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後感300字>

《吶喊彷徨》讀後感300字

文思屋 人氣:1.72W

初讀《狂人日記》,認為這篇小説毫無邏輯,可漸漸地,漸漸地,便讀懂了魯迅先生在小説中所要表達的情感。

《吶喊彷徨》讀後感300字

《狂人日記》以日記形式記述了“我”在這個人吃人的社會中逐漸走向絕望。真實逼真的言語,沒有任何多餘的修飾,用平白的語言向讀者展示一個沒有人性,人吃人的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人心惶惶,大家都恐慌哪一天自己會成為餐桌上的佳餚;在這個社會中,人們思想麻木,盲目地隨波逐流,不分是非黑白,與黑暗同流合污,沒有人站出來拯救世人,哪怕是一句吶喊……

“狂人”的第一則日記就吸引了我。雖然只是平凡普通的五句話。但這平凡與普通,卻又與眾不同,平凡得出奇,普通得入勝。

魯迅意識到了制度的.可怕,人與人之間已經沒有了真正的仁義道德,只是猜測,提防,殘殺,成為一種難以扼制的惡性循環。因此,魯迅在絕望中以狂人的口吻吶喊“救救孩子……”的絕望之音。

也許《狂人日記》真正令人感到震撼,驚悚的不是魯迅先生對“吃人”的洞察,甚至不是小説結尾“救救孩子”的吶喊,而是狂人無比震驚的“我也吃過人”的發現,那是一種關於自身罪過的覺醒。

魯迅用文字去喚醒當時昏庸的人們,反省自身,《狂人日記》這篇富含深刻哲理的短篇小説值得我們去回味,更值得我們去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