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演講稿作文>

道德講堂演講稿範文(精選5篇)

文思屋 人氣:3.24W

道德是人們關於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光榮與恥辱、公正與偏私等觀念和規範的總和。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道德講堂演講稿範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閱讀。

道德講堂演講稿範文(精選5篇)

道德講堂演講稿 篇1

尊敬的xx

你們好!

泱泱中華,禮儀之邦,道德傳統,源遠流長,崇高的事業需要崇高的道德,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精神。我們少先隊員是祖國花朵,人民的希望,我們少年兒童應該怎樣向時代的楷模學習,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呢?《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這本書就向我們做了一個完美的詮釋。其中,每一則故事都將改變我們的一生。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首先應該做到孝老愛親。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xxx,年僅8歲的她一力撐起幾經風雨的家;“馬路孝子”劉普林在上學之餘堅持替母親清理大街。孝老就必須學會感恩。感恩不僅是一種美好的情感。更是對責任的承擔,對道德的堅守。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還應該做到關心他人,助人為樂。愛心是世界上最美麗的飄帶。這條飄帶傳遞著一份寶貴的情感,它讓疲憊的生命充滿活力,讓脆弱的生命得以安全,讓瀕臨死亡的生命獲得了重生。危急時刻,“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將孩子推到一旁,兩名學生獲救了,她不幸被碾到車下,造成雙腿截肢,骨盆粉碎骨折,以至生命垂危,而原本,她選擇不動或後退就安然無恙。張麗用自己的挺身而出,感動了世人,擎起了社會主義的晴天!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更要做到誠實守信。承君一諾,必守終生,為了一句諾言,濟南歷城的普通祖孫不管世事如何變遷,把守墓接力棒代代相傳。60餘載誠心守護烈士墓園,譜寫了一曲忠義守信的讚歌。一諾千金,無愧天地,無愧世人,他們用無言的堅守把社會主義道德演繹成傳奇。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最重要的是勤儉節約。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千百年來,勤儉節約一直被我們民族看做是持家之寶,興業之基,治國之道。在NBA9年的姚明賺了好多的錢,他卻始終堅持著“不浪費一粒糧食”的原則,那“半袋榨菜”便是一朵清新別緻的社會主義道德之花。

人心,可以溫暖別人,也可以傷害別人。但我始終相信,人心生來就是純潔的,只是在社會的汙流中,不小心被玷汙了。但是,如果人們能彼此關愛,彼此溫暖,就可以擦拭心靈的汙點,讓世界充滿愛。

時代楷模用樸實的行為解讀了人生的真諦,詮釋著生命的意義。我們少年兒童應向時代楷模學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履行道德規範,踐行道德行為,為形成良好社會風尚作出自己的努力,傳承時代楷模的精神,使自己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讓自己的靈魂站在高處!

道德講堂演講稿 篇2

師生:

早上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誠信教育”。

誠信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人們廣泛稱讚的美德。誠信作為一種道德標準,是指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應該是一致的、誠實的、誠實的、忠實的、忠實的、忠實的。誠實是誠實和真誠;信是信用,諾言是遵守的。“誠與誠”、“民不立而無信”,這些儒家經典和古語在中國源遠流長。

中國明代大文人宋濂,自幼好學,但因家境貧寒,不得不借書自學。為了儲存好書,按時歸還,即使在3月9日寒冷的冬天,他也會連夜影印。為了遵守和老師的約定,即使是大雪,他也會在路上奔跑,只是因為誠實是人類行為的基礎。

80年代中期起步的海爾集團,從一個集體小企業起步,開始砸第一臺冰箱,扛起“永遠真誠”的大旗,征服了一批消費者。由弱變強,由強變大,為中國企業走向世界樹立了光輝的榜樣,它的成功恰恰是因為贏得了人們的信任。

不可否認,在經濟高速發展、日新月異的大潮中,有些人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堅守精神家園的信念。這些情況也表現在我們中學生身上。我們不妨舉幾個例子:有的`同學當著父母的面發誓要好好學習,可是到了學校就困得不行,情緒低落,甚至翹課,拿著父母的血汗錢打遊戲泡網咖;有的同學面對老師的勸說,甚至自稱是,卻不知道自己在打自己的小算盤,在課堂上做小動作,說三道四,吃零食,還當我;平時學習不努力,考試抄襲作弊換取臨時成績;對待學生區別對待,欺騙他人的行為時有發生……這些行為不符合一個合格中學生的要求,與精神文明建設背道而馳。這時我不禁想起1992年發生在內蒙古草原的“夏令營大賽”,日本人說你的下一代不是我們的對手!沒有誠信,看似堅實的大道可能會有陷阱,美麗的花朵可能佈滿刺;沒有誠信,可能導致“狼來了”的可悲結局;沒有誠信,經濟可能蕭條,國運可能衰落。

同學們,“你說的是你信的,你做的是你做的”。讓我們做誠實的人,讓它為你贏得朋友、尊重和成功!

謝謝大家!

道德講堂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歡迎來到道德大講堂,今天道德大講堂的主題是:為孝之道,立身之本,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我們國家豐厚的文化寶藏之一,今天我們就是以孝為主要內容,通過我們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說自己事,身邊事教身邊人,不斷提升市民道德素養,構建崇德尚善的社會氛圍,弘揚社會新風,提升文明水平。

我們今天的道德講堂有五個環節:唱歌曲、看短片、誦經典、寫寄語、送吉祥。

一、唱歌曲

首先我們進入第一個環節:唱歌曲,大家一起來唱《公民道德歌》。

《公民道德歌》是一首公民道德的讚歌,其中有一句歌詞是這樣的,團結友善一家親,勤儉自強萬事興,這其實提到的就是公民道德中的家庭美德,那麼家庭美德的主要內容是20個字: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今天探討的就是這20個字的前兩個字尊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孝。

孝字有老字和子字這兩部分組成,表示的是子女與父母的關係。

它的篆體字寫作:

老字做了省略,位於上方,是一個老人的形象,大概是因為人老了怕冷,頭上戴了不少東西,背已經駝了,腰深深地彎下來,走起路來一定很吃力;子字處在下面,是兒女的形象,伸出雙手,小心翼翼的攙扶著父母,孝字傳達出的資訊是,做子女的要盡心盡力地關愛、侍奉父母,這就是孝的規範的基本含義,孝是做人的第一要義。

《呂氏春秋》中說:論人必先所以親,而後及所疏;先本後末,先近後遠,必先以所重,而後及所輕。認識和評價一個人,一定要先觀察他如何對待父母家人,再推及他如何對待一般人;一定要先觀察他怎麼樣對待關係親近的人,再推及他怎樣對待關係疏遠的人。

不能想象,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愛的人,能夠真心實意的對別人好,愛父母是人超出狹隘自我的第一步,是人克服自私的起始點。只有邁出了這一步,才能逐漸發展為關愛他人,所以孟子說:仁的本質內容,就是侍奉父母至親。

由此我們不難理解,人們為什麼說百善孝為先了。 這也可以使我們進一步理解孝道在傳統道德體系中的地位。道德從本質上說,就是要求社會成員運用規範剋制和戰勝自己身上的自然訴求,為了他人和群體去犧牲掉自我的快樂、利益乃至寶貴的生命。可見,道德與自私是相互排斥的,

一個人的道德成長過程就是不斷地去除自私成分的過程。人來到世界上,第一個接觸的就是父母,正是從父母那裡,他體驗到了什麼是愛,學會了如何去愛別人。也許正因為如此,《孝經》才說:孝是道德的根基。

首先,我們來看一張圖片,大家看,孝這個字,這個字是個會意字,是古人智慧的結晶,這個字上面是老字的上半部分,下面是子,說明老一代和子一代融成一體,這就是孝,我們再仔細看,還有兩層意思,一看就是老子照看著兒子,二看就好像是一個兒子在揹著一個老子,所以上一代總想著如何栽培好下一代,才能對他的父母、他的祖先有所交代,甚至於是對社會交出一個好孩子,也是對社會有所交代。而孩子揹著父母,也就是說把奉養父母的責任扛在肩上,時時想著父母,如何讓父母更快樂,生活更圓滿,所以古人用字形就像我們詮釋了孝字的真諦。

孔子在《孝經》中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說,孝是道德的根本,一切教化都從此而產生,所以,被譽為‘萬世師表’、‘至聖先師’的孔子,首先教人的就是孝,‘自天子至於庶人’,‘人之行莫大於孝’,孔子在《孝經》中論述了從天子到鎮守各方的諸侯,九卿官員、讀書的士人,以及庶人百姓的孝道。天子的孝道,是‘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意思說,皇帝或者說是國家領導人,自己要以身作則,極盡孝敬父母之事,而且用這種孝道教化天下百姓。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老子有一篇教人改惡行善的《太上感應篇》,文章中說道:‘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裡指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福和禍都是自己造作,自己找來的,因此他教導人要‘忠善友悌,正己化人’。太上老君還說:‘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之,所作必成。’意思是說,行善之人起碼是忠孝友悌都做到(能忠孝國家,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這樣的人,人人尊敬他,上天會保佑他,福祿不求自來,凶事會遠避他,神靈會衛護他,他做任何事都能成功的,這裡,我還要講一個,不善莫大於不孝的例子。

古代有一個叫原谷的人,嫌自己母親年老多病,就叫他的兒子,把奄奄一息的母親放在破車上,推到山林裡區,扔棄不管,他的兒子就照辦了。然後回到家裡來,他父親見兒子回來,就問:‘你為什麼把破車又帶回來了?’他的兒子回答:‘這破車等你老的時候還有用。’這句話多可怕!這不是‘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不孝之因,將得不孝之果。

二、看短片

下面,進行第二個環節,看短片,請大家一起來觀看,這是央視熱播的一則公益廣告,以關愛父母為主題,我們

可以從這則短片中看出父母對孩子濃濃的愛意,提示我們要多回家看看,多給老人一點關愛。

三、誦經典

下面進行今天道德講堂的第四個環節,誦經典,我給大家朗誦一遍。

孝子之事親,居則至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至其憂,喪則至其哀,祭則至其嚴,五者備矣,然後能事親。

這段經典是節選自《孝經》,意思是說,一個孝子侍奉雙親,對父母日常生活飲食起居,能儘自己恭敬心,用歡喜心供養父母,使父母心情愉快;父母有病,及時提供治療,日夜侍奉不輕易離開;父母去世時,能給與臨終的關懷,並認真地辦好喪事;父母去世以後,每逢年祭要嚴肅認真,常常追思,感懷父母的養育之恩,這五樣具備,才算是侍奉雙親了。

四、寫寄語

下面,請大家通過對參加今天的道德講堂的感受,用兩三分鐘的時間,在剛剛發的紙片上把今天的感悟或者對父母的祝福寫下來。

五、送吉祥

今天道德講堂的最後一個環節是送一份吉祥:今天是我鎮道德講堂的第一課,我們以為孝之道,立身之本為主題,從孝這個字義,到這個為什麼要行孝,怎麼樣去行孝,百善孝為先,孝不僅僅是儒家倫理思想的核心,更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繫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古人講: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所以孝更應該體現在及時和行動上,如何行孝,我認為行孝有三種境界:孝養父母之身,孝養父母之心,孝養父母之志。

1、孝養父母之身

中國著名的二十四孝的故事,有很多這種例子。例如,孔子的學生子路,出身貧寒,經常吃野菜度日,但是為了讓父母能吃到飯,他不辭辛苦,走到百里之外買米,揹回家,侍奉雙親,後來雙親去世了,他周遊列國,在楚國做了大官,家中的米堆積如山,隨從的車輛數以百計,吃飯時,山珍海味擺滿桌子,可是子路卻很傷感雙親已去,再也不能承歡膝下,雖想報父母之恩也不能了!所以說,同志們,假如你的雙親還在,你要及時行孝,做到孝父母之身。

2、孝養父母之心

在二十四孝的故事裡還有這樣的一個記載,春秋時期出國有一個姓萊的人,年紀七十了,大家都叫他老萊子,老萊子的父母還在,都是九十多歲的人了,老萊子很孝順,每天給父母提供的飯菜,都是柔軟可口,便於老人食用的,老萊子很體貼老人的心,從不說自己老,怕父母傷感自己的老邁,為了娛樂雙親,他常常穿起色彩鮮豔的衣服,扮成小孩,在

父母身邊玩耍,甚至翻跟頭逗父母開心,有時讓父母捧腹大笑,使父母每天都過得很快樂。所以說,同志們,現代人能以自己的收入供養父母,已經很難得了,還注意讓父母活的開心,這就更難得。

3、孝養父母之志

我們聽說過孟子母親教子的故事——孟母三遷,孟母不辭辛苦,三次搬家,從墳場附近,遷到市場附近,再搬遷到學校(私塾學堂)附近,使孟子從小受讀書人的影響,熱愛學習。有一次,孟子逃學回家,孟母‘斷機杼教子’,把織了一半的布匹剪斷,孟子看了嚇了一跳,孟母以此告誡兒子,你中斷學習,就如我剪斷這未織完的布匹一樣,是一無所成的。從此,孟子發奮讀書,繼承孔子的儒學,而成為亞聖(孔子是至聖)。孟母有志培養兒子成為出色的人,而孟子不負母親的栽培,果然光宗耀祖,大孝顯親,這是養父母之志。 現代的父母,也都是望子成龍,希望我們做子女的拿出孟子那種發奮精神,成為對社會、對人類有貢獻的人,以養父母之志。所以,現在同志們認真的幹好一行一業,做出一番成績,也是對父母的最好的報答。

當然,各家有各家的情況,盡善盡美的孝也不現實,也不是大家千篇一律,總的來說還是希望大家儘量抽出時間,陪陪家人,最大可能體現自己的孝心。孝,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是一切聖賢教育的核心,是做人的根本,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忠臣出孝子之門,國家的棟樑,來自於孝子,傳承,弘揚孝道,是利國利民的事。 今天的道德講堂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道德講堂演講稿 篇4

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來到道德講堂。道德講堂,講述身邊好人的道德故事。我是主持人王青青。洗滌心靈,感悟道德,從而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是我們本次開設道德講堂的根本宗旨!

(一)做反省

今天我們道德講堂有“做反省、唱歌曲、學模範、誦經典、發善心、送吉祥”六個環節。下面,我們首先要進行的是“開場三問”,做一次反省,請大家閉眼默想自省:你愛不愛你的學生?你是否關注了班級中的每一個孩子?你是否發現了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二)唱歌曲

好的,老師們,讓我們將反省自問帶入到自己每天的工作中。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唱響歌曲《好大一棵樹》。請全體起立,有請xx老師指揮。(播放歌曲)讓我們把掌聲送給自己,送給每一位為孩子傾情付出的老師們,謝謝大家,請坐。

(三)學模範

1、看短片

“三十六載腳步匆匆,青絲變華髮,永不褪色的是信念;五個教學點來回奔走,從鄉鎮到山鄉,日益閃光的是奉獻。泥濘拖不垮腳步,奮鬥昇華了苦難,他用質樸和執著書寫教育的傳奇”。這是評委會給xx老師的頒獎詞。接下來請觀看短片《用“走教”丈量青春》,學習“濟源市最美鄉村教師”——軹城中王國小xx老師的感人事蹟。

2、講故事。

xx老師,他沒有驚天的壯舉,卻有著感人的品行,他沒有非凡的事蹟,卻有著偉大的情懷,他是我們所有人學習的楷模。下面有請xx老師講述另一位最美鄉村教師———xx老師的感人經歷《用夢想照亮深山學堂》。

衛老師的講述深深地觸動著我們每一個人,只要我們堅守自己的教育夢想,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最終我們一定會實現夢想,書寫自己教育的傳奇。

謝謝大家!

道德講堂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人最可貴的是什麼?是道德。如果所有人都變得沒有道德,世界將會怎樣?

那麼道德是什麼?從小了說,是不亂扔垃圾,是在公共汽車上給老弱病殘孕讓座,還有認真負責地做好每一件事……

有一天,外公坐公共汽車接我放學。不巧,這輛車擠得不得了,彷彿再上來幾個人就要爆開了。我們隨著人流被擠到了車廂後排,這裡坐著的都是些典型的二十一世紀青年,有的用手機玩著遊戲,有的聽著音樂,還有的看著視訊。旁邊著這一個看似比我外公大很多的一個頭發斑白,鬍子拉碴的老爺爺,可他們卻完全無動於衷。這時,最後排有一箇中年阿姨請老爺爺來坐,老爺爺開始不肯,一直不停地推脫著,謙讓著。阿姨也一直說“哎呦,我就要下車了,您來坐吧。”老爺爺最終拗不過阿姨,只好無奈地坐下來了。我觀察了一下,那個阿姨其實一直都沒有下車,倒是那個老爺爺先下去了。阿姨其實沒有說實話,我想起老爸總是因為我撒謊而揍我,可那個阿姨為什麼沒捱揍呢?哦,原來她說的是一條有道德的謊言,這是一條善意的謊言。禮貌是一種道德,公平公正也是一種道德。如果幹部是清正廉潔的,那一定是受百姓歡迎的好乾部,自古以來都是如此。比如包拯、于謙?都是那些“官爺”們的好榜樣。現在有很多貪汙受賄的腐敗官員,他們的後果自然就是受到正義的審判,人民的唾棄!

要實現價值觀其實並不是什麼難事,只要從身邊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在馬路上,如果有人隨手扔下一張廢紙,人們馬上就會對他投去厭惡的目光;相反,如果有人彎彎腰撿起一個小垃圾,人們便會對他投去讚許的目光。

二十四字核心價值觀概括了一個人最基本該有的道德,只要我們每個人將其付諸生活,體現出自己的價值,這個世界就將變成充滿道德和美好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