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認識整萬數教學反思範文

文思屋 人氣:3.05W

教學反思是教師提升自己的必要途徑,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關於認識整萬數教學反思範文,歡迎大家閱讀!

認識整萬數教學反思範文

認識整萬數教學反思範文【1】

學生在三年級學習認數時,已經初步認識了“萬”,並能正確地讀、寫10 000。這是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結構同化新知識的基礎,也是本節課學生進行預習的起點。課前,我讓學生進行了預習,並設計了幾個預習提綱:1、看書,想想今天學習的認識整萬數與之前的什麼知識是有聯繫的?他們的相同點是什麼?2、透過預習你認識了哪些新的計數單位,它們分別是怎樣來的?3、與這些新的計數單位相對應的數位是什麼?怎樣把它們在數位順序表中補充進去?4、對於這樣的數你會讀會寫嗎?讀一讀、寫一寫

本節課的重點之一是引導學生在原來認識的個、十、百、千、萬的基礎之上,採用“滿十進一”的方法引進新的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進而完成對數位順序表的補充、完善,這些學生應該說沒有多大的難度,而按照數位順序,從個位起四個數位分級,分成個級、萬級是一個新知,學生也許不太明白需要課堂解釋強調。因爲明確了數位順序表、和分級是寫和讀整萬數的基礎。

本節課的重點之二是怎樣讀和寫整萬的數,應該說對照數位順序表,對照計數器學生再去讀或寫整萬的數是比較直觀的,關鍵是引導學生理解在寫數時個位、十位、百位、千位上一個數也沒有的要寫“0”佔位。而讀數時要讓學生明確:萬級上的數在讀的時候,要按照各級上的讀法一樣讀,在最後加上一個萬字。

因此,有了學生的預習,教學時,我直接讓學生從計算器上的記數單位的認識切入數位的認識,讓學生從學過的個、十、百、千、萬說起,說一說透過預習,你又認識了哪些新的計數單位和相對應的數位,並說一說這些新的計數單位是怎樣得到的,讓學生到計數器上來撥一撥,說一說,這樣學生藉助計數器,透過在實物上演示,建立表象。有了預習的課堂,學生爲主的教學就更加生機盎然。

然後依靠數位順序表,理解數的讀、寫方法,讓學生逐層深入,探究規律。透過對五位的整萬數的讀、寫,使學生自然地產生“要寫幾萬,就先寫幾,再添四個0”的感受。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將這種感受明晰起來,並引導學生透過類推,正確地讀、寫六位的整萬數,逐漸將這種明晰的感受抽象爲寫整萬數的方法。同時,運用這一方法正確地讀、寫七位、八位的整萬數。這樣,學生在自主活動中獲取的知識和經驗,信度高,可遷移性強。

在寫數中感受,在讀數中應用。對學生而言,讀數的難度要比寫數要大,因爲讀數首先要會將整萬數進行分級,而分級是建立在對萬級數意義的理解基礎之上的操作行爲。所以學生寫數時,在教師提問的過程中,不斷地感受萬級數的意義,這種感受是學生理解分級的基礎。在瞭解分級知識之後,透過對整萬數讀法的學習,在讀數的過程中不斷地應用,進一步加深對萬級數的理解。教學時,我力求爲學生認知結構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根據學生現有的'認知發展水平和知識間的邏輯關係,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以利於學生理解和學習,達到自覺遷移的目的。

認識整萬數教學反思範文【2】

《認識整萬數》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萬以內的數,並能正確讀、寫和比較萬以內的數的大小的基礎上,教學整萬數,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數目,認識萬級和個級的數位順序及計數單位,會讀、會寫整萬數。本節教材主要可以分爲三段:教學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教學整萬數的含義及讀寫;教學億以內的數位順序表,確定各數位的名稱。

在教學中,我調整了三段內容的順序,對計數單位的認識直接切入數位的認識,使學生建立數位和計數單位間的聯繫,掌握各個計數單位所對應的數位,並發現每個數級的數位排列規律。

在計數單位認識的教學中,透過計數器撥珠,讓學生數數借助已有的萬以內數位順序的經驗,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認識新的計數單位。在這一過程的教學中,學生的知識得以遷移和擴展,能認識並掌握萬級上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係。

在前面計數單位認識之後,我將其自然過渡到數位的認識,但教學中我將數級的認識放至了整萬數讀寫教學之後,使得隨後的教學銜接很不自然;主要原因在課件的製作中,數位順序表的幻燈片放到了整萬數讀寫認識之後,使得教學中,將數位順序的認識和數級的認識割離開來了,而呈現在整萬數讀寫教學之後,顯得很突兀。如將其調整至前面,這部分的學習就能很好地爲整萬數的讀寫的教學做好準備,也因爲此,板書的作用沒有發揮好,如果在板書完整的數位順序表之後將整萬數的讀寫對應數位順序錶板書,學生在寫數時,結合數級可以清楚地理解萬級上的數就表示多少個萬,寫數時只要在萬級上寫上多少,而個級上全部用0補足;在讀整萬數時,這個數有幾個萬,就先讀幾,然後在後面加個“萬”字。

在整萬數的讀寫的教學中,我是透過計數器上的數與所數的數之間的對應關係理解寫數、讀數的方法,但在教學中,學生對整萬數的寫法和讀法感悟並不足;我想如果改爲讓學生建立在對級數的認識基礎上來理解,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整萬數的實際意義,並能深刻感悟整萬數的讀法和寫法。

練習中,主要難點在第3題“讀一讀,比一比”,透過比較每組中的兩個數,感悟萬級數的讀法與個級數的讀法類似,只要在萬級數的後面讀出“萬”字,在教學中,我是直接讓學生先讀這些數,而學生在對讀整萬數的感悟並不足,不能很好的形成讀法。如在這裏改問學生:85表示多少個1?850000表示多少個萬?這樣使學生髮現到讀萬級上的數的方法和個級相似,加深對整萬數意義的認識,形成整萬數的讀法。在此之後,再介紹了分級線,可以很好地體會分級線的重要作用,感受用分級線的必要性。

認識整萬數教學反思範文【3】

“認識整萬數”是在學生認識了萬以內的數,並能正確讀、寫萬以內數的基礎上教學的,認識萬級和個級的數位順序及計數單位,會讀、寫整萬數,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數目,是本節課要達成的教學目標。

學生在三年級已經初步認識了“萬”,並能正確地讀、寫10000。根據學生已有知識基礎。我結合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以“10個一千是一萬”爲教學起點,讓學生在紙計數器上一千一千地數,數到十千,學生自然而然說成一萬,明確“10個一千是一萬”,透過學生邊添珠子,邊數數,讓學生有序的填出各個數位名稱,初步感知新出現“萬”、“十萬”、“百萬”、“千萬”四個計數單位,在數的過程中,學生充分體會每數滿10個單位就產生一個新的計數單位,感受了兩個相鄰計數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明確“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百萬是一千萬”。我國四位分級的記數習慣,個級、萬級的概念,這點只是介紹了一下,學生感受不深,可以放手讓學生透過觀察和比較得出。

整萬數的寫法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教學時,我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撥數、寫數、說數的組成,引導學生透過獨立思考與交流,理解並掌握整萬數的寫法,讓學生在自主活動中獲取知識和經驗。對照計數器寫整萬的數是比較直觀的,但關鍵是沒有很好引導學生理解在寫數時個位、十位、百位、千位上一個數也沒有要寫“0”佔位。

對學生來說,讀數是本課的難點,因爲讀數首先要將整萬數進行分級,所以在瞭解分級知識之後,透過對整萬數讀法的學習,在讀數的過程中不斷地應用,進一步加深對萬級數的理解。但應該讓學生自己總結出:萬級上的數在讀的時候,要按照個級上的讀法一樣讀,在最後加上一個“萬”字。

感受整萬數的大小,也是本課的重點之一。在練習中,讓學生說學校的佔地面積,讀天安門廣場的面積、頤和園的佔地面積這些整萬數,透過學生能感受到的學校的佔地面積與天安門廣場的面積、頤和園的佔地面積的比較;結合寫世博會參觀人數,並與班級人數的比較;感受我國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的造價……在現實情境中進行讀、寫數的練習,增加了數學學科以外的知識,也讓學生體會較大的數在生活中的作用,發展學生數感。

感覺自己這堂課問題還是很多,比如在教學過程中,教的味道比較重,某些環節應放手給學生自主學習的也沒有放手,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不夠突出,在讀數與寫數的實踐中也沒有有意識地讓學生體會方法,總結經驗。透過這堂課,又一次發現了一些問題,幫助我更好的在今後的教學中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