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電視播音主持副語言創作的功能規律論文

文思屋 人氣:2.16W

摘要:近年來,公衆對電視節目效果的要求越來越高,電視播音主持副語言的應用,滿足了人們的收視需求。基於此,本文闡述電視播音主持副語言的定義,並從傳遞豐富資訊、增強節目效果以及展現主持風格等方面,分析電視播音主持副語言創作的功能,同時對錶情語言、手勢語言、儀表語言以及肢體語言等電視播音主持副語言創作的規律進行探究。

電視播音主持副語言創作的功能規律論文

關鍵詞:電視播音主持;副語言;創作規律

目前,我國已邁入一個全新的媒體時代,新媒體的蓬勃發展,爲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升傳統媒體的競爭力,增強電視節目的傳播效果,提升受衆對電視節目的關注度,成爲相關從業者普遍關注的問題。在電視播音主持節目中應用副語言,可以抓住受衆心理,爲受衆提供獨特的視覺體驗,有利於提高節目的收視率。

一、電視播音主持副語言概述

電視播音主持副語言指的是電視節目的主持人在鏡頭前對資訊進行播報時,藉助一些表情和動作,將資訊直觀地展示給受衆的語言形式。透過這種語言形式,有利於使受衆加深對資訊的理解。通常情況下,爲了提升電視節目的播出效果,常常會將副語言與主語言兩種方式結合使用,用聲音和畫面爲受衆提供視覺體驗,利用副語言將真實的情感傳遞給受衆,使其感同身受。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副語言有助於主持人將自身的觀點清晰地表現出來,不易導致受衆曲解主持人的情感,能夠爲電視播音節目培養一批忠實的粉絲。此外,利用副語言,還可以體現出主持人的專業素質,受衆可以透過這一標準,衡量一檔節目質量的高低。由此可以看出,科學地運用播音主持副語言,有利於增強電視節目的播出效果。

二、電視播音主持副語言創作的功能

(一)傳遞豐富的資訊

主持人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可以藉助副語言,向觀衆傳達無法用畫面表現的內容,帶給受衆不一樣的體驗。播音主持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應注意專業知識的積累,增強自身的科學文化素養,有助於提升主持人的人文素養以及審美水平,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主持人的口語表達能力,使主持人更加符合欄目定位,爲觀衆提供精彩的節目。衆所周知,播音主持工作屬於大衆傳媒工作的一種,要求主持人在節目中應明確自身的定位。主持人在對消息進行報道時,不僅僅是資訊的傳播者,還是新聞消息的第一受衆。在進行播音主持工作時,主持人需要體現出資訊傳播的時效性特點。播音主持人在節目播出的過程中,使用恰當的副語言,可以把相應的情緒展示給觀衆,爲觀衆傳遞豐富的資訊,有利於提升電視節目的收視率。

(二)增強節目效果

在一定層面上來看,可以將電視播音主持工作劃入創作性工作範圍內,爲滿足受衆的觀看需求,需要對主持工作加以創新。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科學技術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目前,我國已經全面邁入網絡傳媒時代。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播音主持工作者扮演着兩種角色,一是資訊的傳播者,二是資訊的接受者。在錄製電視節目時,主持人極易受到主觀因素或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工作過程中,主持人需要對自身的情緒進行控制,將副語言與主語言充分結合在一起,以增強節目的傳播效果。在主持類型不同的電視節目時,爲提高節目的播出效果,主持人可以採用不同的妝容和服飾,在熒幕前爲受衆播報新聞資訊。比如在播報奧運會奪冠的消息時,主持人可以身着色彩鮮豔的服飾,吸引受衆的目光,同時向受衆傳遞喜悅的心情。在電視播音主持過程中,主持人使用恰當的副語言,可以彌補聲音的單調性,藉助肢體語言和麪部表情,可以爲受衆帶來豐富的視覺體驗。

(三)展現主持風格

副語言的使用不僅可以爲受衆傳遞大量的資訊,增強節目效果,還可以體現主持人的個人風格,如嚴謹、活潑等。對於不同的電視節目來說,所要求的主持風格也有所不同。新聞報道類的節目要求主持人在主持時必須嚴謹、認真、專注;娛樂類的節目要求主持人要活潑開朗,能夠活躍現場氣氛;而情感調節類的節目,則要求主持人在節目中應善於傾聽,並保持一顆熱情的心,爲他人提供幫助。以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節目爲例,該節目至今已經播出20年,而且節目的收視率居高不下,這其中主持人的作用不容小覷。在這檔節目中,何炅常常會身着色彩鮮豔的衣服,在主持節目的過程中常常會做一些大幅度的動作,吸引觀衆的目光,他常常與觀衆打成一片,帶動臺下的觀衆一起做遊戲,增強節目的互動性,提升節目的收視率。由此可以看出,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可以使用副語言表現自己獨特的.主持風格。

三、電視播音主持副語言創作的規律

(一)表情語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在交流時常常會關注面部變化,透過表情的變化,推測情感的變化。對於電視節目的播音主持人來說,在主持節目時,往往會面對成千上萬的觀衆,主持人在熒幕前與觀衆進行交流,合理地應用副語言,可以增強節目的藝術效果。以《火星情報局》這檔綜藝節目爲例,主持人汪涵在節目播出的過程中,會藉助細微的表情變化,把觀衆逗樂,提升整檔節目的趣味性,拉近主持人與觀衆的距離,增強節目的互動性,營造輕鬆愉快的氛圍,可以更好地表現節目的主題,進而提升節目的收視率。

(二)手勢語言

手勢語言也是人們在日常交流過程中常使用的交流方式。研究結果顯示,手勢語言是人們最常用的副語言,它可以更好地表達人們的情感與想法。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手勢語言的用法較爲隨意,在場景不同、面對的人或事件不同時,人們會使用不同的手勢語言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在電視節目中,幾乎所有的主持人都會在主持節目時應用到手勢語言,用手勢語言對聲音語言進行補充。在電視播音主持過程中,主持人透過這種口語與手語相結合的方式,可以避免受衆對消息的誤解,可以增強節目的播出效果。從應用效果的角度來說,主持人藉助恰當的手勢語言,有利於向受衆傳遞形象、生動的資訊,加深受衆對節目的瞭解,有利於調整節目氛圍。

(三)肢體語言

在電視播音主持過程中,肢體語言的表現形式主要可以分爲三種:站、走、坐,一般來說,播音主持人在實際的節目主持工作中,要在鏡頭前時刻保持大方、得體的體態,從而營造出輕鬆愉快的電視節目氛圍,爲受衆創造更好的視覺體驗。例如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趙忠祥,他在主持節目時,時刻保持着挺直的坐姿,肩膀處於放鬆的狀態,兩腳在地面上平落,給觀衆留下穩重、得體的印象。他的體態語言,不僅符合節目的定位,還符合受衆的審美需求,給受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儀表語言

電視播音主持的目的,是爲了向公衆傳遞相應的資訊,爲了提高資訊的傳播效果,要求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爲受衆提供視聽上的良好體驗。一方面,主持人需要有良好的外在形象,聲音也應具有一定的特色;另一方面,播音主持人還要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在電視播音主持中,除了對主持人有容貌要求外,對主持人的儀表也有一定的要求。通常情況下,主持人在直播時,直播環境較爲嚴肅,主持人處於精神高度緊張的狀態,如果主持人在直播過程中不重視自身儀表,很容易給受衆留下工作懶散、不負責任的印象,進而影響電視節目的播出效果。所以,播音主持人要在日常生活中,積累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在節目中重視自身的儀容儀表,對儀表語言的藝術性進行研究,提升自身的整體形象,從而提升電視節目在受衆心目中的地位,爲節目培養一批忠實觀衆。

四、結語

綜上所述,副語言在電視播音主持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播音主持人在主持節目時,使用恰當的副語言,能夠拉近主持人與觀衆的距離,增強節目的互動性,更好地展現節目的主題,加深受衆對節目的瞭解,爲觀衆傳遞豐富的資訊,從而提升電視節目的收視率,提高電視節目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董雪梅.淺談電視播音主持副語言創作的功能與規律[J].西部廣播電視,2015(01):105-106.

2.張嶽.電視播音主持副語言創作的功能與規律探討[J].新媒體研究,2016(07):147-148.

3.喬周揚.電視播音主持副語言創作的功能與規律研究[J].時代教育,2016(07):24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