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演講稿作文>

我們的端午節的演講稿範文(通用6篇)

文思屋 人氣:4.78K

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演講稿的使用越來越廣泛,那麼一般演講稿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們的端午節的演講稿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我們的端午節的演講稿範文(通用6篇)

我們的端午節的演講稿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一星期前,奶奶就炸了菜餃,面片兒等東西。金燦燦的顏色,好聞的香味,讓我“口水直流三千尺”。但是菜餃等東西現在可不能吃。我們裝了一籃子菜餃和炸面片,去給姑姑家送端午了。

過端午,家家戶戶門前都要插艾或菖蒲。奶奶割了很多自己種的艾,送給親戚朋友們。我家插了好多艾,艾的清香包圍著我家。過端午,要吃粽子。我們買了30個粽子帶回奶奶家。不過,粽子不要多吃,一次,我吃了很多粽子,結果肚子疼了一晚上。

過端午,許多地方都有賽龍舟的習慣。可是,偏偏我們這裡沒有。不是這裡沒有河,恰恰相反,我們的母親河——黃河流經這裡。黃河水流很不穩定,河道又彎彎曲曲,所以不能賽龍舟。不信,你可以去賽賽看。我只能看電視播出的賽龍舟了。

過端午,小孩都要戴五色線,也要佩戴用香草、丁香、彩色布等材料做成的香囊。五色線是用黑、紅、綠、黃、白五種顏色的繩子搓成的。端午要喝雄黃酒,兒童的耳朵、手心、腳心要抹上雄黃酒,據說可以防蟲害。

我喜歡過端午。

我們的端午節的演講稿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中國的傳統節日,在五月初五日——端午節,這一天要吃粽子,送粽子,賽龍舟。

一大早,媽媽就叫我起來,帶著爸爸早早的就去了外婆家,我本以為外婆沒起來,沒想到外婆已經在家裡面開始包粽子了,我帶著疑惑問外婆:“外婆,街上就買有粽子,為啥就不去街上買呢,為啥在家裡自己包粽子呢?”外婆說:“街上賣的不如家裡自己包的好吃。”我和媽媽就去幫外婆包了,而爸爸在悠閒的看著電視。

粽子包了二十幾個,我就一把手上去捉了幾個準備開啟吃,外婆說,還不能吃,你先去給鄰居送幾個。說完,外婆就拿著幾個粽子遞給我讓我去送,我只好垂頭喪氣的提著幾個粽子去送了。送完,我興奮地跑回家,這回終於順利的吃上了粽子,哈哈,真好吃。按照習俗,我們應該去賽龍舟,可是我們這裡沒有龍舟,只好在電視上看他們賽龍舟,為他們加油鼓起。

我愛這個端午節!

我們的端午節的演講稿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端午節是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先恐後的划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

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今天是端午節,我在這裡向四班的老師和同學們表示節日祝賀:“祝你們端午節過得快樂、開心!”奶奶也在家裡給我包粽子,買香包,我端午節也過得很快樂。

我們的端午節的演講稿4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保護我們的傳統節日》。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端午時節千家品粽,萬戶懸囊,人們紛紛掛艾草、賽龍舟、辦詩會。

關於端午節起源的傳說可多了,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得最廣。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因為他不願意看到國破家亡的慘景,就在農曆五月五日,懷抱石塊,跳進了淚羅江。從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都會自發划著船到江邊,悼念屈原,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賽龍舟的習俗。

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們將如何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傳統節日呢?

讓我們把粽葉輕輕展開,將愛國情包入。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每到這天人們便把用五色絲線包裹的粽子投到水中,表達悼念之情。

讓我們把粽葉輕輕展開,將文明包入。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血脈和延續基因。作為新時期的少年兒童,我們要傳承中華文明,並將它發揚光大。

同學們,在這個綿延兩千年的傳統佳節裡,讓我們把粽葉輕輕展開,包住所有的感恩與祝福,送給我們偉大的祖國。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我們的端午節的演講稿5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如題目是《端午節,我們的傳統節日》。

同學們,你們能列舉出我國的傳統節日嗎?也許,你們早已習慣了聖誕節的狂歡,習慣了在母親節送給媽媽小禮物,習慣了在父親節向爸爸表達感激之情。其實,一年365天,還有許多印有中國標籤的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折射著古老的中國文化,象徵著豐富的華夏文明,閃耀著龍的傳人無窮的智慧。

x月x日(農曆五月初五)是今年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的代表。它的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端午還被稱為端陽、重午、女兒節、龍日等。民間紀念端午節的風俗很豐富,較普遍的慶祝形式有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等等。每一項端午習俗背後都蘊涵著深厚的.文化內涵留存著獨特的文化記憶。

傳統節日是一個民族的身份證和文化標籤。然後,當我們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時,人們也多多少少冷落了傳統節日,丟失了對文化傳統的記憶。

同學們,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了。你們想用什麼方式紀念這個綿延兩千年的傳統佳節呢?讓我們從今年端午節開始,重新拾起對中國傳統節日的關注,賦予中國傳統文化更多的新元素,用自己的力量,拯救傳統節日習俗,發展傳統節日習俗,創新傳統節日習俗,讓中國文化逐漸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接受和認識,畢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我們的端午節的演講稿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最喜歡的就是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了。到那天早上,大家都把菖蒲,艾草插在大門上,據說可以除邪避凶。

端午節能嚐到好吃的粽子。粽子的種類繁多,有豆粽,有紅糖粽,有棗粽,有肉粽……真讓我雙眼發光!我忍不住衝上,拿起一個粽子,使勁一咬,“哇!好美味啊!”我不禁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在端午節還能觀看刺激的賽龍舟。每到那天,江邊就響起了洪亮的大鼓聲、歡呼聲、吶喊聲,響成一片。選手們身穿綵衣,緊握船漿,喊著整齊的口號,奮力地擺動船漿,向終點駛去。一隻只龍舟象一條條巨龍在江河上翻滾、飛馳。人們在河岸邊不停地喊著加油助威。

說到端午節,還有個美麗的傳說呢!傳說楚國詩人屈原因為國家被佔領了而投江自盡。人們怕魚吃了屈原的屍體,就紛紛划著小船來到江面上打撈,還把粽子投下江去,希望魚只吃粽子不傷害屈原的屍身。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你喜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