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著名日記>

地稅幹部駐村日記

文思屋 人氣:2.12W

民情日記必須要跳出紙上談兵的怪圈,不但要記,更要去做,對羣衆所反映急需解決的問題,要想方設法儘快幫助解決。對暫時不具備條件和能力解決的問題,也要耐心向羣衆解釋清楚,給羣衆一個滿意的答覆,今天,本站小編特意爲大家蒐集整理了2篇地稅幹部駐村日記,希望大家喜歡!

地稅幹部駐村日記

  地稅幹部駐村日記一

12月11日 晴

在荊州區彌市鎮陳家灣村五組,有這樣一位老人,我們進駐村子的第一天她在摘棉花,第二天她還在摘棉花,第三天她依舊在摘棉花。

今天上午,棉花老人用一塊麻袋墊坐在家門口的地上,正將棉花從棉桃中一點一點摘下來。

她一邊摘棉花,一邊與我交談——

今年棉花價格比去年高一些,可以賣到4元錢一斤,平均每畝田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種棉花比種水稻收入高些,但是勞動量要大很多。摘棉花費時費力,因爲現在還沒有機械代替手工摘棉花。

國家對農民支援很大,現在只管種好田地,不收稅費,還給補貼。我家有一張補貼卡,國家按種植面積算錢,直接打到卡上。

棉花收完後,還要將棉花秸稈拔起來處理。現在生活條件好了,煮飯炒菜都用電和氣,很少有人拿棉花秸稈當柴火,一般都會在田裏燒掉,因爲拉回來沒地方堆放,也沒有什麼用,燒了還可以當肥料。

老人讓我向不遠的地方看,那裏正冒着煙,那裏是村民在燒秸稈。我笑着說,這樣可不好,你們村子種了這麼多棉花,要是都這樣燒的話空氣裏就有粉塵,人呼吸進了體內對身體有害,煙會隨風飄到附近的地方,污染環境。老人一邊聽我講,一邊掰開手上的棉桃說,這個我們知道,電視裏經常放,村幹部也經常說,但除了這麼處理,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老人問我們到村裏幹什麼,我說跟前兩年一樣,我們是“三萬”工作組的,今年的主題是“萬名幹部進萬村潔萬家”,就是要幫助他們改善村莊環境,減少環境污染。

棉花老人說,那好啊,那好……

  地稅幹部駐村日記二

我和單位兩位同事進駐的是邢臺縣將軍墓鎮古道村,共有26戶,90口人,距邢和公路30公里,不通客車,坐車只能到10外的鄰村再步行,就這也是一天一趟,趕不上就得走30裏,真是個不能再偏僻的村了。

既來之則安之,村子條件差,但我們的工作不能少幹,就要安下心來,踏踏實實辦好事。針對古道村居住分散,街道高低不平,羣衆運輸不方便問題,決定先從修路修街入手,採用集體籌集一點,工作隊幫助一點,項目爭取一點的辦法,籌措修路資金40萬元。從4月中旬開始,在家的老老少少一起上,自己拉沙鋪路,整整幹了一個月,拓寬硬化了2000米街道,以前一到雨季,路面泥濘的不能下腳,現在下再大的雨也沒事了,收穫的莊稼輕輕鬆鬆運進門。

古道村經濟不富裕,單靠種地來不了多少收入,要增收必須拓寬渠道,爲此,提出常抓林果短抓勞務的思路。該村山場面積8000畝,除用材林外,人均種植板栗樹200多株,但小樹比較多,一戶最多收入五千多塊錢,借鑑外地經驗,我們動員年輕人到外地去打工,與五個企業協商聯繫,爲26名男女勞力找到了採煤修路餐飲等工作,每月工資都在3000元以上,特別是15個煤窯工人,每月收入六、七元,比在家種地強好幾倍,爲提高果品產量,工作隊專門請來專家舉辦果樹四季管理技術培訓班,逐戶指導修剪、嫁接、治蟲要領,今年春季,該村嫁接劣質板栗樹5000株,新栽核桃樹2000株。前天我去山上轉了轉,見到樹下雜草已滅淨,個個樹上掛滿了快要成熟的.粟蓬,如果還像去年的行情,保準每戶收入上萬元,加上打工收入,小日子幸福多了。

古道村因太小太偏而整天靜悄悄的,爲活躍村裏氣氛,我局14名青年志願者兩次到村開展聯誼活動,送來三臺電腦和1000本書籍,舉辦連歡演唱,教婦女們跳舞,專門爲五保老人馬容妮籌辦了87歲大壽,爲她修繕了房子,送來米、面、油和200元錢,高興的她逢人就誇工作隊好。回望駐村半年多的工作生活,雖苦但有樂,飲水安全工程讓自來水進了戶,寬帶網讓人不用出山便知天下聞,一位外地來的婦女每天晚上與遠在幾千裏外的親人視頻聊天,如同面對面一樣。現在10項幫扶工程已經完成,僅上級投入的資金就有60多萬元,這在古道村歷史上是沒有的。

我們三個人從城市到山村,剛開始生活習慣上的差距很大,白天必須穿大衣,夜晚燒着柴火爐,一斷火就凍得發抖,該村甚至連個小賣鋪、衛生室都沒有,日常用品來時帶上好幾包,幹部羣衆怕我們受難,經常來住處坐一坐,經常送來吃的用的,自5月中旬以來,幾乎沒有買過菜,真比親戚還要親,到年底要撤回去,還真有點捨不得,山溝裏空氣好,物產豐富,人又都厚道,在這裏我覺得心情舒暢,再苦再累也比不上農民老大哥,有這麼好的政策,這麼好的羣衆基礎,我要留在這裏,把古道村建設成一個生活富裕,環境良好的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