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開題報告>

幼兒園開題報告

文思屋 人氣:9.74K

美術的教育對於孩子藝術的啟蒙有着重要的做用,較為適合用來進行幼兒園的開題報告

幼兒園開題報告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美術教育,對幼兒創新潛能的開發具有的積極作用,被現代教育所公認。美術活動是以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為核心的一種教學實踐活動。畢加索曾這樣説過:“每個兒童都是藝術家”.我們應該讓兒童找到自己的感覺,父母或老師決不能用簡單的像不像,比例準不準來評判孩子們作品的好壞,有的地方不到位就遭到批評,這樣會傷害兒童的自尊心,壓抑了兒童大腦思維活動。運用繪畫語言讓兒童在繪畫創作中受到教育,盡致地發揮兒童稚氣的想象力,提高兒童的素質是教師的首要任務。因兒童在學前還沒有受大人思維的影響,兒童觀察事物有其獨特的視角。兒童在美術活動中往往會表現出令成人難以想象的創造潛能和天賦。

目前,農村美術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已成為幼兒園美術活動開展與創新的首選,陳鶴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他認為,學前兒童是在周圍的環境中學習的,應該以大自然、大社會為中心組織課程內容。福祿貝爾也曾説過:“通過生活並來自生活的課,是使人印象最深刻,理解最容易的課。”而在我們農村,其自然資源更是豐富多彩,糧食、樹木、花草這些不同質地的自然物、得天獨厚的農村自然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正是我們開展美術教育活動極好的素材和內容。新《綱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農村有農村的特色,有農村特有的風俗民情,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就應該讓幼兒融入這些自然資源的主體中成為學習的主人,將大自然、大社會作為幼兒學習的大課堂,引導幼兒感受到身邊的美,生活的美。教師應當學會主動地有創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資源,充分挖掘各種資源的潛力和深層次價值,提高欣賞水平和利用率,使幼兒園的美術活動創造性的、有個性與特色地開展起來。

我園一直重視開展幼兒美術教育教學活動的探究,在實踐與研究中發現,幼兒對美術活動具有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慾望,在美術活動中孩子是最富有想象和創造力的。隨着幼教改革的一次次深入,教師的教育觀念正在逐漸發生變化,但舊的僵化的教學模式,始終難以擺脱,美術活動中注重創作結果,評價方式單一陳舊,新的教育理念始終難以轉化為教學行為,面對出現的種種糾結,我園分析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充分利用美術教育手段促進幼兒全面可持續性發展,開發幼兒創新能力,在此基礎上提出確立“對農村幼兒園特色美術活動探索”的研究課題。

二、國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狀況及與本課題的關係

德國、美國、法國等國家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給兒童自由發展的空間較大,注重兒童的個性和創造力的培養,在藝術教育方面有獨到之處。重視培養學生藝術審美能力,強調兒童在藝術活動中的主動性,突出藝術活動的實踐性和創造性,讓藝術和生活緊密相聯。從兒童作品就可以看出兒童用他們的表達水平、表達方式,表達其對真實生活的理解和自我情緒的再現。他們更尊重兒童,相信兒童的能力。這一點正是我們中國兒童美術教育在發展兒童審美創造力的探索過程中所要借鑑的,農村有着無限的美術創作素材與空間。

在我國,人們雖然已認識到自然資源對於幼兒美術活動的重要性,但對於農村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還剛剛起步,農村幼兒園所具備的豐富的各種資源還未被開發與利用。我們課題組認為:農村幼兒園美術教學改革應該以研究農村美術教學資源,結合地方經濟建設實際特點,從農村自然資源的開發入手,尋求合適的利用方法、原則,使農村園有效利用各種有價值資源,創造性的開設美術課程,繪畫、臨摹、寫生,手工製作等。

隨着素質教育的推進和對中國教育的反思,人們已經開始越來越重視個性和創造力的發展,重視藝術教育對人的創造性發展的獨特作用,蘇州、上海等城市的許多兒童美術教育者和幼兒教師都在發掘兒童創造潛能方面做了積極的嘗試,促進了兒童美術教育的發展,也形成了一些風格,兒童天生敢想,敢畫,從“塗鴉”起步,讓作品放飛兒童的夢想與追求,但是教師的影響往往會左右兒童的思維發展。

三、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農村藴藏着豐富的自然資源。例如:春天的'小蝌蚪成長過程、金燦燦的油菜花變花為籽、嫵媚的桃花結出小桃、泥土、沙子、石子、樹皮、落葉、草根、菜葉、各類種子、水果皮、稻穀、蘆葦杆等自然材料隨處可見,隨手可得,具有成本低、可塑性強、經濟實惠的特點,便於收集和拼貼。幼兒對這些自然材料有着天然的親和力,只要教師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把這些材料用於幼兒的各種美術活動中,就會取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除此,農村的鄉土文化也是豐富的藝術教育資源。《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提出;幼兒園應“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大幼兒學習和生活的空間,”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陳鶴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會是主要的知識來源,因而教育的民族特色、區域特色應該得到充分的體現。”我們地處農村,大自然為我們提供了各種農作物的種子(黃豆、紅豆、綠豆等等),各種樹葉,小花小草,還有稻麥的秸杆,飄蕩的蘆花、洋槐花、楊柳絮…這些都能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只有幼兒對自然感興趣時,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在快樂中學習。作為農村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就地取材,合理利用農村資源,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提供動手動腦的機會,形成我們農村幼兒園的特色,我們必須從農村資源着手,充分利用農村資源豐富幼兒美術活動,形成一種富有農村特色的美術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發現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經説過:“我們必須回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以,我們應該放下架子,蹲下身來,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上去觀察、去思考,站在他們的角度,揣摩他們的心理、去理解他們,就容易發現他們的繪畫中融進了許多單純、真實、自然樸質的元素,甚至,能用強烈的色彩,大膽的構圖,奇特的想象來描繪他們自己心中的那一方神聖與美麗。

“學習和掌握簡單的美術活動知識、技能、培養幼兒初步的創新能力,使幼兒萌發審美情趣”是幼兒園美術活動的基本目標。因此,認真領會《綱要》精神,進行具體的教育實踐探索,在教育行為中調整和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在新觀念指導下,重新認識在美術活動中的兒童,達到既開發兒童美術創造力,又提高兒童審美表現力,同時促進兒童創造性人格形成的目的,建構一種方便可行的、新型的兒童美術教育優化機制。這種在美術活動中把技能學習和創造力協同發展的舉措,將會使孩子對世界萬物產生無限的遐想和興趣,使幼兒終生受益,同時充分體現創新教育的真正內涵。使美術活動成為兒童愛玩的“遊戲”,成為兒童善於表達自己情緒和認知的一種“語言”,成為啟迪兒童創新思維的搖籃,成為自信懂得欣賞的小“藝術家”,更好地發揮農村園在美術活動中具有獨特的價值與作用。由此可見,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在美術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四、課題的界定與理論

(一)課題的界定

農村幼兒園:《幼兒園教育綱要》非常關注農村幼兒教育,提出許多農村幼兒教育的策略。的確,農村有豐富的自然和社會資源,充分地將他們挖掘並利用,是一筆很大的知識“財富”;而我們幼兒園也剛好坐落在環境優雅、自然資源豐富的農村裏,園舍前後有着很多值得師幼共同探討的資源,這些資源是農村幼兒園最真實、最精彩的課堂,教師加以引導、啟發,幼兒就能夠自主地欣賞、探究,形成自我的知識觀點,體驗學習的過程,並在體驗中收穫。因此,本課題開展的“特色美術”界定在“農村”.

特色美術活動:以美術領域課程為載體,結合本地區特有的自然環境(如:泥土、蛋殼,樹葉,種子,稻草等等)和社會進程中長久積澱、傳承下來的與眾不同的民俗、習慣、景觀、人文環境等地方資源引入美術教育而形成的獨特風格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着名教育家陳鶴琴説過“大自然是活教材,活的鄉村教育要用活的環境,不用死的書本。”因此,我們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農村藴藏的豐富教育資源。

2、英國當代著名的藝術教育家赫伯特?裏德提出:美術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為兒童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使他們的人格得到成長。裏德強調美術教學應順應兒童生來固有的潛力,教師僅僅扮演一個鼓勵者,使兒童通過美術活動發揮潛能。

3、《綱要》明確指出: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教學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

五、課題研究目標、時間、對象、方法及過程

我園堅持教改、科研、日常工作一體化的原則和人人蔘與的指導思想,在確立課題《對農村幼兒園特色美術活動的探究》的基礎上,全員參加、全程參與課題研究,思路首先是成立課題組,制訂課題組管理條例,課題組成員明確分工與職責,根據課題方案,確立相應的子課題。其次,全園各班在課題組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特長,結合班內實際情況確立小課題。全園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各班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網絡化、制度化、規範化和過程化的工作格局。

(一)、研究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激發和加深幼兒對美術活動內容的興趣,培養幼兒感受美的情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初步摸索出適合農村幼兒園實際的,具有在實踐中運用的可操作的園本美術教育經驗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升教師幼兒美術教育專業素養,促進科研興園。

(二)、研究時間

2011.6--2013.9月,歷時三年。

(三)、研究對象

本園小、中、大班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