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書筆記>

FLASH遮罩動畫的學習筆記

文思屋 人氣:1.28W

一、遮罩動畫的製作方法

FLASH遮罩動畫的學習筆記

專家提示:

遮罩動畫的原理是:在舞臺前增加一個類似電影鏡頭的對象,將來匯出的影片,只顯示電影鏡頭“拍攝”出來的對象,其他不在電影鏡頭區域內的舞臺對象不再顯示。

(一)基本步驟:

1、新建文檔

2、匯入一張圖片到舞臺

3、新建圖層2→選擇【橢圓工具】→繪製一個無邊框任意填充色的圓(將此圓當作電影鏡頭對象來使用)

注:共兩個圖層,圖層1放置的`是匯入的圖片,圖層2放置的是繪製的圓。

4、定義動畫遮罩效果→右鍵點擊圖層2→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勾選“遮罩層”

注:執行步驟4後,圖層的結構發生了變化。

圖層1的圖標改變了,從普通圖層變成了被遮罩層,並且圖層縮進,自動加鎖。

圖層2的圖標改變了,從普通圖層變成了遮罩層,自動加鎖,舞臺顯示也發生了變化,值顯示電影鏡頭“拍攝”出來的對象,不在電影鏡頭區域內的舞臺對象都沒有顯示。

5、Ctrl+回車,測試效果,可以看到只顯示電影鏡頭區域內的圖像。

(二)改變鏡頭形狀

6、在圖層1的第30幀按F5鍵,插入普通幀→選擇圖層2→將圖層2解鎖→在圖層2的第30幀按F6鍵,插入關鍵幀→按Ctrl+T(開啟變形面板)→將圓放大尺寸(比例)。

7、右鍵在第1-30幀區間點擊→創建補間形狀

8、Ctrl+回車,測試效果,可以看到只顯示電影鏡頭區域內的圖像,並且隨着電影鏡頭的不斷變大,顯示出來的圖像區域也越來越多。

(三)改變鏡頭位置

9、將圖層2第1幀上的圓拖放到舞臺左側,將圖層2第30幀上圓恢復到原來尺寸(比例),並拖放到舞臺的右側。

10、Ctrl+回車,測試效果,會看到隨着電影鏡頭的移動,顯示出來的動畫內容也發生了變化,好像一個探照燈照射的效果。

專家提示:

1、在遮罩動畫中,可以定義遮罩層中電影鏡頭對象的變化(尺寸、位置、形狀等變化),最終顯示的遮罩動畫效果,也會隨着電影鏡頭的變化而變化。

2、除了可以設定遮罩層中的電影鏡頭對象變化,還可以讓被遮罩層中的對象進行變化,甚至可以是遮罩層和被遮罩層同時變化。

這樣就可以設計出更加豐富多彩的遮罩動畫效果。

二、利用遮罩動畫實現電影鏡頭效果

1、新建文檔

2、匯入一張圖片到舞臺

3、選擇【任意變形工具】→將圖片壓扁、拉長,並讓圖片左端對齊舞臺左端;在40幀按【F6】插入關鍵幀→將圖片向左移動使圖片右端對齊舞臺右端。

4、選擇第1幀、40幀區間→右鍵點擊→創建傳統補間

5、新建圖層2→選擇【矩形工具】→繪製一個無邊框任意填充色的矩形(散件)→調整矩形寬度和舞臺寬度相同,高度和圖片高度相同

6、定義動畫遮罩效果→右鍵點擊圖層2→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勾選“遮罩層”

7、Ctrl+回車,測試效果

注:這樣就定義了一個這種動畫效果,圖層2上是一個鏡頭的鏡頭“拍攝”對象,保持靜止不動,圖層1上是一個圖片,它在做一個從右向左的移動動畫,按下Ctrl+回車可以看到一個從左向右電影鏡頭的拍攝效果;之所以有這種效果,是因爲相對運動的視覺,圖層2上的鏡頭並沒有動,只是圖層1上圖片在動,而我們最終看起來好像是電影鏡頭在移動一樣,從這裏可以體會到遮罩動畫的奇妙效果。

推鏡頭效果製作

1、將圖層1解鎖→將圖層2隱藏→在圖層1第70幀按【F6】插入關鍵幀→選擇第70幀上的圖片→按Ctrl+T(開啟變形面板)→設定寬和高同時放大到300%。

2、選擇圖層1的第40幀→選擇圖層2第70幀→按【F5】插入幀。

3、Ctrl+回車,測試效果。可以看到電影鏡頭從左向右拍攝景色後,推鏡頭得到一個景色的近景效果。

三、遮罩動畫應用實例:

文字遮罩動畫(水波文字特效)水波在文字上慢慢趟過,給人一種特殊的視覺效果。

(一)文字動畫製作步驟

1、創建影片文檔和元件

⑴新建文檔→進行相應設定(280*100,舞臺顏色任意)→確定。

⑵執行插入→新建元件【Ctrl+F8】→名稱“文字”、類型“圖形” →確定。

⑶選擇文字工具→輸入文字→開啟屬性面板【Ctrl+F3】→進行相應設定(字型、字號、顏色等)

⑷執行插入→新建元件【Ctrl+F8】→名稱“遮罩”、類型“圖形” →確定。

⑸開啟顏色面板→選擇填充類型爲線性漸變→設定合適的填充顏色(如:黑、白、黑)。

⑹選擇矩形工具→在場景中繪製一個縱向矩形。

2、創建黑白文字漸變動畫

⑴返回場景1→新建圖層2→將圖層1命名爲遮罩矩形→將圖層2命名爲遮罩文字。

⑵開啟庫【Ctrl+L】→將文字元件拖放一個實例到舞臺中央。

⑶開啟對齊面板【Ctrl+K】→勾選與舞臺對齊→水平中齊→垂直中齊。

⑷選擇矩形遮罩圖層→開啟庫【Ctrl+L】→將遮罩元件拖放八個實例到遮罩圖層。

⑸點選【選擇工具】→框選八個實例→開啟對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