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考研>

考研複試調劑細節再提醒

文思屋 人氣:1.18W

研究生入學考試複試一般包括專業課筆試、英語聽力口語測試和面試三個環節。我報考的是北京大學經濟學院,考覈方式是專業課筆試加英語聽力;3月份赴京複試時另外申請了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的複試,考覈方式是面試加英語聽力。幸運的是,我最終在兩個學院都成功透過複試。其實複試沒有什麼可怕的,只要把握了三個環節的一些細節,初試中已經顯示出相當水平的考生成功進入理想的院校是不存在多大障礙的。下面就考生特別關心的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考研複試調劑細節再提醒

專業課筆試:好好利用歷年真題

初試成績出來之後,我花了200多元購買了北京大學在校碩士的複試資料,把複試歷年的考題認真研究了幾遍,發現歷年複試考題是高度重合的:往往一道題目三四年前考過的,現在又會拿出來再考一次。如果你所報院系沒有大的人事調整,近幾年的複試基本上也就是固定的幾位老師命題,出題風格以及考查重點上不會有太大的起伏,甚至很有可能就從自己的命題庫裏隨機調題,這樣透過認真研究近十年的命題基本上也就能窺見命題老師命題庫的大概題型。當然,爲了更好地預測複試的筆試題目,考生應認真研讀出題老師最新的本科生上課講義,還可以去中國期刊網上搜尋導師發表的文章,瞭解其學術方向和重點研究問題。結合歷年試題,能夠做到更有重點的複習。

聽力考試:難度相當於大學英語六級

1.英語聽力重要嗎?

從分值角度看,相對於專業課考試與面試分值,英語聽力所佔的比重很小。如北京大學研究生複試的聽力考試是全校統一考查,總分只有3分,相對於專業課筆試或是面試來說,聽力考試成績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對於和北京大學類似不要求聽力考試必須及格的院校,如果時間真的緊張,在聽力這塊投入少量時間甚至不予投入時間是合理之舉,雖然也有可能由於差0.1分拿不到學業獎學金。但是國內有些科研院所、高校規定了英語聽力的及格線,如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規定聽力不及格不予錄取,儘管分值低,卻不可小覷。

2.英語聽力如何應對?

根據我參加英語聽力考試的經驗,北京大學研究生複試英語聽力的難度相當於大學英語六級,多練練六級聽力就好了。考研論壇、免費考研論壇、知識寶庫複試交流板塊的一些討論也透露出其他院校的聽力也大多處於英語六級、託福水平。如果你有讀完研究生之後出國的'打算,寒假期間把託福聽力當作考研複試聽力來訓練也是不錯的選擇。考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注意把握考研英語口語詞彙與場景詞彙,結合各校考研論壇上師兄師姐透露的複試英語聽力題型,熟悉掌握英語語法與句式,確保聽力考試及格。

3.考場上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多數高校複試聽力時統一播放聽力磁帶,不使用單獨的小收音機或是電腦播放聽力材料,所以對習慣大學英語四、六級聽力考試模式的考生來說,要及時調整聽力習慣,避免到了考場出現聽力模式不適應的情況。此外,高校一般會在考研複試辦法上說明聽力答題的時間,但實際上覆試聽力流程是不用那麼多時間的。如北京大學考研複試辦法說明上的複試時間是30分鐘,2008年考研複試聽力考覈從髮捲到收卷只進行了20分鐘左右,所以考生不能慢慢騰騰,一定要講求速度。一般複試聽力和大學英語四、六級一樣會發答題卡,鉛筆塗寫,考生一定要抓緊時間填塗,複試聽力收卷是不會拖延半分鐘的!

只要注意細節性問題,平時打好聽力基礎,再加上合理作息、調整好心態,複試聽力應該屬於考研複試中最容易啃下的一塊骨頭。

面試:表現積極能帶動考場氛圍

面試的競爭雖然激烈,但站在哲學辯證法的角度來看,殘酷的面試恰恰是初試發揮不佳的考生一次個人表現的機會。機遇與挑戰並存,面試能否取勝的關鍵在於注意面試的一些細節:

第一,着裝。很多人也許都在網上瀏覽過面試衣着要講究的一些觀點,一致認爲男生最好穿西裝,女生最好穿休閒裝。大學不是企業也不是政府機關,大學是自由開放的,只要着裝能讓自己看起來乾淨利索、精氣神十足就可以了。當然不排除理工科一些老師偏好嚴肅點的學生,但這應該不是大多數。事先了解所報院系的老師偏好,根據老師的偏好着裝應該是一個理性選擇。

第二,表現積極。面試雖然是一個任何考生都會感到緊張的時刻,但一定要學會鎮靜。面試考官往往都已經在當天面試了很多考生,有時容易疲憊,這時可透過自己來調動面試考場的氛圍。如果表現積極一點,回答幽默一些,帶動場內的氛圍,考官緩解了疲勞,就更容易對你青睞有加,你最終入圍的希望無疑也將大大增加。

第三,獲得主導權。面試場上的主導權不見得就是考官,至少考官提問的問題範圍是你自己可以選擇的。既然不能裝懂,那麼就應該主動地把自己懂的知識展現給面試考官。一個很好的技巧就是自我簡介方面,談到自己的研究興趣時,要提自己本專業掌握的最好的方面,一般老師提問專業問題大多是根據你的研究興趣來提。對於你的研究興趣一定要慎重選擇,如果自己不太瞭解而僅僅是感興趣的方面,最好不要提及。有些院校要求在複試的時候提交個人陳述,其中的研究計劃方面是可以大做文章的,能夠很好的引導老師向你預想的方向提問。自我介紹的時候,除了說清楚自己的基本資訊之外,最好能着重說一下自己有哪方面的特質是比較適合報考這個學校和專業的,導師可能會比較在意這一方面。

第四,顯示知識面。導師一般都希望能夠培養自己的學術接班人,所以他們都比較傾向於招收有研究稟賦的學生。在專業知識方面,由於面對的都是國內的專家,可能考生很難能夠在專業方面表現得很突出。深度上面做不了文章,那麼可以換個角度,從廣度上做文章,即向考官表現自己知識面的寬廣。我面試的時候在自我介紹這塊強調了自己對哲學與歷史的喜愛,雖然報考的是經濟學,本科學的是金融學,但那場面試大半時間成了關於歷史人物的探討。有些考生沒有很好的將考官轉移到其他非專業問題的討論上,結果很多人都敗在關於專業知識的英語提問上。

申請調劑:初試前就應該開始

申請調劑這個工作應該初試完後就該開始了。我報考北京大學經濟學院,2008年2月瞭解到2007年凡是達到北京大學經濟類控制線的考生均可同時申請參加北京大學深圳商學院複試,當時就做好了校內調劑的打算。另外在網站上也瞭解到歷年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南開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也接受報考北京大學等名校的高分考生調劑本校同類專業。當時我初步做好了如果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無法入圍,同時深圳商學院調劑不成功爭取調劑到其他學校經類專業的打算。

初試成績公佈以後,即使初試透過了的考生,也得關注一下調劑的機會,尤其是初試入圍名單上排名比較靠後的考生,畢竟各個院校大多是差額複試,個別院校複試比例甚至高達2:1,申請調劑就多一份把握、多一個選擇。一般來說,達到報考院校校內控制分數線的考生,都有參加校內調劑的資格。調劑申請應該積極主動,第一選擇是所報院校的其他院系的一些調劑機會,即使上不了原本喜歡的專業,也可以退而求其次,調劑到該校類似專業。

初試分數線未達到報考院校校內控制線的考生則可以積極聯繫其他院校申請調劑,一般來說,最有可能申請到的調劑院校就是本科母校。外校接收調劑一般都有一定限制,除了分數上的限制,某些學校還有對考生本科院校出身的要求。如果你考研報考的是“211”高校,只要達到國家線,幾乎都有申請調劑的機會;但是有些高校,如廈門大學就要求考生本科必須是國內“211”高校出身。聯繫本科母校申請調劑的好處就是相對於外校複試考生而言,自己擁有更多資訊上的優勢,在同等條件下,本科母校大多更樂意接受本校畢業生。事實上,調劑本質上是一種“補漏”措施,“門當戶對”或“下嫁”調劑成功的把握比較大。申請調劑的一個理性選擇就是有針對性的避免一些熱門學校和熱門專業。

一般各個院校的調劑資訊都可在網站查找,網絡查詢的優點就是資訊比較廣,花費比較少,對於沒有明確調劑院校意向的考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現在很多教育類服務機構網站(如考研>>等)都在研究生招生期間開闢“研究生招生資訊調劑”欄目,上面不僅有一些院校部分專業所需調劑生的需求資訊,還有專門供考生髮布自我推薦信息的板塊。但是網絡查詢存在兩個問題:第一,資訊反映不夠及時,往往在等資訊公佈上網的時候,很多其他考生已經透過各種途徑聯繫上該院校該專業;第二,在招生資訊調劑板塊上登出的一些院校或是院校下屬的專業一般都是比較冷門的,對於考生的吸引力不大。如果要及時獲取相對比較熱門的院校及專業的調劑資訊,電話諮詢是一個很好的渠道。對於有了比較明確的調劑院校意向的考生來說,透過招生報考指南或是網絡找到相關院校研究生招生辦的電話號碼,依次進行諮詢是最優選擇。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公平只在一個點上。”俞敏洪在《贏在中國》如此點評道。競爭不存在絕對意義上的公平,公平是需要自己去爭取和把握的,希望考生能好好把握考研的最後一段旅程,最終贏在細節。

春暖花開,學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