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應急預案>

水庫抗洪搶險應急預案範文(通用3篇)

文思屋 人氣:2.59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有時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事件或事故,為了減小事故造成的危害,時常需要預先編制應急預案。應急預案應該怎麼編制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水庫抗洪搶險應急預案範文(通用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水庫抗洪搶險應急預案範文(通用3篇)

水庫抗洪搶險應急預案1

為確保城市防汛和城區內澇發生後及時排除險情、安全渡汛,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按照區委區政府今年防汛工作的安排指示精神,我局結合自身實際,特制定本防汛搶險應急預案。

一、組織保障

為使防汛工作落到實處,我局成立了防汛搶險領導小組,局黨組書記、局長任組長,副局長任副組長,成員等組成。成立了4支防汛搶險隊共50人,其中,局機關搶險隊10人、市政公司搶險隊20人、路燈管理所搶險隊10人、自來水公司搶險隊10人,做到人員落實。

二、制度保障

從5月1日起至9月30日止實行晝夜24小時值班制度,局機關4月30日前安排好防汛值班表,明確值班人員工作職責,不準脫崗離崗,在汛期特別是暴雨發生時和發生後,值班巡查人員必須到現場實地檢視,發現問題及時向領導和上級防汛部門彙報情況。

三、措施保障

(一)從2月份開始對城區291公里雨汙水管網、7664座檢查井、8487個雨水口和鳳溪河、團結渠河道5公里以及城區內其它板涵、溝渠、排汙溝進行雨汙清掏。組織人員對全城易澇易災低窪地帶進行摸底調查,並作好書面統計,重點對立交橋等重要地段進行定期巡視巡查,提前做好防汛工作,當內澇發生後,能迅速、準確地排除險情。

(二)在汛期期間,切實加強對重要地段的監護。險情發現後,區市政公用局防汛領導小組及防汛搶險隊帶上物資立即趕赴現場:

1、設定安全警示標誌,進行搶險現場技術、安全處理;

2、採用3臺抽水泵對路面積水進行清除;

3、採用4輛搶險車及1輛清淤車,清掏、疏通排水口及排水管網,使雨水及時排入雨汙水管網。

4、防汛搶險完成後,清理搶險現場,局防汛領導小組及時向上級相關部門彙報處理情況。

四、物資保障

為了保證防汛工作順利開展,在汛前,認真組織並落實各項防洪物資的準備工作,準備防汛搶險巡查車4輛、排汙清淤車1輛、抽水泵3臺、警示牌30個、警示桶30個、警示燈4個、應急燈3個、警示帶、沙袋及附屬雨具。當內澇發生時,確保防洪物資及時準確到位,從而減少人員傷亡,經濟受損,確保城市安全渡汛。

在汛期,所有防汛搶險隊員要服從統一安排,遵守防汛紀律,當洪汛一線需要的時候,要及時到位,排除險情。

水庫抗洪搶險應急預案2

一、使用範圍

內河抗洪應急預案適用於縣城區範圍內發生洪澇災害時的內河抗洪搶險應急管理。

二、組織機構

為加強對抗洪搶險的應急管理,局設立抗洪搶險應急領導小組及各抗洪搶險應急小組(具體名單見附件)。領導小組設在局機關,全面負責抗洪應急處理的指揮。各抗洪搶險應急小組設在局建設科,聽從領導小組的指揮,負責落實具體的'抗洪搶險措施。

三、崗位職責

1、領導小組組長職責:聽從縣政府應急指揮中心的指揮,貫徹執行縣應急管理程式,嚴格按照縣抗洪應急預案處理應急事故;全面負責局抗洪搶險的應急處理;調配局系統內的人力、物力、財力等應急資源;組織對抗洪應急事故的分析;負責系統外的聯絡與協調。

2、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職責:對應急領導小組組長負責;負責應急命令的傳遞,具體指揮抗洪搶險工作,督促應急管理程式的貫徹與落實;負責局應急預案的編制、演練和修訂,組織局應急預案的響應和實施,並指導各應急小組開展具體的抗洪搶險工作;參與抗洪應急事故的分析研究。

3、應急小組組長職責:貫徹執行應急管理程式,嚴格按照抗洪搶險應急預案處理應急事故;自覺參加抗洪應急管理的各項培訓,並對抗洪應急預案提出改進意見和措施;負責組織抗洪應急事故的勘測、分析,出具事故報告,制訂糾正、預防和改進措施報領導小組。

四、各應急小組職責

應急小組設後勤保障組、搶險一組、搶險二組,各應急小組組長負責指揮本組搶險工作,必要時領導小組可進行統一調配。

後勤保障組職責:聯絡好15t吊車一輛,10t以下吊車1輛,挖掘機2輛,貨車4輛;聯絡好管材(dn100/65)、碳鋼焊條、沙袋若干,常用工具2套;聯絡好現場救護小組;在領導小組的領導下,隨時負責調配局系統內各機械裝置及物資資源,保證抗洪搶險所需物資按時保質到位。

搶險一組職責:準備好10t吊車、挖掘機、貨車各一輛;準備好搶險人員20人;隨帶常用工具2套;隨時做好搶險準備;人員、物資不夠時向領導小組調撥;全力以赴做好搶險工作。

搶險二組職責:準備好10t吊車、挖掘機、貨車各一輛;準備好搶險人員20人;隨帶常用工具2套;隨時做好搶險準備;人員、物資不夠時向領導小組調撥;全力以赴做好搶險工作。

五、事故處理程式

1、在汛期到來前,領導小組應組織各應急小組對抗洪搶險的人力、物力、財力準備工作進行一次預查。各應急小組也應對職責範圍內的地域防洪能力進行一次預查,發現問題的應及時告知局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要切實解決預查中發現的問題。

2、當接到縣政府的抗洪指令後,領導小組應立即啟動本應急預案,同時將資訊傳遞給領導小組成員和各應急小組組長。

3、領導小組成員、應急小組組長,應馬上各就各位,並24小時保持通訊暢通。局機關各科室、局屬各單位、各工程領導小組所屬的各類機械操作人員,也應24小時保持通訊暢通,隨時待命。

4、各應急小組組長在接到領導小組的指令後,應馬上組織人力、物力等應急資源,趕赴現場進行指揮,同時拉好警戒線,防止相關人員進入現場。領導小組也應組織相關人員趕赴現場協助指揮,組長留待局機關進行指揮。

5、在進行抗洪搶險的過程中,應嚴密注意險情的發展,出現異常情況應立即組織搶險人員撤離,並通知領導小組進行緊急處理。

6、在進行現場抗洪搶險時,應急小組組長應每隔30分鐘向領導小組報告一次現場情況。

7、無搶險任務的小組,要在責任區域內做好24小時不斷人的巡查工作,發現情況應馬上報告領導小組。同時做好搶險工作準備,隨時聽候領導小組調遣。

8、現場抗洪搶險結束後,各應急小組組長應對現場搶險人員進行清點,同時清理現場。

9、抗洪搶險結束後,領導小組應組織對事故進行分析、總結,制定糾正、預防與改進措施,同時要對各區域的防洪能力進行一次複查,切實消除隱患。

六、抗洪應急預案培訓及演練

1、抗洪應急預案的培訓由領導小組負責組織,按照批准後的抗洪應急預案組織本系統人員參加培訓。

2、抗洪應急預案演練每年一次。應急指揮辦公室負責演練計劃的執行,演練結束後,對演練進行分析總結,提出改進方案與計劃,不斷提高應變能力。

水庫抗洪搶險應急預案3

為切實加強水利工程防汛工作,避免和減輕汛期由洪水造成損失,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促進全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省、市、縣關於x年安全防汛的總體要求,結合我鄉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水利工程隱患分析

鄉地勢北高南低,山地佔全鄉幅員面積的85%,丘陵、河谷及平壩僅佔15%。境內木門河、石龍河貫穿五個村,小型水庫、山坪塘、微水池、渠堰分佈較廣,一遇洪水積水較快,加之個別塘、庫修築質量較差,排洪設施不齊,管護責任不明確,一旦發生決堤、溢洪、超過警戒水位現象危及範圍較大。就誘發因素而言,受區域性降雨影響十分明顯,高峰期主要集中在5至10月份。

二、救災準備

(一)救災人員準備。主要由黨員幹部、民兵、志願者及受災地區的群眾組成。在分析災情大小的前提下,對參加的人員數量及構成進行周密部署,適時對救災隊伍繼續培訓和演練,提高救災水平。

(二)救災物資儲備。包括搶險現場急需的物資和災後災民生產、生產急需物資兩大部分,根據災害發生髮展趨勢,政府組織相關部門籌集足夠的救助物資。

(三)救災資金的籌集。在開展救災自救的同時,要根據災害嚴重程度及災情的發展,及時向鄉人民政府及上級有關部門彙報災情,爭取救災資金補助。

三、應急措施

(一)開展搶險抗災。組織救災隊伍和發動廣大群眾進行緊急搶險救災工作。

(二)轉移安置災民。發生突發性災害對人的居住和生活造成威脅時,各村、各部門要協同鄉政府立即組織救災隊伍對災民進行轉移安置,同時保障轉移安置災民的生活。

(三)及時救治。衛生院、畜牧站組織人員對損傷的人員和畜禽實施緊急救治,並對災區嚴格消毒防疫,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

(四)加強監控。對病、險塘(庫、堰、渠)要設定警示標誌,落實專人嚴密監測,重點排查,防止不安全事故發生。

(五)恢復基礎設施。各村要組織群眾對毀壞的設施、道路和線路進行搶修,及時恢復。

(六)抓好生產自救。全面落實幫扶措施,組織群眾恢復生產,指導農民採取生產補救措施。

四、災情收集和報告

各村(居)民委員會和各部門要確定一位資訊蒐集人員,落實值班制度,暢通訊息渠道,發現災情後,各村及各部門在抓好搶險救災的同時,要及時組織人員調查、統計、彙總災害損失情況,並上報鄉政府,對重大災情政府要組織人員深入災區核實情況,及時彙總,向縣級有關部門報告,並爭取救災資金和物資支援。

五、預案啟動的條件及時間

(一)預案啟動的條件。凡是發生重特大災害,本預案啟動。受災的村、單位按本預案及時行動,開展抗災搶險。

(二)預案啟動的時間。各村各單位接到災情後,立即向鄉政府報告,根據災害等級確定救災應急預案的啟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