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民營企業治理審計的應用基礎

文思屋 人氣:9.37K
論民營企業治理審計的應用基礎
強化內部審計是所有成長型民營家確當務之急,成功的民營企業已不滿足於內部審計常規性的工作,治理審計發揮着其他治理手段不可替換的作用,其基礎條件包括,明確治理審計的實質目標、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必要的審計程序和標準及特殊的技術。  治理審計的實質目標  民營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建立經歷了不同的過程,從內審機構的行政隸屬關係、工作職責權限、工作內容和範圍、審計效果等重要方面都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實驗”過程,在這個艱難的發展過程中,內部審計和民營企業家終於確立了民營企業設立內部審計的目標就是增加企業效益和進步工作效率。  效益和效率可以理解爲績效,它來自於過程。企業的運營過程就是一根完整的循序不斷的鏈條,只有健康、高速運轉,過程才能確保創造績效。而過程控制本身是治理職能,不是內部審計的職責,治理審計要求內部審計參與治理又不參與治理,事實上很難嚴格做到。在民營企業內部審計就是裏的專職外科門診大夫,僅限於驗病開方,不兼賣藥品和參與手術開刀,以發現風險和轉移風險爲己任。內部審計找準切進點和擺正這個位置有三個必要條件應同時具備。第一,高度獨立的體制。最適合國情的內部審計機構應直接受企業的董事長領導,特點是確保獨立性和有效性。第二,內部審計機構應確保有能力履行內部審計職責。第三,能夠實現審計目標——增加效益,進步機構工作效率。  基本條件和主要內容  民營企業內部審計的工作範圍較大且具雜亂感。這是由企業高層高度信任或直接授權所造成的。一般情況下,常規審計很難進進規範化審計程序,企業高層也不關心你內部審計的工作過程,只問結果。這是民營企業內部審計的特點。但就治理審計而言,沒有明確的審計對象和開展內部審計的基本條件,搞治理審計很難操縱。一方面很難跳出常規財務審計的圈子,另一方面內部審計很難開創新局面。因此開展治理審計必須解決以下審計環境。  1、治理審計面對的是各級職業經理人,其優秀素質的集中表現是較強的治理意識和較高的工作效率。主觀上理解、關心、支援內部審計的時間本錢不會過高,工作溝通、配合、減少和解決矛盾都能在一個平臺上順利進行。  2、經營目標和考覈認證標準明確。民營企業在經營上具有靈活性。這是由於市場企業的生存決定的,在企業內部無論哪個主管、部分、負責人、總經理、總裁都有明確的責任目標和詳盡的考覈認證辦法。但是,這種目標和考覈認證之間有沒有衝突,考覈是否獨立、嚴格進行,有無共同利益在裏面是企業所有者最關心的,內部審計職能的實現是解決企業高層最關心題目的最好途徑。  3、內部控制制度健全並不斷得到修正。民營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因企業文化和發展規模的不同而存在差別。一般情況下都能圍繞企業效益來制定。但最輕易被職業經理人“遺忘”也是企業所有者最關心的題目是內控制度均缺乏“違約條款”或制度輕描淡寫沒有責任承擔者,不具操縱性,出了題目或矛盾找不到文字上的`東西,往往找不到責任人。這說明制度本身有題目。這是民營企業家最不願看到的事情。內控制度的不完善就是沒有壓力,這會直接影響企業的效益和機構的工作效率。那麼與生產、經營、治理相匹配的內部控制制度這根鏈條是否健全,有無死節、壞節、環節鏈是否有隱患和風險僅靠企業家一人是顧及不到的,靠各“環節”彙報仍存在報喜不報憂之嫌。治理審計的參與就不同了,由於內部審計與運營無直接利益關係,透過內部控制制度符合性測試以及從各種調度會、協調會、總經理辦公會、總裁辦公會、董事會議上反映出來的各種矛盾、衝突、脫節、扯皮等負面資訊均能發現內部控制制度的盲區和盲點。個別責任部分和責任人不作爲暴露無疑。  4、要有良好的企業文化。民營企業的企業文化的核心是職工的凝聚力,內容包括生存觀、責任感、回宿感、誠信和企業發展理念。民營企業發展的關鍵首先是老闆,其次是能從內心徹底認同該企業文化的合格的稱職的具備高素質的職業經理人團隊。以誠信爲條件的充分授權激發出創新的動力,使各級職業經理人時刻銘記民營企業賦予自己的職責和義務。職業經理人要想在民營企業生存和發展就必須具備勇於承擔責任的能力和付出對企業忠誠的代價。  5、要有的內部審計標準。治理審計實現終極目的的途徑是透過獨立的評價活動來完成的。在不違反的條件下,內部審計要制定重點審計項目的審計標準。主要包括採購本錢審計標準、有效生產本錢審計標準、資金預算審計標準、應收賬款審計標準、特殊風險審計標準、部分盡責程度審計標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