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調研報告>

優秀社會調研報告範文(精選5篇)

文思屋 人氣:2.98W

在現在社會,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通常情況下,報告的內容含量大、篇幅較長。那麼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優秀社會調研報告範文(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優秀社會調研報告範文(精選5篇)

優秀社會調研報告1

一、調研課題簡介

社會保障制度是現代國家最重要的社會經濟制度之一。建立健全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的社會保障體系,是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社會穩定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地區、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完善社保體的任務非常艱鉅和繁重。從1949年建國至今,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隨着經濟的發展也日臻完善。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包括社會保險、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社會救濟和住房保障金。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部分,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

二、調研設計與組織實施

本次調研的主要目的是瞭解當前主要類型企業員工的社會保障是否落實到位,例如企業是否按國家相關規定為員工建立社會保險、員工是否享受到企業提供的福利待遇等。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設計了這份問卷,希望能通過我們的實地調查得到有效的數據和準確的結論。我在XX市XX區、XX區、XX區發放調查問卷、訪談的形式向社會各行業人員採集相關信息。

三、調研對象情況簡介

本次調研主要在XX市XX區、XX區、XX區開展,我們的調研對象主要集中在30—50歲左右的城市工作者,通過對百餘名不同行業及單位的員工的調查,我們順利得到了調研報告所需相關數據。

四、調研數據統計簡析

我國政府經過多年努力,目前,以社會保險為核心的中國社會保障制度體系框架基本形成,但是,中國畢竟還是一個尚處在發展中的國家,社會保障體系仍需進一步完善,在這次調研中,我們初步瞭解到社會保障體系制度在唐山市的實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特點及原因。

1.城鎮企業多注重養老保險,參保險種不全

在我們的調查中,我們發現被調查者大多對養老保險較為滿意。從險種看,養老保險覆蓋面遠高於其險種,緊隨其後的是醫療保險。分別佔有XX%和XX%的比率。絕大部分公司尤其是民營企業只為員工繳納部分養老保險費和醫療保險費,同時其他幾項社會保障的險種則無人問津。

2.民營企業員工參保比例較低

調查發現,民營企業的員工參保比例低且參保險種不齊。特別是酒店,娛樂等服務行業中。

3.住房公積金最低生活保障等存在制度不健全、分配不均等問題。

這次調研我們不僅將木管投向了以養老保險為主的社會保險,還涉及到了就業培訓,還有住房公積金,最低生活保障,社會救助制度等社會熱點問題。在調研中我們看到。

(1)XX%的人對住房公積金感到不滿,集中XX%的人認為住房公積金受益方範圍較窄存在不公平,XX%的人認為住房公積金風險防範能力不足。

(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存在嚴重問題。在與被訪者的交談中我們瞭解到,目前最低生活保障並未真正落實到城鎮生活貧困人羣當中,XX%的認為實際領取低保人數與省級轉移支付核定的領取“低保”數量有很大偏差,並且低保對象的界定標準尚未規範。

(3)對於下崗職工、待業大學生這樣的收入不固定的靈活性就業羣體,做好就業培訓顯得格外重要,而在調研中我們發現。很多人只是在找到工作後進行過短暫的入職培訓,絕大部分人沒有接受過正規的就業培訓。而零收入和收入不穩定的就業羣體又是最需要社會救助的,因此(2)中提到的問題格外嚴峻。

調研結束後,我們將得到的數據加以彙總和整理,並選取了其中富有代表性的30餘份問卷進行研究,針對以上問題分析出了我們對成因的看法。

首先,認識不到位。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一些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中,僱主與僱員中存在着模糊認識,從員工自身的角度來説,員工只顧多掙錢,對養老保險缺乏切身體會,認為“退休早着呢,參加養老保險不必着急”,再加上本身工資就不高,情願自己開銷,也不願自己繳費參保。從企業發展的角度看,企業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不願參保。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剛剛起步,非公有制民營企業正處於原始資本積累階段,利潤意味着私有財產。因此,多數企業主普遍存在只顧眼前利益的短期行為,認識不到為員工參保可以解除員工後顧之憂,穩定人心,增加企業效益。

其次,從08年開始的經濟危機使大部分企業的有限財力在承擔職工社會保障支出時力不從心。國有企業由於成立時間早,離退休職工及在崗員工的社會保障負擔更加沉重。而絕大部分的民營企業其所需資金絕大部分是通過自我積累的方式來解決的,外部融資渠道不暢,原始資本投入不夠充足。因此,有限的財力致使許多企業在承擔職工社會保障支出時確實有些勉為其難。

另外,還有一個民營企業特有的用人特點是從業人員流動性大,隊伍不穩定,這也加大了企業的參保登記工作的難度,同時,約束僱主的勞動法律制度也不健全,導致被調查者中89%的民營企業員工目前尚未由所在單位為其參加社會保險。

五、改善企業員工社會保障的對策

針對以上情況,我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來改善城鎮職工社會保障狀況。

首先,從社會的層面來講,要加強社會保險的宣傳。進一步加強宣傳和培訓,使經營者清楚意識到,參加社會保險是企業對職工乃至社會的重要責任和義務。同時,讓廣大職工都瞭解社會保險相關政策、規定,使大家都能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

其次,從司法的層面講,要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強制推行。社會保險的基本特徵及其與商業保險的本質區別之一,就在於社會保險的強制性,這一強制性必須通過國家立法,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證。目前社會上多數就業人員沒有得到相應的社會保障,究其原因,關鍵在於社會保險的立法相對滯後或執法力度不夠,主要依靠社會保險主管部門和經辦機構通過行政手段和宣傳動員的作法,只能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一方面應加快立法,特別是加快地方立法;另一方面,應充分依靠現有法律、法規,嚴格執法,依法推進社會保險的改革。

另外,規範用工制度是改善員工社會保障情況的重要前提。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在試用期結束後需要及時與員工簽訂正式用工合同併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用。

六、結束語

在這次調研中我們與許多被訪者進行交流,其中有一個在税務局工作的公務員説的話讓我們感觸很深。他説,新中國剛剛建立xx年,從建國初期的百廢待興到現今社會的欣欣向榮,我們已經在軍事、經濟、科技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作為一個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過於注重經濟發展導致社會結構失衡也是存在的嚴重問題。但總而言之一個剛剛起步的泱泱大國敢於承擔起3億人口的社會保障並在xx年中日趨完善,本身就已經樹立了世界社會保障進程中的里程碑。

在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我們相信我們的國家一定會盡快出台相關政策予以解決,希望中國的社會保障制度,在總結借鑑前xx年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更廣地普及,更快地完善,更好地造福中國3億人民。

優秀社會調研報告2

一、前言

大學生由學習知識、積累經驗到輸出知識、創新創業往往需要通過長期艱苦的探索和磨練,非一朝一夕之功能所成。因此,決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長。而且有些東西是無法事先完全準備好。比如,管理、財務、風險投資等等。即使事先準備好,真正面對實際問題,可能發現和學習的東西完全不同。當今社會也應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和大好機遇。

40萬大學生是杭州市發展的寶貴資源,市委、市政府一直致力於為學校畢業生在杭創業就業創造一片廣闊的天空。自從2009年4月杭州市高校畢業生和留學回國人員創業三年行動計劃啟動以來,一個集創業資助、創業實訓、創業指導、創業平台建設等多項內容於一體的全方位創業扶持體系基本形成,按照“政府搭台、企業參與、高校主導、專業機構服務”的模式,積極整合利用專業培訓機構、高校、企業等資源,着力構建實訓體系,為實訓供需雙方提供多元化的載體。由此看出,高校在大學生創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地位,而且學生創業者依託學校的課程教育和相關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在日後的經營生涯中有很大的幫助。而新建的大學生生創業園區就在下沙高教園,方便我們獲取資料和個案分析,以及在學生真正的創業過程中積累教學經驗,又能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

浙江財經學院一貫堅持將素質教育實踐化,將教育與創業結合在一起,高度重視創業教育工作,普遍加強對大學生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還建立了大學生創業園,為學生提供創平台、制度保障和資金支持,組織開展各種不同形式的創業教育和實踐活動所以我們可以從學校的創業課程和創業比賽和創業支持方面對大學生創業教育內容進行調查。

二、創業教育的目的

在高校工作中,“創業”與“就業”密切相關,前者一般被看做衡量後者質量的標準之一。因此,創業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幫助學生就業。在學生接受創業教育的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探索精神、求知精神和團結協作精神以及吃苦耐勞的品質和對市場的把握。

三、創業教育的意義

3.1創業教育是高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創業教育不僅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也是實施素質教育實現大學生知行統一的有效載體,還體現了人全面發展的要求。素質教育的核心實質上是創新,而創業教育能夠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因為它能夠提高學生的市場開拓意識、專業知識技能、經營管理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及良好的心理素質等。

3.2創業教育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趨勢的必然

高校開展創業教育有利於培養大量具有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人才,有利於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和適應國際化發展的新型人才,緩解市場上的人才不能適應經濟發展需求的矛盾。

3.3創業教育能夠改變我國低層次創業活動活躍高層次創業活動低迷的現狀

2005年,我國高中及高中以下的創業者人數是大學水平創業者人數的23倍,導致我國大量的創業屬於生存型創業,而不是機會型創業高校通過實施創業教育,提高大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不僅適應當前就業形勢嚴峻的實際,促進高等教育自身的良性發展,也能有力推進我國高層次創業活動的發展。

3.4創業教育能夠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創業教育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大學生若創業成功,則會為我省甚至我市的GDP提升貢獻巨大力量,同時緩解了現在大學生人數多、就業壓力大的現實問題。

四、浙江財經學院創業教育的內容

4.1創業課程

浙江財經學院的創業教育課程也是極其豐富。除了政府支持的杭州户籍大學生的培訓,如網頁設計,圖片美化等技能,並在政府支持下,通過考試,給予專業的技能證書;此外,還每週都會邀請各個專業的頂尖講師或者此專業的人才來浙江財經學院進行講座;而且還開設、優化了部分課程,如下:

優化課程結構

早在1996年,浙江財經學院明確提出“具有艱苦創業精神和高度責任感、事業心,具有良好道德修養”的大學生培養要求。2000年更進一步提出了“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有高度責任感,事業心”的培養目標。

為了配合學生加強科研創新能力,學校在課程結構上作了最大限度的優化,如增大選修課程比例、加強實踐課程教學等。學校不僅設置了“就業與創業模塊”,而且根據各專業的培養特點,在專業課上配置2-3門創業實務課程,如創業投資管理、技術創新管理、新產品開發管理、風險投資與案例、資本運作等,以滿足學生的創業需求。

為達到第二課堂和第一課堂的有益結合,學校申請了多項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孵化項目。此外,學校的“模擬證券實驗室”和“ERP實驗室”等實踐操作平台,也為學生們提供了很好的鍛鍊機會。

4.2開設特色課程

比如説市場營銷學,本專業特色鮮明創新性強:

強化實踐教學和素質拓展,重視學生分析策劃能力的培養,專業教師積極探索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改進教學手段,加強課程的多媒體教學、實驗實訓實踐環節。充分運用綜合導師制,加強對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包括社會調查、企業調查和專業調查)的輔導,重視學生進行市場調查與營銷分析策劃能力的培養,為學生就業和在職場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強化案例教學、開闢精英論壇、引用營銷模擬、注重素質拓展、豐富實踐教學;突出模擬創業式教學,形成鮮明的創新創業教學特色,依託科研優勢和教改研究成果,我們不斷探索,逐步形成了模擬創業式教學方法。模擬創業式是指充分挖掘學生潛能,以開發學生創業基本素質,培養學生創業綜合能力為目標的教育。對《市場營銷學》課程來説,此課程框架就是PEST+STP+4Ps;發揮科研優勢和教改研究成果,形成以科研促進教學的良性機制:體驗式教學、協作式學習、模擬創業式教學。

4.3創業比賽

1.浙江財經學院首屆大學生創業經營競賽

為進一步提高我校學生的創業能力,培養學生企業戰略決策和執行、團隊合作以及企業發展規劃、資金預算及決算、市場營銷、生產決策等經營管理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經研究,決定舉辦浙江財經學院首屆大學生創業經營競賽。

競賽以“創業、經營”為主題,提出“完善經營思維,實踐創業夢想,融入市場渠道,培養團隊精神”的口號,營造一個企業模擬經營的平台,通過競賽的形式,鍛鍊學生的合作精神、強化戰略規劃、執行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和素質。

2.第3屆浙江財經學院創業設計暨沙盤模擬經營大賽

ERP企業沙盤模擬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它以生產型企業為背景,以手工沙盤及創業者電子沙盤為平台,把創業設計與原有的企業經營模擬大賽緊密結合,是一場創新組合的比賽,從2005年首屆全國大學生ERP沙盤對抗賽開展至今,已成為當代大學生中影響力最廣、規模最大的沙盤模擬經營大賽。

3.2008浙江財經學院“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

為進一步在我校營造良好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氛圍,增強創業意識,強化創業理念,培養創業精神,提高創業能力,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的複合型、創造型人才,學校決定舉辦2008年浙江財經學院“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以挑戰自我、放飛夢想,團結協作、共同創業為競賽主題。

4.第四屆多媒體、廣告藝術大賽紅火開展

由浙江財經學院校大學生競賽委員會主辦,人文學院、藝術學院、信息學院等學院聯合承辦,“浙江財經學院第四屆多媒體、廣告藝術大賽”於2009年5月15日在校紅火開展。

大賽受到同學們的廣泛歡迎,有200多名學生報名參加了多媒體、平面設計、廣告藝術等各項賽事,同學們的參賽積極性相當高。

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參賽能力和參賽水平,人文學院老師放棄休息時間,對報名學生進行了集中培訓,同學們紛紛反映,通過參加培訓,對如何創作更好的作品有了更大的信心,對創意、對廣告有更多的瞭解和認識,特別是今年學校新增加的廣告藝術大賽,表現形式豐富,創作靈活性大。參賽學生通過競賽的形式進一步加深了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實踐動手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五、創業支持

杭州市近年來針對大學生創業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首先是政策體系,主要包括近年來出台的一系列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30餘項政策文件和措施;

其次,多位一體的幫扶體系,主要包括公司註冊費用減免、房租補貼、會展補貼;啟動創業實訓,建立實訓補貼機制;大學生創業大賽;大學生創業園建設;大學生創業導師隊伍建設;大學生創業企業聯繫制度;實行大學生創業工作例會制度等。第三,周到完善的服務體系,建設畢業生就業創業網上服務平台,為大學生提供“五免”服務。在談及具體取得的經驗成效時,他總結指出:第一,理念+理想是助推大學生創業的前提;第二,市長+市場是助推大學生創業的關鍵;

接着,人才+資本是助推大學生創業的動力;

然後,平台+服務是助推大學生創業的基礎;

最後,環境+機制是助推大學生創業的保障。

浙江財經學院推出學生創業拿學分新政策;開闢學校創業園,以服務大學生創業,支持大學生創業,引導大學生創業為園區宗旨;各學院舉辦各式各樣的出售競賣活動,比如由我校的市場營銷協會舉辦的“營銷風情街”活動,既為全校師生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易平台,也為在校學生提供了一個營銷實戰的平台;鼓勵參加各種案例分析大賽,挖掘人才,使學生能夠展示自己的才華,比如首屆"鴻雁杯"在杭高校案例分析大賽總決賽在我校舉行等。

六、浙江財經學院創業教育的特點和不足

重視對大學生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以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為平台,加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依託現有學生創業比賽,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氛圍;將素質教育同創業教育相結合,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在校期間也能接觸社會,瞭解真實的生活。

雖然我校在創業教育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還存在着一定的問題:創業教育的認知觀念不到位,學校對開展創業教育認識、創業教育意識有待加強,大部分工作只停留在就業指導層面;課程體系不完善,學科基礎薄弱,創業教育課程單一,缺乏系統課程和多樣性;師資隊伍不完備,目前的師資隊伍主要由學校的專職教師及其他院校教師組成,較少聘用創業教育人員,造成有企業經驗者不在教學崗位上,在教學一線的教師又往往缺乏企業的經驗和經歷;實踐平台不豐富,現在大學的實踐往往只有大學生創業園以及一些比賽活動,不能完全充分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為在創業園進行創業並不是每一個有想法的學生都能開始的,需要許多限制和要求;服務體系不健全等。

而且,大學生比較有創業激情,卻對自身能力、環境、資源等認識不足,容易衝動多於謹慎,激情多於理智,受挫傷的機會可能就會比較多;另外,在校期間所接受的創業知識比較多來自書本、課堂,最好有比較多的企業家走進高校的創業講壇和創業沙龍,同時最好能在就學期間接觸到比較多創業失敗的案例。

七、政策措施

1.建立健全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充分利用社會資源。

2.完善特色課程體系:開展創業教育培訓、創業社團指導、創業實踐組織和孵化工作。

3.加強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根據學生創業技能提升的需求,從師資隊伍建設入手,選擇一批有志從事創業教育的專業教師和輔導員,以相應的激勵措施,指導他們參加相應的培訓、實踐和掛職鍛鍊,不斷提高他們的理論和實踐水平。

4.健全創新創業組織體系:組建創新創業類學生社團,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自我教育和提升的組織作用。

5.健全學校資助體系:不僅有指導老師的幫助,更會提供資金上的援助。

6.完善創業實踐訓練平台:整合第一課堂的專業課程教學和第二課堂創業實踐活動,啟發、引導、挖掘大學生的創業潛能通過職業生涯規劃、崗見習、團隊訓練、業實踐等活動,提升學生創業的整體水平,塑造學生的創業理念,逐步培養出創業領軍人物。

八、總結

通過對以上三方面的全面調查,基本可以對浙江財經學院創業教育現狀做出總結:

關於創業課程,學校在這方面所設立的課程是比較多,基本覆蓋各個專業,對學生的創業啟發較大,有利於學生與社會接軌,與創業現實接軌;關於創業比賽方面,學校的宣傳比較到位,各個專業的比賽較多,但多是針對團體的比賽,且大學是個混合的圈子,學生來自五湖四海,畢業後一起的可能性較小,而且直接把那些有較好的知識基礎但人際關係較差的學生淘汰出局,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和片面性;至於創業支持方面,政府近來越來越關注大學生的創業及就業狀況,對於創業支持力度也越來越大,而且同學們也通過自己的努力主動獲取政府的資金支持以及部分企業的贊助。

優秀社會調研報告3

日前,xx區在全區範圍內開展了城鄉困難羣眾“救急難”工作試點,以有效保障困難羣眾基本生存權利和人格尊嚴。全區堅持“託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的原則,通過做好各項制度和救助資源的銜接配合,補短板、託底線,使困難羣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的要求得到滿足,逐步建立健全“救急難”工作長效機制。

一、“救急難”試點工作初步成效

1、建立“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xx區“救急難”工作實行區、鎮(街道辦)兩級負責制。依託區、鎮(街道辦)便民服務中心,由民政部門牽頭,在原民政窗口上,設立統一的社會救助窗口,搭建“一門受理、協同辦理”平台。明確部門職責及分辦、轉辦流程和辦理時限,建立化解急難問題的“綠色通道”。民政、教體、人社、住建、衞生、計生等部門除辦理社會救助窗口轉介救助外,根據各自工作職責直接受理羣眾的急難救助申請。建立社會救助網絡信息平台,實行市、區、鎮(街道)、三級聯網,做到救助信息三級共享,並藉助信息化手段,科學確定救助對象,避免重複救助、多頭救助和救助遺漏,形成橫向互聯、縱向互通的社會救助網絡平台。

20xx年對遭遇突發性、意外災害、傷害、重大疾病或其它特殊原因導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困難羣體進行了臨時救助,1-10月共為630人次,救助105.59萬元。

2、設立“xx市xx區‘救急難’備用金”。區財政每年預算安排50萬元,並吸收社會捐助資金,設立“xx市xx區‘救急難’備用金”,實行專賬管理、專項核算、專款專用。用於救助我區在遭遇突發性、意外災害、傷害、重大疾病或其它特殊原因導致生活陷入困境,其它社會救助制度暫時無法覆蓋或救助之後仍有困難的家庭。今年以來我區共救助丁佳馨等11名患白血病、腎病的重病患者,各救助1萬元,減輕了患者的經濟壓力。

3、建立急難對象發現報告機制。村(居)民委員會是主動發現急難救助對象的責任主體。發揮轄區城鄉村(社區)黨組織、村(居)民委員會,駐村(社區)幹部、城鄉社區服務志願者、社會工作者等作用,及時瞭解、掌握、核實轄區居民遭遇突發、意外事故、家庭成員罹患重病等特殊情況,主動幫助提出救助申請。在每一個部門、鎮(街道辦)、村(社區)確立1名專職信息員,對陷入生活困境的困難羣眾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救助。確保困難家庭第一時間得到救助,實現社會救助“一門受理,協同辦理”。

4、建立健全社會力量參與機制。建立“救急難”專項基金。通過社會捐贈、贊助方式,在民政部門設立“救急難”專項基金,拓寬急難救助資金籌集渠道,保證急難救助工作有效開展。發揮慈善協會等組織作用。引導、支持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和愛心人士等針對急難個案開展救助。我區愛心人士、幹部職工等為患白血病、腎病等重病的兒童捐助50餘萬元,極大地緩解了患者家庭的經濟壓力。

二、“救急難”試點工作的困難和不足

1、臨時救助標準較低,發揮救急難效能有限。一些困難羣眾因遭遇突發事件、重大疾病導致生活陷入困境,臨時救助標準較低,救助效果有限。比如,我區現行臨時救助制度規定救助標準最高為3000元,但由於災難發生的突然性和救助需求的高費用特點,使現行的臨時性救助制度,難以解決實質性問題,要徹底解決這類特殊人羣的急難問題,需要進一步提高臨時救助標準。

2、社會救助協調機制不健全。政府領導、民政牽頭、部門協作、社會力量參與、基層落實的社會救助統籌協調機制不夠健全,我區雖然建立了社會救助聯席會議制度,但是聯席會議運轉還處於試行階段,因此,僅憑一個部門唱獨角戲,部門協調落實救急難實效低,救助資源整合欠缺,救急難最大化發揮其效應方面還比較欠缺。

3、基層社會救助工作力量薄弱。全區轄11個鎮、街道辦26萬人。每個鎮、街道辦只有1-2名民政工作人員,基層社會救助工作任務繁重,大多難以承擔日益增多的社會救助工作,社會救助工作力量不足和任務量負荷過重的矛盾在xx區較為突出,就民政局而言,低保入户調查人員也難以落實。因此,對急難對象的實際家庭收入情況的跟蹤調查、早發現、早干預、早救助的要求還有一定距離。

三、對策及建議

1、健全和完善社會救助制度。一是要深刻理解救急難精神實質,準確把握社會救助機制創制。首先要明確救急難是城鄉低保、特困供養、醫療救助、臨時救助、受人員救助、住房、就業等8種社會救助制度框架內開展工作,“救急難”是機制創制,而不是政策創制;其次要明確“救急難”是社會救助範疇的“救急難”,立足於“託底線”,是對因遭遇各種急難情形致使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居民給予的困難救助和幫扶。二是健全和完善臨時救助制度。依據國家和省臨時救助制度,抓緊修訂完善臨時救助制度,提高臨時救助標準,突出“救急難”作用,進一步用制度規範救助對象、救助範圍、救助程序、救助資金等事項,避免救助工作的隨意性,確保臨時救助資金真正用到急難問題上,避免“網底”編織不牢。

2、加強領導,健全機制,形成合力。按照“黨委政府領導、民政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力量參與、基層落實”的原則,形成上下貫通、左右協調、整體聯動的聯席會議機制。根據工作需要,適時召開聯席會議,研究、分析急難救助問題。明確社會救助管理部門職責,形成統一領導下的各司其責、分工協作、運轉協調、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

3、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建立政府為主的社會救助統籌協調機制,並不意味着由政府包攬一切社會救助急難事務。幫扶困難羣眾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只要引導得當,社會力量可以發揮重大作用。一是要以慈善機構、社會服務組織等為載體,鼓勵社會力量和個人,捐贈、贊助和參與救急難工作,努力在全社會形成人人關心、人人蔘與的良好氛圍。二是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開發社會工作崗位等方式,發揮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和社會工作者作用,為社會急難救助對象提供社會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導等專業服務。

4、完善急難對象經濟狀況信息核對共享機制。在民政部門建立的信息核對中心的基礎上,加快健全社會救助信息共享機制,為主動發現急難對象和準確判斷急難情形提供依據。加強與衞生計生、教育、住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社會救助管理部門以及慈善組織的信息共享,及時瞭解掌握專項救助和慈善救助開展情況,使救助對象的需求和政府的救助資源、慈善組織的救助項目,社會各界的愛心捐贈、志願服務等資源有效對接。

5、充實基層社會救助工作力量。急難救助工作的重心在基層,能否為遭遇突發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特殊困難羣眾解決急難問題,基層是關鍵。一是要強化基層社會救助力量。配齊、配強、配好社會救助工作隊伍,做到機構、人員、經費、場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使救急難工作有地方開展、有人員落實、有經費保障、有設備作後盾;二是要按照“分級實施、各負其責、上下配合、相互協調”的要求,加強工作配合,注重工作聯動,努力形成做好社會救助工作的.強大合力。

優秀社會調研報告4

作為一名現代大學生,大家是否對自己周圍的人、事、物做過深入的調研與分析?是否發現隱藏其中的內在價值呢?其實,對我們身邊的每件小事進行一次調研,都會發現許多有價值的東西,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生活都會有很大幫助。

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應該是我們大學生活的兩個重要部分。大家都非常渴望走向社會,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把所學知識與社會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大一第二學期,裴雲老師教授的《社會調研》課程就給了我們這樣一個鍛鍊的機會。

整個學習過程分為四個階段,先是每位同學各寫出自己的一份調研方案,接着每人設計自己的問卷和提綱,然後分別展開調研,最後寫出自己的調研報告。

第一階段:設計調研方案。

“萬事開頭難”,大家畢竟是第一次寫調研方案,不免會出現一些錯誤,如:格式不對,項目不夠,內容不符,質量欠缺等等。但是,所有這些錯誤,在裴老師的認真指導下,都逐漸地改正過來。他一次一次地指點學生,學生也一次一次地改,一次又一次地取得進步。由開始的被動(只要完成任務就行),到以後的積極主動(盡力做好該做的事),大家從心態上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大家都想,第一次進行社會調研,一定要認真仔細地完成好。全班47位同學設計出了各不相同,各具實際意義和特色的調研方案。如:趙旭英的《關於某村兒童入學問題的調研研究》,趙建欣《關於現代大學生“拇指族”的調研研究》,李衞芬《關於武鄉一中學生學則文科情況的調研》,張世娟《關於“網戀”的個案調研》……在裴老師的帶領下,全班呈現出一派積極上進,激情高漲的火熱氣氛。

第二階段:設計問卷和提綱。

調研方法很多,有問卷法,訪談法,觀察法,文獻法等。也有同時採用幾種方法的。採用問卷法的同學設計了問卷,採用訪談法、觀察法的同學設計出了提綱。所有這些問卷和提綱都由裴老師親自來批改,每個人的問卷或提綱都至少修改過三次。有21位同學採用了問卷法,他們將最後定稿的問卷存入軟盤。在院系領導的支持下,由教務處為我們印製了將近800份問卷。在這一階段中,楊亞林和張俊花設計的調研問卷,翟琪和黃佳慧設計的訪談提綱,是優秀典型,格式規範,內容全面,設計新穎、合理。

第三階段:展開調研。

問卷和提綱設計好以後,接進入調研的展開階段。同學們紛紛出動,利用課餘時間,尋找對象,採訪和詢問對方,努力使被調研者以自己的真實想法填寫問卷和回答問題,從而讓我們獲得可靠信息。大家想方設法,採取各種方式,通過各種途徑,親自到各個現場進行實地調研。例如:李君霞同學到華美超市調研關於商品包裝情況,黃佳慧,孫志芳堅持每天到閲覽室觀察大家閲覽的情況,王玉英到忻一中採訪高中補習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李衞芬同學利用暑假到武鄉中學調研,成俊敏在家鄉深入農户訪談,趙旭英走訪輟學兒童的家長,……“實踐出真知”,大家在實際的調研過程中獲得了許多可靠的第一手材料,鍛鍊和提高了我們參加社會實踐能力,豐富和增長了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閲歷。

第四階段:總結並寫出調研報告。

這是最後一步,但也是最難的一步了。同學們經過認真細緻地觀察和分析,調研與研究,收集資料,整理數據,最後得出結論,提出建議,寫成報告。可以説,我們在這一階段付出的努力更多,花費的時間也最多,大部分同學都寫出了十幾頁紙的報告。裴老師對每份報告都逐字逐句地一次次地批啊改啊,然後同學們再加啊改啊寫啊,一次次地完善着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勞動成果。好多同學都在報告上傾注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比如王瑋、郭躍同學將長達三千字的報告進行了四次“改良”,盡最大努力完善着自己的作品。趙旭英調研關於某村兒童入學問題,也做了數次修改,在裴老師的精心指點下逐漸成為一份成功的報告。黃佳慧同學憑着自己的細心觀察和對幾位同學的耐心訪談,寫出了五千多字的報告。就是在打印這些報告的過程中,大家也費了很多心血。不只是需要掌握打字、排版、製表的技術,最苦惱的是病毒的侵擾,大多數同學都因此付出了更多的精力。

孫志芳同學的報告,四次因為病毒侵害,部分乃至全部文件丟失;黃佳慧同學的報告被病毒損害,五千字全部重新打印,……儘管如此,大家熱情不減,反覆修改,不斷追求規範和美觀。

這門課程從開始到結束共用了7個多月的時間,最後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圓滿成功。大家寫出了47篇各具價值和特點的報告。在整個學習、調研過程中,師生都付出了很多努力,佔用了大量時間,然而也收穫了許多……

我們首先體會到了裴老師的嚴謹認真,孜孜不倦,百教不厭,一絲不苟,和藹可親,熱情奉獻和全心負責。我們也體會到了同學們的積極配合與努力上進。學習委員張俊花同學做了大量組織工作,無數次的收回、發放,無數次的督促、幫助,在每一份報告上撒下了她的汗水。李君霞等同學,為了展覽加班加點,廢寢忘食。特別要説的是楊嬋娟同學,她只上了兩次課,就轉到了法律系,但她從開始的設計方案和問卷,到後來展開調研和寫作報告,整個過程都跟着同學們的進度,一步步地修改完善,直到課程結束寫出了優秀的調研報告。這種學習精神實在令人敬佩。

在學習、調研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的不僅是在完成一項任務,更是在熱情追求完美和執着探索知識。調研結束後,大家都受益匪淺,獲得了很多我們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以及對我們今後學習,生活,工作都有價值和幫助的東西。大家真正體會到的是理論聯繫實際的意義,體味到學有所用的樂趣。同學們將會把這種精神用於今後的學習中,嚴格要求自己,盡最大努力把自己該做和想做的事情都做得最好,最棒!

馬上要和這門課説再見了,還真有點依依不捨。每個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能夠認認真真地完成幾件事確實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我們決定去做一件事時一定要全身心投入。“要麼不做,要做就要最好”。

我們的調研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績,還依賴學院各方面領導和老師的重視和支持。學院副院長王志連博士作出批示並提出重要意見,學院科研處處長李丹博士親自指導黃佳慧和孫志芳寫作調研報告,學院教務處處長徐翠先教授、教科所所長王華榮副教授熱情支持並幫助印製調研問卷,外語系王建青老師指導楊亞林等同學設計調研問卷。政史系領導齊虎田、賈志強、趙新平等老師在整個社會調研過程中更是始終給予關懷和指導……在此,我們全班同學對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我們才疏學淺,初次嘗試,調研報告中的資料難免有片面、模糊之處,分析難免有膚淺、偏頗之處,建議難免有空泛、不當之處,所以懇請觀看展覽的老師和同學提出寶貴意見。為此我們專門準備了意見簿,請大家不要吝惜紙張筆墨。

最後,希望我們的成果對大家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一些益處;祝願我院的教學和實踐活動取得更大的成績!

優秀社會調研報告5

今年暑假,我到和平縣地產交易中心參加實踐,主要崗位是辦事員。我就讀房地產經營和土地管理專業,我想通過這次實習、工作,使自己從理論走向實際,實現從課本走向社會,在實踐中增長知識,鍛鍊自己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檢驗一下自己所學東西能否被社會所用,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以便更好的取長補短,完成自己的學業。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將近一個月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裏,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道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這些與實踐還有一段距離。

哲人説:實踐是檢驗真理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理論要回到社會實踐中去運用,想事情辦事情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認識客觀事物,要實現兩次飛躍,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是認識事物的第一次飛躍,而從理性回到實踐是第二次飛躍。所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當今的大學生,社會無時無刻不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而參加社會實踐更顯得重要,實踐的能力強弱,決定着日後工作的好壞。

實習期間,我利用此次難得的機會,努力工作,嚴格要求自己,不遲到、早退,嚴格遵守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完成領導交辦的工作,經過近一個月在和平縣地產交易中心的實習、工作,我基本上掌握了地產交易中介服務;接受單位、個人委託辦理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證、協議轉讓、代辦土地使用權變質、登記發證等手續;提供地產市場的信息及有法律、法規的諮詢服務。

一、土地使用權公開拍賣的有關程序:

1、在拍賣會30日前發佈拍賣公告。

2、拍賣公告內容:出證人的名稱和地址;出證實地位置、現狀、面積、使用年期、用途規劃設計要求;爭實人的資格要求及申請取得爭買資格的辦法、索取拍賣文件的時間、地點及方式,看樣時間;拍賣地點、期限、爭價方式等;確定爭得人的標準和方法,爭得人證金;其他需要公告的事項;

3、拍賣會程序:主持人點算爭買人;主持人介紹拍賣實地的位置、面積、用途、使用年期、規劃要求和其他有關事項;主持人宣佈起時價和增價幅度;主持人報出起時價;爭買人舉牌應價或報價;主持人確認該應價後繼續定價;主持人連續三次宣佈同一應價而沒有再應價的,主持人落槌表示拍賣成立;主持人宣佈最高應價者為爭得人。

4、簽訂成立確認書。

二、公開掛牌出讓土地使用權有關程序:

1、掛牌時間不少於10個工作日。

2、掛牌程序:在掛牌公告規定的掛牌起始日,出讓人將掛牌實地的位置、面積、用途、使用年期、規劃要求起始價。

3、掛牌期限屆滿,按照法律規定確定是否成交。

4、簽訂成立確認書。

河源市和平縣合水鎮府座落珊坪曲雙段1080m2土地,掛牌成交價768000元;和平縣青州供銷社1923.4m2,掛牌成交價206817元。

三、土地轉讓辦證有關材料:

1、要有土地使用證原件。

2、要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書、轉讓登記表。

3、土地登記申請書及地籍調查土地登記審批表。

4、轉讓方申請報告。

5、轉讓協議書。

6、轉受讓方身份證複印件。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個月短暫而又充實的實習,我認為對我以後走向社會起到了一個橋樑作用,過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經歷,對將來走上工作崗位也有很大幫助,讓我明白了許多做人道理,向他人虛心求教,遵守組織紀律和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與人文明友好交往等一些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都要在實際生活中認真的貫徹,好的習慣也要在實際生活中不斷培養。這一個月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大多來自領導和同事的教導。這是我一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

這次實習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關係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對於自己在校大學生,面臨踏入社會的人來説,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他們就是最好的老師,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

總結我的這次暑假社會實踐,雖然是我的第一次社會實踐,但我認為是一次成功的有用的社會實踐,使我真正從課本走到現實中,從抽象的理論回到了多彩的實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