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後感作文>

《素質教育在美國》讀後感

文思屋 人氣:6.73K

 讀後感參考一

《素質教育在美國》讀後感

幸拜讀了黃全愈先生所著的《素質教育在美國》一書,感慨頗多。它以一名留美博士眼中的中美教育爲副題,從他年幼的兒子在美國所受的教育與在國內的教育相比,而進行的一系列的深層次的理性思考。其間,黃博士提到“要不要懲罰孩子”,他描述了自己兒子礦礦所經歷的懲罰教育,透過美國的一些懲罰教育現象分析了美國教育的一個基本理論:每一個人的內心都存在一種膨脹的自我,與人之本性共在。它表現爲過分的自負和過多的自我中心。

與亞洲一些國家的孩子相比,美國孩子往往更開朗,更敢作敢爲,而且更富於表現欲。書中有這樣一部分的描寫,讓我歎服連連:------由美國電視老明星比利·卡斯比主持的“孩子說的有意思的話”是一個很受歡迎的節目。這個節目其實很簡單,在每次30分鐘的時間裏,由“天才老爹”比利·卡斯比對三個四五歲或者七八歲的孩子進行現場採訪。參加這個節目的孩子都是從自願報名者中選出的,並無事先排練。一個五歲的小男孩告訴比利·卡斯比他會拉小提琴。比利讓他拉個曲子聽聽,那孩子一本正經地說:“儘管你沒付錢,但我還是決定爲你拉一首。”像模像樣地拉了幾下琴絃後,說:“對不起,昨天我的音樂老師遲到了,所以我沒能學好。”然後把琴夾在脅下,鞠躬作謝幕狀。比利·卡斯比風趣地說:“謝謝你!”那孩子馬上接着答:“You are welcome.”直譯成中文“你是受歡迎的”意譯爲“您是值得我爲您拉琴的”。

儘管那男孩並不怎麼會拉小提琴,但他表現出來的卻是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自信。孩子的自信和自然流露出來的“捨我其誰”的“自我感覺良好”,讓我歎爲觀止。腦海中不由交替凸現着這樣兩幅畫面。

畫面一:踏進三(4)班課堂,面對着一張張自我感覺良好,充滿個性的笑顏,我應對的是一張神情高度嚴肅,臉色絕對難看的尊師之顏;隨着雙眉緊鎖,不由計上心頭,一上場便殺了個“回馬槍”,給那些自命不凡的孩子來了個“下馬威”。還不時琢磨着如何給這些不順眼的孩子念道“緊箍咒”,好讓他們收斂銳氣,藏起傲氣,不再狂妄自大。尤其是那個姓李的同學,自我感覺好極。當我高聲表揚某同學朗讀不錯時,他則輕蔑哼哼,不屑一顧地嚷道:“爲什麼不表揚我,我比他讀得更好?”聽!多自負呀!心頭盛怒得我那容得下他如此自傲,不免劈頭蓋臉一頓教育,意欲澆滅那閃閃跳動得自信火花,還孩子一個“自知之明”。

畫面二:三(3)班課堂裏,我正眉飛色舞地在講課,孩子們在靜靜地聽講。突然,有隻小手舉了一下,忽又垂了下來。我感覺到孩子有話想講,便示意他站起來說。不料,孩子臉一紅,頭一縮,一吐舌頭,不再吱聲。我微笑着詢問,孩子臉色忽閃着惶恐,扭捏着還是沒吭聲。我彎下腰,笑容可掬再探,孩子大概抵不住我盛情相邀,勉強站起,低聲細語道:“老師,您黑板上的字好像寫錯了!”我回首細看,猛驚,果不其然,我一時手誤,寫了個錯字,心想:真不應該呀!急忙改過致謝,並當衆大讚其專注細緻,能及時發現老師的錯誤。不料,衆曰:“我們都發現的!”“那爲何‘知情不報’?”我疑曰。“我們不敢!”“有何不敢?”我惑曰。“我們以爲老師總是對的。”我驚歎:“嗚呼,哀哉!如此不自信。”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成績優秀的學生對自己的成績都不夠有自信,更何況去面對那些沒把握的事情呢?靜下心來反思我們的教育,我更理解了賞識教育的要義。試想我們的孩子上臺去表演,如果表演不好,出了洋相那我們的老師與家長會如何對待“丟醜”的孩子呢?毋庸置疑,“賞識教育”將會從容接納孩子,並激勵安慰孩子,親切地告訴孩子:“失敗是成功之母”,幫助孩子儘快找回自信。

然而不能否認的是,在我們的家長與教師羣中,大部分的師長寄孩子於很高的期望,他們不允許孩子失敗,不接受孩子的失敗。一旦孩子未能如願,便不停地責罵與埋怨,諷刺挖苦,甚至懲罰與變相體罰,所謂是讓孩子“吃一塹長一智”,痛定思痛,牢記教訓。在如此“高壓教育”下成長地孩子,自然便少了一份銳氣,那份美好的自我感覺已在大人的諷刺與漫罵聲中支離破碎,當然更談不上對自己有信心了。驀然驚覺,我頓感汗顏,反省自己在賞識教育這一塊的實踐還未見奇效。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一如既往,努力實施,讓孩子們在 “我能行!”體驗活動中擁有百分之一百二十的自信。

 讀後感參考二

總的來說這一本書寫得通俗易懂,就象是一個普通人一樣讓人覺得親切,不要以爲是本小說,其實記的全是真實的生活。作者既是一個父親又是一個教育家,他用邊敘事邊議論的形式,以小見大的方法,剖析了中美教育的差距。

書中描述的是美國的教育情況,對照的是中國的教育現狀。正是在比較中我們才能真正看到自己和別人的差異。全書說道理的地方也不多,例子倒是非常有趣。而這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實例卻說明了一個個讓人無法釋懷的道理。使我深受啓迪。

批判性閱讀

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七 教育要不要平等”中對礦礦經歷的“天賦教育計劃”的講述,就礦礦的數學水平來說在中國也就是中等,而在美國就可以入選天賦教育班。如果說中國傳統的早慧教育是把孩子當成“鴨”來早填、多填;那麼,美國天賦教育又怎樣給孩子打基礎?美國“神童”又練什麼“童子功”?

中國教育界有個較爲流行的觀點,認爲美國的基礎教育忽視基礎,只有中國的教育重視“雙基”。果真如此嗎?

作者以印第安納州佳里學區的K12語言藝術課的天賦教育計劃爲例。在這份從一年級到十二年級的計劃裏,根本看不到什麼考試成績達標一類的東西,開篇第一功是“培養批判性閱讀能力”。

作爲美國天賦教育的入門功夫,所謂“批判性閱讀”,就是不僅從閱讀中吸收性地學東西,更重要的是從閱讀中批判性地學東西。死記硬背、人云亦云,那是末流功夫。批判性閱讀纔是硬功夫,纔是高段位的閱讀行爲。

爲了達到“批判性閱讀”之目的,該計劃循序漸進地設計了各個年級的培養目標,讓學生的批判性閱讀能力在閱讀、評價、爭論中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在應試教育的教學氛圍中,批判性閱讀簡直無異於自殺。當老師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學生讀一篇文章時,現成的標準答案已在恭候着你。有哪個老師敢鼓勵學生去批判性地閱讀課文?哪篇課文不是精選的佳作?怎能批判性閱讀?

作者國內上學時,讀魯迅的文章,有些句子,怎麼讀也讀不順。例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有一句“長媽媽曾經講給我一個故事聽”。當然,這不能說有語法問題,但讀來總有點不太順。再比如,《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中有一句“落水狗的是否該打”。爲什麼不說“落水狗是否該打”,也不說“落水的狗是否該打”,偏偏說“落水狗的是否該打”?他試圖從各種語法角度幫魯迅找那個“的”字的答案,均無法說服自己。於是,懷疑是排版印刷的錯誤,但找來其他版本,一模一樣。魯迅不愧一代偉人,思想之深邃,文筆之辛辣,語言之生動,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於是,只能突然懷疑自己是否“神經搭錯線”?

前兩年,作者到哈佛辦事。友人指給他看:哈佛大學的標誌是三本書——兩本朝上開着,一本朝下蓋着。什麼謎底?朋友引而不發。尋思了幾天,豁然開朗:哈佛想告訴她的學生——書本傳播了知識,傳播了真理;但書本也傳播了謬誤。因此,哈佛的師生都要不唯書,不唯上!哈佛追求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批判性閱讀行爲。

哈佛的校訓是:Let Plato be your friend, and Aristotle, 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中文翻譯爲“與柏拉圖爲友,與亞里士多德爲友,更要與真理爲友”。哈佛大學的校徽也是顯示哈佛的辦學方針的:它的主體部分以三本書爲背景(兩上一下),在上面的兩本書上分別印刻有“VE”和“RI”兩組字母,而在下面的一本書上則印刻有“TAS”這組字母。三本書的背景則是一個盾牌圖案。”VERITAS”的拉丁文就是“真理”的意思。

批判性閱讀是一種自我教育的過程。從批判中吸收,是一種主動的吸收,是過濾後的吸收。吸收的是精髓,是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質疑、批判,從而對知識進行重構,成爲知識的主人、學習的主體。批判性閱讀必須以獨立思考爲基礎。沒有獨立思考,沒有創新意識,就沒有自己獨特的觀點。因此,批判性閱讀是培養創造性人才的第一塊基石。

批判性閱讀的入門功夫是“批判性聆聽”。美國天賦教育倡導“批判性聆聽報告”,讓作者感到震動!在中國,有哪個中小學校長在給報告人作開場白時,號召孩子們要“批判性聆聽”嘉賓的報告?孩子們給報告人的,從來都是鮮花和掌聲。殊不知,“批判性聆聽”也是一種需要從小培養的能力。從小就逆來順受,長大則難以獨立自主。

中國的母語教育不太重視培養“聽”的能力,就更不要說培養“批判性聆聽”的能力啦!在許多人看來,似乎“說”與“寫”是一種能力,需要培養;而“聽”和“讀”是與生俱來的本能,不需要培養。於是,“演說”和“寫作”可以是一門學問;“聽”和 “讀”卻沒得到足夠的重視。其實,“聽什麼有益”、“怎麼聽有效”、“爲什麼必須這樣聽”……都大有學問。

“批判性聆聽”不是事事都作對、處處唱反調;或者乾脆爲反對而反對,進行盲目批判。“批判性聆聽”,講究的是不盲從,把獨立分析和理性思考作爲思維的“過濾網”,去吸取說話者的精華。“批判性聆聽”的關鍵是: 既不要盲目地全盤接受,又要虛心地吸收對方的精華,然後去“悟”出自己的思想。至於是不是要唱反調,倒不一定。許多時候,孩子的“起疑”、“存疑”,更像 “批判性聆聽”。簡單地把“批判性聆聽”看做“對着幹”,完全是一種誤解。

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否培養“批判性閱讀”和“批判性聆聽”的能力,也是培養“聰明的孩子”和培養“智慧的學生”的區別。

如何成爲一個好老師

作者在兒子礦礦接受的“天賦教育計劃”中,特別提到了擔綱的一位年紀很輕的亨利克先生,礦礦對這位老師的評價很高,在他自己出的書《放飛美國》中做了如下描述:

我認爲判斷一個老師的優劣,除了看他或她怎樣(how)教書外,再就是看他或她爲什麼(why)要當老師。這個why是教書的內在動力---innermotivation,是隱藏在老師教學行爲後面的推動力。如果雖有這個推動力,但不是那麼強勁,或者動機不是那麼合適,不但老師的教學會受到影響,學生的學習也必然受殃及。

你曾經被強迫去做一些你不願意去做的事嗎?不論是去參加一種運動,或是學一種樂器,或是做一項工作。如果我上述猜測不錯的話,你一定會有這樣的感受:被迫去做和自願去做的結果會很不一樣。

我經常畫畫,在我自由支配的時間裏,有時我會坐下來畫上些什麼東西。畫畫讓我認識到自己的某些天賦。當我父母親強迫我畫畫時,我不會去畫。當我自己強迫我自己去畫畫時,我也不會去畫。如果把畫畫當成一件正事,我也不會去做。再就是,如果是爲了賺錢,我更不會去畫。我畫畫只有一個原因,一個惟一的原因,這就是因爲我愛畫畫。這很簡單,被迫去畫畫,和被錢驅使去畫畫,其結果根本不可能與那些發自內心的愛好或激情驅動下畫的畫相比。

幹你想幹的事嗎?這個想法在美國很難被接受。因爲在這國家裏,金錢是推動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