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職業生涯規劃>

2016大學生職業規劃如何影響就業落差

文思屋 人氣:3.15W

好多人不知道職業規劃對自己的就業有影響,以下是本站小編整理提供的大學生職業規劃內容,快來閱讀了解吧 。

2016大學生職業規劃如何影響就業落差

大學生職業規劃如何影響就業落差

又到了畢業季,畢業生們口中談論最多的便是找工作的問題了。那麼,在找工作的過程中,他們所找的工作崗位和自己剛進大學時的理想工作崗位又會有多少落差?對此,記者做了一項抽樣調查,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近五成學生表示就業落差較大。這又讓大家開始討論另一個問題,高校有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那麼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大學生的擇業就業究竟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五成畢業生表示就業落差大

大學畢業了,畢業生們面臨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找工作。那麼畢業生們找到的工作自己滿意嗎?和自己理想的職業崗位落差大嗎?記者隨機選取了105名畢業生進行了抽樣調查,在這105名畢業生中,有85名本科生,20名碩士生,其中,82人在大學期間有接受過大學生職業規劃課程教育或聽取相關講座,23人沒有接受過此類教育指導。一些學生表示,大學期間有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教育或相關講座,但這類課程對於學生來說並非強制性課程,學生可以聽,也可以選擇不聽。

而關於現在的就業崗位選擇與剛入學時的職業崗位理想選擇落差有多大的問題時,有48人表示落差較大,佔比爲45.71%,39人表示落差較小,佔比爲37.14%,還有18人表示現在的就業崗位和自己剛入學時的理想目標崗位基本沒有落差。

蘇州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學工辦主任伯潔表示,現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各大高校基本普及,這一類的課程或講座貫穿於學生整個大學的學習過程,透過平時的引導教育,讓學生多交流自己的.職業規劃,讓他們在進入工作崗位之前有一定的心理準備,鼓勵學生進入單位實踐,提前接觸就業環境。很多學生會在職業引導中受到“一定的啓發並引發思考,對自己未來的就業做出一些規劃,隨後朝着這個方向努力發展,最後畢業後的就業崗位與當初自己預期的就業去向之間的落差就會縮小。”

多種因素影響就業落差

蘇州大學傳媒學院新聞傳播專業本科畢業生吳若瑤已經拿到了英國一所大學的入學通知,即將出國留學深造,就讀商科專業。她告訴記者,現在的這個結果其實和她剛進大學時的想法還是有比較大的出入的,大一的時候想要以後從事新聞“工作,於是我就去了新聞單位實習,可是在新聞單位實習過程中,我感覺這個行業並不適合我,於是我就轉變了方向。”

於是,她從大二就開始準備雅思考試,準備出國留學讀研,往市場和公關方向發展。吳若瑤說,在大學期間學校有組織大學生職業規劃的講座,她也去聽過,但是感覺對自己的職業選擇沒有太大的影響,她還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決定自己畢業後的職業選擇方向。

而另一位蘇大金融工程研究中心金融工程專業的碩士畢業生李春輝說,他現在畢業後的就業崗位和他入學時的理想職業崗位基本沒有落差,他告訴記者,從本科考碩士那會兒就已經比較清“楚自己以後想要從事哪方面的工作,在研究生就讀期間,我也抓緊時間去金融行業內的一些單位實習,現在畢業了,我拿到了一家證券公司的of-fer,比較滿意。”

還有一位大三學生朱同學告訴記者,即將進入大四,身邊的同學有的對畢業後的職業規劃目標明確,但佔少數,一部分人對於畢業後的期望職業還在思考當中,還有一部分同學則還是處於比較迷茫的狀態,其實也不是沒有想過畢業以後的“就業去向,只是自己還不清楚畢業後能做什麼工作,所以還是處於一個探索的過程中,現在也有初步的方向,想在管理方面嘗試,找的實習崗位也是項目管理崗位。”

學生的職業規劃意識較薄弱

在採訪中,不少學生表示他們對於學校組織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比較大的自由選擇空間,

因此,在身邊的同學中,那些很想從中學習的學生會比較積極參加,而更多的學生可能只是浮於表面瞭解,甚至對此並不關心。據蘇州大學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心副主任黃文軍介紹,根據學校對學生調查的有關數據顯示,九成以上的學生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和發展方向是比較困惑的,六成以上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理解也比較粗淺,很多學生對職業生涯規劃不以爲然,學習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比較薄弱。

他舉了一個例子,“一個性格內向的學生選擇了營銷專業,在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中,規劃導師一般建議性格內向的學生是不適合從事營銷行業的,而對於膽子大的學生來說,是不適合從事會計或者法律等職業的,因爲膽子大的人容易跨越規則或界限,這並不利於其職業發展。”學生不懂得勝任力模型,當學生的能力模型與僱主的需求不匹配時,就會產生就業落差。

職業規劃教育要回歸人本身

在與蘇州市職業大學大學生就業服務中心副主任張國良的溝通中,張國良也談到在大學課程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慢慢成爲了必修課,課程對學生的職業生涯喚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使學生進行了深入的自我認知。張國良說,但對大多數學生而言,自我瞭解的結果是產生若干意向職業,但職業是什麼樣的,符合是否代表能做,這都需要學生去進行職業探索。“這就非常需要社會力量介入校園課堂,社會教育資源可以帶給學生企業實踐,用學生的實踐經歷去探索職業,能夠幫助學生重新認識職業,找出差距,確定提升方向,從而讓大學中的學習更有針對性。”

將社會教育資源引入大學課堂,可以非常有針對性地讓學生進行職業探索,項目是大學課堂的延伸,能夠讓學生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項目讓學生對目標職業中的職場人士進行訪談來了解職業環境,透過職業體驗來認知職業,熟悉職業的工作任務,在畢業前就能夠勝任職業要求。在這一整個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透過實踐探索來澄清職業規劃中遇到的困惑。

黃文軍說,目前學校的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也在探索轉型中,“大學生需要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爲了讓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的能力,找到能勝任並且適合自己的工作,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也在拓展培養路徑和培養通道。”很多專業行業的培訓、考驗培訓等,從學生入學就已經開始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長期的課程教育,也是一種精細化管理,而其核心就是針對學生的個性提升其能力,讓他們成爲自己想要成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