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上市公司併購績效與外部治理的實證研究

文思屋 人氣:2.58W
上市公司併購績效與外部治理的實證研究
[摘要]2001年發生併購的42家公司,在2000~2003年公司業績均呈現下降趨勢,表明併購在除當年外,並未使公司業績得到改善,公司外部治理機制的錯位和併購動機的異化是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就目前而言,規範併購行爲,建立的外部治理機制是進步公司併購績效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併購績效;外部治理;因子分析
    
  一、文獻回顧與題目的提出
  
  公司之間的併購是促進公司外部治理的有效途徑之—。併購可以使公司外部經濟內部化以降低交易本錢,充分利用其經濟要素,改善自身的財務狀況、產業結構以及產生規模經濟效應。有關公司併購改進公司治理和績效的論述,除了傳統的規模經濟、代理本錢理論、價值低估和壟斷利潤等理論外,還包括瞭如下理論:代理本錢(Manne,1965),經理人主義假說(Mueller 1970),閒置現金流量理論(]ensen 1986),治理協同和經營協同(威斯通等,1998)等。然而,國外的實證分析卻顯示,併購的實際效果與併購動機理論之間存在着明顯的差異。實證研究也很難支援這一理論,紐博爾德(Newbold1970)的研究表明,只有18%的公司在購併活動中承認購併動機與規模經濟有關;現階段西方出現的很多超級併購案,動輒上千億美元,也是規模經濟理論所無法解釋的。Markham(1973)在對30年內發生的混合購併的調查中,發現僅有16%的吞併企業更換了兩個或更多的進階治理職員,在60%的情況下,所有進階治理職員都被儲存了下來。對於這些理論與實踐相矛盾的現象,經濟學家用新的理論進行了解釋,例如,資訊與財富效應(R Bruner and D WMulins,1983)和自負假說理論(Roll,1986)等。這說明,併購能改善公司治理和績效的結論是值得懷疑的.,傳統的“併購是以市場體系取代無能治理”的觀點需要得到糾正。
  近年來,學者們對中國企業的併購行爲進行了實證分析。陸國慶(2000)對1999年滬市上市公司不同類型的資產重組進行了績效比較,結果以爲資產重組能明顯改善上市公司業績。陳信元和張田餘(1999)透過1997年上市公司資產重組的實證研究發現:上市公司在併購活動後,在觀察期31天內不存在明顯的非正常收益,市場對於公司的吞併收購行爲沒有反應。王君波(2003)對1998~2001年發生併購事件進行分析後發現:公司經營業績下滑是導致公司併購的直接動力,併購後存在短期財務狀況改善的現象,從長期看經營業績繼續下滑不可遏制。
  
  二、對上市公司併購績效的研究方法
  
  目前研究併購績效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基於證券市場反映的超常收益法,也稱爲股票事件研究法,即確定一個以併購宣告日爲中心的“事件期”(如-1天,+1天),然後採用累積超常收益(CARS)的法來檢驗該併購事件宣告對股市價格的波動效應;二是基於公司財務指標的會計事件研究法,利用財務報表和會計數據資料,建立一系列以財務指標爲主的績效評價體系,對比考察公司併購前後或與同行相比的經營業績的變化。
  
  (一)研究樣本的選擇
  從《中國併購報告(2002)》、中國證券報(2000-2003)和東方高聖收購網(www.holyhigh.com)相關資料中整理得到2001年滬、深股市發生併購的42家上市公司按以下標準挑選樣本事件:(1)重組類型爲吞併收購;(2)併購規模超過1000萬元人民幣(含1009萬元);(3)至今併購公司沒有退市。
  按照上述條件,考慮到資料和數據的完整性、代表性和指標的異常性等因素,從中選取30家作爲樣本。
  
  (二)研究方法和財務指標的選取
  目前,由於對中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判定存在較大爭議,股價與公司實際業績有較大的背離,加上證券市場的資訊具有一定的虛假性。因此,筆者選擇會計事件法這種更適合中國的研究方法來研究併購績效。儘管會計——利潤指標經常會受操縱,但陳曉等人的實證研究表明中國上市公司的報表盈餘數字具有很強的資訊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