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演講稿作文>

節約糧食的演講稿範文(通用10篇)

文思屋 人氣:1.53W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寫起演講稿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節約糧食的演講稿範文(通用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節約糧食的演講稿範文(通用10篇)

節約糧食的演講稿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很榮幸能夠站在這裡與大家分享節約糧食的經歷,本來我還準備了一份演講稿的,但因為緊張怕忘詞,也因為中午我吃完午餐後,將盒飯蓋上那一粒米撿起來放進了嘴裡,我認為我可以脫稿給大家講講節約糧食這件事了。

本人能夠站在這裡與大家分享這些,全都是因為我這個人出了名的節儉,當然,在有些時候,我的節儉會被別人認為是一種摳門,但更多的時候,我的節儉還是可以給大家樹立一個好的榜樣的。因為我家是軍人家庭,從小,我在家吃飯時,都是一粒米也不能剩,更不能撒在餐桌上的,每次撒在桌上的米,我的爸爸都能給我講一個關於糧食的故事,告訴我糧食的珍貴,以及珍惜糧食的必要。在撒過米聽過故事,也捱過打後,我再也不敢浪費糧食了,甚至於每次看見一粒米,都能看見鋤禾日當午裡那些農民伯伯的汗水在我眼前低滴落。

同學們,你們也許沒有這麼嚴厲的爸爸,但你們一定都浪費過米飯,浪費過食物。那些我們浪費的糧食,如果收集在一起的話,多到可以養活一個孩子,甚至養活一個窮人家庭的一屋人。的確,我們這一代人的出身是幸福的,再不濟的生活也不至於讓我們餓肚子。然而,我們的祖輩都是餓著肚子挺過來的,他們都是餓過肚子也要把我們這些血脈傳承下來的人,我們這麼想的話,還會浪費糧食嗎?也許我們浪費的糧食足以救活我們過去因為飢餓而逝去的祖輩,這樣想的話,我們還覺得一粒米不足以讓我們珍惜嗎?

節約糧食吧!同學們,老師們!我們只有把節約糧食從我做起了,我們的糧食才不會因此被浪費,農民伯伯的血汗才沒有白流,我們的祖輩們才沒有白白捱餓。世事是無常的,像這一次疫情的發生,我們誰也不知道哪一天我們就會在家裡“彈盡糧絕”,我們誰也不知道哪一天我們又會出現糧食緊缺的現象,所以,珍惜吧!節約糧食吧!就當是為我們未來落難的某一刻儲存糧食,就當是為我們自己未來吃不上飯的某一天儲備米飯,這樣那一天到來時,我們才不會因為自己曾經沒有珍惜糧食而後悔!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我已經做到了,你們呢?一起來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節約糧食的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各位同學:

大家上午好!

很開心,也很榮幸今天可以站在這裡,同大家一起交流關於“文明就餐,節約糧食”這一方面的觀點。今天我所帶來的發言主題是“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在座的各位,或許有些對“節約糧食”這四個字沒什麼概念,但也一定會有從小就被家長養成節約糧食習慣的同學。我猜,這時有些同學便要開始疑惑,如今國家安泰,河清海晏,為什麼要節約糧食呢?關於這一點,習總書記的話能夠很好迴應,那就是“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但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

其實,縱觀我國這幾年的發展歷程,已然從之前的高速發展轉變成現在的高質量發展,而對糧食安全問題所提出的樹立危機意識,也在悄然無聲中滲透在高質量發展中,從“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倡議”,到“半份菜,小份菜,提倡‘光碟行動’”,再到實際生活中,有許多餐廳紛紛響應號召,倡導文明就餐、節約糧食;同時,市民的個人素質也逐漸在這場足以載入史冊的“節約糧食”行動中體現出來;有許多家庭主婦在平時為家人準備餐飯時都做到了定人定量,並且在家庭中營造了節約氛圍,養成了下一代節約糧食的好習慣……這一切一切所提出了的倡議,與千千萬萬箇中國人為之不斷付出,不斷實現的實際行動,不僅象徵了中華民族的勤勞樸實,節約儉樸,也可以看出,國家對節約糧食,樹立糧食危機意識有多麼的重視。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應該儘早樹立這種危機意識的價值觀,從自身做起,號國家倡議。

但反觀現實生活,雖然有許多人已然開始一點一滴從自我做起,開始節約糧食,但也有許多浪費現象,仍在我們身邊層出不窮,在一些喜宴、聚餐上,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宴席在散去後,桌上仍有許多菜品的剩餘,且很少有人打包,只能白白將那些美味倒掉,浪費了許多明明可以再度享用的糧食。因此,面對這種浪費現象,我想在此提出幾點倡議,希望同學們可以牢記,並滲透在自己的行動中,同時可以帶動更多的人加入:

①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爭做“光碟小能手,不浪費一滴糧食”。

②面對浪費現象時要勇敢站出來指正,倡導更多的人實現“光碟行動”。

③儘快樹立糧食危機意識,並有意識的提高個人素質。

以上,就是我對同學們提出的建議與全部發言。最後,真心的祝願在座的每一位都能真正做到“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謝謝大家!

節約糧食的演講稿3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所分享的題目是:《勿以米微而略之,勿以筵盛而遺之》。

閱讀了上面幾句話,相信大家對於糧食浪費一定有了深刻的認識吧?然而,我國現在的糧食浪費情況卻不容樂觀。小到家庭聚會,大到宴請貴客,待到餐桌上觥籌交錯之後,留下的,必定是滿桌的殘羹剩飯。每每從包間的門縫中瞥見服務員一盤一盤地將食物倒入泔水桶時,我總是感到一陣心酸。曾有資料顯示,若世界上的人將一年的剩飯剩菜收集起來,便足夠貧困地區的6億人口吃一年!多麼令人膽戰的數字啊!

烈日炎炎,他走在狹窄的田坎上,凝視著在不遠處辛勤勞作的農民,鋤頭沒入苗根,發出“嘎嘣嘎嘣”的聲音,農夫彎著腰背,發出“呼哧呼哧”的喘息;而從他們的鼻尖、下巴上摔落在泥土中的汗水,卻悄無聲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他輕輕吟唱。他扭頭朝家的方向走去,微微嘆息著;他嘆息農民們的辛苦如同滴入泥土中的汗水一般,在被端上餐桌後便被悄然無息地遺忘了。回到家,他坐到了餐桌前,語重心長地對兒女們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真可謂是“勿以米微而略之!”

李紳曾在將近一千年前發出了“粒粒皆辛苦”的感慨,一千年後,我們終於接收到了他所表達的資訊,並做出了一些行動。

“我們打包。”在一次單位聚餐後,劉強東對服務員吐出這幾個字。京東職員們面面相覷,不敢相信腰纏萬貫的大老闆也要打包剩飯剩菜。剩菜被一樣一樣打包好,劉強東請在座的同事挑一樣自己愛吃的剩菜帶走。“打包不是摳門,是一種美德。”當在一次採訪中被問及此事時,劉強東笑道。單位聚餐,玉盤珍饈滿席,而將殘羹冷炙打包又多麼罕見!這真的是“勿以筵盛而遺之!”

近年來,國家大力倡導“光碟行動”,餐飲行業紛紛響應號召,在選單上添加了“半份”與“小份”這類選項。“您這桌八個人,點十個菜有些多了。”在服務員口中常常聽到諸如此類的溫馨提示。為了更加科學地指導人們點餐,專家更是推出了“N—1”式點餐法。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糧食浪費狀況終於有所改觀,實在可喜可賀。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也許您剩下的不起眼的幾粒米,在別人看來,卻如同“救命良藥”。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願你我都能做到“勿以米微而略之,勿以筵盛而遺之”,使節約之風盛行,弘揚中華美德!

我的分享完畢,謝謝大家!

節約糧食的演講稿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想要在這裡演講的是有關節約糧食的內容。糧食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生活用品,是我們的食物,現在想要糧食很簡單去超市購買就行了。可是糧食是從超市裡面生產的嗎?糧食是可以任我們浪費的嗎?

糧食是農民伯伯在田地裡面辛苦勞作,用換水換來的。我們可以有足夠的糧食是因為農民伯伯他們不斷的在付出,在流汗,才為我們種出了這些糧食,每一粒糧食都是花費了大量的血汗才換來的,都是經過了勞作,長時間的成長,才變成糧食,所以我們必須要珍惜糧食,節約糧食,不能浪費。

我們沒有到過農村,也沒有見識過農田,對於生產糧食這一塊不瞭解,但是我們可以從電視從書籍中瞭解到糧食生產的艱辛,我們的盤中餐,都是用辛苦換來的,不要浪費,糧食是有限的,我們現在能夠吃到足夠的糧食,要感謝農名伯伯的付出,在平日裡面,我們吃飯的時候不要隨意的浪費糧食,吃完飯後,記得一定不能留下糧食,每一粒糧食都很珍貴,都不能浪費,不要說我們獲取的簡單,用錢換回來的,屬於等價交換。

如果大家認為,自己買回來的糧食可以隨意的揮霍,那就大錯特錯,當我們把大把的糧食變成了垃圾,傾倒在垃圾桶裡面,當我們沒有糧食的時候我們又該如何做。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不要辜負了農民伯伯的辛苦種出來的糧食。我們現在吃飽了,但是世界上依然有很多人在捱餓,需要糧食填飽肚子,我們節約下來的每一粒糧,都會發揮它們應有的作用,去拯救更多的人。

永遠不要忽視這一點,我們算一算,如果我們每天都浪費糧食不多也就二三十粒,一天三餐,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然後數一數,算一算我們光一年就需要浪費多少糧食,我這還是按照最少的浪費算的,很多同學為了吃零食把很多糧食都倒進了垃圾桶裡面,卻不知道這是在糟蹋農民伯伯的血汗。在浪費世界上有限的資源。

這是不重視資源的表現,我們生活離不開糧食,他們是我們維持生命的必要食物,我說這麼多隻是想要讓大家明白我並不是想要給大家添亂,只是希望大家知道糧食的重要,不要在平常生活中隨意的浪費寶貴的糧食,永遠不要做奢侈的人,由儉入奢容易,但是想要改回來就難了,希望大家聽我一言,珍惜糧食,不浪費一粒糧食,節約糧食,為需要的人留下寶貴的資源。

謝謝大家!

節約糧食的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年暑假,我去了爺爺家學做農活。感受一下農家的生活。

今天,爺爺教我耕田。沒等爺爺教,我就跑去屋裡那鋤頭。那到田裡,但什麼也不能舉起舉起了也沒被鋤頭後壓了過去,把我搞得整身泥。我想:“啊!這壞東西真重啊!我那麼弱,甚能舉起來呢?”

正我灰心時,爺爺走過來,說:“不用灰心,我已前也是這樣的,萬事開頭難呀!只要用心,沒事能難道你的,正如名人說的”萬事功到自然成。“我手:”那麼什麼耕呀!我就連鋤頭也拿不起,那耕田就更難了。“爺爺笑了笑說:”什麼也要講方案呀!當你懂方法,就容易了。“爺爺接下去說:”拿鋤頭不要拿那麼低,拿高一些試一試吧!“說完就回屋去了。

我就按照爺爺的方法做,果然輕了。開頭還挺有趣,但中午我就沒興趣了。烈日當空,我的汗水也快乾了,我的力也差不多沒了,手上都起泡了,為了耕完地但我也堅持著,一直到了晚上,才停下來。

吃完飯後,我睡在床上,望著天上的月亮,使我引起了深思。

啊!一粒米是多麼可貴,有著農民多少的心血換來的呀!魯迅說,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於謀財害命的。李大釗說,浪費時間就是犧牲了生命。那麼我可以說,浪費糧食,就是浪費時間,甚至是謀財害命!我真希望人們能珍惜這美好的一切節約糧食!

這真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節約糧食的演講稿6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節約糧食,傳承美德》。為什麼會選這樣一個題目呢?因為,在上一週,我在食堂看到了這樣的一幕:一個同學手裡拿著一個包子,一邊走一邊咬了一口,隨後就把它扔到了垃圾桶裡,大搖大擺地走了。扔的是那麼“自然”,走得是那麼的無所謂。再看看泔水桶裡厚厚的一層饅頭和包子,有的吃了一半,有的甚至是完整的。隨後的幾天裡,我注意觀察了食堂的泔水桶,每天中午同學們倒掉的米飯和菜都要裝上滿滿的一桶。

同學們都會背那首李紳的《憫農》吧?“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先不說農民種糧食有多麼不容易。就是我們的'父母每天辛辛苦苦上班、打工,從事著各種各樣的工作,他們何曾這樣大手大腳,這樣隨意浪費呢。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我在食堂吃飯是花了錢的,吃不完倒掉又能怎樣?這並不是我們浪費的理由,難道我們花錢了,就可以扔掉美德嗎?就可以把我們民族的優良基因扔掉嗎?有的同學很挑食,總覺得食堂的飯菜不可口,扒了幾口飯就倒掉了,說自己不愛吃。還有的同學著急去玩,簡單吃幾口,不飽不餓,急三火四,等下午餓了再買吃的。這即不利於健康,還是一種浪費。其實這些同學往往是饞蟲在作怪,惦記著買零食,小食品。我們本來可以不花這份零花錢,可以把它攢起來買幾本書,或者父母過生日的時候買件小禮物孝敬一下他們,但我們都這樣無端地浪費了。可能有的同學會說,在食堂吃飯那麼多人,我一個人浪費那點算什麼,大家都不浪費才行。是的!但,我們不從自身做起又怎麼來要求別人呢。所以,我提出倡議:從我做起,堅持光碟行動!

1、珍惜糧食,避免剩飯,能吃多少盛多少。

2、不偏食,不挑食,吃好每一頓飯。

3、看到浪費的現象主動勸阻。

4、在家裡或外出就餐時,也做到節約適度,不浪費。

同學們,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更是責任。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一粥一飯,當思來自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為艱”,希望大家能從講話中得到啟發,讓節約這一傳統美德在我們五鎮人的身上傳承下去。

節約糧食的演講稿7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我想考一考同學們,10月16日是什麼節日?是世界糧食日。

為什麼要設立這樣一個節日呢?很顯然,是呼籲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節約糧食!

下面,我就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背誦一下《鋤禾》這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我們都學過了,是表現了農民伯伯種田很辛苦!可是我們真的做到節約糧食了嗎?

我們先來看看在我們學校用餐的同學,我們覺得絕大部分同學就做得非常棒,在我值班的時候,我經常看到一些同學,將所打的飯菜吃得乾乾淨淨,我經常表揚他們,對著話筒大聲地表揚他們。你們知道徐老師為什麼要這樣做嗎?對了,就是希望每位同學都像他們一樣,吃乾淨盤子裡的每一粒米,每一口菜。其實這不僅是一種節約,也是對農民伯伯,食堂工作人員工作的一種尊重!更是一個人文明素養的重要體現!

在節約糧食這件事上,我們不僅僅今天這個世界糧食日要重視,每天每餐飯都要牢記在心!同學們,根據2002年我國的一項統計顯示,就中國大陸民眾一年平均倒掉六百億人民幣的剩菜和剩飯。

同學們,其實節約糧食,就是不浪費,做起來很簡單: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像我們學校的飯菜,都是有菜譜的,就是說,飯菜的選擇是經過科學搭配的。大家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這樣做,既符合節約的要求,也有利於我們身體的健康!從今天的午餐開始,我們就來看一看,比一比,哪些班級哪些同學在吃飯這件事上做得最好!

節約糧食的演講稿8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您們好!

之所以要在這裡公佈食堂文明就餐公約,並希望各位同學能夠切實遵守。這實在是由於我校食堂就餐的現狀所致。目前我校食堂就餐存在著同學亂插隊、亂浪費、亂擺放等不文明現象。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從學校層面考慮,確實跟食堂過於擁擠有關。因此,學校決定在十一放假回來之後,將進一步改進錯時就餐制。

經學校行政會議決定:七年級、八年級實行配餐制保持不變。九年級改為11:35分提前在食堂就餐,如此一來,國中與高中就可以完全錯時就餐。高三段每週11:50就餐,他們面臨著大學聯考,確實要有所照顧。高一段單週12:00就餐,雙週11:50就餐,高二雙週12:00就餐,單週11:50就餐。提醒大家:十一回來之後正是第六週,也就說高一11:50就餐,高二12:00就餐。

實行新的就餐制之後相信對目前食堂的擁擠現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但是我們同學亂插隊的不文明習慣,僅靠學校的錯時就餐還是不夠。關鍵還是需要我們同學加強自我管理、自我監督,後排同學發現前排同學插隊一定敢於站出來予以指責,或者告知值日老師進行管理,絕不能縱容不文明現象。與此同時,我們值日老師也應該站在食堂打菜佇列之中進行有效的管理。

目前亂浪費的現象也相當嚴重,每次值日的時候總看到很多同學將大量的剩菜飯倒入桶中,總是感到非常心痛,在這個世界上,還有那麼多的人處於飢餓之中,到目前為止,世界上仍然有八億多人口處於飢餓當中,這是一個比整個歐洲人口還要多的群體。全世界每年有約九百萬人死於飢餓和飢餓引起的疾病,也就是說每天有兩萬四千人,每四秒鐘約有一人因為飢餓離開人世,而在這當中,有一多半是兒童,換句話說,由於直接或間接的飢餓原因,每八秒鐘就有一個孩子被活活餓死。每位同學包括我在內,捫心自問,這種亂浪費糧食的做法是否是在謀殺生命。

最後,亂擺放的現象主要在於不少同學吃完飯之後並沒有把端湯碗的盤子送到餐盤迴收處,我相信我們的同學不是故意的,我也相信我們的同學能夠做好這一些。謝謝大家。

節約糧食的演講稿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本週是我國“珍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宣傳週,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古代教育家孔子給後人留下了一句名言:民以食為天。由此可見,“吃”是多麼重要!缺少糧食,我們很難生存,缺少糧食,我們國家難以發展,缺少糧食,我們人類更有可能走向滅亡!建國66年來,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質應有盡有。有的同學甚至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們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我想說的是:很有必要!我們不妨算這樣一筆賬:倘若我們每天節約一粒大米,那麼十億人可節約多少?五千多公斤!一年可節約將近兩千萬斤,摺合人民幣兩千萬元。這筆錢若按每所希望國小100萬元算,可以蓋20所希望國小;按每人學雜費三千元記,可以使七千多名失學兒童重返我們的校園!你還能說我們沒必要節約一粒米嗎?請各位同學想一想在學校食堂餐桌上你是否將飯菜吃一部分就倒掉?你是否將吃了幾口雪白的饅頭、包子扔在地上?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你是否感到可惜,感到心疼?我們從小就知道“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同學們,你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吃不上飯的人們在苦苦掙扎!你們知道嗎,在開發中國家,每5個人中就有1個長期營養不良,有20%的開發中國家人口糧食無保障。饑荒已成為地球人的第1號殺手,每年平均奪去一千萬人的生命。因此,節約糧食值得同學們思考。

同學們,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不亂倒剩飯做起,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自覺養成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習慣。從細微處做起,用實際行動做建設“節約型校園”的帶頭人,為建設文明、和諧的校園作出應有的貢獻!我衷心地希望我們每個人從節約糧食做起,強化節約意識,節約學校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讓每一個人都快樂地生活在藍天,白雲,綠水,陽光下!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節約糧食的演講稿10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您們好!

大家知道嗎?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種種的浪費現象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其後果將不堪設想!13億人口,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如果每人每月節約一斤糧食,一年全國就節約了65萬噸糧食!積沙成堆,積水成河。如果我們每天都能夠節約一點點的話,就不會出現巨大的浪費了!

會節約是真正的簡樸美!如果你長得美若天仙,可是你只會浪費,而不會節約,你是個外表美而內心醜陋的人!如果你會節約,你的心靈會比任何人都美!雖然你家庭生活條件好,很富裕,但是不知道去節約,你照樣是一個一文不值的“窮光蛋”!如果你會節約,在你的精神方面,你是一個擁有億萬金錢的大富翁!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今天開始,從小事做起,只要人人都能節約一點點,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

謝謝大家,我的講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