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徵文>

安全生產優秀徵文(通用6篇)

文思屋 人氣:5.81K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徵文吧,徵文沒有題目、題材、格式的限定,與作文大體上一樣。相信寫徵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安全生產優秀徵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安全生產優秀徵文(通用6篇)

安全生產徵文1

作為一名安全管理人員,我很喜歡安全格言,如果遇到新鮮的就要記下來,比如“嚴是愛,鬆是害,疏忽大意事故來。嚴是愛,鬆是害,保障安全利三代。”這些安全順口溜,之所以能夠流傳,是因為說的都是大實話。

“嚴是愛,鬆是害”,說得非常有道理,但有道理,未必人人能接受。嚴格管理,管理行為很嚴厲,避免了事故,也可能會招來反對埋怨牢騷甚至是咒罵;鬆是害,管理鬆鬆垮垮,領導不敢得罪人,沒出事故“你好我好大家好”,出了事故造成傷亡,受害者流血又流淚,被處罰人也會受到很大的挫折。所以,還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寧願聽罵聲,不願聽哭聲。”這哭聲和罵聲裡面有學問,往深裡說:哭聲和罵聲密切關聯,互為前提。有罵聲可能就沒哭聲。如果管理不嚴格,沒有罵聲,出了事故哭過之後,還會有更大的埋怨。對哭聲和罵聲的關係,有不少人整天研究,就是沒人公佈研究成果。曾經有人說過忽視安全生產就是對職工犯罪。對安全要嚴加管理,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寧聽罵聲,不聽哭聲。安全生產都表現在具體小事上。大事故都是有小違章引起的,沒發生事故前的事是小事,發生了就是大事。要堅決從小事抓,抓小事,成大事;抓小事,防大事。找事的目的是為了不出事。違章不一定出事,但出事肯定是違章。對習慣性違章,不能習慣性不管。人們的每次違章並不肯定導致事故發生,100次違章可能也不會發生一次事故,但也可能一次違章你就連感到遺憾的機會都沒有了。你能把握違章發生事故的隨機性嗎?答案是肯定的:不能。你願意將自己的安全建立在“幸運”的基礎上嗎?肯定不會!說到底最最關鍵的還是控制不安全的行為及潛在的危險,靠大家的安全意識和安全責任。

罵聲中委屈的是安全管理人員;哭聲中受傷害的是員工。無論是哭聲,還是罵聲,我相信不會有人願意去聽。心情本來好好的,突然挨頓罵,那感覺可遠遠超過一盆髒水潑在身上;淨聽到些哭聲,也不會好受到哪兒去。“寧願聽到罵聲,不願聽到哭聲”,只是在二難條件下的一種無奈選擇。

安全生產領域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海因裡希”事故法則,是美國著名安全工程師海因裡希提出的300∶29∶1法則。這個法則意思是說,當一個企業有300個隱患或違章,必然要發生29起輕傷或故障,在這29起輕傷事故或故障當中,必然包含有一起重傷、死亡或重大事故。這一法則用於企業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後必有29件“輕度”的事故,還有300件潛在的隱患。

安全生產徵文2

瞭解“海因裡希法則”的目的,是通過對事故成因的分析,讓人們少走彎路,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如果我們把“海因裡希”的300:29:1安全法則,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就能更好做好安全生產了。即培養一個良好習慣,必須經過29次重大改進或糾正,每次改進和糾正就要做300次的重複動作。也就是說,為了培養員工良好的安全習慣,需要進行多次反覆的改進和完善,而每一次改進和完善之後,又要經過無數重複動作和嚴格認真地落實,最終達到實現員工養成一個良好習慣的目的。從以上的要求中,我們不難發現要培養員工的良好習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經過艱苦的努力才能成功。

在日常的安全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要勇於做“黑臉包公”,要從查詢人的不安全行為抓起,不搞下不為例。美國著名的杜邦公司曾經作過事故統計,安全生產事故歸根到底96%是由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心理學上有個“破窗效應”。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辛巴杜找來兩輛一模一樣的汽車,分別把他們放置在中產階級社群和雜亂街區。他把停在中產階級社群的那輛車的車牌摘掉,頂棚打了個洞。結果這輛車一天之內就被人偷走了。而放在雜亂街區的那輛車擺了一個星期卻仍舊完好無損。而把這輛車也打了一個洞,結果僅過幾個小時這輛車也被偷走了。如果有人打壞一棟樓的窗玻璃卻不被制止,受這塊玻璃的暗示,可能就有人去打破更多的玻璃。

作為一名安全管理人員千萬不能做過頭,為了聽罵聲而聽罵聲;不要成為偏執狂,就是要聽罵聲,愛聽罵聲。這就走向了安全管理的反面。有的媒體的褒獎宣傳,塑造了讓人難以接受的安全管理者形象。我們把這個宣傳的形象描繪下來,是什麼樣的呢?“鐵青的面孔,鐵石的心腸,鐵打的手腕”,說話擲地有聲,吐口吐沫都能把地板砸幾瓣兒。這簡直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機器人。如果這樣的機器人是最好的安全管理者,那我們這些人做的工作,還不如交給機器去做。人和其他動物的區別是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具有獨立的思維方式,安全管理者不能是機器人。為了不聽到哭聲,寧可聽罵聲,前提是同情心,是責任感,是人的感情存在,是人性化的一種表現。如果管理者沒有人性,沒有臉皮,沒有自尊心,任什麼人罵都不怕,反而有意去找罵,這實際上變現出一種不好的管理心態。我們在安全管理上見到最多的是批評、嚴肅批評甚至是勃然大怒。依我看,只要管理者主觀上沒有惡意,作為員工都應該接受。“聽得進批評,才沒有哭聲”。

“嚴是愛,鬆是害”,嚴格是為了員工不受傷害,是為了員工自己好。員工應該理解嚴格管理的出發點。如果別人為他好,他還要罵別人,那實在是不知好歹了,是素質問題。管理上按制度去辦,無論什麼崗位,無論什麼身份,安全面前,安全管理面前,安全管理制度面前,一視同仁。受到處罰,員工有什麼理由去罵管理者?要罵只能罵制度,而制度不是針對員工每一個人制定的,罵制度也毫無道理可言。

當然,安全管理沒有哭聲沒有罵聲,只是理想境界。沒有哭聲,是我們追求的結果;沒有罵聲,很多情況下不太可能。因為,人們的利益不同,思想認識不同,修養水平不同,受到處罰的反映也不同。但是,我們在管理中可以做到的是公平,“一碗水端平”,任何人沒有話說。管理要人性化,尊重他人尊重自己,讓被管理者知道管理者的良苦用心,才能達到“沒有罵聲也沒有哭聲”的安全管理理想局面。

安全生產徵文3

生命對於我們只有一次,幸福健康的體魄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安全就如一顆光芒四射的太陽,照亮著我們的生命,呵護著我們的人生,安全直接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乃至生命,安全更關係到整個武安的形象、效益和生存發展。安全第一,永不動搖,用安全來關愛生命,就應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安全是什麼?對於一個人,安全意味著健康。對於一個家庭,安全意味著和睦。對於一個企業,安全意味著發展。“無危則安,無缺則全”,安全,它蘊涵在戀人脈脈含情的話語中,妻子溫柔的笑臉上,兒女依依的期盼中,母親虔誠的祈禱裡,它是一種期望,一種寄託,一種期盼,它是來自生命最本能,最真切的呼喚!

關愛生命,人最寶貴的是生命,而我們的生命只有在安全的守護下才能得到保全。有了生命,我們才能去做我們喜歡去做的事,才能去實現自我設立的目標和理想。我們要慎待每一件小事,用敏銳的洞察力去查詢身邊的不安全隱患,及時整改和做好防範,堅決杜絕那種隨意性或憑經驗工作的不良作風。我們即使不必說為了社會和企業發展而忘我奉獻的豪言壯語,僅僅為了我們自身的健康,為了家人的幸福,為了身邊無數朋友的關懷,也要時刻注意安全,關愛我們的生命。

工作中的細心和精心,工作時一絲不苟地執行工藝程式,嚴格按崗位規範資料操作,遵守一切規章制度,從我做起,從此刻做起,從日常生產工作中的每件小事做起,杜絕違章作業,是生產工作得以正常進行,減少和杜絕一切安全事故的前提。我們工作現場環境有時存在著許多不確定因素,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和處理問題時,要時刻持續冷靜的頭腦並不斷提高操作技能以不變應萬變,防範各種突發狀況。事故出於麻痺,所以麻痺是安全的大敵。我們只有憑藉強烈的事業心、職責心,再加上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來保障機組的安全穩定執行和自身的安全健康,這才能算得上是一名合格武安人。生命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做好分內應做的本職工作,安安全全的完成生產的各項任務。

從我做起是一種態度、是一種職責、更是一種境界。企業、社會之所以花那麼大的力氣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安全宣傳,是透過這些安全警示教育,安全知識的普及,增強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理念,喚起每一位熱愛生活、熱愛工作的社會公民,擔負起為家庭幸福、社會穩定、國家興衰的這份神聖職責,使人人重視安全、時時事事做到安全,不因自我的過錯給社會、企業、家庭和他人帶來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和無法彌合的心靈創傷。作為一種態度,從我做起,在工作、生活中就會用心投入實實在在地做事,追求卓越;作為一種職責,從我做起就會帶著一種正確的思維與決定,遵章守紀避免重蹈覆轍;作為一種境界,從我做起就會在規範自我的行為舉止的同時也留意對他人生命財產的關愛。

“智者是用經驗防止事故,愚者是用事故總結經驗”,這是我們廣為流傳的安全格言。因為事後補救不如事前防範,實踐證明,缺少經驗,必然導致麻痺大意、放鬆警惕,這正是滋生事故的溫床。為此我們各班組、各部門都定期學習安全檔案,交流經驗,談安全問題,做安全分析,從他人的教訓中吸取經驗,用於我們日常的工作中。有了警惕,不幸的事故就會躲開,有了防範,不幸的事故才會遠離。無論工作中還是生活上,多問幾個為什麼,多進行一下深入的風險分析,我們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事故發生。

為了武安和諧、完美的明天,為了整個社會少一點悲哀,多一份歡笑,更是為了個人的安全,家庭的幸福,母親的微笑,愛人的牽掛,兒女的祝願,請繃緊“安全”這根弦,讓我們以事故教訓為戒,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克服僥倖心理,真正做到關愛生命,從我做起!

安全生產徵文4

哪一個人不願笑語長在,哪一個家庭不願幸福美滿,哪一個企業不願興旺發達,哪一個國家不願繁榮昌盛關於安全生產的作文關於安全生產的作文。安全就如一根七彩的絲線把我們這一個個美好的願望連線起來,構成一個穩定、祥和、五彩繽紛的美好世界。國家的安全是國泰,民眾的安全是民安。有了安全,我們才能以休閒的心情漫步在夕陽西下的田野上、小河邊,低聲吟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有了安全,我們才能以堅定的意志去攀登人生的階梯,放聲高歌“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有了安全,我們的企業才能象三春的桃李紅紅火火,有了安全,我們的國家才能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道上穩步前進。安全就如一顆光芒四射的太陽,照亮我們整個人生,安全就如一根長長的紐帶,聯絡著我們的生死存亡。

就在XX年7月16日,我廠一名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班長郭某,當他的婚姻即將駛入港灣的時候,或許是因為高興,或許是因為別的原因,中班操作時他忘記了危險,忘記了安全,他竟然用自己的腳代替了工具。在工作時他的腳絞入了機器中,這時緊急停止裝置,但一切都為之太遲了,他的腿已經絞入機器的滾筒中。來不急呼救,來不急思考,甚至來不急再看一眼這個世界,一切都來不急了,就這樣他流血過多當場死亡。

也許就在剛才,他還憧憬著美好的`未來,也許就在剛才,他們還勾畫著家的藍圖!可是這一切隨著裝置的緊急停車成為過去,生命在世間就這樣悄悄地流逝了。第二天下午在陰冷的太平間裡,他的母親痴痴呆呆的突然狂奔過去,拼命地喊著:“孩子,我的孩子,你這是怎麼了?睜開眼睛看看我!”這起事故給了我們太多的思考,我們都還沒來得及學會如何去面對那突如其來的噩耗,我們都還沒來得及學會如何應去對生離死別,生命輪迴,一切都那麼急促!

也許我一時無法讓你感受到那是怎樣的痛徹心扉,但我忘不了那位老母親悲痛欲絕呆滯的目光,忘不了同事和朋友那懷念的悲傷之情。在哀樂低迴的靈堂,在黑紗輓聯之中,在這特定的場合,在這凝固的瞬間,我突然領悟到一個從來未有過的道理,那就是:安全,安全就是最美麗、最動人、最實在的幸福!世界上還有什麼比安全。幸福更能讓人回味的記憶嗎?

“孩子,繞過前面的石子。”這是母親在我蹣跚學步時的指點。“當心路上的汽車啊!”這是父親在我飛車上學時身後的叮嚀。“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這是現在,我和同事們每天上班時恪守的信念。但是就是這樣安全事故屢見不鮮、屢杜不絕,給人們帶來了無以彌補的後果。

就在今年的5月26日傍晚,在好幸福超市門前。“大姨,六一的時候你帶我和哥哥去玩好嗎?”“只要你乖乖的大姨一定帶你和哥哥去玩”。多麼幸福的畫面,可這一切在一聲緊急剎車後,被一位酒後駕車的司機撕破了,丈夫的妻子、孩子的母親被撞得渾身是傷住進了醫院,剛滿四歲如花蕾的孩子摧殘的生命垂危。

兩個幸福的家庭陷入痛苦的境地……我們作為家庭的成員社會的公民,在保證個人的安全的同時,難道沒有義務和責任維護這個社會和他人的安全嗎?也許就是您的一個小小的疏忽,會導致成千上百個人的痛苦!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教訓,難道不使我們警惕嗎?難道不讓我們痛心嗎?難道還不能讓我們珍惜生命嗎?愚者用鮮血換取教訓,智者用教訓避免流血。

如果說企業是一首美妙的樂曲,那安全就是這首樂曲中的音符,音符不全樂曲就會走調;如果說國家是一個圓,那安全就是這個圓的半徑,半徑越小圓就越小。安全構築了我們美好的家園,安全成為我們連線親朋好友的紐帶。朋友們!為了我們美好的人生,為了我們家庭幸福,為了我們企業興旺,為了我們國家昌盛,更為了整個世界少一點悲哀,多一份歡笑。來吧!讓在坐的每一位朋友都要記住“安全,安全就是最美麗、最動人、最實在的幸福!”。

安全生產徵文5

安全生產關係到企業的生存、發展和穩定,是一切工作的基礎,更是涉及職工生命安全的大事。“高高興興上班來,平平安安回家去”是我們每一天上班時恪守的信念。但是如果失去了安全也就失去了保障,極易出現安全事故。現實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屢見不鮮,尤其是在那些一線作業現場,更是事故的高發點,那些慘烈的文字、圖片和那些永遠倒下了的年輕生命,那些悲痛欲絕的親人的哭喊聲,那些失去親人的孩子流淚的雙眼,那種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悽慘,都在一次次給我們敲響著安全的警鐘。以前,每每聽到那些悽慘的安全事故,除了一陣唏噓感嘆,似乎總是覺得與自我的生活相距甚遠,很少能與自我的實際生活聯絡在一齊。直到前段時光,我的一位朋友因為生產事故,而住院治療。當我應對著他痛苦而扭曲的臉,聽著他悔恨交加的敘述時,我突然意識到,“安全”這兩個字離我那麼近,與我的工作生活是那麼的息息相關!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關於安全生產方面的投入要不斷的貼近實際要求。在如今企業不斷加強與控制生產和管理成本的同時,關於勞動保護和安全防護裝置的投入絕對不能因此降低。作為生產的一線,更是需要不斷加大和完善作業現場的安全投入。畢竟,在安全生產方面投入的預防成本相比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後所造成的損失要少很多很多。我們能夠看到,無數安全事故給企業和受害人造成的損失是多麼的巨大,能夠說是難以彌補的。所以說不斷加大安全的投入永遠是最重要也是最划算的一筆投資。

一線工作人員是安全生產的主力軍。我們要不斷結合我們身邊的工作實際將安全生產做得更好。“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們要不斷用心營造“以人為本、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安全生產氛圍,珍惜生命,遠離事故,讓“安全”這個永恆的主題深深烙印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安全與我們同行,讓我們的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每一秒都平平安安!

安全生產徵文6

我是電廠煤管職工,從事煤管工作快兩年了,在這兩年的工作中,我看到了一些煤管收煤人員與運煤司機發生爭鬥的情況,說實在的,我個人認為這些爭鬥沒有必要發生,或者是可以避免的。一個精明的商家深深的懂得:沒有顧客的光臨,就沒有收益可談,顧客不僅是他們商品的消費者,收益的供給者,同時更是一位免費的市場資訊傳播者,所以他們在致力於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始終不斷的加強自身道德文化素質的培養,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可能的顧客,以此作為市場競爭的資本。

作為火電廠而言,礦方和運煤司機就是我們的顧客,沒有他們電廠就沒有煤量,沒有煤量就沒有效益可言,所以我們煤管人員要學會用精明的商家的眼光處理煤場上發生的衝突。對於煤管人員而言,我們任務是嚴格按照電煤驗收標準進行來煤的驗收和儲存,按時按量完成電廠燃煤儲備,這是我們的中心任務,只要對這個中心任務有利,受些個人方面的委屈是值得的。實際上我們的運煤司機也很辛苦,有時他們運一車煤要花上三四天時間才能將煤運到電廠,一路上車輛的爆胎、道路堵塞、路政的罰款和風雨中的露宿已經使他們身心備受煎熬,剛到電廠一個不小心就被收煤人員炸雷般的吼聲“叫停”,此時的他怎不氣惱,爭鬥由此展開。作為煤管人員,我們要學會心平氣和的同司機講事實、言道理,對待他們的過失要有禮有節,不要粗聲大氣地吼叫,要用一個平靜的心態處理問題,如果是因為煤質有爭議,自己處理不好時,還可以上報部門領導協調處理,沒有必要使用“戰爭”來擺平,這樣的“戰爭”解決不了問題,只能使矛盾更加激化、更加升級,這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我發現有些煤管人員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想法過於偏激了點,圖一時之快,認為不管是自己傷了對方或是對方傷了自己,有企業出面買單,自己無非是受一點皮肉之苦,我個人認為這種想法不好。是的,我們的工作環境確實不太好,工作時間又長,十來個小時的連續奮戰已經疲憊到了極點,此種情況下自制力差一點的話,確實容易與運煤司機發生衝突,在此我要說,我們在希望別人理解我們辛勞的同時,應當先於他人去體貼對方的不易,這樣就不容易產生矛盾,易於化解衝突。

人的生命力是極為強大的,然而也是相當脆弱的,我們要學會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時的衝動不僅有可能毀了自己,更會給家人帶來痛苦和悲傷,也會給企業帶來負面的影響。不管是誰傷了誰,企業領導還得在百忙之中安排相關人員協調處理這一事件,為此而動用的人力、物力、財力,這些難道是不計成本而且可以任意支配的嗎?我們要學會顧全大局,不要總為了自己的一時不快,而非要和對方一爭高下。再則,面對他人的無理取鬧,忍讓並不代表就是懦弱,我們可以把心胸放得更寬廣一些,把它視為磨礪自己意志的一種途徑。當然,要做到這一點絕非易事,這需要我們不斷的加強自身道德文化素質的修養,懂得整體與區域性、集體與個人的辯證關係,不斷的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才能夠做到。我也曾經在工作中發生過和運煤司機爭吵的事情,不過我最終還是作出了以退為進的處理方法,在別人看來我的忍讓顯得有點懦弱,沒有對那些司機做出有力的反擊和懲處,然而當第二天那位司機再次來到收煤現場時,他卻主動的先將車輛停下,笑著問一句“李師”煤倒在哪裡?或“老李”煤倒在哪裡?此時的我明白了昨日的忍讓是值得的,忍讓換來了對方的反思,同時換來了雙方之間的互相尊敬和今後工作的順利開展。

記得我剛來燃料經營部時,部門領導告訴我們,搞燃料經營工作,由於煤質上的爭議,經常會和運煤司機發生一些不愉快的爭執,希望大家在工作中“不去惹事,但不能怕事”。我時常在工作中仔細體會、感知這句話的的含義,我想“不惹事”是一種主動,代表放棄,應視為一種美德,而“不怕事”,則是一種被動應對,我們應該在“不惹事、不怕事”的基礎上學會理智的化解爭議和事端,讓電廠煤場上的衝突遠離我們的生活,讓互尊互重的行為為供需雙方鋪墊一條公平,公正、公開、長效共贏的煤電合作之路。

TAGS:通用 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