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學校管理中問題管理與管理問題

文思屋 人氣:2.67W

導語:“管理問題”是一種管理價值。透過學校的管理,讓更多的教師和學生獲得在學校事務中的權利和職責,人人有所爲,人人可參與,人人在創造,從而樹立主人公的姿態,去共同謀劃學校的發展。

學校管理中問題管理與管理問題

一、“問題管理”模式

一所學校,特別是小學,每天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爲管理者,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應對各種雞毛蒜皮的問題,舊問題解決了,新問題又出來了。不妨列舉A校長一天的工作歷程,學校本來的工作計劃:一是進行一次學生課外書閱讀情況的調研;二是梳理學校辦學經驗,組織一次省“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申報的討論會;三是對前一段時間所聽語文課進行總結,做一個整體性反饋。然而,這一天的現實工作卻是如下所述。一是語文教師B突有流產跡象,醫院建議休假保胎。校長一大早就開始落實B教師課務,由於師資配備緊張,一直到了中午,纔有了着落。

二是臨近午飯,突然接到上級教育部門電話,下午教育局關工委要到學校考察工作。A校長連忙組織召開相關人員會議,佈置會場,落實講話稿,制定參觀路線。整個下午,A校長都在陪着老同志座談、參觀。

三是晚上7點,A校長突然接到學校某教師電話,該教師班上的一名學生,放學至今未歸。A校長立即趕到學校,首先向該教師瞭解該生情況,並與其家長溝通,確定新的尋找方案。

一直忙到晚上10點多,他接到家長電話,稱該學生已經回到家中,這才如釋重負。這樣的管理狀態,並非偶然,而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樣的管理經歷,並非個案,擔任過校長的人都耳熟能詳。如果我們從“問題”角度來看,A校長的管理,可以稱之爲“問題管理”,即以具體的現實問題爲管理導向和原點,以問題解決爲目標和終點,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即時性。以應對“變化”來改變“計劃”,對突發問題進行即時性應對和反饋,體現了教育問題的多發性和複雜性。

二是隨意性。管理工作重在“應變”,而“剛性”計劃落實不足,管理立場過於變化,缺乏常態的管理秩序和管理職能,就會導致工作比較混亂。

三是短期性。“問題管理”對教育矛盾是治標不治本,教育中的本質矛盾依然存在,類似問題今後還會層出不窮。管理成本會不斷提高,管理效益反而會不斷萎縮。由此可見,“問題管理”是沒有預見的短期行爲,這樣的管理只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教育教學管理只能跟着“問題”走。教育教學矛盾依然循環往復,逐漸變得根深蒂固。

二、“管理問題”模式

所謂“管理問題”模式,就是一所學校將工作分爲兩大類,即常態工作和應急工作。常態工作始終穩健地行走在正常的`管理軌道上,而應急工作,就是在問題還沒有發生之前,就已經產生應急預案。學校自身透過制度建設,已經形成常態的管理應急模式,具備充分的抗風險能力。比如,C學校遇到同樣的問題,卻處變不驚,利用制度上的低成本來化解教育矛盾,產生良好的管理效益。

其一,代課制度。C學校規定,每一個教師每學期都有義務代5節課。同時,學校還與一些優秀的退休教師簽訂臨時代課協議,協議中規定:每月支付一定數量的顧問費,一方面對剛進校的年輕教師進行“傳幫帶”,另一方面可以應對突發情況,及時填補臨時性缺位的教師崗位。

其二,接待制度。學校規定,接待工作由學校辦公室與分管副校長負責。辦公室負責會場佈置、彙報材料起草,分管校長負責接待過程中的內容策劃、線路安排。

其三,接送制度。學校明確規定班主任每天早上到校要清點學生人數;每天放學,要在規定地點,將每一名學生送到家長手中;每天必須填寫接送記錄,並及時彙總到年級組長手中。從這些制度中,我們發現,C學校的管理都是預設性的,都是指向問題可能發生的教育教學環節以及可能產生教育教學問題的細節。因此,C學校的管理具有以下特點。

一是長效性。這樣的制度一旦約定俗成並正常執行,便可以將校長從繁瑣的問題中解放出來,去思考學校和教師發展的長遠問題,讓校長從“事務型校長”變成“研究型校長”“學者型校長”。同時,不管校長是否在場,問題都能得到高效率的處理和解決。

二是主動性。在問題沒有發生之前,便能考慮到可能要出現的問題,並將應急預案制定出來,落實到位。一方面,可以減少問題發生,或者根本不會發生;另一方面,問題一旦發生,可以責任到人,在第一時間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這樣可以極大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三是責任性。管理的一個關鍵策略就是透過制度使責任到人。只要將每一個崗位,每一項工作落實到人,調動每一名教職員工的積極性,讓他們感受到“人人都是管理者”,那麼,就會出現每項工作都有人在想,每項工作都有人在做,每項工作都有人在查的良好狀態。由此可見,“管理問題”旨在未雨綢繆,可以最大限度地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管理問題,可以讓校長變成一個真正的管理者、制度的規劃者和制定者以及學校發展的思考者和策劃者。

三、學校管理應由“問題管理”向“管理問題”轉變

一所現代學校,其核心問題是執行力。怎樣讓每一位教師成爲學校科學制度的執行者,這是當下每一位校長需要思考的問題。首先,“管理問題”是一種管理上的“解放”。“管理問題”模式可以極大限度地將學校、校長從日常的事務中解放出來,着眼學校的長遠發展和文化構建,讓學校有更多的特色,從而建設更優質的教師隊伍,培養具有時代特色的人才。其次,“管理問題”是一種管理價值。透過學校的管理,讓更多的教師和學生獲得在學校事務中的權利和職責,人人有所爲,人人可參與,人人在創造,從而樹立主人公的姿態,去共同謀劃學校的發展。最後,“管理問題”是一種管理文化。要從源頭管住問題,讓同樣的問題不再發生。制定並實施制度,纔是一種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所以,學校和校長,要強化制度建設,有了科學的制度,才能產生良好的效益,才能打造出優質的師資,才能促進學校和學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