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職場心理>

別把不良心理帶回單位的職場指南

文思屋 人氣:1.97W

眨眼間,春節長假就在不知不覺中拜拜了。度過這個跟親友見面機會最多、交流話題最廣、相互瞭解最深的佳節,有的人意氣風發,決心在馬年開足馬力大幹一場,有的人心理卻發生了負面的變化,給旁人留下詫異的印象。

別把不良心理帶回單位的職場指南

這些不良心理主要有三種:一是得意心理。有的因為身居要職贏得了親友的誇獎,有的由於生意興旺博得了親友的稱讚。這種讚美一多,就會情不自禁地飄飄然,感到自己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二是失落心理。看到那些當初學習成績沒有自己好、就讀學校的名氣沒有自己的大、周圍評價沒有自己高的同學和夥伴住上了豪宅、開上了豪車,可自己要麼居無定所,要麼事業平平,巨大的落差便油然而生。三是“開竅”心理。有的雖然處在權力部門,手頭卻緊緊巴巴,在跟同樣處在權力部門的親友交談中發現,人家的日子可要好過得多。經過親友“提醒”後,有的人受到了“啟發”。有的先後開了好幾個公司,但都沒搞出名堂來,得到在商海里如魚得水的親友“點撥”後,才猛然意識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還沒有學會跟官員打交道的潛規則

心理是行為的先導。一個人有什麼樣的心理,就會在行動上表現出來。比如,有得意心理的人,往往會自命不凡,聽不進別人的不同意見,自然不可能搞好人際關係,更不可能有什麼作為;有失落心理的人,常常會打不起精神,做事都沒有什麼勁頭,更不會在工作中開拓創新;有“開竅”心理的人,總覺得過去吃虧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膽子會出奇地大,其結果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可見,不良心理的'危害還真不可掉以輕心。

有的人心理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説到底還是缺少人生智慧的緣故。古今中外的無數事實表明,對人生智慧領悟深刻的人,聽到別人的表揚時,不是沾沾自喜,而是自覺告誡自己只有不斷取得新成績,才能無愧於時代的饋贈;不會拿自己的長處跟人家的短處比,只會用自己的短處跟人家的長處比,從而不斷增強補齊“短板”的緊迫感;當別人在某方面超過自己時,不是心理失衡,而是主動把對方當作自己學習的榜樣;始終恪守“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的準則,即使面臨唾手可得的誘惑,也能做到無動於衷。

當然,一個人修煉到這個境界確非易事,不過,只要明白人生的真諦,就能擁有一種“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的健康心態。有了這種良好心態,就不管外界如何風雲變幻,都能始終堅守正確的價值追求,這樣雖不能保證馬上有喜,但絕對能確保永遠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