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職稱論文>

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力

文思屋 人氣:9.17K

數學教學是教師運用數學語言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的過程,下面是小編蒐集的一關於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力方法的論文範文,歡迎閲讀參考。

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力

 引言

科學探究學習的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是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的教學。科學探究學習的教學強調在正確處理知識和能力之間的關係的前提下培養能力、促進發展,把科學知識和方法教給學生,培養他們學習科學知識的方法和處理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其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

 1、堅持多元智能開發的教學策略

多元智能理論啟發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要承認個體的差異性,要平等地看待每一個學生,用多把尺子衡量學生,注重其全面智能的開發。另一方面由於學生的差異性,就決定了要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合理進行教學設計,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針對智能優勢不同學生進行差異教學。以學生為本,教師把握重點精講,對學生多指導思路方法,努力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例如,初中的一節數學課在時間上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授課時間一般為35分鐘左右,該階段主要完成教學任務,包含知識傳授、例題講解、鞏固練習等環節,要保證中等生、後進生聽懂吃透。第二階段,授課時間一般為5分鐘左右,該階段為能力提升階段,要使優等生學有餘味,不僅掌握最基本的內容,而且向更高層次方面發展。在課堂練習上對各個層面的學生的練習內容和標準有所不同,既明確不同層次學生回答相應層面的問題,又激勵低層面學生回答高層面的問題,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

 2、教師指導下的探究策略

2.1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初中生對社會的認識比較膚淺,對人生觀和世界觀認識與建立還處於初步階段,在處理一些看到或遇到的問題上就顯得比較搖擺、脆弱,甚至是衝動、偏激。例如有些學生覺得成人吸煙很酷,就想親身體驗一下;有些學生把家長對他們學習上和生活上的關心是對自己的不信任,對家長的批評教育更是反感,採取排斥態度等等。剛升入初一的學生學習內容和環境的改變,會使他們覺得難以適應,感到緊張、焦慮,學習成績起伏不定,他們進入青春發育期,身高、體重等方面發生急劇的變化,尤其是第二性徵的出現。面對這些變化他們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會在許多方面出現不適應。除了以上初中生這些特點外再加上初中生剛剛接觸到邏輯性較強的較為系統的數學知識,對數學問題進行準確的分析並進行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比較差的,這就更加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循循善誘的進行指導。

2.2指導學生進行假設

在新課改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營造輕鬆、愉快、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感到沒有思想負擔,大膽地、無拘無束地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論證自己的觀點,學會證明和反駁,藉此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精神。

在師生交互活動中,要尊重學生意見,鼓勵學生大膽猜測,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從各個角度去思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使學生在交流中相互之間受到啟發,明白提出的假設是有根有據的,要讓學生説出對學習內容不同的體驗和不同的見解。

2.3鼓勵學生進行表述

數學教學是教師運用數學語言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的`過程,學生能夠準確的數學語言表述數學知識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再加上初中生急於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想法的特點,在師生交互活動中教師一方面要尊重學生髮表學生個人意見,另一方面還應適時指導形成積極的交流,同時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總結能力和表達能力。

 3、維持課堂學習紀律的策略

3.1維持學生的課堂注意和學習興趣是維持課堂紀律的最佳策略

學生只要注意學習,有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在課堂上就不會分心,不會做其他的與學習無關活動。

教師要引起和維持學生的課堂注意和學習興趣,應該做到:第一,增加學生參與課堂的機會。教師的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的需要,生動有趣;教學方法靈活多變,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參與熱情。第二,保持緊湊的教學節奏,讓學生總有學習任務。教師課前做好充分準備,精心設計教案、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以維持課堂上的教學進度和節奏。第三,處理好教學活動之間的過渡。在教學過渡中,教師應首先考慮採用自然過渡的方法,要求在教學內容上保持高度的邏輯性,使學生的思維能夠遵循邏輯轉移過來。

3.2非語言手段的運用

在教學工作中,教師除了運用準確規範、通俗、自然的語言外,還應當適當的運用非語言手段參與教學組織,兩者結合相輔相成,不但使教學活動順利進行,而且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非語言手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注重教師的儀表。當教師一走進教室,學生第一個注意地就是教師的儀表。教師如何把自己的儀表與建立良好教學的效果結合起來也是一門藝術。第二、發揮手勢語的作用。

教學過程中教師恰當的運用手勢能提高教學效果。教師運用手勢語時,要目的明確,克服隨意性,針對不同的對象和教學內容,運用不同的手勢。第三、巧妙的用眼睛説話。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對聽課認真思維活躍的學生報去讚許的目光,對思想開小差的學生報以制止的目光,對回答問題膽怯的學生報以鼓勵的目光等。第四、注重身教重於言教。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五、給學生真誠的愛。教師與學生建立感情,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誠幫助,教師的愛會讓學生心甘情願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科學知識的雨露。

4、課後反思的策略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它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材的核心因素。美國着名心理學家波斯納教授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不完善的、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是膚淺的認識。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是:教師的成長=教學經驗+教學反思。葉瀾説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夠成為一位名師,如果一個教師連續三年堅持進行教學反思則很快有可能成為一位名師。課後經常認真地寫教學反思,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有利於教師由“教書匠”向“學者型”教師轉變。教學反思是多方面的,既可思教育觀念與教學藝術,又可思教學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既可思教師教育教學方法,又可思學生學習方法,總之,教學反思的內容有很多,要養成反思的習慣,每一節課都能認真反思,及時修正,從反思中感悟,在實踐中求真。

 5、結束語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實施與操作以便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何實施與操作以便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在教學中對科學探究能力培養的指導策略的選擇就顯得優為重要。

在探究性教學的過程中應針對不同的課型、不同的授課內容、不同的授課對象採用不同的實施策略,靈活處理。在探究性教學實施過程中應堅持以人為本,創設自由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探究的能力、創新的能力並鼓勵教師運用新的教學理念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探索。

【參考文獻】

[1]靳玉勒。探究教學論[M].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2]鍾廣泉。研究性學習案例解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