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徵文>

弘揚中華美德徵文(精選7篇)

文思屋 人氣:2.62W

凡是可以給一個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東西,包括力量,勇氣,自信等,都可稱之為美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弘揚中華美德徵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弘揚中華美德徵文(精選7篇)

弘揚中華美德徵文1

美德,是我們每個人都該弘揚的。美德這個詞並不陌生,生活中我們都有接觸過。不亂扔垃圾,扶老奶奶過馬路,撿起地上的垃圾,這都是美德。其實美德就在我們身邊。

讀了【雷鋒的故事】後,我感觸頗深。雷鋒是一個平凡的人,卻擁有強大的責任感,他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服務之中去’的名言就是他的心聲,是他自覺的行動。40年來,黨和國家三代領導集體共18人,為這個普通士兵題詞。全黨;全軍;全軍人民,經常深入持久開展學習雷鋒的活動,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的雷鋒是先進人物。雷鋒精神以其強大的影響力,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當輪到我們這一代人時,既不懂吃苦,又不懂弘揚中華美德,天天無所事事,以至於我們開始遠離勞動,不懂什麼叫美德。其實弘揚美德很簡單,我轉念一想也不過如此,這還不簡單。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我們要對老師孝順,對家長孝順。之後就是學會以友好的心態待人。概括為講禮貌,講文明如果自己犯了錯,要勇於承認,才是美德少年。只有弘揚中華美德,才能引領我們幸福成長。

弘揚中華美德徵文2

美德如同堅韌的白楊,不論沙漠何等的炎熱、乾燥,他們確始終保持著生機勃勃的綠色;如同草叢中的野花,雖然沒有牡丹的富麗堂皇,玫瑰的嬌豔欲滴,他們,確始終以不變的姿態展示最真實的自己。他們,就是美德少年!

一樣的身軀,他們卻能背起癱瘓的親人;一樣的年齡,他們確已擔起家庭的重擔;一樣的肩膀,他們確能撐起一片天空。然而,不一樣的是他們忍著嚴寒在昏暗的燈光下完成作業,我們卻在溫暖的空調房裡吃著零食看著電視;他們擠在狹小的教室裡學習,我們卻在寬闊的操場上享受陽光雨露。短短四十分鐘的《開學第一課》,一群美德少年,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反省與頓悟。

短短四十分鐘的視訊,教會了我們友愛。友愛是什麼?是幫朋友兩肋插刀,是幫朋友解決煩惱,但更是如那個瘦弱的女孩一般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求回報地照顧癱瘓的同桌。其實,友誼並不需要贈送多貴重的禮物;不需要做出驚天地、泣鬼神的壯舉,只需要兩個人帶著一顆真心交往;只需要一個人在另一個人需要安慰與幫助時,全心全意的付出;當兩人互相交換真心後,彼此相視一笑,一切便已心領神會。

短短的四十分鐘視訊,教會了我們孝順。孝順是什麼?那個與我們一般高的女孩用實際行動做出了最好的詮釋:她每天放學回家,在做完所有的家務活後,草草地吃了飯,還要一口一口地喂臥病在床的奶奶吃飯。幾乎七點鐘後,她才能開始寫作業。可即便如此,她的成績依舊是名列前茅。孝順其實就這麼簡單,它並不是我們用錢就可以擺平的,而是從百忙之中抽出些時間陪伴與父母左右,從心靈中帶給他們快樂。若家是一輛汽車,兒時,父母是駕駛人,我們坐在後面看著好奇的世界;而我們長大了,便應肩負起駕駛的責任,帶父母去兜兜風,看看人生路上的美麗風景。

美德少年,美在哪兒?我們是否有資格成為美德少年?若沒有資格,該如何改進?我想,這三個問號應該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弘揚中華美德徵文3

揚中華美德,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做起來就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它就在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中,今天我就拿尊老愛幼來說吧,論一論咱們中華的傳統美德。

《弟子規》中說長者先,幼者後;偉大的思想家孟子告訴我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些古代先賢都在教導我們要懂得尊老愛幼!然而,我卻對我們身邊的一些現象感到痛心:每到上學、放學的時候,學校門口擠滿了來接送我們的家長,有白髮蒼蒼的爺爺奶奶、有工作辛苦疲憊不堪的爸爸媽媽,因為他們擔心我們路途的安全,長期風雨無阻的出現在擁擠的學校門口接送我們上下學,他們從來沒有怨言,無論再忙再累再不舒服,為了我們安全還是會放下所有的事來接送我們,可我們很多同學不知體諒長輩們的關愛,經常對著他們任性撒嬌、耍脾氣,有的甚至於張口亂罵,這些都是嚴重的不尊老的表現。

對自己的長輩都不尊重的同學當然也不會愛幼,我們中的很多同學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被驕寵慣了,都很自私,只知道理所當然的接受別人的關愛,卻從不懂得把愛心傳遞下去。在學校裡,原本高年級的同學應該主動愛護幫助低年級的同學,然而,我們看到的卻是高年級的同學憑藉身體上的優勢欺負低年級的同學,這些,都是我們身邊不懂得愛幼的現象。

當然,也有一些同學表現的非常棒,小小年紀就知道尊老愛幼,比如說《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吧!孔融小小年紀,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讓給比自己大和比自己小的人,而自己,卻拿了一個最小的梨。這就是中華美德之一尊老愛幼。

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也經常會看到一些尊老愛幼的事情,我們經常坐公交車時,會看到有時老人或小孩子上車沒有座位,有的同學會毫不猶豫地讓出自己的座位,無論自己多麼累多麼擁擠,都會讓這些更需要照顧的人去坐,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我們身邊,尊老愛幼有很多種體現,比如說:在家時幫家長倒一次水、幫家長洗一次腳、陪弟弟妹妹玩……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同學們,我們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對不良行為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以後不再讓爺爺奶奶替我背書包;不再在爸爸媽媽面前任性撒嬌;遇到長輩主動問好;坐公交車時見到老人和比自己小的同學主動讓座;遇到行動不便的老人主動攙扶;回家為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洗一次腳、捶一次背;和弟弟妹妹玩耍時懂得謙讓;主動關心幫助低年級的同學,成為一個真正尊老愛幼的好少年,把我們的中華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弘揚中華美德徵文4

中華民族的傳統豐富而深刻,身為中國人,都會因此而自豪,它有憂國憂民為民請命的愛國精神,它有默默奉獻不求索取的高尚境界,它有力克萬難振興中華的堅定信念,它有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的道德規範,它有勵志勤學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它有見利思義助人為樂的崇高情懷,為此,中華兒女都會為自己的祖國高聲怒喊:祖國萬歲,人民萬歲。

我身為中國人,也是這個大家庭的一份子,因為心中的慷慨激昂,有莫名的力量激發我的愛國情懷。大千世界茫茫人海,我是如此渺小,但是我也會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為人民服務,進我的綿薄之力。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因此我校曾組織一次學習雷鋒的活動。在敬老院裡,有很多孤苦伶仃的老人,他們無依無靠,看著他們我的.眼眶紅了。

在這次活動中,每個人都懷著真摯的感情去做每一件事情。為他們梳頭,讀報,疊被,擦桌子,剪指甲。臨別時我們依依不捨,有一位盲人爺爺,他頭髮花白,臉上迭起了灰色的皺紋,每天自己坐在屋裡承受著黑暗的世界,臨走時,他緊握著我們的手,久久不想鬆開,看著他的微笑,我流淚了,心裡只能對他默默祝福,祝福好人一生平安

那次的經歷我印象深刻,也培養了我尊老愛幼的好習慣。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真進步。

中國的傳統美德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品質,是永不枯竭的道德資源。只有做到這些社會才會進步。人總是要有信念作為內心前進的動力,我們民族有過歷史的輝煌,也有過歷史的屈辱,但是隻要我們有傳承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國將永遠雄踞東方!

弘揚中華美德徵文5

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有很多,列入:尊老愛幼、保護環境等等,作為其中一員,我們要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美德,並引領我們健康成長

誠信是其中一種美德,所謂“誠”主要是指“誠實”“真誠”和“忠誠”,要心裡想的和實際做的一致,也就是古人說的“誠於中”“形於外”。

就是要“勿自欺”“勿欺人”所謂“信”主要是指“信守承諾”,強調一個人要“言必信”要“言而有信”等。所以,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精神財富,如果你不守誠信,不遵守對別人的承諾,那麼你將會被遺忘。就是說誠信是我們中學生必不可使得美德,我們也要將這美德弘揚,讓我們健康成長。

助人為樂也是一種美德,俗話說:“助人為樂乃快樂之”,本事實也是如此,幫助別人,可以讓我們的靈魂得到昇華,讓我們感覺到人生有價值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精彩。看到別人有困難,能幫的儘量,幫幫助了別人,不僅能使自己快樂,被幫助的人更是快樂;且幫助別人不能圖回報那麼就沒有意義了。

尊老愛幼更是美德,看到老爺爺、老奶奶過馬路就要幫助他們,現在,雖然有人幫,但是大多數的人只是當“看客”總以為事不關緊這種是我們不提倡的,作為中華民族的其中一員,要繼承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所以弘揚它傳承它,並且伴隨我們將康成長。

弘揚中華美德,是每個公民的義務,所以我們要繼承它。

弘揚中華美德徵文6

高爾基曾經說過:“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我們應該誠實守信。讓我們一起讀《播散誠信的種子》,做一個講誠信的好孩子。

我讀了這本書後,有幾個故事,一直在我腦海中遨遊,其中《不吃偷來的石榴》讓我最感動。他講述的是彭湃小時候放學回家的路上遇到他的同學在吃偷來的石榴,他的同學掰下一半留給他吃,他不要,還勸同學不要再去偷東西吃。回到家,彭湃把剛剛發生的事跟媽媽說了,媽媽聽完後誇他是個誠實的孩子。

中國有句格言是這麼說的:“不誠實,不成事;不虛心,不知事。”

我也做過一件不誠實的事:有一天,媽媽要去上班,所以讓我自己去新華書店買書。在去書店的路上,我遇到一個朋友就和她去玩了,結果錢都花光了。回到家,我向媽媽撒了個謊說:“在路上我把錢丟了,我找了很長時間都沒看到。”我的話得到了媽媽的信任,所以媽媽沒有批評我。看了這本書後,我一直後悔當初的事。

我的弟弟,他作業忘做了。可等一會兒就有人來查作業情況。他就想:如果說的話,小組長的位置就可能會沒了,可不說就是不誠實。弟弟又轉念一想,媽媽常說:“做人犯錯誤沒關係,而有錯卻又隱瞞的話,這才是不可寬恕的。”老師來了,弟弟便答道:“忘做了。”他的同學一聽,都很驚訝。他的朋友都說他傻,說沒帶不就萬事大吉了嗎?他回家把這件事告訴了他媽媽,他媽媽開心地誇獎他:“孩子,誠實無價,做得好。"

讀了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誠信的意思:“誠”是誠實,忠誠老實,實事求是,不說謊話,不虛偽,言行一致;“信"是守信的意思,就是言而有信,遵守信約,說到做到。

同學們,我們以中華美德為重,發揚誠信講理的品德。你們要知道金錢為輕,金子有價誠信無價。

弘揚中華美德徵文7

輕輕地,用指尖悄悄拂去歲月積攢的厚厚的風塵,凝眸而忘,那一頁頁,一篇篇忘卻不了的畫卷,始終攜刻著。歷史的涓流亙古不變的流淌著,就這樣傳播者那淵源流長的文化弘揚著那生生不息的傳統美德。

追溯到秦統一六國的時候,秦國為什麼能統一六國呢?然而六國的破滅,不是因為他們的武器不鋒利,杖打得不好。弊端是他們用土地來賄賂秦國而導致的嚴重後果。他們不能正確的堅持正義,沒有保住祖祖輩輩冒著寒霜雨露,披荊斬棘,才有了這一些極少的土地。子孫就是這樣不珍惜祖輩們打下的天下,用他們來換取這一夜的安穩覺。

與之相反,左傳中的莊公善待百姓,具有仁愛之心,正義之氣,禮儀之規,智謀之力,誠信之品。他盡心盡力的為老百姓的品德感動了曹劌,為自己又增添了一雙臂膀,在戰爭中莊公放下了帝王的架勢,一切聽從曹劌的建議並請教了這樣做的道理,從而打了一個勝仗。傳統美德還有尊師重教,勸學中就體現出老師的地位與職位的高尚。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送東陽馬升序》中宋濂求學的艱辛。抄書抄的手指僵硬,硯池裡的水都結成了冰,他仍然在他繼續著他的學習。可以感受到他學習十分艱苦。

為了需有所成他跑到百里以外去求學,老師特別的苛刻,說話很傲慢,他從來也沒有因為這些計較什麼。都是恭恭敬敬的站在那裡求學,聽著老師的教誨。從這裡可以看出她十分的尊敬老師。這種尊師重教的美德傳揚至今,這的是博大精深啊。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孔融三歲就懂得謙讓。黃香九歲溫府奉親。漢文帝九歲為母親嘗湯藥。伸由百里負米。閔損蘆衣順母。

蔡順拾葚異器。這些都承載著傳統美德,以一顆謙讓、愛人,敬母的心流傳千古。他們的精神將永盛不衰。中華民族文化的傳統和民族精神正在燃燒著,這傳統美德依然要永久的傳承下去,著一顆璀璨的星星將永遠的照亮中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