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辦事指南>户籍政策>

上海積分制較少與户籍綁定福利

文思屋 人氣:2.7W

30日,國務院發佈的《關於進一步推進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改進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的城市先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積分落户制度。

上海積分制較少與户籍綁定福利

上海去年7月1日正式施行《上海市居住證管理辦法》,是全國最早實行居住證積分制度的城市。新政策取消了此前人才居住證和一般居住證的差別,統一實行積分制,並根據不同的積分,為持證者提供梯度化的公共服務。

而在外來人員落户方面,上海則沿用2012年公佈的《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人員申辦本市常住户口辦法》及相關細則,即符合持有上海居住證滿7年、繳納社保滿7年等要求可申請轉辦上海市常住户口。

上海目前實行的積分管理制度,剝離一些與户籍綁定的福利,讓獲得居住證但沒獲常住户口的外來人員也能享受一些公共服務。比如居住證積分達到標準分值120分的持證人,其同住子女可參加中考,完成高中學業以後,可參加上海高考。

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甯越敏稱,該政策的積極意義,就在於打通了積分體系,不再像以前一樣強調學歷等條件的門檻,使得普通勞動者有享受對應公共服務的可能。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任遠表示,與傳統的户籍體系相比,居住證積分中的貢獻導向思路是正確的。城市所需要的,不僅僅是高學歷的人才、投資者,還需要創新型人才,需要平凡的勞動者。

回顧上海户籍改革歷程,從1958年到1988年,上海收緊了對外來人員的户籍開放度,而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上海城市人口進入負增長,城市對人才需求量增加,户籍指標與企業的投資規模、所在行業等開始關聯;1994年,上海試行外來常住人口的藍印户口政策,以促進投資和 行業發展,1998年,藍印户口對滿足一定條件的外地購房者放開;2002年,上海停止受理申辦“藍印户口”。

上海的居住證制度始於 2002年,分為人才類、普通從業者類、投靠親友類三種,對於高校畢業生的户籍發放開始按人才類別、成就、貢獻等實行“打分制”。2004年,上海擴大了居住證使用範圍,在各類來滬人員中推行,按不同條件分為引進人才、務工經商和投靠親友就讀等三類。2013年7月1日,居住證制度實行上述積分制。

在外來人口落户方面,2009年2月,上海市政府發佈《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人員申辦本市常住户口試行辦法》,確定了居住證轉户籍的5個申辦條件。在前述辦法三年試行期結束後,2012年2月上海市政府印發了《持有〈上海市居住證〉人員申辦本市常住户口辦法》,目前居轉户按此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