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案認識水果教學反思

文思屋 人氣:1.24W

在教學中,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靈活選用教學方法,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理論及業務學習,不斷地研究和反思。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幼兒園教案認識水果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閲讀,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園教案認識水果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案 認識水果教學反思【一】

設計背景

幼兒都吃過水果,但不一定能準確説出水果的形狀、顏色和味道,於是我找來三種很普通的水果讓幼兒看、摸、品嚐,説説自己的感受。

活動目標

讓幼兒認識三種水果:蘋果、梨子、橘子的特點。

重點難點

準確説出三種水果的形狀、顏色、味道。

活動準備

三種水果各一個,切好的三種水果片若干,三種水果的卡片各十張,三棵水果樹畫片(課前粘在牆上),裝水果的盒子一個。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老師今天帶來一個盒子,你們想不想知道盒子裏裝的是怎麼東西呢?

2、 教師出示盒子。

二、導入新課

1、請幼兒上台摸摸盒子裏的東西,説説你摸到的是什麼水果(蘋果)?

2、 老師提問:你説説蘋果是什麼形狀的?蘋果是什麼顏色的?蘋果的味道是怎樣的?

3、 幼兒依次回答以上問題。

4、 師讓上台的幼兒嚐嚐蘋果的味道,幼兒(酸酸甜甜的味道),師再請兩位幼兒上台嚐嚐,並説説味道如何?

5、 請幼兒上台摸摸盒子裏的第二種水果,然後教師提問(方法同上,第三種水果也一樣)。

6、 教師總結: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三種水果,它們分別是蘋果、梨子好橘子,它們都是圓形的,蘋果的顏色(紅彤彤的),味道(酸酸甜甜),橘子是(橙色的),味道也是(酸酸甜甜),而梨子是(黃色的),味道是(甜甜的)。

三、鞏固新知(遊戲)

1、加深對三種水果的認識,給三種水果找朋友,每個幼兒手上發一種水果卡片,分別分三組上台去給這些水果找朋友。

2、 教師小結遊戲情況。

四、活動結束

幼兒品嚐水果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能以幼兒為主,教師為輔,給幼兒多説多發言的機會。讓幼兒簡單説出這三種水果的特點,我認為也比較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在課前我也做了精心的準備,特別是準備了3個神祕的禮物盒,幼兒都爭搶着去摸摸,真想弄個明究竟,結果上了台的幼兒又能嚐到這些水果。但如果我能把遊戲名稱換一下“把水果寶寶送回家”,也許效果會更好。

幼兒園教案認識水果教學反思【二】

活動設計背景

為了培養孩子學會認真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的能力。並且學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設計了一節認識水果的教學課。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積極動腦的習慣

2、通過比較,能夠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蘋果、桔子的特徵

3、樂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各種水果

2、並且能説出水果的特徵

活動準備

冰糖橙、蘋果、梨、桔子若干;水果刀一把,盤子一隻。

活動過程

出示各種水果,讓孩子説出它們的名稱。

2、觀察水果,説出它們的'外部特徵。

3、遊戲:摸水果,增強孩子對各種水果的外部特徵的感知。

4、觀察水果的內部特徵。切開各種水果,讓孩子觀察水果的內部結構。

5、品嚐水果。

(1)將切好的各種水果分別讓孩子品嚐,並説説其味道是什麼樣的?它們有什麼不同?

(2)教師將孩子眼睛矇住後, 讓他們來品嚐水果,然後請他們説一説吃的是什麼水果。

6、活動結束:告訴幼兒多吃水果有利身體健康

教學反思

對於孩子來説,在課堂中出現一些新鮮的事物會高度集中他們的注意力,所以我選用對了本課,並運用了觀察、觸摸、品嚐、介紹的方法來了解水果,這些環節的設計能夠更好的讓孩子集中注意力,樂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且興趣非常的高!同時向他們滲透一些蔬菜和水果與身體健康的關係,教育他們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本次活動以圖片引出水果,引起幼兒的興趣,再來鞏固認識水果的顏色,接着學習創編兒歌。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孩子們開始較有興趣,後來就只是機械地學念兒歌,但沒有真正掌握兒歌結構,到後來就覺得枯燥乏味,沒有達到預計效果。學習兒歌的目的是喚醒孩子關於水果的經驗,從中感受水果的特徵。孩子們只是在有口無心地念兒歌,似乎難以掌握問答式兒歌的結構。

在遊戲過程中,孩子們都非常的積極,我問:“什麼水果紅紅的?”拿蘋果的幼兒沒有按照我要求的那樣説:“蘋果蘋果紅紅的。”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在創編兒歌的過程中,幼兒還未掌握這一句。可見,在教學活動中正確的引導幼兒是非常重要的。

整個教學活動結束後,我認為主要問題在於我的引導不夠。

通過這次教學過程及課後各位老師的點評中,讓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我深深地感覺到我所要學的東西還很多。首先,在教研活動中,積極參與,研究問題要層層遞進,不斷深入,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其次,在教學中,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靈活選用教學方法。最後就是要不斷地加強自身的理論及業務學習,不斷地研究和反思。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幼教事業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