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關於生態視角下大學生德育的探討

文思屋 人氣:1.1W
關於生態視角下大學生德育的探討

  [論文摘要]當前高校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等方面呈現出具有時代特徵的多元化取向,大學生在追求個性發展的同時又感到人性的迷茫及價值觀上的衝突。如何培養具有主流價值取向並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成為高校德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從德育生態性的視角對目前高校德育現狀及如何構建德育生態體系進行了探討。

  [論文關鍵詞]生態視角 大學生 德育
 
  隨着經濟、文化等全球化的發展及當代網絡媒介等多元模式的滲透與影響,當前高校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等方面呈現出具有時代特徵的多元化取向,同時又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一方面,大學生要尋求個性的獨立自由與解放,另一方面,在追求個性解放的同時又感到人性的迷茫及價值觀上的衝突。從近年來大學生思想道德的相關調查中可以看出許多大學生的道德認識與道德實踐相背離的現象。如何引導大學生擺脱這種文化融合下的迷茫,如何培養具有主流價值取向並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成為高校德育工作者面臨的重要課題。本文從德育生態性的視角對高校德育的現狀及構建德育生態體系進行了探討。

  一、德育生態性

  所謂德育的生態性,即以生態世界觀的角度來對待德育。生態系統是指有機體與其生存環境構成的一個不可分割的自然整體,各有機體之間以及各環境組成要素之間處於相互依存、相互聯繫的狀態。生態學強調的是“關係”、“適應”、“互動”,“生態系統”、“整體性”、“共同體”是生態觀念的核心。學校德育是整個生態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子系統,它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管理者、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學校環境等多種因素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它通過系統內各要素間物質、信息的組合和交換,使受教育者的情智和人格得到全面、和諧發展。一方面,在德育生態性中,每一個個體都是無可替代的存在,強調個體的主體性或參與性,注重人性的發展與解放。另一方面,個體的發展與解放必須同社會實踐聯繫起來,個體在生活中通過實踐,體驗人生,從而不斷地完善和豐富自我的精神世界並促進人格的健全發展。建構科學有效的德育生態系統,就是把德育以及環境諸因素置於一個密切聯繫、密不可分的整體之中,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管理者、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學校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和諧構建中得以充分的發展。

  二、高校生態德育的現狀

  目前許多高校十分重視學生的思想德育工作,並採取了多種形式的德育形式,但傳統的道德模式仍佔據主導地位並潛移默化的影響着教育者和學生。這種“以教育者為主導的單向管理,以理論知識為主的單向灌輸,以德育成績為主的單向評價”的教育模式已經制約了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其嚴重的後果就是大學生道德認知的迷茫、道德體驗的缺失和道德行為的失範。當前,學校的德育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德育生態因子失衡
  學校德育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各要素之間是一個互動、適應、聯繫的體系,如果割裂各因子之間的關係將造成德育生態的斷裂與凝滯。傳統的學校德育模式無論是在教育還是在管理工作上多侷限於校園內,與外界所進行的信息傳遞與交流較少,形成一種自我封閉的教育體系。德育中教育者也沒有充分重視校外德育的途徑,使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等因子之間難以產生有效的合力。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載體主要是通過課堂上知識的傳授進行的,而對於這種“言傳”,很多教育工作者可謂是“兢兢業業”,但對於學生卻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從小學時的“思想品德”課一直到大學的“兩課”教學,學生一直受着這種德育的薰陶,但他們卻對道德的體驗和感悟甚微。很多學生普遍認為,這種教育模式“大道理太多,與實際聯繫較少”,“形式呆板”。相比之下,學校內各團體組織的公益活動和社會實踐卻很受學生的歡迎,參與活動的學生對於道德行為有着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併產生出濃厚的興趣。這反映出我們的德育生態體系的嚴重失衡,還無法形成一種和諧統一的整體。
  2.德育形式與方法失衡
  傳統的德育模式目前在許多高校仍然採用並占主導地位。教育者在德育方面主要採用的方法是灌輸式和訓導式。教師在課堂上將一些固定的道德原則和思想美德以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灌輸給學生,並通過訓練、懲罰、考試等方式鞏固和強化灌輸的內容。這種形式單一、方法生硬的模式往往引起大學生的逆反心理,反而沒有達到教育的目的。另外除了專門的德育課之外,院領導、輔導員、班主任等輔助人員在學生的德育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可謂苦口婆心。但這種傳統的德育方法注重的只是教師與輔助人員的單方面灌輸,忽視了學生自身的興趣、需要和道德體驗,將德育工作變成了繁瑣的規範學習和訓導、訓練。其次,德育管理方法與手段刻板化、程序化和規訓化。學校在德育管理中設置出各種各樣學生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從而從多方面約束和控制學生。一旦學生的道德行為與行為規範有差異,學校往往採用規訓和懲戒等手段。這種缺乏指引、刻板式的'管理模式使學生只能成為標準模具的翻版。
  3.德育的主體性失衡
  長期以來,高校德育強調的是一種過於理想化的社會期望,忽視了學生在這個德育生態系統中的主體地位。高校德育工作應關注學生個體的生命和尊嚴,強調個體生命的多樣性和獨特性,弘揚個性的自由和發展。如果只將德育的教育過程看作是一種外部施加既定道德規範的過程,其本質只能是對個體生命的漠視。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以人為本,更加註重學生的內心追求與感受。用一種固定不變的模式和規範來教育和約束學生,這在很大程度就是對學生思想的禁錮,同時也將嚴重影響學生主動性與創造性的發揮。其次,在德育的內容選擇上忽視了教育主體的感受與體驗。德育內容與日常生活相脱節,在小學就講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共產主義,到了大學還講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共產主義,大學生對這種教育內容產生淡漠也就不足為奇了。而學生更感興趣的那些與時代相接軌、與日常實踐相聯繫的日常行為的教育卻卻往往被忽略。這種脱離了生活性的德育將使學生脱離真實的生活,造成學生對既定行為規範的淡漠與疏離。同時,灌輸式的德育忽略了學生作為一個個體生命在面對自然、他人和社會中的位置,缺乏實踐的德育將弱化學生的認知體驗,產生道德認知的迷茫甚至是道德行為的失範。因而如何啟發和喚醒學生的道德自覺和道德良知,使他們樹立起良好的道德理想和信念,並在社會實踐中踐行自己的道德行為才是高校德育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