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創業指導>

創業者:粗談互聯網教育所經歷的幾個“坑”

文思屋 人氣:1.07W

下面是某創業者為大家分享的創業經歷,歡迎閲讀。

創業者:粗談互聯網教育所經歷的幾個“坑”

2009年,我跟我的創業夥伴各自離開待遇豐厚的公司,兩眼一抹黑的幹起了互聯網教育,從基礎題庫做起,接連幾年下來,遇“坑”無數。我們在泥濘中忍受痛苦,也在掙脱後享受快樂。看着去年這個領域蜂擁而上的創業公司,同是這幫人中一份子的我,頗感壓力亦心生同情。希望藉此能分享一些過往的真實經歷,拋磚引玉,讓更多人避“坑”而行,也期待與大家共勉,一起努力,給那些“深陷學習苦海”的人們帶來更多的福音。

在組建團隊之初,我們就鎖定目標:打造一個面向中小學生的學習網站,提供各種實用的學習應用”,為了瞭解用户的需求,我們找了十所學校,做了大量的用户調查,最終鎖定了如下幾個用户需求:搜題找作業答案、同步學習、學習測評等。而沿着這幾個需求,我們遇“坑”的序幕開始了。

 第一個坑:試題搜索。

為了滿足用户這個需求,我們第一個版本的首頁界面,採取類似百度的搜索框和按鈕,同時,在搜索框的下面放上其他應用的圖標,以此來突出我們滿足這個需求的'決心。既然是搜試題,必然得有題庫為基礎,於是,我們開始大量招兵買馬,同時,從很多資源方購買大量試卷、練習冊,通過人工掃描的方式,將內容轉化為word版本,然後通過人工編輯,將試題錄入到題庫系統裏去。

寫到這,估計會有好些人會取笑我們:網上有大量的試題和試卷網站,幹嘛要買?還要人工錄入?從那裏抓取過來不就行了嗎?……

其實我們早期也有類似的想法,但實際的情況是,用户搜索的試題,基本是練習冊或試卷上的中等及偏難的題,而這些題,很大部分根本沒有被人放到網上,所以用户在百度、谷歌上根本搜不到,而這恰恰是我們可以和主流搜索引擎拉開差距的地方。早在2010年,我們就“密謀”,等我們的題庫涵蓋了市面所有資料的題之後,就搞出一個APP,可以掃描試題直接出答案,外號“作弊神器”。

在這樣的目標下,頂峯時期,我們有100多位員工,近3000位兼職老師幫我們錄題,因此造成我們的資金急速的被消耗。同時,這個大坑牽引出來的眾多其他坑,也很讓人抓狂,在此就不一一闡述了。

第二個坑:學習測評。

我們可能不是最早涉足K12學習測評的,但一定是最苦逼搞這個的團隊。

我們對每一道試題進行精加工,劃分母知識點、子知識點、難度、小題考點細分等等,一道試題多達30多種屬性,極其耗費人力和成本,同時,很多選擇題還被用於站內的在線競賽,涉及用户做題PK後的排名和獎勵,更不能出一點錯,這些海量試題,光審核就搞了三遍。

正是因為這種精加工,是技術無法實現的,所以我們採取了第一個坑所提及的人海戰術,最後核算下來,一道題的平均錄入時間為5分鐘,成本達到8元以上,如果是主觀題加工成為客觀題,則時間和成本還需要額外增加一倍多。

可能有人會問,搞個幾萬道題不就夠了嗎?可實際情況是,中小學十二學年九大學科,5000多個考點,按題庫100萬道題計算,平均每個考點不足200道,把這200道再按難度等其他因素進行劃分,最後所剩無幾,遠遠不能滿足用户日常練習和評測的需求。

第三個坑:同步學習。

K12教育的行內人士一定清楚,要實現“同步”兩字得有多難。國內K12各學科的教材版本之複雜,絕對超過各位看官的想象,同一個市區的不同學校,使用的教材版本都會不同,各種緣由,大家都心知肚明。而我們恰恰又趟這渾水,先是收集教材,花了一大筆錢不説,很多教材在市面上根本買不到!然後是將幾百萬道試題和幾千本的教材章節關聯起來,這就碰見最大的問題,各教材的章節內容大部分都彼此不同,這可是幾個N次方級別的工作量!幸好動工之前我們找到了方法,但最後所付出的人力成本,依然屬於難以承受的級別。

以上就是我們碰見的三個典型的“坑”,除了它們,還有試題解析、課改適應、重難點分析、試題查重、用户調查這些事,都存在很多的“坑”,後續我會陸續寫文章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