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徵文>

元宵節徵文

文思屋 人氣:1.32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徵文了吧,徵文一般是某個活動、徵文比賽等需要,作者將稿件遞給徵文活動主辦者後,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參與比賽,但是著作權的一部分也相應給了徵文活動主辦方。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徵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元宵節徵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元宵節徵文

元宵節徵文1

“吃湯圓了,一人一碗,不許多拿哦~~”爺爺話音剛落。我就被擠成了湯圓,沒辦法!誰要家裡娃多呢~~嗚嗚。不過,,,我還是留了一手的。哈~大家都沒想到的是——我早在爺爺把湯圓下鍋之前就已經告訴爺爺必須先吃盛一碗最多的給我藏起來。誰叫我是家裡的小小妹呢!大夥不都得讓著麼?!

我慢悠悠的走起來,毫不著急。大家卻都疑惑起來?你這平時不是應該早就睡在地上打滾了麼?今天,,反常啦!大家紛紛議論起來。奶奶可不這樣說,她的說法最不一樣。只聽她說:“我看,是因為我的好孫女長大了,懂事了~!”我有些許羞愧,躲到一邊去了。接下來是煙花活動,姐妹們紛紛把昨天我們團購的煙花拿了出來,這會兒我們可一點也不吝奢,放開了玩,放開了笑。我們彷彿丟去了一切煩惱,在那片漆黑而又透亮的天空下盡情翱翔!時間漸漸過去了,我們當中的一個人想起了我們似乎還有未舉行的活動,當然那個人不是我,因為我一向都是健忘的啦。我們還有一個孔明燈未放,接下來我們把孔明燈拿出來,點好,我的任務則是把那燈拖起來,等他們點好,我便放手了。就在孔明燈高高飛向天空的一剎那,我的心好像也跟著飛走了。我的夢想,我的抱負;我一切的痴想,都跟著那火紅的燈,一起飛走,飄向遠方......

之後,我們陪著大人一起看元宵晚會。大家說著,笑著,似乎都很享受這種家人在一起,這種團團圓圓的時光,這樣和諧的味道融在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裡。我想,這才是元宵的味道吧!有家人在一起的元宵。一個熱熱鬧鬧,歡歡喜喜的元宵!

江西南昌進賢縣進賢縣文港鎮初級中學八年級:鄒雨璇

元宵節徵文2

春節一過,我盼著元宵節早點到來,這樣就能吃到我喜歡的湯圓了。

今天是元宵節。一起床,我就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吃湯圓!媽媽笑著說:好的!馬上就煮給你吃!

不一會兒,媽媽就拿來了一碗香噴噴的湯圓。正當我高興地吃著的時候,我突然想到,要是我也能煮湯圓那該有多好啊!以後,我想吃的時候,就可以自己動手了!就馬上對媽媽說:媽媽,你教教我,怎樣煮湯圓好嗎我如果會煮了,就可以煮給你吃了!媽媽笑著答應了,嘴上說:你這愛吃鬼!

到了晚上,媽媽站在我身邊,指導我煮湯圓。我一個人有點不敢動手,媽媽對我說:別緊張!我怎麼說,你就怎麼做好嗎我想到如果自己學會就可以想要什麼吃,就可以自己煮時,鼓起了勇氣,拿起勺子,學著媽媽平時煮湯圓的樣子動起手來。

我先把水倒入鍋中,再把煤氣開啟,等水燒開。然後把一個個湯圓小興翼翼地放進鍋內。這時,鍋內熱氣直冒,我的眼睛有點睜不開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鍋蓋,蓋在了鍋上。別急!要用勺子給這些湯圓翻個身!媽媽對我說。我又小心地掀起鍋蓋,用勺子在鍋裡攪了幾下。該加點

泠水了!媽媽又在邊上說。鍋裡的熱氣越來越多,我這時有點手忙腳亂了,都不知怎麼辦才好。媽媽看了,笑了起來!打來了一碗冷水,倒入鍋裡。熱氣少了許多。

過了二、三分鐘,媽媽說:可以開啟鍋蓋了!我開啟鍋蓋一看,哇!白花花的湯圓像一朵朵雪白的棉花浮在水面上,並不時地在開水中打滾!湯圓煮熟了!爸爸快來看!我興奮地叫了起來。快把它們撈上來,不然要糊了!我只顧著高興,竟忘了下一步要幹什麼,媽媽在邊上大聲地提醒我!

當一碗碗香噴噴的湯圓盛起來,放在爸爸、媽媽面前時,我高興地笑了。

元宵節徵文3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民間過元宵節元宵的習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各類果料等,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今年我也不例外,中午了一餐香噴噴的牛排之後,晚上就到姑奶奶家了湯圓,有黑芝麻餡的、豆沙餡的、果仁餡的.,令我眼花繚亂,我隨便夾起了一個,一嚼,啊!滿口的豆沙香飄了出來,發出迷人的香味,我情不自禁的夾起一個又一個,得我滿嘴飄香。

晚飯後,我們和姑奶奶一家一起去南湖廣場看焰火,一路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很多警察叔叔在維持秩序,公路上連汽車都沒有,人們把公路當成了人行道,人群緩緩的流向南湖廣場。當我們走近廣場,哇!那裡已經是人頭攢動,看樣子我們只能擠進去了。八點鐘一到,開始放焰火了,一顆顆禮花騰空而起,在黑色的夜空中爆開,有的像有節奏飛舞的流星,有的如閃閃發光的金環,有的像綻放著菊花,有的還像滿天的繁星……剎那間,又一聲巨響,一個禮花在天空中爆開,發出耀眼的彩光,在場的人們隨著禮花的綻放而轟動,夜空被裝扮得五光十色、色彩斑斕,廣場上沸騰了……

今年的元宵節真的讓人難忘!

元宵節徵文4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萬家燈火時。——題記

期盼著,期盼著,又是一年萬家燈火時。

萬家燈火,華燈初上,車水馬龍,人語喧鬧,又鬧元宵。紅燭高照,燈花笑靨,雲錦皓月,冬花迎春,好個元宵。夜色深邃,青鳥歸程,驀然回首,燈火闌珊,寂寥元宵。

又是一年光景又一歲人,又是一年燈火又一朝節。

劃破冷冬的陰霾,遮掩那個光亮的燈火恰似初夏青澀的陽光。溫暖了這春寒料峭。這樣的時間裡,是在分不清季節的容顏。只知這燈火,只識這花燈,只辯這人語。

暗夜漸漸織上天空,漸漸織上對面的屋頂。繁華的街道,熙攘的人群,美麗的花燈,十五的月色,竟給人一種昌盛世界的錯覺。煙火人間,飲食男女,春耕秋收,冬雪夏雨,不用證明,自己也可以想到,昌盛只是轉瞬。昏暗的庭院點起花燈,敗落的木房,印在火光裡也顯得古色古香,逛廟會,鬧花燈,古老且樸素的習俗刻在陳舊的記憶裡,今夜,依舊是這樣繁華的良辰美景,溶溶月光懷抱大地,火花從將盡的燭油中迸發,華登上嘻嘻夠了的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鬢若刀裁的古典佳人,盡興爭鬧的稚童天真無邪,燈謎點亮了玩鬧人兒的歡愉,然而一種冰冷透骨的寒流卻向我襲來,阻擋了一切來自元宵的歡鬧。

用筆觸的溫度慰藉自己的靈魂,遠離繁華的街道,悄悄遊走盛滿心緒的世界。總覺得青春滿目瘡痍,一種來自青春年華的消極,在擁抱的人群中悄然的蔓延。,也許是長大的歲月裡,時間讓深的東西越來越深,讓淺的東西越來越淺,我失神,沉浸於自身的沼澤。這樣突兀的昌榮繁盛,只在某個時日,畢竟瑰麗,畢竟淺薄,青春難以容忍此刻的虛無。竟不知如何享受此刻節日的歡愉。

燈火闌珊,一燈如豆,群山沉寂,夜色如夢。小村裡有此起彼伏的犬吠,月亮很圓,在曠野中灑落光澤。周圍延綿起伏的山谷輪廓,在幽藍夜空的廣袤畫布裡,顯示出醒目的黑影。望自家燈火,覺得溫暖,年輕的自己,年輕的面孔,年輕的目光。在最後一盞花燈處,我彷彿了看到自己孤僻的臉,那是有陰影一樣惆悵的目光所不能穿透的霧霾。

青春孤勇卻也怯弱,青春欣榮卻也荒蕪。

萬家燈火在少年眼中燃燒。繁華是繁華,懂人是動人,昌盛是昌盛。縱節日來臨也感到措手不及的孤獨。

喜歡清涼的荒蕪更勝這千年的歡慶,也許是因為在萬籟俱寂處,萬物寡言,少年聽到心的聲音。

萬家燈火時,當繁華開幕,盡情享受又何妨?

萬家燈火時,省時獨享清歡又何妨?

元宵節徵文5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是宋代詞人辛棄疾在《青玉案·元夕》中對元宵節的描寫,詞中流光溢彩、熱鬧繁華的景象讓人久久不能忘懷。

小時候在甘肅老家,正月十五這一天人潮湧動、熱鬧非凡。家家戶戶的大門口都掛起了火紅的燈籠,道路上行人如梭,在主要街道的路邊上,每隔一百多米就壘起來的一米多高的煤堆,在傍晚時分被點燃,老家人稱之為旺火,寓意日子紅紅火火。

一大清早,母親就為全家人準備了熱氣騰騰的餃子,在這些餃子餡裡,有提前被包進去的數枚硬幣,如果誰能吃到的話那就代表這一年有好運氣!因此,我們兄妹三人總會嘻嘻哈哈的搶著吃盛在盤子裡的餃子,誰如果吃到的話,就會引起其他人的一陣羨慕。

中午時分,大街上遠遠的就會傳來鑼鼓喧天聲響,這是鄉間的社火表演開始巡街遊行了,我們一家人便會快速的趕往大街。此時,道路兩旁早已站滿看熱鬧的人群,大家在七嘴八舌的談論著,臉上洋溢著歡快的笑容。伴隨著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不一會兒社火隊就如約而至,鑼鼓手走在最前面,緊隨其後的舞獅子的、跑旱船的、踩高蹺的……整個社火隊在動感十足的鼓點下有節奏的行進著。

但最引人矚目的要數一個被老家人叫做“麻麻婆”角色了,這是一個男扮女裝的反串,她畫著滿臉麻子,在嘴角上方點有一個大大的黑痣,手拿一把破掃把,動作誇張,表情滑稽,總能引來人們的陣陣歡笑。社火的隊伍在街道上緩慢的行進著,看熱鬧的人也隨之移動著,因為大家都知道社火隊要在村裡廟前的廣場上進行匯演。

到達地點後,社火表演正式開始,在震耳欲聾的鑼鼓聲下,社火隊員們個個使出渾身解數,舞獅子的動作敏捷生龍活虎、跑旱船步伐輕盈一氣呵成,“麻麻婆”則做著誇張的動作維持著秩序,場外的人掌聲雷動喝彩不斷,一派沸騰的場面,在鑼鼓聲、呼喊聲、口哨聲中匯演活動達到了高潮。

傍晚的時候,街道上的各式各樣的燈籠亮了起來,路旁用煤堆旺盛地燃燒著,遠遠的看起來紅彤彤的,特別喜慶。這時,好多大人小孩就會走出家門,遠遠的站在火爐子的周圍,男人們手舞足蹈、談古論今笑聲連連,小孩子們則會嬉笑打鬧不亦樂乎!人們就這樣笑著鬧著,一直持續到夜很深了才回家。

每逢正月十五,老家都會有一場盛大的廟會,這也是春節民俗活動的一大亮點。到了元宵節當天,大家在看完社火表演後,會三五成群、絡繹不絕的湧進寺廟,人山人海好不熱鬧。

呂發,退役軍人,曾為武警新疆邊防總隊警官,現居新疆伊寧市。本人愛好文學創作,喜歡把生活中的經歷用文學記錄下來,寫出生活的真善美,弘揚社會正能量,與讀者共同分享創作中的快樂。文學創作之路雖然艱難,但能讓人苦中作樂,用激情燃燒的歲月圓我們心中的夢,用心寫出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