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2017《晏子使楚》教學反思

文思屋 人氣:1.5W

《晏子使楚》是一篇歷史故事,講的是春秋時期齊國的晏子出使楚國,楚王想侮辱晏子,晏子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針鋒相對,反駁了楚王,維護了國家尊嚴的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晏子使楚》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2017《晏子使楚》教學反思

2017《晏子使楚》教學反思一

晏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當過齊國宰相。課文記敘了晏子出使楚國時,智鬥楚王、維護齊國尊嚴的三個小故事。

晏子出使楚國,受到楚王三次侮辱,但他運用自己智慧,進行了超凡脫俗的爭辯,不但維護了自己和祖國的尊嚴,反而將了楚王一軍,得到了楚王的尊重。

在教學中,晏子的爭辯不應用嘴巴或書本傳授給學生,而應創設情景,提出問題,讓學生設身處地地去思考,去爭論。讓學生嘗試着像晏子那樣思考,像晏子那樣去回答難題,然後再讀課文,這樣就大大刺激了學生讀課文的興趣,在讀課文的過程中爲自己的觀點尋找論據,進行邏輯思考。

本文記敘語言簡潔生動,透過對話展開情節,刻畫人物,雙方辯詞的鋒芒,都表現得準確而生動,恰當地體現了人物的身份特徵。我在教學中,對於晏子的語言分析得較爲細緻,對楚王的語言和神態卻沒怎麼顧及到,這是做得不足的地方。文中楚王的話不多,多爲設問口氣,從“楚王見到了晏子,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能體會到楚王的目空一切、傲慢無禮。“既然有這麼多人,爲什麼打發你來呢?”其中“打發”一詞,可以看出楚王對晏子的不尊重。後來,他又藉故侮辱齊國,笑嘻嘻地對晏子說:“齊國人怎麼這樣沒出息,幹這種事情?再一次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目空一切、傲慢無禮的楚王形象。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細細品味。

學完課文之後,讓學生分角色朗讀,演課本劇,體驗課文內容,使更多的學生獲得展示自己的.機會。

2017《晏子使楚》教學反思二

《晏子使楚》是小學語文教材人教版五年級下冊中一篇課文。本組課文的學習要點: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並學習用得體的語言進行表達,我在設計教學設計時,把感受晏子的言語交往技巧作爲學習重點,讓學生在晏子與楚王的針鋒相對中,感受到晏子語言的藝術、智慧的魅力。

首先從文章的最後一句話入手,讓學生質疑,根據學生的疑問展開教學,讓學生自己找到疑問的答案,再次緊緊抓住晏子的語言引導學生深入閱讀課文,體會晏子所說的話,利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句子,感悟晏子的聰慧和機智,同時利用朗讀、模仿人物的語言、表情,在讀中感悟人物的心理。其次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課堂中,我最大限度地還給學生較多交流討論,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的時間。最後及時評價,盡最大可能激勵學生。在本課堂中較大程度地激發了學生探究語言文字的興趣,比較成功。這其實是我在語文課上一直追求的狀態: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儘可能地激勵學生,引導學生,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我會堅持做下去。最後,利用拓展材料讓學生明白得到別人尊重,維護國家尊嚴,需要怎麼做?讓學生明白課文中所揭示的道理。我希望營造的是一個師生平等,和諧共進的課堂,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課堂。

但回過頭重新審視這堂課,我覺得自己有些地方做得不太得當:

1、在學習晏子和楚王的三次針鋒相對中只是注重了晏子機智靈活的辯論和反擊技巧,忽視了晏子不卑不亢處處以國家尊嚴爲重的凜然氣節,使晏子的人物形象不夠豐滿高大。

2、在文字的朗讀上,我還有很大的缺陷,晏子的語言讀得還不是十分到位。

在今後的備課過程中,我想我應該更多地思考和推敲,認真領會新課程標準,爭取備好每一節課,上好每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