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社會實踐報告>

2020年大學生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文思屋 人氣:2.52W

2020年大學生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1

9天的三下鄉如同煎熬一般,環境的惡劣,生活的不方便種種因素都讓我在活動期間急切盼望能夠早日結束,恢復正常的生活。然而寒假後階段的在家期間,晚上躺在牀上卻又無時無刻不在回憶下鄉的事情,而且還滿含着懷戀,覺得下鄉時的那些人,那些事都顯得那麼可愛,此時此刻,它們在我心中都被我美化了,成爲了我記憶中十分美好的一部分。

2020年大學生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自己的專業是師範類,但卻從未想過當老師,參加三下鄉活動也只是爲體驗,而非獲得當老師的經驗。而從未真正給學生上過課的自己在上課之前也異常緊張,不是害怕學生,而是害怕自己做得不好,那個講臺是屬於我的舞臺,我要精心策劃我要如何站在那個舞臺上演好我自己的角色。對我來說,上一堂課的意義不僅在於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我在乎的除了課堂內容外,還有課堂的方式,我想要的是以一種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上課前,我把所講的內容都內化爲自己的語言,當站在講臺上時,突然間感覺自己的恐懼都消除了,慢慢進入狀態,然而課堂上的自己不是真實的自己,無論課上多精彩,課後都會恢復回原來的自己,而那種激情就再也找不到了。

講完第一節課後,馬上又學生反映,說我講的課很有趣,當時很興奮,這對於一位老師,尤其是一位剛開始上課的老師來說,無疑是最大的安慰。我發了短信告訴朋友,他回我說,看來我已經感受到當老師的樂趣,將來有興趣當老師了。我說不然,當老師需要有激情,如果講課沒有激情,那課堂就會變得枯燥沒有生命,內容也變得僵硬了。一位老師,尤其是一位好的老師,我個人認爲不僅僅是把教育學生作爲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責任,一件自己應該盡心盡力的事情,而不是一項任務,前者是有感情的,而後者只是爲完成而執行。做一位有激情的老師是很難的,而且還要做一盞默默的燈,給學生以光明,面對着重複的工作,重複的教材都不會厭倦。我要做一盞燈,但不是這樣一盞默默無聞的燈,而是一盞可以爲自己,也爲別人煥發出無限變幻的光彩的燈,它可以不斷更新,有無窮的生命力。

以前上課時老說老師與自己有代溝,抱怨他們不瞭解我們的心思,追求等各不相同。而今,才發現,自己也與學生有着代溝,演唱會上,當我們唱着一些我們年代的歌曲時,他們會說怎麼唱那麼老的歌啊,而他們所喜歡的,於我們而言卻顯得那麼幼稚,這,就是代溝。有時候和他們聊天,會感覺有點難以融入,我們總嘗試微笑着把他們當小孩子那樣關愛,那樣去哄,但其實,僵着笑臉挺辛苦的,而且,事實上他們的有些並非我們想象的那樣只是小孩子,而有着小孩子裏的那一絲狡黠,那一絲我們想不到的複雜。

三下鄉是大學很熱門的活動,我覺得,大學期間沒經歷過是遺憾的,大學生活是殘缺的,但是這樣的活動,於我而言,只經歷一次就夠了,少才懂得珍惜,多了,就變得氾濫,變得無意義了。

2020年大學生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2

x月26日我們xx志願服務團的20人帶上行李,帶着各種心情來到了xx完小,開始了我們爲期13天的支教之旅。十幾天的支教生活就這樣結束了,不管當初是什麼目的,體驗生活也好,尋求新鮮感也好,或者真的想要奉獻愛心也罷,反正現在滿滿的感動,滿滿的感激,慢慢的喜悅,滿滿的收穫。想象着這裏的條件,想象這裏的環境,想象這裏的孩子。想象這裏的一切,唯獨對於這樣的結果之前是沒有想過的。

從開始的陌生到熟悉,再從熟悉到習慣,這其中有快樂,有艱辛,有憂傷,更有許多思考。

第一堂課

在這裏我主要負責小班的英語教學,孩子們大的有十歲了,小的才3歲,有的連普通話都不會說,更何況要他們說英語,頭疼不已。一進教室,課桌歪七扭八的,孩子們有的在地上爬,有的乾脆爬到課桌上去了,還有的在過道里互相追打。這情形都快看傻了。沒錯,我的第一堂課就這樣開始了。時間容不得我震驚,只好硬着頭皮上,再怎樣,這是我的第一堂課,我一定要上下去,而且還要開個好頭。一節課下來,嗓子都扯破了,這確確實實鍛鍊了我的耐心及應急處理能力。最後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樣將一節課堅持下去的,不過從在這節課裏我發現了一個眼神,是她那求知的眼神鼓勵了我,讓我有勇氣將這節課堅持到最後。從第一堂課的經驗裏我學會了很多,首先是我以後一定要提前趕到教室維持好紀律;其次是一定要備好課,儘量多玩遊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然後是多找機會誇獎孩子,以爲你的一句誇獎,孩子就真的那樣去做了;最後一定要在課後多陪孩子們一起玩,熟悉他=他們中的每一個人。

第一聲老師

事情發生在我們來xx的第一天,當我們的車還沒駛進學校,就有好多孩子聞聲而來,一路追着我們的車子跑,“老師”,一個5、6歲大小的孩子在我們伸出頭來和他們打招呼時衝我們使勁喊。也不知道是不是喊的我,還是他喊的是我們全體隊員,反正我響響的應答着他的呼喚。這是我來這裏聽到的第一聲老師,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這樣被人稱作老師,“教師”這個自己小時的夢想,現在竟然真的成爲“老師”了,心情異常激動。深知一個好老師在一個孩子人生路上的重要性,深知當好一名老師的不易,也深知自己現有的水平,除了激動更有一絲恐慌,要是我沒把他們教好,要是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出了任何問題,這都會是一輩子的事,這樣重大的責任可不是我可以負擔得起的,我將深深自責一輩子,一輩子活在愧疚中。所以從那刻起,我就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全力以赴,盡最大的可能將孩子們教好,做好他們人生路上的導師,從此這成了我每天都要思考的問題。

第一份禮物

我收到的第一份禮物是一朵野百合。

我也不知道爲什麼她會送我野百合,興許只是偶然在路上看到覺得好看隨手採來的吧,也興許是知道我喜歡百合,特意採來送我的。反正當時感動到不行,這也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朵花,雖然沒有花店裏的花包裝精美,也沒有立在田野裏的花來的精神,但這卻是我收到的最珍貴的禮物,是我見過最美的百合。

對這裏的環境慢慢適應了,和孩子們也漸漸熟絡起來,和這些孩子間發生了太多太多感人的事,看到了每個孩子每個家庭不爲人知的一面,經歷了這些孩子成長過程中背後的故事,讓我們的心靈更充實,得到淨化與昇華。感謝能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有我們的印記。

第一次流淚

還是那句,那個孩子是我這13天裏最大的收穫。彙報演出那天的演講她哭了,因爲想爸爸了。我以爲面對這樣的艱苦的條件我不會哭,最後的幾天裏遇到很多煩心的事,歸心似箭,我以爲自己已經對這裏的一切漠然了,我以爲自己長大了成熟了不會輕易掉眼淚了,可還是控制不住,在樹下哭得比她還厲害。哭她的懂事,哭她的堅強,哭她的認真,哭她的努力,哭她的哭泣,也哭自己的任性,哭自己的思念,哭自己的不堅強。

在這裏有了許許多多的第一次,人生不就是由這千千萬萬的第一次組成麼?萬事開頭難,這些第一次鍛鍊了我的團隊協作能力;鍛鍊了我對艱苦生活的適應能力;鍛鍊了我的動手能力;鍛鍊了我的毅力與耐心;改變了我面對生活的態度。

在這裏,我知道了什麼叫堅韌、毅力、樂觀、認真;什麼叫生活;什麼叫幸福;這十幾天的經歷是我人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我會好好珍惜的。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以新的視角去面對自己的生活,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手工藝品製作、標本製作、交通大冒險活動、體育比賽、演講比賽、給孩子們洗頭、孩子們排隊吃麪、送孩子們回家、我們一起在山江鎮街道上撿垃圾、我們一起唱歌等飯吃、一起去井邊挑水等等場景還歷歷在目,孩子們的笑聲還回蕩在耳邊,但時間過去了,這些再也不可能重演。

最後我想說的是感謝,感謝領導能讓我有這樣的經歷,感謝在這裏一起生活的夥伴們的照顧與幫助,感謝這裏鄉親們的熱情,感謝孩子們給的感動。

2020年大學生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3

20xx年元月5日至9日,市文化局、廣播電視局組織了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服務團第五分團,先後赴彭水縣高谷鎮、鬱山鎮、鞍子鄉、漢葭鎮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我館由宋繼珍、龍滔、蘇樹良、姜運慶、黃勇組成的小分隊參加了此次活動。現將此次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送書刊下鄉

爲豐富彭水縣城鄉羣衆的文化生活,我館從有限的購書經費中撥出一筆資金,特意從新華書店購買了一批新書分別贈送給彭水縣圖書館和鬱山鎮文化站,這批新書共計272冊,價值6986元,內容主要爲文學藝術、傳記、科普、勵志等方面。所贈圖書中,還有一些是從我館徵集交換的所得的書中選出的。所送期刊主要爲市文化局、廣播電視局辦公室贈送,少部分爲本館職工贈送。

此次共贈送兩單位圖書333冊,期刊410冊,合計743冊。

二、編制、發放農科資料

針對彭水縣農業生產的具體資訊需求,我館收集、整理、編制了菸草、食用百合等28個專題的資料70頁,共印製了35000頁。這些資料在活動現場受到了羣衆的熱烈歡迎,全部資料發放一空。

三、網上資訊現場查詢

爲了滿足鄉鎮羣衆查詢資訊的需求,同時讓他們對互聯網資訊查詢方式有直觀的認識,我們在每個活動場地都開展了上網查詢資訊的服務。這項服務受到了現場羣衆的歡迎,共爲他們查詢了蠶繭收購政策、青蒿栽培技術及市場情況、直銷企業情況等近10個課題。

四、培訓活動

此次文化局組織的送培訓下鄉活動中,我館承擔了“基層圖書館(室)管理”、“文化資訊資源共享工程概況與資源利用”兩個專題的報告,主講人分別爲龍滔和宋繼珍。龍滔同志從鄉鎮圖書館的概念、服務內容、業務工作、評估等方面介紹了基層圖書館的服務及管理工作;宋繼珍同志從全國文化資訊資源共享工程的緣起、全國及本市的工作進展、國家及本市的發展政策及趨勢、共享工程的資源與服務等方面介紹了共享工程,同時還介紹了數字圖書館、虛擬參考諮詢、互聯網利用等相關知識,展望了數字化文化服務在廣大農村的發展前景。來自彭水縣圖書館、文化館、鄉鎮文化機構的20多位人員參加了培訓。培訓活動受到了基層同行的好評。

五、文化資訊資源共享工程的宣傳活動

此次三下鄉活動中一個重要任務是宣傳共享工程。除透過培訓班宣傳外,我們採取的主要宣傳方式爲展版、宣傳資料、電腦演示三種方式。這次共製作、展示宣傳共享工程的展版6塊,不少羣衆仔細閱讀後,還對展版的內容與我們進行了探討;發放宣傳共享工程資源與服務的資料500多份。此次活動對宣傳共享工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六、共享工程基層點安裝

爲了讓共享工程與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網絡結合,讓邊遠地區的中小學及居民享受到共享工程的優秀文化資源,我們先後走訪了高谷鎮中學、縣教委電教站,洽談了安裝共享工程資源事宜。與縣教委電教站達成協議,他們將在近期內增加服務器的存儲空間,春節後,我館將前往安裝。這樣,新學期一開學,彭水縣幾十所中小學的師生以及附近的居民就可以欣賞到全國文化資訊資源共享工程的資訊資源了。

總之,這次三下鄉活動讓我們看到了鄉鎮羣衆對文化服務的渴求,對我們活動的熱烈歡迎。我們下鄉雖然能滿足部分需求,但由於時間短,提供的服務及影響比較有限。今後,我們將在活動內容、形式、時間、場地以及事前準備等方面做一些改進,使我們的文化下鄉活動收到更好的效果。

2020年大學生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4

生命循環往復,日出日落,緣來緣滅。三下鄉的生活總算是體現了。或許真的是經歷了哭泣,纔會知道笑的滋味;經歷了失去才懂得珍惜;經歷了痛苦,才能體會真正的幸福。 水緊缺,電業緊缺,連飯也吃了上頓沒下頓.....

生命循環往復,日出日落,緣來緣滅。三下鄉的生活總算是體現了。或許真的是經歷了哭泣,纔會知道笑的滋味;經歷了失去才懂得珍惜;經歷了痛苦,才能體會真正的幸福。

水緊缺,電業緊缺,連飯也吃了上頓沒下頓,一頓飽足,一頓飢餓,腦海裏總存在一片荒涼的念頭,用以形容它的一切語言都是顯得蒼白的。只因農田裏唐禿站着的農民與他臉上被風乾的縱橫淚痕。

鳳凰涅磐,重獲新生。然而在解脫的日子裏,顛簸的車上,肚裏卻吞下了沉沉的鉛塊,每向前一步,都十分的艱辛,心中總有一絲牽掛,牽掛他們的純樸,也牽掛那淹滿泥水的農田。

這次下鄉,確實讓我懂得什麼才叫條件艱苦,可別把我們的一切歸咎於生活的痛苦與繁重的工作。我肯定,我非常幸福。

還記得永無休止地推着巨石的西西弗嗎?儘管他是人們所公認的苦難的擴大與痛苦的宿影,但是可知道這痛苦的背後,也蘊藏着只有西西弗才能體會才能擁有的幸福!過多的言辭反顯空泛。至少中國成語“否極泰來”教會我們要擁有自信。

兢兢業業的一百二十個小時,唯一留給我的紀念就是漫天紛飛的雨花和那驚人的閃電與雷鳴!面對如此天氣,工作時間也無奈的縮短了再縮短。但工作畢竟是工作,任務就像軍令一樣,軍令如山倒,於是在短暫的豔陽之餘,雨中採訪,調查,遠行,早已成了家常便飯。

一個月的雨水究竟給農民帶來了什麼?這可以是一道連小學生都能解決的簡單數學題。也可以是一道連數學家也算得頭焦額爛的方程式,但不可少的畢竟是損失,是農民辛勤耕耘背景下的慘重損失!或許,這也可以說是我們這次三下鄉的最大收穫,收穫的並不是苦難,而是感觸,是精神和情感在生活中所迸發的具體體現的感觸,這是一種不可言傳的感覺和發自內心的感動,畢竟苦難是辛酸的,當苦難無情的奪走你的一切時,你纔會發覺,原來一直認爲距離自己很遙遠的幸福就在自己的身邊!

這就是這次三下鄉之旅的最大感觸,最大收穫,也是我人生轉站的一個明確的路標。

2020年大學生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5

雖然離上次的實踐活動已經有一學期了,但我仍然印象深刻,因爲是第一次參加校外集體的實踐活動,這次活動的收穫很多,有一些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我們去的是安縣曉壩鎮九年制學校,任務是調查一些留守兒童的問題,建立一個留守兒童志願者服務站,當然這次活動是成功的。在學校的時候,我們利用晚自習時間和學生交流,其中有個小男生非常的靦腆羞澀,只是看着而不加入我們的活動,我就去主動和他交流,瞭解到他是在校生,雖然才二年級。由於父母都在外工作,他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週末回家。問了其他的同學,發現好多都是類似的情況,有些小小年紀就要自己做飯、洗衣,冬天手凍的紅通通的,看着讓人很心酸。他們都很懂事,學習成績也很好,那個害羞的小男生抽屜裏還放着一張獎狀。他們正是好奇的年紀,見到我們都很高興熱情,有很多話說,真的很歡快,我們帶了一些糖果給他們,都爭着要,照相的時候,一個個也是搶鏡頭的好手,非常活潑可愛。他們都還小,希望他們就這樣快樂的成長,也希望我們能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盡到自己的力量。

我們走訪了幾個留守學生的家庭,算是深入的瞭解他們的情況吧,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如果不是親自去實踐採訪,根本想不到該從哪兒入手幫助他們,實踐出真知,只有自己去做了,纔會真正明白。實踐活動使我發現了自己的能力,也使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後也會盡力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鍛鍊自己。同時,也期待同學們的參與。

2020年大學生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6

自改革開放以來,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農村基礎教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並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我國的農村基礎教育仍然存在很多棘手可待解決的問題,而且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水平與城市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爲此我們必須認真分析目前農村基礎教育的現狀,找出原因,彌補不足,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改革方案,使我國農村基礎教育水平得到很好提升,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方法透過到金堂縣趙鎮鎮進行義務支教、實踐調查學校的教育狀況、走訪學生家庭,到政府部門瞭解金集鎮的基礎教育情況。目的 透過自己的親身體驗,以趙鎮爲起點,對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的現狀做以分析並對我國農村基礎教育改革發展提出一些建議,展望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的未來,使得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蒸蒸日上。

近年來,我國的農村基礎教育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現實仍不容樂觀,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分析現實狀況,制定出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改革發展措施,來提高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水平。今年暑假,我跟隨天水師範學院赴清水縣金集鎮《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實踐小分隊參加了爲期十天的三下鄉活動。藉助這次機會,我想以金集鎮爲一個支點,透過這個支點,來分析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的現狀,總結經驗,發現弊端並提出一些改革發展的建議,使得我國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有一個更好的未來,也爲自己將來進行教育事業打下良好的基礎,以便更好的投入到教育事業當中去。

一、義務支教社會實踐

今年暑假,從xx年7月10日至xx年8月10日,我作爲赴金堂縣趙鎮義務支教一名成員,到趙鎮進行了爲期一個月的義務支教活動。在這一個月裏,除了義務支教還對趙鎮的經濟發展水平、農民的生活水平、家庭教育、金集鎮中心小學的教育概況等問題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具體情況彙報如下。

楊柳小區開會經過了1個小時,於晚7點半到達了目的地。隨後我們第30組進行教務主任,教導老師的選拔並對對這一個月的支教工作和注意事項做了規劃。

一、我的教學計劃安排:

1、第一講 端正學習態度 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讓同學知道如何學習,激發同學強烈的求知慾,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爲以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透過講授和交流的教學方式進行。

2、第二講 哺育我成長的家鄉

透過不同角度對自己的家鄉去認識和了解,讓同學更好的認知他的家鄉,培養他熱愛家鄉的情感,激發同學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培養將來爲建設家鄉奉獻的熱情。透過講授、交流和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進行。

3、第三講 學會做人 幸福一生

讓同學從小就深知做人的重要性,並把如何做人作爲一生的功課去學習,進而經營自己的幸福人生。

4、第四講 認識祖國 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讓同學從祖國的簡要歷史、祖國的大小、在世界的位置、行政區劃等方面對祖國進行認識,讓他爲擁有這樣一個偉大的祖國而感到自豪,培養和激發愛國主義情感,努力學習實現理想,將來成爲建設祖國的主力軍。透過講授、做遊戲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進行。

二、敬老院員工服務

xx年7月28日, 我們第30組有3個同學去了趙鎮敬老院看望老人們。我們以義工打掃衛生爲主,房間,走廊,廁所,公共區域等被我們打掃了。院負責人,老爺爺,老奶奶等對這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讚揚!志願者們也對我們自己這次的義工服務感到驕傲和自豪,認爲自己從中收穫了很多。最後大家分小組和集體留戀!

這是一次愛心服務,愛心在我們心中傳遞,願我們的愛溫暖每一個人

三、走訪調查

xx年7月20日,對楊柳小區某家同學小金(化名)家進行走訪,對家庭問卷、母親問卷和學生問卷做了調查。

首先和小金父親聊天,聊天內容主要有:家庭的變故、孩子的教育、家長對基礎教育的態度和看法、村民的素質、村幹部的素質與作風、家庭經濟收入來源與主要支出、家庭成員情況、對孩子將來的期望和對未來生活的考慮。目的.是讓他能夠接受我,爲下面將要進行的調查做準備,使他能夠積極配合,把最真實的資訊反饋給我,給我們分析問題準備好充分的第一手資料,可以說開場白很順利。隨後就對這三個問卷逐一做了調查。他們的態度都非常的誠懇,讓我很感動。

透過調查我得出了一下結論。好的方面:孩子的求知慾強烈;很多父母對教育的看法比過去有了很大的進步,能夠最大限度的爲孩子提供學習條件,望孩子有一個好的將來,透過知識改變農村孩子的命運。缺陷:農村孩子早期教育嚴重落後,使得孩子上小學沒有一定的基礎;很多父母沒有能力給孩子進行早期教育;農村幼兒教育發展非常緩慢;有些家庭經濟收入欠缺,無法供子女上學。

四、趙鎮中心小學的教育概況

1、基本情況:趙鎮位於金堂縣市中心位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經濟發達,其教育條件也比較好,有良好的教育發展條件,其中金堂中學在歷年的高考成績中本科上線率較高,是其他中學教育難以企及的。

2、教育概況及面臨問題

趙鎮的教育中所有學校的師生們正以飽滿的精神姿態昂首闊步的前進,老師苦教,學生苦學,家長苦供。教育水平正逐步提升。不管是管理水平還是教學水平都在金集鎮是領先的。但也面領着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

(1)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不夠高,傳統的教學方式還在盛行,特別是音體美老師緊缺,使得有些同學在這些方面的天賦被埋沒了; (2)有些家庭經濟條件很差,使得這些孩子的學習條件極差。有一位同學,名叫小婷(化 名)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但家庭情況很不好,爺爺供她念書,生活條件非常的差且離學校。政府和學校應對這些孩子提供幫助使他們有一個較爲寬鬆的學習環境,使他們早日成才。(4)透過和學生交談得知有些老師體罰學生嚴重,老師和學生關係極爲不對等。

最後,透過這一個月的支教活動,我們隊員同甘共苦,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踏實幹事的必要性。我們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因此也受到了實踐地領導和同學的一致好評。雖然在工作過程中我們也有過分歧,但我們知道這是爲了更好地完成工作而提出的不同意見。這樣的分歧反而使我們這支隊伍更上進,因爲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着。正是所有隊員的共同努力,才取得本次活動的圓滿成功。我們真的很高興能有機會參加這樣的實踐活動。

難忘在我們走的時候同學們的眼中閃動的淚花,也難忘城壕初中那些熱情的老師,在短短一個月時間中我付出了自己的汗水收穫了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完成了自己“鍛鍊自己,服務社會”的願望,我永遠不會忘記和那些親愛的同學和熱情的老師們一起走過的短暫而充實的日子,謝謝你們的照顧和建議!謝謝你們,相信城壕初中的明天在你們的努力下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這次實踐活動雖然已經結束了,但它卻在我人生的旅途中留下了一段不平凡的記憶。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會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展現自我,積極向上,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姿態去迎接生活與學習中的挑戰!

2020年大學生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7

今年xxxx期,我校組織了研究生志願者深入紮實地開展了文化科技衛生大學生志願者“三下鄉”和大學生xxxx期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服務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做貢獻。

現將我校研究生xxxx期社會實踐的情況進行總結如下:

一、精心組織,社會實踐活動準備紮實

爲了把“三下鄉”活動落到實處而不流於形式,研究生院召開了專門會議對xxxx期社會實踐工作進行了佈置,並對具體工作進行了安排,要求研究生從思想、材料、團隊等多方面積極籌備,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投身社會實踐,認真完成各項實踐活動。並透過多種方式對在校研究生進行廣泛而深入的宣傳,使全體研究生理解了參加社會實踐的重要意義,激發了參與社會實踐的熱情。

事實證明,精心組織,準備紮實,是今年我校研究生社會實踐做的較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廣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內容豐富

1.新農村建設服務篇

xxxx月20日至xxxx月5日,在曾玉林教授的帶領下,研究生xxxx期社會實踐團沿着湘西線,在慈利、阮、花垣、鳳凰和會同五個縣隨機抽樣250戶農戶,開展了湖南省“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農村婦女參與情況”和“城鎮化改革”的社會調研。此次實踐活動以國家林業廳下發的紅頭檔案爲支撐,在當地林業局和林業站的陪同下,採用入戶訪談的形式開展。

在調研中,研究生深深體會到林農的艱辛與不易,感受到他們的熱情與樸實。每到一個鄉,都受到林農熱情的招待。實踐活動以“惠民”爲主導,加深了當地林農與高校學子之間的交流,切實瞭解林農對林業科技服務、林業金融體系建設、林下經濟扶持的需求,爲林業政策制定和林業經濟發展提供了參考依據。

研究生xxxx期實踐團成員表示本次活動凸顯了所學專業的應用前景,增強了自己對今後繼續深入科研、學習的信心。

2.關注林業改革篇

xxxx月22日至xxxx月2日,在曾廣正副教授、曹蘭芳老師的帶領下,研究生xxxx期社會實踐團一行前往平江縣、茶陵縣、衡陽縣、新邵縣及藍山縣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監測”和“城鎮化背景下林改後續政策研究”社會實踐活動。

在當地林業部門的支援下,實踐團共走訪了五縣二十五個村,就當地集體林權改革狀況、婦女參與情況及城鎮化對林改影響進行調研,並以“面對面訪談”的形式對農戶及各村村幹部進行問卷調查。

在調研中,研究生們深入瞭解到農戶在林業發展方面的投入與林業收入狀況,以及家庭經濟來源與生活開支情況,農戶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生活更加寬裕;從對村幹部的訪談中瞭解到,各村的整體狀況良好,林業收入逐年增加,政府投入及林業補貼提高,對林農進行營林生產有極大的鼓勵作用。

調研結果將提交國家林業局,爲其制定林業政策及完善林權改革制度及相關法律法規提供現實依據。同時,參與此次社會實踐的研究生深刻體會到農村百姓的生活不易,更進一步堅定了他們的科研之路,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畢業後造福社會。

3.理論聯繫實際、知識運用於實踐服務篇

x月23日,在羅明春教授和張清老師的指導下,研究生帶領旅遊學院認知實習的13級本科生前往浙江開展體驗生態旅遊、追尋歷史足跡、感受傳統文化、瞭解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動態的社會實踐活動。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歷時9天,研究生們走訪了xxxx等十餘個不同的景區景點。在帶領本科生認知實習的同時,瞭解了旅遊業最新的發展動態和當地的風土民情,對旅遊有了更直觀和更深層次的認識。爲促進旅遊業的健康有序發展,貫徹國發xxxx31號檔案《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積累了第一手資料,也爲今後的學習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這些活動的順利展開和圓滿完成,不僅對走訪地區的發展建設有所幫助,而且很好的展現了我校研究生的風采。參與xxxx期社會實踐系列活動的研究生透過親身體驗基層工作和遊覽祖國大好河山開拓了視野,完善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爲今後的良好的學習、工作、生活奠定了基礎。

2020年大學生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8

轉眼間大三第一學期已結束,大家都歸心似箭,希望趕快回家,同時各自也在爲自己制定寒假的實踐活動。隨着假期的到來,束縛已久的身心終於可以迎來自由自在的天空,呼吸着冬天特有的味道,去享受屬於自己的假期。寒假是我們充實自我、增加閱歷、瞭解社會的重要階段。作爲社會中思想最活躍的羣體,大學生都有着自己精彩的假期計劃:打工,是一種身心的磨練,在賺取生活費用的同時,又可以親身感受社會這個熔爐;進修,讓自己的知識得到更完善的補充;跋山涉水,遊歷神州各地,擴大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閱歷…… 而我則是希望能夠深入社會,融入羣衆中。所以我決定參加今年我們學院組織的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爲自己今後從事相應工作奠下基礎。

在這次實踐中,我被分配到xx店街道xx社區當主任助理,我感到非常的欣喜和榮幸。在這半個月的社會實踐中,我對社區各位領導和同事的細心指導和無微不至的關懷錶示衷心的感謝,並且我從中受益匪淺。

因此,首先我簡要總結一下我在這期間的主要工作。

在社區工作過的人都知道,社區裏的事情都是比較繁瑣的。作爲主任的助理,我日常都是幫主任整理一些檔案,查閱相關的資料,以及轉告一些居民的意見等日常工作。儘管社區工作比較雜亂、煩瑣,但是事情也並不多。所以我也幫助其他同事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我具體的工作都是不固定的。在這期間,我們社區的主要工作有:農轉非問題,城鄉養老保險問題,4050發放,以及政府慰問金的發放等一些關係民生的工作。每天看到吳主任和其他的同事各負其職,又團結一致的處理和解決問題,我感受頗深。特別是吳主任處理事情的能力讓我欽佩和折服。我也竭力的參與其中。然而,半個月的時間短暫而匆忙,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深入的學習和了解更多的事情。這有些許遺憾。

儘管實踐的時間短暫,但是我學到了很多,這些都是我終生受用的。

首先,社區的工作是直接和社會底層打交道,是解決民生問題的根源,因此,在工作中,難免會碰到很多衝突和矛盾。作爲領導,要有協調和處理民衆糾紛的能力。也要作好上級安排的工作,切實爲人民服務。社區的工作情況,居民的生活質量等一些問題是領導決策的基礎。因此社區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我感受很深的事是吳主任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領導的能力。特別是在解決民衆糾紛上,顯示出了領導應有的能力,以及公平公正的態度。這是我值得學習的,也正是我欠缺的能力。在今後學習工作中,我一定會加強這方面的鍛鍊。

2020年大學生寒假“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9

“叮咚,叮咚……”老牛脖子裏的鐘聲,日復一日地在那遙遠的山村裏響着,好像是期待着,期待着有一個人能夠聽懂它滄桑歲月裏的訴說。也許,這樣的訴說,是一段故事,也是一種傳說——

旱菸袋裏冒起的縷縷青煙,在那山谷裏結成了煙霧,把整個山村裝扮得猶如蓬萊仙境,寧靜,清幽,飄渺,脫俗。老農額頭上橫流的汗水,澆灌着那板結的紅土地,渴望着秋後的好收成。在山路上佝僂着的身軀,邁着蹣跚的腳步,找尋着明天的生計。扁擔兩頭的水桶中,流淌着清冽的山泉,灌溉着山村裏的清貧與渴望。

這樣的故事裏,沒有讓人過目不忘的主人公,卻有一個讓大家無法忘懷的主題:貧窮壓彎了山村的脊樑,山村卻用彎下的脊樑擔起了歲月。沒有人爲他們寫歷史,但他們的故事卻在時光裏流傳,牛郎織女,李娃傳,沉香救母,姜太公封神等被繁華拋棄的傳說,卻在那沒有文化的人羣裏口耳相傳。就在這赤裸裸的貧窮背後,卻有着赤裸裸的赤誠。在那沒有車水馬龍的擁擠,沒有琳琅滿目的商品的地方,一直都被繁華以往的角落,卻有着人性裏所有的真善美,知足,感恩,互助,樂觀,吃苦耐勞……

一、寒假“三進三同”社會實踐綜述

此次寒假,我來到雲南省宣威市海岱鎮德來村委會,深入農村,開展了我的個人社會實踐活動。此次社會實踐,從一月十三號開始,持續到二月十號,歷時將近一個月。在實踐過程中,我深入農戶,與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體驗了農民的多種勞動,參與了山村修公路的施工,農民殺年豬慶豐收,爲死者立碑紀念,過年給祖先拜年,到山林砍柴等勞動。此外,還走訪了當地的部分留守兒童。從多個角度理解了農民的生活情況,鍛鍊了我吃苦耐勞的品質,堅定了我到邊疆從教的信念。

二、實踐過程概要

在我開展社會實踐的地方,有個村子,叫半坡村。村子坐落在半山腰,裏原來修通的公路大概十公里左右,村子前青竹含脆,村後蒼松迎客,可謂是山清水秀,風光秀麗。但是,自從光緒年間開始有人煙以來,那個山村裏從來沒有開進過一輛汽車,或許連摩托進村都可能是奢望。在那裏的人,祖祖輩輩靠着人背馬馱搬運東西已經經歷了上百年。到現在,趕上了國家的好政策,要在農村實現電通,水通,路通的三通政策,那裏的村民纔開始想,是不是村裏也該修條公路呢?於是在零七年過年的時候,幾個老百姓一商量,說要自力更生,自己給自己修條公路。於是那一年的春天,村裏的所有人,上到八十老嫗,下到六歲童子,還有些拖兒帶女,修起了公路。大概修了半個月,施工遇到難題了,因爲修路得佔別人土地,而那些土地卻是別村人的。他們一無錢財買地,而無政府批文修路,因此,修路的美好願望擱淺,只把靠近自己村子一小段修得像馬路。但是由於沒有相應的技術設施,一切都只靠人力,所以那路冶金只是有點馬路的樣子。雖然遇到這樣的困難,村裏人並沒有氣餒,他們沒有放棄要修一條路的願望。於是在這幾年間,每年過年前後,他們都會聚到一起去修路,一年修一段,買一塊地就休一塊地的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