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求職故事>

求職故事:非名校標籤讓我失去機會

文思屋 人氣:2.68W

我的大學生活是在一所普通的師範院校度過的。大四時,我被保送上本校研究生。由於無法忘卻曾經的北大夢,我決定放棄保送,備考北大新聞專業的研究生。功夫不負有心人,我成功了,抱着美好的新聞理想來到北大,希望這裏能夠給我一個更高的起點。

求職故事:非名校標籤讓我失去機會

現實卻並非如此。臨近畢業,一家知名大報來我們學校招聘。我遞交了簡歷,殷切地期待筆試的機會。一天上午,學院老師突然給我打電話說,該報的人力資源部門人員要來院裏找人面談,你過來吧。一般來說,招聘的第一道關卡是筆試,這種尚未確定筆試名單就先面試的做法可以說是出人意料。

我的心怦怦直跳,立刻收拾整齊衝到學院。門口已經站了幾個人,都是我的師兄師姐,兩年制研究生只有三四個。面試在學院會議室進行,每個人的面試時間都在5~10分鐘。聽說問的.問題五花八門,一般都針對簡歷隨機提問。

終於輪到我,一位年紀較大的人負責提問,年輕的那位負責記錄。我把簡歷遞過去,提問就開始了。他們先關注了我的籍貫、本科學校和專業,然後問起了兩年制的情況,說是否可以延長,我說可以,但是一般不鼓勵。下一個問題是爲什麼要申請該報,我說了我的新聞理想,希望在一份大報實現它。他們點了點頭。隨後又問,那你申報了其他地方沒有?我說我還申請了一家大型媒體,但是那家媒體想要男生,我沒有拿到筆試的機會。他對我微笑着說:“歡迎你來參加我們的筆試,實現你的夢想。”聽了這句話,我喜出望外,以爲去參加筆試應該是板上釘釘的事。

誰料後來我收到同學發給我的短信說:“你看到了筆試名單嗎?名單上沒有我,也沒有你。”我趕緊查名單,果然,學院27個參加筆試的名單中沒有我。

沮喪之餘,我仔細審視筆試名單,發現三年制的師兄師姐都赫然在列;入選的兩年制同學中,本科都是在北大讀的。我同學的遭遇更加證實了我的想法,她本科是在一所外語學校讀的,英語專業八級優秀,前年在路透社北京記者站實習一年,去年下半年在丹麥交流學習半年,但是筆試名單上也沒有她的名字。

英雄不問出處。但是在校園招聘中,英雄的出處卻至關重要。有一家外企曾經在一次招聘會上說,我們沒有名校情結,選擇幾所最著名的大學作宣講只是出於效率的考慮,畢竟高考是一個很好的衡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