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出國留學>

德國的垃圾處理已形成一個可循環體系

文思屋 人氣:1.91W

其一,對能源的態度。德國核能網公佈的截至2007年底的能源生產統計數據為:2007年生產的能量總數為1405億度電,其中核能22.1%、褐煤24.5%、煙煤22.8%、天然氣11.7%、風能6.2%、水電4.3%,其他(包括太陽能、生物量發電)8.4%。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德國人對核能很謹慎,對可再生能源很追逐。目前在德國運行的有17座核電站,但這一數字一直在減少。目前政府竭力支持和鼓勵的是可再生能源,包括風能、太陽能、海洋發電、生物量發電和沼氣發電等。

德國的垃圾處理已形成一個可循環體系

政府對再生能源的支持,體現在再生能源入網電價(高於一般能源價格)的調節,以及對再生能源項目研發的資金投入支持上。比如,普通家庭可自費安裝太陽能設備,連續12年可將生產的電能以較高價格入網以代替政府補貼。再如德國ISET研究所,他們每年約1000萬歐元的研究經費中,有33%來自於聯邦政府,16%來自於黑森州政府,13%來自於歐盟,25%來自於合作伙伴(ISET2007年度報告)。

其次,對資源和環境的'態度。從能源態度上,可看出德國人對待資源的珍惜情結。同時,工業界對環保法律的遵守也是自覺的。在工業品生產過程中,環保設備的投入自然會提高產品的成本,這也是“Made in Germany”產品價格高的因素之一。

另外,德國的垃圾處理已形成一個可循環體系。該國每個家庭基本上有4種垃圾是必須分揀的:紙張、生物、塑料和雜垃圾。每年,每個家庭是按照垃圾桶的個數繳費的。

筆者剛到德國不久,一個當地朋友就説,如果我本人願意,他願把他的舊車送給我,雖然我婉言謝絕,但當時卻着實感動了一番。後來才明白,那輛車如果要通過質量保證檢測要花一筆修理費,如果扔掉也是要花50馬克的。

德國社會的兩個突出特點,是國民的節約意識和環保覺悟。德國人的財富一方面是靠經濟發展的積累,同時也是他們自己節省出來的。據歐洲旅遊網宣稱,德國的森林覆蓋率達30%,可以説到處都是綠色。即便是這樣的好環境,德國人還不斷在警告:“環境在受到威脅”,“要採取行動保護”云云。

再次,對法律和公共道德的態度。嚴謹的德國人,其循規蹈矩是出名的。遵紀守法是他們做人最基本的原則。這當然也是因為違法的成本是很高的。同時,強烈的正義感和社會責任感也讓他們願意監督和檢舉他人的違法行為。如果有人開車不小心在停車場碰擦了別人的車,他一般會等着車主回來處理事故,或貼個條子,將聯繫信息及車輛信息告知對方。如果選擇逃逸,會帶來更大的麻煩,因為他人的眼睛會時刻盯着事故當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