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讀後感600字>

《我沒有自己的名字》讀後感

文思屋 人氣:2.4W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讀過餘華的《我膽小如鼠》這本書呢?那麼接下來小編給你們帶來《我膽小如鼠》讀後感,以及書的簡介,供大家參考,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我沒有自己的名字》讀後感

《我膽小如鼠》內容簡介

餘華作品系列。

《我膽小如鼠》是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年5月1日出版的圖書,由榮獲澳大利亞懸念句子文學獎的首位獲獎中國作家餘華所著,精選其3篇中短篇小説。

本書是由榮獲澳大利亞懸念句子文學獎的首位獲獎中國作家餘華所著,精選其3篇中短篇小説。這些作品所記錄下來的就是作者的另一條人生之路。與現實的人生之路不同的是,它有着還原的可能,而且準確無誤。雖然歲月的流逝會使它紙張泛黃字跡不清,然而每一次的重新出版都讓它煥然一新,重獲鮮明的形象。

這些小説反映了現代主義的多個側面,它們體現了深刻的人文關懷,並把這種有關人類生存狀態的關懷迴歸到最基本最樸實的自然界。

《我膽小如鼠》讀後感【一】

回憶在歲月消失後出現,如同一根稻草漂浮到溺水者眼前,自我的拯救僅僅只是象徵。

這本小小説的篇幅很短,我幾個小時就大致讀完了,文中的字句也非常優美。

這本書有三個小説:我膽小如鼠、夏季颱風、四月三日事件。

我膽小如鼠

可以説這篇小説是主人翁的回憶錄吧。文章開頭用語文老師賜號、被鵝恐嚇、被同學們欺負、膽小的父親等事件來譜寫“我”的膽小。而後又以“我”與呂前進在工廠的工作及一些生活細節來寫我的膽小。期間還穿插了“我”的父親死亡的故事。父親生前膽小,卻因一次(一生唯一的一次膽大)而死。而文章也以“我”的唯一一次失敗的膽大而結束。情節生動,句子富有懸念。體現了“我”的成長。

夏季颱風

這篇短文以地震為線索寫了主人公白樹及其身邊的人面對地震的事。文章前期以紙片的飛舞來分線,寫了白樹觀看到地震監測儀的信號並不斷與物理老師訴説的事。中期以簫聲和星星為分線敍述了人們在雨棚中的焦慮。後期寫了人們對安穩生活的.企盼。一種焦慮,種企盼,一篇文章。

四月三日事件

起初我閲讀這部分文章時,有一種感覺,讀不懂,主人公就一精神分裂症啊。感覺太膚淺了,還是找點參考找資料參考一下吧。原來這叫非理性主義。好吧,來説説主要內容吧。文章以”他“做主人公,並寫他認為他父母、同學和陌生人對他的迫害。雖然感覺主人翁的這樣的行為不可取,但還是有所感悟。首先説説主人公的非理性吧,正因為主人公的非理性才致使他活得很難過,也就其啟示要理性,要有人文情懷。

這些小説反映了現代主義的多個側面,它們體現了深刻的人文關懷,並把這種有關人類生存狀態的關懷迴歸到最基本最樸實的自然界。

《我膽小如鼠》讀後感【二】

我從來不掩飾自己的無知,包括對大名鼎鼎的“先鋒”作家餘華也只是略有耳聞,卻從沒想着去讀一讀他的作品。直到前幾天,在網上瀏覽賈平凹先生的小説時,無意中發現了餘華的中短篇小説《我膽小如鼠》。讀罷,再一次感到自己的淺薄!

全書只有三篇小説,《我膽小如鼠》、《夏季颱風》和《四月三日事件》。三篇小説的主人公依次是“我”“白樹”和“他”,挺有代表性的。但三篇小説卻用不同的表現形式書寫了一個相同的主題——少年的成長經歷,特別表現了這些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的恐懼、不安和想入非非的歷史。

利用一天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感覺《我膽小如鼠》一篇還是蠻有味道的,而且大概可以和作者的想法對接。兩外兩篇就味同嚼蠟,需仔細吟哦反覆揣度才稍有心得,並且還是難以恰切的理解作者的表達。也許,這就是所謂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吧?或者,這也是餘華的有意為之?不知道別人讀後會有什麼感受,反正讀過此書之後,我的感覺就只有一頭霧水,壓抑,苦悶與苦澀,而且久久揮之不去。

於是反思。一定是自己功力尚淺,難解其中三昧。再到網上瀏覽,看別人的品評,也是褒貶不一。其中,多數讀者也表達了和我一樣的感受,就是對後兩篇小説讀後不太理解,難以和作者產生共鳴。因為擔心再次品嚐閲讀的苦澀,所以沒有勇氣再讀《夏季颱風》和《四月三日事件》,只好重讀此書的“自序”,反覆咀嚼。餘華説:“這些中短篇小説所記錄下來的,就是我的另一條人生之路。”我的理解,就是作者虛構的人生。正像作者説的那樣,“當我現實的人生越來越平乏之時,我虛構的人生已經異常豐富了。”

只可惜,作者虛構的“異常豐富”的人生,卻讓淺薄如我者墜入了雲裏霧裏的困頓深淵。寫到此處,忽然想起餘秋雨先生在《駱駝殿堂》一文中的話,“進入這樣的天地再出來,就再也無法面對一切裝腔作勢的深刻,故意營造的玄奧和賣弄痛快的武斷了。”於是,又思念起秋雨先生文化大散文的平易、通俗和讀來行雲流水般的酣暢。

當然,我知道,餘華絕不是要“故意營造玄奧”,也不是那種“裝腔作勢的深刻”,更不是為了“賣弄痛快的武斷”。他是為了一種尋找,尋找小説敍述方式上的變化。這種為文學發展不顧一切的探索精神特別可貴,也着實令人肅然起敬。只是,苦了我們這些想在閲讀中獲得樂趣的讀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