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書筆記>

《大國崛起》讀書筆記範文

文思屋 人氣:2.59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何不寫一篇讀書筆記記錄下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國崛起》讀書筆記範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國崛起》讀書筆記範文

《大國崛起》讀書筆記1

透過閱讀《大國崛起》,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發達國家一步一步走向現代化的過程,意識到了一個民族爲建立一個現代化的發達國家應該具有的歷史使命,同時我也清醒地發現了自己民族和國家的缺點和歷史經驗的不足。明治維新後日本經濟蘇迅速增長,爲了獲得更大的利益,日本政府開始對外發動侵略戰爭,並且參加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都以失敗告終,並且第二次世界大戰給於日本毀滅性的打擊,但是戰後日本卻以驚人的速度崛起。我認爲主要包含一下主要原因:

得益於重視教育和重視人才的培養,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萬夫曾經指出:“從明治以來,一直到今天,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戰後經濟的發展非常驚人,爲世界所重視,造成比情況的重要原因,可歸結爲教育的普及和發展。”美國著名發展經濟學家舒爾茨說:“戰後日本物質資本存量幾乎蕩然無存,但其國家財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識水平的人還大量存在。”日本重視教育的歷史可上溯到明治維新時代,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國範圍內普及義務教育的國家,比美國早4年,比法國早10年。正如日本前內閣總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說中所說的:"人是我國的財富,教育是國政的根本。"這應該是日本崛起奇蹟的根源。

結論:大國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國與國之間的較量說到底就是國民素質的較量,是人才的較量。不客氣地說,中國由於難以接受別人的教育思想,國民整體素質與發達國家的相比都不是一個等級。一個居安思危的國家纔有資格談論誰是第一,所以我們要做的基本的也是作重要的就是努力提高我們的國民素質。

《大國崛起》讀書筆記2

不知道爲什麼,我總是對那個處在中歐的強大國家——德國有一種莫名的喜愛,那裏的一切都在深深吸引着我。爲此,我特意去借了《大國崛起》一書,能讓我在字裏行間探尋有關德國的前世今生。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歐洲中部最大的國家。這個在20世紀的世界歷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國家,曾經是歐洲大陸上一個姍姍來遲者。”這段話真切地表明瞭19世紀德國的現狀——四分五裂。偉大的德意志詩人席勒就發出過沉痛的呼喊:“德意志?它在哪裏?我找不到那塊地方。”由於各列強不願看到一個強大的德意志的存在,希望能維持一種“歐洲均勢”。在反法戰爭勝利之後,在“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的廢墟之上站起來的是鬆散的“德意志邦聯”,分裂爲38個小邦國,主要的兩個是普魯士與奧地利。分裂的德國仍看不到最終統一的希望。

還好,一位巨人站在了歷史的轉折點上,經濟學家李斯特堅定的站了出來,正是他所提出的.“全德關稅同盟”推動了德意志統一的開始。他還竭力推動建設了德意志鐵路系統,讓德國在1872年,鐵路總里程達到22426公里,超過了英國,成爲歐洲第一。但這位忠貞的愛國者,卻飽受那些諸侯的壓力與逼迫,不得不放棄職業,清貧一生。但李斯特對德意志的統一與未來發展的前途做出了卓越的不可磨滅的貢獻。

雖然德國在20世紀成爲了一戰與二戰的發源地,給世界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二戰後德國總理在紀念碑前的一跪就表明了德國民衆對過去歷史的懺悔。來到21世紀,德國在取得冷戰後的統一以後,更是取得了極大的發展,先是與法國和解,驅散了瀰漫在兩國之間的仇恨陰霾。又倡導成立了歐洲煤鋼聯營體,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歐盟。它正以一種嶄新的姿態在國際社會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懷着對德國深深的喜愛,我要向大家推薦這本書。

《大國崛起》讀書筆記3

任何一個偉大的思想就像一個美麗的火焰,是否能夠產生巨大的能量還要看有沒有所需要的乾柴。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最主要的“乾柴”就是國民的素質和教育。依法國爲例:

受文藝復興影響的16世紀宗教改革產生的新教教派與舊教分庭抗禮,他們爭奪兒童和羣衆的手段就是教育。透過這場爭奪戰,各方在教育方法上重視數學、地理、歷史,注意採用實物教學和進行練習,着意發展學生的智力。這使得法國新一代的素質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創辦於1684年的訓練初等學校教師的講習所是歐洲最早出現的師範教育設施,對確保教師的質量起到關鍵性的作用。19世紀以前,法國高等教育享有桂冠的榮譽,其學術水平在西歐是很高的。

盧梭是18世紀法國啓蒙運動的著名思想家,他出生於瑞士日內瓦。10歲時,父親因受人陷害逃離瑞士。盧梭13歲即開始自謀生計。他當過學徒、雜役,爲人抄寫過樂譜,做過家庭教師。寄人籬下所遭受的屈辱和冷遇,長期漂泊不定的貧困生活,培育了盧梭對於"殘暴和不正義"的反抗意識。1762年,盧梭的長篇教育哲理小說《愛彌兒》問世。盧梭在這部構思20年,撰寫3年,精思熟慮的傑作中,對當時法國腐朽的政治、宗教特別是教育進行了猛烈抨擊。他提出培養真正符合社會需要的新人的構想,描繪了一幅培養新人的藍圖。這部長篇檄文剛一發表,就轟動了整個法國和西歐。法國政府下令逮捕盧梭,焚燬《愛彌兒》。盧梭被迫逃到瑞士,翌年又出走英國。1767年,盧梭返回法國,避居於巴黎市郊。1772年完成了自我評傳性的最後一部著作——《懺悔錄》。1778年與世長辭。

盧梭的教育方法被他的同胞,瑞士人裴斯塔洛齊所繼承。瑞士政府首先他的按年齡分組來發展兒童的不同能力的教育方法實行教育。後德、法、英、意、俄、美等國政府,也紛紛派遣專家和官員前來學習。裴斯塔洛齊所創建的伊佛東學校成了蜚聲歐美的“國際學園”。有趣的是,瑞士政府首先採用這種教學方法,美國政府發起了聲勢浩大的《盧梭、裴斯塔洛齊教育思想》的運動。前者成爲今天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後者成爲今天世界上的霸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