫度時,氣體溶解在1體積水裡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氣體體積。

(2)影響因素:①氣體的性質②溫度(溫度越高,氣體溶解度越小)

③壓強(壓強越大,氣體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離

(1)過濾法:分離可溶物+難溶物

(2)結晶法:分離幾種可溶性物質

結晶的兩種方法蒸發溶劑,如NaCl(海水晒鹽)

降低溫度(冷卻熱的飽和溶液,如KNO3)

三、溶質的質量分數

1、公式:

溶質質量分數=×100%

2、在飽和溶液中:

溶質質量分數C%=×100%(C

3、配製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

(1)用固體配製:

①步驟:計算、稱量、溶解

②儀器:天平、藥匙、量筒、滴管、燒杯、玻璃棒

(2)用濃溶液稀釋(稀釋前後,溶質的質量不變)

①步驟:計算、量取、稀釋

②儀器:量筒、滴管、燒杯、玻璃棒

九年級化學知識點大全

(空氣,氧氣)

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現象:①紅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鐵絲等代替)燃燒時有大量白煙生成,②同時鐘罩內水面逐漸上升,冷卻後,水面上升約1/5體積。

若測得水面上升小於1/5體積的原因可能是:①紅磷不足,氧氣沒有全部消耗完②裝置漏氣③沒有冷卻到室溫就開啟彈簧夾。

2、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提出了空氣主要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

3、空氣的成分按體積分數計算,大約是氮氣為、氧氣為、稀有氣體(混合物)為、二氧化碳為

、其它氣體和雜質為0.03%。空氣的成分以氮氣和氧氣為主,屬於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氣中的有害物質,大致可分為粉塵和氣體兩類,氣體汙染物較多是SO2、CO、NO2,這些氣體主要來自礦物燃料的燃燒和工廠的廢氣。

5、燃燒:可燃物跟空氣中的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燃燒的條件是:(1)可燃物,(2)與氧氣接觸(3)溫度達到著火點

滅火的方法:①隔絕空氣②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

燃燒、緩慢氧化和自燃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相同點是:都屬於氧化反應,都放出熱量。

不同點是:燃燒、自燃反應劇烈,發光、放熱;緩慢氧化只放熱,不發光。

6、氧氣是無色無味,密度比空氣略大,不易溶於水,液氧是淡藍色的。

氧氣是一種比較活潑的氣體,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種常用的氧化劑。氧氣的用途:①支援燃燒②供給呼吸

氧氣的化學性質

①(黑色)C和O2反應的現象是:在氧氣中比在空氣中更旺,發出白光。

化學方程式為:

②(淡黃色)S和O2反應的現象是:在空氣中火焰,在氧氣中的火焰,生成氣味的氣體SO2。化學方程式為:

③(紅色或白色)P和O2反應的現象是:產生大量,(用於發令槍)化學方程式為:

④(銀白色)Mg和O2反應的現象是:放出大量的熱,同時發出耀眼的光,生成一種白色固體氧化鎂。(用於照明彈等)化學方程式為:

⑤(銀白色)Fe和O2反應的現象是: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Fe3O4,注意點:預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層沙,防止高溫熔化物濺落使集氣瓶底部炸裂。

化學方程式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