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徵文>

關於母親的徵文10篇

文思屋 人氣:7.49K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徵文吧,通過徵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寫徵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母親的徵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母親的徵文10篇

關於母親的徵文1

雨天,落座於窗前,輕風拂面,涼爽幽然,街角的積水,打消了原本想要出門的念頭,索性趁著閒時,開啟網站瀏覽各有特色,篇篇精彩。朱自清的《背影》惹人垂淚,楊絳的《我們三》令人酸楚,《穆斯林的葬禮》讓人心疼,而《曾國藩的家書》又使人澎湃。

刺痛內心的是這篇《母親,我怎麼讓你等了這麼久》,故事講述著身患癌症的母親,為了在生命終結的前夕可以與女兒多相聚幾次,不惜像孩子一樣糾纏,然結局卻因所謂的“忙”而未能如其所願,最後註定是遺憾與悔恨並存。

這篇文章並非出自名人之書,走心的卻依然還是母女之間的那份深情與不捨,那份眷戀與回憶。

浮躁的社會裡,有多少人總認為自己忙於生存工作辛苦,所以堂而皇之的以此為由對父母不聞不問;有多少人總認為積累越來越多的財富便可以讓父母享受更好的生活,所以不顧一切的疾走於奔波的路上而缺失與父母的交流;有多少人總是認為自己付出了很多很多所以不愧對任何人事物,其實早在不經意間就已經觸動了父母心底那根最柔軟的弦!

難道我們真的有那麼忙嗎?忙到沒空陪父母到離家最近的商場裡買件衣服,忙到抽不出時間陪父母隨心所欲的聊聊天,忙到無暇顧及父母年事已高身體有恙!

老話講: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意願借薦文之感奉勸忙碌奔波在外的兒女們,在有限的日子裡多陪陪父母,在轉瞬即逝的日子裡懂得珍惜。謹記:唯行動,勝一切!

關於母親的徵文2

人生最美的東西之一就是母愛,這是無私的愛,道德與之相形見絀。

——題記

父愛如山,如山般屹立,屹立著為年幼的我們撐起一雙堅實的臂膀;母愛似水,似水般溫柔,溫柔地給無知的我們帶來永遠貼心的呵護。

而這呵護,又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

生病時,是母親在我們身邊安慰,受挫時,是母親在我們身邊支援,成功時,是母親在我們身邊鼓勵,憤怒時,又是母親在我們身邊勸誡。儘管母親或許痛苦還更甚於我們,但她最先想到的,還是我們。

而如今,我們已然長大,有了一雙翅膀,展翅翱翔,脫離的母親哺育我們的港灣,去經歷風雨,去感受陽光。我們在為自己喝彩,為成功驕傲,為自由拼搏,為生計繁忙。我們的生命,是多彩的,但是,母親呢?她得到了什麼?

是慶幸脫離了自己這“搗蛋鬼”的胡鬧,還是擁有了空空蕩蕩獨她一人的房間?

她只是獨自面對著牆壁,回想著與子女生活的點點滴滴,併為在外的遊子投去一雙深情的雙眸,為我們祝福著。或輕輕開啟櫥櫃,找出我們曾經穿過的衣服,用織布機緩緩縫補著,等待著歸來的我們。

她把一切光明都給了我們,自己卻孤寂地沉默在黑暗中。

這種愛多麼偉大?偉大到我們難以報答。就像是鵝毛大雪中的炭火,也似無盡黑暗中的光明,又如沉痛氣氛中一首七彩的聖歌,為我們溫存溫暖。或者是一根蠟燭,燃燒她自己,照亮我們。

而我們呢?

我們作為一位親人,是不是應當多去關心我們的母親呢?

我們作為一位朋友,是不是應當多去了解我們的母親呢?

我們作為一名學生,是不是應當長大報答我們的母親呢?

所以,感恩母親吧,盡我們的微薄之力,給母親一絲欣慰,一絲感動,一絲驕傲。

不要辜負了母親滿頭花白的頭髮,滿臉褶皺的皺紋,滿手龜裂的手繭,滿身佝僂的身影。

關於母親的徵文3

母愛一個永恆的話題,從小到大恆古不變的寫作焦點。小時候覺得媽媽的陪伴就是愛,每天最開心的就是依偎在媽媽身邊賴著她黏著她。長大後覺得每次回家吃到媽媽做的可口飯菜陪她聊聊天就是最大的幸福,各種“媽媽牌”土特產就是牽掛我們的無言的母愛啊。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啦,夜半深思想想自己已離開家鄉十餘年啦,由於我們工作的特殊性質,只能是歇班時回家轉轉,但來回路上的時間也就消耗去了將近假期的一半,回家待得時間並沒有多少。雖然陪她們時間不多,但她們更明白我有我的事業我有我的堅持,所以她們一直都是在默默地支援著我給我強有力的後盾我想這就是所謂的愛吧,這就是母愛、父愛。

然而現在我慶幸的是我不止有家庭的愛更有大家族的母愛包圍著我,它讓我忘記了我是異鄉人的事實,給我無盡的愛,它就是每天陪伴我的邢臨。邢臨如同我們的母親,給了我們發展的空間,各級領導十分關心我們,給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讓我們感受著家的溫暖安心工作,給我們最強有力的保障,讓我們放心追逐我們“感恩邢臨,情滿旅途”的偉大理想,同事們更是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給予兄弟姐妹的溫暖,讓我們生活工作在有愛的大家族裡。其實我們之所以有父母親人的支援就是他們知道,我們是一個有愛的集體,我們是一個被愛包圍的團隊,我們在這裡他們很安心更放心,所以為了這共同的愛,我們只能是努力努力再努力,奮鬥奮鬥再奮鬥,爭取早日將邢臨打造成為高速事業中的佼佼者,成為高速事業中的榜樣。相對他人來說我覺得我們更幸福,我們不止有媽媽的愛更有邢臨母親的偉大的愛,給予我們無窮的力量讓我們更加自信的去努力工作創造佳績,值此母親節讓我們對自己的媽媽說一聲“謝謝您,您辛苦了!”同時對我們的母親邢臨說一聲“感恩您給予我的一切,我們愛您”。最後,讓我們真誠的道一聲“媽媽,節日快樂”,祝所有母親節日快樂。

關於母親的徵文4

媽媽出生在一個富裕的家庭,因為當年舅老爺婚後多年沒有孩子,就央求姥姥把最小的女兒就是我媽媽過繼給了當時在南京的舅老爺家裡,舅老爺和舅姥姥視媽媽如同己出,於是媽媽從小在南京長大,生活優越,受過良好的教育。

媽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正是六十年代初,當時出身富農的媽媽為了適應當時的社會,嫁給了三代貧農的父親,婚後雖然倆人的出身、生活背景不同,但是勤勞善良的父親給了媽媽足夠的安全感和呵護。

我的媽媽是一位堅強能幹的女性,在我童年的記憶中的媽媽對我們兄妹三人要求很嚴格,好些家規是不允許違背的,比如出門回家都要跟長輩打招呼”、吃飯時長輩沒上桌不許動筷子、“吃菜不許滿盤子亂挑”、“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時不許隨便動主人家的東西”等等,這些家規讓我們兄妹養成了良好的習慣。

年輕時媽媽總是忙忙碌碌的,不但要每天上班工作,下班後還要給全家人洗衣做飯,這對於一個大家閨秀來說是不容易做到的。記得我小時候有一次發高燒,媽媽抱著我去醫院上樓下樓,掛號看病,當時正值盛夏三伏天,加上著急,豆大的汗水順著媽媽的額頭留下來,媽媽身上的衣服早被汗水浸透了,打過退燒針後我要求自己下地走,可是媽媽執意抱著我回家,當時我在媽媽溫暖的懷抱裡感受到了媽媽那濃濃的愛,忍不住淚流滿面......

時光荏再,如今媽媽已經七十八歲高齡了,不知不覺中作為孩子的我們長大了、成年了、結婚生子了,每次回家媽媽總是關心下一代孩子們工作、學習的情況,鼓勵孩子們努力學習,將來能夠好好報效國家。

去年11月份我的老父親病逝了,爸爸患的是帕金森病,到後來漸漸生活不能自理,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顧,媽媽自己雖然也患有糖尿病和冠心病,但是在父親生病的二十多年裡都是媽媽精心照顧他,父親走的時候很安詳,頭靠在躺椅上宛如睡著了一樣毫無痛苦的走了......

父親走了後,母親似乎衰老了許多,好長時間才調整過來,縱觀父母這一輩子,雖然倆人的性格、生活習慣甚至價值觀有許多差異,但是倆人能夠相互包容、理解對方,攜手走了六十多年,這也給我們晚輩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親愛的媽媽,多少年來,我深深地感受到來自您深沉的愛,那種血濃於水的無怨無悔的愛,儘管我從來沒有當面對您說過“媽媽我愛您!”但是我內心總是默默祝願我的媽媽您能夠平安健康,有媽就有家,在母親節即將來臨的時刻,我祝您同時也祝願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健康長壽!

關於母親的徵文5

高爾基說:“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雨果說:“母親的胳膊是由愛構成的。”如果這些語言也無法表達對母親的感恩之情,那麼就用實際行動來表達對媽媽的感恩與祝福吧!

還有人說:娘在兄弟姐妹是一家;娘不在兄弟姐妹是親戚!娘在家就在。確實如此,母親就是家、母親就是港灣、母親就是驕傲、母親就是未來……

有孃的孩子是塊寶,沒孃的孩子是根草。凡是有孃的孩子大都有一個可以回味,值得追憶的幸福童年。記得小時候,就像一個野孩子,整天在外面玩,只有餓了、累了的時候才知道回家。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媽,回家的第一句話就是喊媽。看到娘忙碌的身影,聽到孃的應答,心裡便安定下來。於是開始找吃的。吃飽喝足又出去玩。

後來長大了,踏進家門的第一件事情依然是找娘,來不及放下肩上的書包就滿屋找娘。娘看見了,笑著說:“傻孩子,揹著個包也不嫌累”。也許娘不知道,也許知道,找孃的時候,根本就不知道累。

自從有了自己的小家,空閒的時候,就想,去哪裡好呢?於是便回了家。這個家是我永遠走不出去的守候。推開門娘不在,爹迎上來嘮家常,然而眼睛時時盯著門口,盼望孃的回來,娘回來啦,心裡頓時踏實了。就這樣,無論何時何地,何種身份總是惦記著回家看看,回家了依然是找娘喊媽。

回家找娘喊媽,是人們多年來情不自禁的養成的習慣,也許生活中只要是有孃的人,大家都一樣。這就是生活的幸福。娘在就是一個溫暖幸福的家,娘就這樣深深地刻在了每個人的心底。

隨著歲月的流逝,人們越來越感覺到,雖然歲月改變了容顏,滄海變作了桑田,唯一不變的依然是那份對家的眷戀和對母親那種深深的眷戀。

有人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必定站著偉大的女性,如果真是這樣,那女性中,首先是娘。娘是你精神世界的光彩,是一個溫暖港灣的守候。孃的身影,總是在你行程中,孃的牽掛,就是你穿越時空回家的理由。

娘在,家就在!娘在,兄弟姐妹是一家;娘不在,兄弟姐妹是親戚!

千真萬確,大實話。母親節到了,朋友們,不管你有多忙,一定要抽出時間多回家看看,更重要的是對父母的陪伴!父母看一眼少一眼,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在父母健在時多一些陪伴,少一些遺憾!珍惜,感恩!在母親節到來之際,祝天下所有的母親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笑口常開、青春永駐!

關於母親的徵文6

我的母親體型較胖,個子比我高點。手上由於幹活起了老繭,但也正是這雙帶老繭的'手,哺育我成長,也是我童年最溫暖的搖籃;媽媽沒讀過什麼書,嘴不會說太多話裡的詞句,卻教會我做人的道理。

小時候,我晚上總會嚎啕大哭,媽媽總會不厭其煩的抱起我,在地上走來走去,嘴裡哼著那不知唱了多少遍的曲子,手輕輕拍著我的背。我依偎在媽媽溫暖、安全的懷抱裡,慢慢進入夢鄉。

有一次,我看見了幾株向日葵,裡面的瓜子又大又黑,我找到了一株含著最大最黑的瓜子的向日葵,我使勁將它摘了下來。心想:一會媽媽看到這株向日葵,會怎樣誇我呢?想到這裡,我嘴角不由的向上揚了一個幅度,露出得意的笑。

我回到家,迫不及待的喊了聲:“媽媽!”我將向日葵藏於身後,媽媽聞聲而來,我一下子將向日葵拿出。

而媽媽非但沒誇我,反而嚴厲的批評我:“這是人家住戶種的向日葵,你摘了去,人家自己就不吃瓜子了嗎!上次有人摘了我們的杏,你不是也很生氣嗎,你摘了別人的東西,他們不生氣嗎!”我聽了後,獨自回到房間,想了想,這件事確實是我不對,我又回去給住戶道了歉,將向日葵還了回去。

母親,是您給予了我生命,你告訴我做人的道理!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母親,你辛苦了!女兒一定不負您厚望!”

關於母親的徵文7

我在想為什麼要用“老媽”這兩個字做題目,一是因為媽媽現在確實年紀大了,二是我覺得這個稱呼能夠表現我對她的愛。

似乎從我記事起,媽媽就一直是利索能幹的形象。她個子不高,但是在我眼裡卻是最好看的女人。媽媽在還沒結婚的時候就一直經營一家百貨商店,到現在六十歲了,依然放不下她一輩子的事業。因為買了新房子,我們原本決定今年搬過去。由於離店的距離比較遠,媽媽一直捨不得她的店,猶豫了好多天,還是決定再經營最後一年。我們當然也由著她,明年再搬家。她其實是既捨不得她的店,又捨不得這個小鎮上的人。媽媽為人處事誠信友善,又能說會道,所以人緣特別好。忽然要離開她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地方,難免有些不捨。雖然看著她滿不在乎的,但是心裡一定是太多的糾結。

經常會看看我小時候的照片,媽媽那個時候還特別年輕,臉上沒有一絲皺紋。現在的媽媽,臉上已經沒有原來的光澤,皺紋隨著她的年齡也悄悄爬上了她的臉頰。但是媽媽依然是那麼精神,雖然六十歲了,但是心態年輕,幹事利落,和年輕時候沒有區別。

媽媽心思特別細膩,她愛這個家裡的每一個人。幾乎會每天一個電話打給她關心的人。因為在外地工作,有時候我幾天沒有和媽媽通電話,她就會不停地打電話詢問我沒有打的原因。在我人生的道路上,她教會我太多做人或者為人處事的原則。發生任何事,她會在尊重我的選擇的基礎上,給我提供更好的方法。她的聰明智慧是我一直還沒有學到的。

媽媽是一個很平常的人,她一直默默地愛著她的工作,愛著她的孩子們,愛著這個大家庭。家裡因為有了她,才變得有生機,充滿歡聲笑語。而現在,我們都工作在外地,沒有太多的時間回去陪父母,只能每天電話和他們聊天。每次打電話,我都會把最近發生的事告訴她,和她分享我的喜怒哀樂,聽取她給我的意見,說完之後感覺整個人都是放鬆的。似乎這就是和媽媽在一塊兒平平淡淡的樂趣,沒有摻雜任何人情世故的美好。我喜歡和媽媽在一起的感覺,沒有什麼比那一刻更踏實。任何時候向別人說起她,我都覺得特別幸福和自豪。

老媽,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願她一直健康幸福。

關於母親的徵文8

在無數個清晨裡,小菜園裡的那抹綠,讓我穿越了時空,彷彿嗅到了小時候媽媽的菜地裡的一縷清香,那是連露水裡都透著清甜的兒時記憶。

那時候的媽媽還很年輕,燙著時下最流行的捲髮,跟大多數農村婦女比起來總顯得活力而摩登。媽媽經常愛帶著我們去地裡玩,而最深刻的記憶就是我家那塊不大不小的菜園,後來因為工作繁忙,家裡的地都退掉了,可菜園一直保留至今。我們像大人一樣揮舞著鐵杴翻地,滿手是泥栽紅薯,拿著小耙子撿落在泥土裡的花生,把長長的豆角碼的整齊無比,彷彿那是一項特別一絲不苟的工作,為茄子上醜陋的疤痕傷感而疑惑,西紅柿不應該就是非常圓潤光滑嗎?我們思考著這些菜地裡的瑣事像思考人生,那是一幅幅怎樣妙趣橫生又酣暢淋漓的畫面!

不管我們問多麼刁鑽和不可思議的問題,媽媽從來沒有不耐煩,而總是柔聲細氣的解釋給我們,即便有些問題媽媽實在無從解答,你也能從她臉上看到非常溫情善良的微笑。

我們把這些靠自己的雙手獲得的果實運回家,那就是另一番景象了。豐富的食材用最樸實無華的做法端到餐桌上,沒有琳琅滿目,我們卻像一頭頭的小餓狼,大快朵頤。那些最天然質樸的食物,卻有著最豐厚綿長的味道。

那是刻在生命裡的味道,經年不變;那是用愛釀造的味道,是入口的一瞬間幸福的源泉,家的味道。

關於母親的徵文9

以前常聽您說,小時候因為家裡窮,吃的東西都很簡單樸素,"醬油拌粥"或者"幹蘿蔔鹹菜拌飯"是一日三餐吃得最多的,但當時我很挑食,吃一碗粥都要花費您很多工夫,經常要從巷頭走到巷尾才把一碗粥勉強吃完。現在想想,我真想給當時的自己一巴掌。

以前還常聽您說,小時候的我是一隻不折不扣的"跟屁蟲",無論您去到哪裡我都要在您背後"屁顛屁顛"地跟著去。在下雨天的時候,因為家裡地面滑,我經常摔倒,磕得腦門一個"包"兩個大,幸虧沒把自己給磕傻。現在想想,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對母愛的原始依賴吧。

您說,從小到大,我都是一個聽話懂事的好孩子,雖然我很少挨您的打,但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打跟偷錢有關。小時候的我很愛吃甜食,有一次,我從您的抽屜裡偷出了一張鈔票(好像是50塊錢,當時的我還沒有數額的概念,也不知這錢在當時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拿去老家附近的小商鋪買糖果吃。店家見我年紀小小就拿著這麼多錢,便懷疑是我偷來的,於是向您告狀。當時的我很害怕,就藏在飯桌底下,您知道此事後便把我打了一頓。這種痛可能是此生我最深刻的記憶,從那以後,我就再也不敢偷錢和亂花錢了。

即便如此,在我的印象中,您始終都是慈母的形象。樸實、勤勞、善良、賢惠、節儉、平凡而又偉大,您的身上幾乎集合了所有傳統潮汕母親的特點,我的性格和為人處世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您的影響:平時不亂花一分錢,低調做人,踏實做事,懂得知恩圖報。雖然您的文化程度不高,不會說大道理,是一位再普通不過的農村家庭主婦,但是您把我們幾個兒女"一把屎一把尿"地從小拉扯大,把我們培養得像您一樣勤勞儉樸,也孝順懂事,這是我們對您最大的感恩和回報。現在我只想對您說,這麼多年來您真不容易,您辛苦了!

印象中關於您的記憶幾乎都跟您的嘮叨有關。跟所有的潮汕母親一樣,您愛嘮叨,經常同一句話要重複說好幾遍。以前的我不懂事,很討厭您的這種嘮叨,覺得您囉嗦,自己已經長大了,不用您操心了。這種嘮叨在我前往異地求學的中學時代可能是最頻繁的。當時我還沒有手機,每個週日傍晚吃完飯準備出門,您都會囑咐我要吃飽一點、穿暖一點、晚上記得蓋被子、早點睡覺、路上注意安全,剛開始還不覺得您嘮叨,但後來次數多了而且重複地說,便覺得您太囉嗦,直到生病時才知道您說的都是對的。進入大學,您還是像以前一樣,總是打電話跟我說同樣的話,但那時我已經不覺得您嘮叨了,反而覺得聽到您的聲音很溫馨很幸福。尤其是在20xx年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基本上一年我才能回一次家,這種感覺更加強烈。或許,這就是母親對兒女最簡單最樸素但也最真實的掛念和愛吧,當然還有虔誠的保佑和深深的期待。

大二的時候,我用自己的獎學金買了一臺膝上型電腦,把臺式電腦搬回了家。於是,您跟爸爸一起學習打字,平時也經常用QQ跟我們視訊聊天,藉助這小小的兩個螢幕,來自百里之外的想念彷彿近在咫尺。看到你們二老幸福的笑容,我也覺得很寬慰,只是覺得自己不孝,這些年來沒能一直陪在你們身邊,只能在逢年過節時回去看一看。但請你們放心,我們兒女幾個在外面會好好照顧自己,爭取儘早接你們出來看看外面的大城市。我們暫時無以回報,只能踏踏實實地努力工作。

今天是母親節,一大早,父親便打來電話說今早您還去廠里加班,除了想跟您說一聲"節日快樂"之外,我也想向您嘮叨一下:"平時多注意休息,不要累著自己,吃飽一點,穿暖一點,睡好一點,多出去走走,有朝一日我會把您接過來看看外面的世界。"

關於母親的徵文10

又是一年母親節來臨。在這特殊的日子裡,每個人都想起自己的母親,我也不例外。在給母親送上祝福的同時,心裡總是愧愧的,覺得欠了些什麼,每當想起她那又黑又紫的佈滿皺紋的臉,以及因勞累成積而有些瘦小的身軀,我的心就發酸。

我的母親雖然稱不上是一個知識女性,但是一位善良賢惠,知書達理的母親,同時,又是一位普通而有平凡的母親。八十年的歲月磨礪和無私的奉獻使她變得更加蒼老。為了我們能夠順利成長,希望我們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母親用自已的一生為我們操持著。所以我說,世界上最大的愛莫過於母愛,它是偉大的神聖的,在人們心中是美好的。

我的母親出生於鄉下,雖然是在鄉下,可在家中卻是老小,所以平時做的事情沒有哥姐們多。可是當她嫁給我父親為妻後,卻什麼都要做。我的父親在當時的鄂城縣委機關工作,常年累月難得回家,家裡家務事全部留給了我的母親。而且當時父親的工資並不高,一個月只十幾元,可要養活我們一大家子人——奶奶、媽媽還有我們姊妹六個。我出生的那年又正趕上國家三年自然災害,僅僅靠父親的十幾元的工資怎樣能夠維持全家人的生活呢?為了能夠讓父親的安心在外工作,也為了承擔起養家餬口的責任,更為了剛出生的我不被餓肚子,母親將當時人民公社每月分發的僅有的一點油和麵粉省下來留給剛出生的我。就開始和村裡人到集體合作社的萊地裡拾青菜葉充飢。在那三年自然災害期間,集體合作社的萊地裡青菜葉也不是那麼容易拾的,被人發現了不但要被收走,當成反面典型,還要剋扣分配的油和粉面。當時到集體合作社拾棄丟的青菜葉的人很多,母親不得不比別人起得更早,就算是颳風下雨,也是風雨無阻。

在那個經濟高度計劃,消費商品十分匱乏,買什麼東西都是要憑票的年代,全家人難得吃上一頓肉,可每到這時母親除了特別給奶奶留下一點外,就全部端到桌子上,看到我們姊妹兄弟吃,可她自已卻遲遲不肯動筷。當我問:媽你怎麼不吃呀。母親就會笑著說:我不愛吃肉。其實母親不是不愛吃肉,她是為了讓我們多吃些,自己才那麼說的。儘管那個時候我們家的生活那麼艱難,可她從來沒說過什麼,更沒有半點怨言。

從我有記憶的時候開始,眼裡總是母親那忙碌的身影。母親除了一刻不停地忙著田裡的活,回到家後,一有空閒還教我們學習,教我們怎樣做人。雖然她認識不多,但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浸入著自己的愛,用自己的獨有方式呵護著子女,愛護著子女,關心著子女,教育著子女!與世界上所有的母親一樣,她愛我們,疼我們。她用盡了每一滴甘甜的乳汁與每一份愛心,餵養著我們永遠要向她索取的嘴巴。

我知道我的母親也是很容易滿足的,她在累在苦時只要聽到幾句好話,她也許會認為她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可是我們姊妹幾個都隨了父親的性格,是那種不喜歡把話放在嘴邊的人,時常調皮淘氣,若母親生氣,更不會說些好話來哄她開心的,所以有時母親很傷心。

是母親用無私的愛養育了我們,我們也沒有辜負她的愛。漸漸地我們都長大了,有了自已的工作,也有了自已家庭和女兒。可每當我回想起母親操勞的一生,就在心裡對自己說,我們欠母親的確太多太多了,也許這一輩也都無法償還。也許我這一生都不會說出那三個字了,可是我們會用行動來證明,我們都是很愛她的,用我們的祝福默默陪伴著她的餘生。我知道只要我們做晚輩的工作上有所作為,家庭和睦,她老人家一定會感到欣慰,這比什以語言都有用,都能讓他們開心。這也是對他們的最好報答,也是最好的答覆。

在這個母親節到來之際,我忽然想起了一首歌“感恩的心”,我想送給我的母親。我想對您說:感謝母親,給了我們的生命,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已。母親,我想對您說:我們愛您!祝福著您!

TAGS:母親 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