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徵文>

清明節徵文選

文思屋 人氣:1.25W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大詩人的這句詩歌時就想到好像清明節快要到了,清明的腳步已經不遠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下面有本站小編整理的清明節徵文選,歡迎閱讀!

清明節徵文選

清明節徵文選

昨夜春雷轟鳴,驚動了大地,驚醒了鳥蟲。春雨綿綿,潤滑著乾涸的土地,沖刷掉楊柳的灰塵。早上起來,滿眼的青翠令人目不暇接,心情也舒暢無比。

不由想起同事講過的一位家在農村的同學,在一場春雨過後,早上起來做詩的故事,記得第一句就是:“早上起來,推開窗子,眼前一片綠麥。”很是有趣,深感人家那才是真的觸景生情呢!

“清明時節雨紛紛”在南方尤其確切,幾乎每年的清明前後都會下雨,這時候的雨,於莊稼是貴如油,於萬物更是催化劑,你看春雨之後,路邊的野草閒花兒貪婪地呼吸著春天的空氣,爭先恐後地拔節、開放,讓你不由自己的要對它們注目。

春天的雷聲好象是從地底滾滾而來,由遠及近至你的腳下轟鳴著,震動著,似乎要驚醒沉睡在地下的先祖們,告訴他們清明節到了,該起來接受子孫的禮物了!

清明祭祖,上墳、燒紙,寄託哀思,懷念故去的先人,是中國的傳統也是文化。自殷商時代起,崇拜祖先就是重要的宗教信仰,對祖先的崇拜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認為祖先可以和天地的主宰者對話,是與人間聯絡的主要媒介,還肩負著保佑子孫後代的重任。除此之外,殷人還認為人即使身體不存在,靈魂也是存在的這個觀念也一直流傳了下來。

清明懷故人,踏青掃墓的活動涉及到每個家庭,在祭奠祖先的時候,報恩之情也會油然而生,感激先祖的佑護,感激父母的生養之恩,表達個人對親人們的誠敬,如同上了一堂道德課,使人性深處的道德理性重被喚醒。

這一天,即使遠在海外的遊子,也會遙祝自己的親人們在天堂裡生活得幸福快樂!清明懷故人,踏青掃墓的活動還加強了親友間的聯絡和團結,在共同的先祖和親人墓前,緬懷他們為家族的繁衍壯大作出的一切,繼而學習他們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加強自身的修養,從而與家人親友一起,繼續發揚家族的傳統美德。

清明也被稱為清明節,這一天悲傷的成份並不多,相反節日的氣氛倒是比較濃厚,因為掃墓是與天堂裡的親人的一次聚會,先讓久違的親人們品嚐家鄉的小吃,再乾一杯醇厚的老酒,然後與各路後人相見言歡,互訴衷腸,向他們告知家族的各種悲喜資訊,嘮叨嘮叨自己的心思,如此一來,對親人的思念就變得真實了。

我祖先的`墓地早已淹沒在渭水河畔,不知我們從遙遠的地方化去的紙錢和敬獻的鮮花他們能否收到?但無論如何,在這一天,我都會遙祝自己的先祖們在地下安靜長眠……

我地下的先祖和所有故去的親人、友人們,請接受我的禮物,那是一串微帶鹹澀的水珠,是用我的思念和淚水穿成,它會帶著我的祝福穿透地層,滋潤你們的心田……

清明節徵文選

清明節,是一個令人悲傷的日子,有許多戰士在抗日中犧牲,我們為他們掃墓,獻上鮮花,紀念我們的烈士。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對印反擊戰,中蘇珍寶島衝突,援越戰爭,援緬之戰,對越自衛反擊戰......為了共和國,有多少有名和無名英雄為之犧牲,他們有的當時還沒有我歲數大,有時我就在想,假如哪日國遭變故,外敵入侵,我族受辱,我是否能毅然挺身而出?只能以後再說了。前幾日得知政府將以隆重、莊嚴的方式紀念在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國軍抗戰將士遺骸歸國,國人為之激動。看來中共要放棄黨派政見之爭,展現一個開明政黨的胸懷,國共或許會出現第三次合作,溫總理在人大會上的那句非常感性話:就是將來走不動了,我爬也要爬到臺灣去;還有近日馬xx邀請曾蔭權去臺灣訪問,種種跡象是否在暗示中共和臺灣的關係會出現新的轉機,或許中華大一統指日可待。日本霸佔我釣魚山,東南亞諸國搶我南沙島礁,印度侵佔我西南國土多年並不斷增兵。我華夏兒女更應冰釋前嫌、一致對外。

凡為國捐軀者,盡皆英烈,凡為國貢獻者,皆為民族功臣。我們的英雄最怕的是國人忘記他們。清明節,讓我們記住他們-----國之驕子。

在這個日子裡,我們是不是要為他們做點什麼事情,但,我們無事可做,沒有事情來報答他們,只能為他們做的就是——掃墓紀念。

但是我不這麼認為,我想,他們最希望我們做的就是在繼續為國家作出貢獻,我認為並不需要作出驚天動地的大事情來,可以從隨手撿起一片垃圾做起,這樣要是全國十億人口,每人一天撿一塊,那整1年會有多少垃圾被我們清理呀!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為我們犧牲的戰士做一點什麼吧!

清明節徵文選

四月,草長鶯飛,風和日麗,清明節帶著新綠的顏色穿越了兩千多年的時光向我們走來。

清明,淵源於五霸崛起,群雄爭鋒的春秋時期。傳說,跟隨晉文公重耳風雨飄搖19年,忠肝義膽,同舟共濟的一代名臣介子推,於功成身退後,揹負老母潛入深山。晉文公尋找不見,下令放火燒山,想把介於推母子逼出來。不料介子推卻和母親抱著一株大樹,寧願燒死,也不出山。恪守孝道,懷揣孝心,是介子推的精神遺產,也是清明創設的初衷和緣由。

清明,是一個在親人眼中寄託沉甸甸思念的日子。在這個特定的日子裡,無論咫尺天涯,人們都要重返故里,將一份純真的思念,培植在親人青草萋萋的墳塋上,長成溫馨的慰藉。而那些羈留異鄉的人們,也會用自己的獨特方式遙遙祭告,或是瞻仰親人的遺像,或是撫摸故人的遺物,或是朝著青冢的方向默默遙望。

清明,是一個在文人筆下詩情畫意的日子。“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等家喻戶曉的佳句傳誦至今。清明前後,雨是細軟的,風是和煦的,正所謂“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清明,也是一個後人心中仰視和追思的日子。清明時節,我們更加緬懷新中國誕生六十年來為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進步而獻身的英雄志士。同學們,我們一起點選一下由團中央、中宣部聯合創辦的民族魂網站吧,那裡有我們的先烈們。讓我們在網路空間裡,送束花,點首歌,點支蠟燭,網上祭英雄,共鑄中華魂。

清明,更是春耕春種的日子。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人生也一樣,只有在“春天”裡播下心願,才能在“秋天”裡收穫人生。播種,是一個新的開始、新的希望、新的創造、新的起點。讓我們像辛勤的農民那樣,一生播種,播種一生;努力人生,收穫人生。

清明節徵文選

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著、糾纏著。這幾天的天氣很是不錯,不知道,清明節那天,紛紛的細雨是否會如期而至。彷彿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

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著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

回味少年時,清明節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著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著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著鞭子,一手遙遙指著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是源於《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在我無憂的歲月裡,這首詩所給予我的就是這樣一種恬美的意境。

少年無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隻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了。漸漸地,清明對於我,便多了一絲淡淡的哀愁,愈來愈重,特別是外公離去後,這感覺更加強烈了。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對我特別的好,可能是我比較乖的緣故吧。外公走後,每年的清明和他的祭日,我心中都會很哀傷。有人說,對別人的思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於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於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

又是清明瞭。“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那只有拜託清明的細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慾流而難流的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