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徵文>

國慶節優秀徵文

文思屋 人氣:2.33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徵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藉助徵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麼一般徵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慶節優秀徵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慶節優秀徵文

國慶節優秀徵文1

“跨世紀的金鼓敲起來,跨世紀的銀號吹起來……”。我們是跨世紀的新一代,是未來建設祖國的預備軍。在我們的胸前,有這一條閃耀的紅領巾。紅領巾可是紅旗的一角,是無數革命烈士用鮮血染成的,它是我們少先隊員的標誌。戴上它,我的心中便會生起無限的自豪感,激勵我不斷向前,努力向上。

我是一個遇到挫折便氣餒,遇到失敗便流淚的女孩,我從來不懂得什麼叫堅強,什麼叫跌倒了再爬起來。直到有一天,紅領巾告訴了我。以前,我是我們學校的鼓號隊裡的指揮。但是,有一天,由於我的節奏不穩,而落選了。那時,一向好強的我真的好難過,眼淚嘩嘩的流了下來。這比以前任何的失敗都更讓我傷心。我一下子彷彿從天堂掉到了地獄,再也沒有以前的自信了,這時候,我只想痛哭一場。隨著,我後來的一節音樂課,沒有去上。我只想一個人靜靜地呆一會兒。

後來,當我望著胸前那根紅領巾時,它似乎在告訴我: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鼓號隊是一個團體,指揮在這個團體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指揮不好,那麼整個團體就會一團糟,不該為了個人而這樣。況且,要堅強,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堅強地去面對生活,面對失敗。沉浸在過去是不行的,只有站出來,用希望和勇氣去戰勝它,那麼每一天都會充滿陽光。

茶葉因為沸水才釋放出深蘊的清香,生命也只有遭受一次次的挫折,才能留下人生的幽香。溫室中的花朵是永遠經不起風吹雨打,只有學會堅強,學會勇敢,向生活挑戰,才能不斷向前。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只有經歷了嚴寒的梅花,才能開放出最撲鼻的香。只有這樣,才能飛向廣闊的藍天,捧出一輪光芒四射的太陽。

每當我遇到挫折、失敗時,我都告訴自己:我要做那傲骨的梅花,要做那堅韌不拔的小草,做一道風雨後的彩虹。怕摔跤,怕跌倒的人是懦弱的,生命只有留下一次次的挫折和坎坷,才能留下我們一脈人生的幽香!

每當升國旗時,我們便會敬禮。紅領巾便會在我們胸前飄揚著,飄揚在眼前,飄揚在我們心中。

國慶節優秀徵文2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逐步的提高,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那些處在農村的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我曾聽我的外婆講,她那個年代,我的家鄉十分貧困。一家人都擠在一間小屋子裡,不但光線弱,還沒有暖和的新衣服穿。常常吃不飽穿不暖,人們常常互相爭奪工分、糧票、毛票。一年到頭分的糧食、錢等其他東西都不夠。村子裡全部都是坑坑窪窪的土路,每到下雨天便泥濘不堪。孩子們不在教室裡讀書,全部都是去耕田,放牛,就算是有,也是地主家的孩子。

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村裡開始有了電視機。夜幕降臨,忙碌了一天的人們聚集在電視機前,看著電視裡播放的精彩節目,也彷彿看到了自己精彩的明天。家鄉的變化也是一年比一年大。原先的老房子,現在變成了紅磚青瓦房,並有了廚房,衛生間,有的還建起了兩層以及以上的樓房。以前坑坑窪窪的土路,現在變成了寬闊的水泥路,還可以坐著小車回家呢!現在的孩子們都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上課,村子裡的每一個孩子都高高興興地去上學,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人們都可以隨便挑選自己喜歡的衣服。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的發展,我的家鄉的確變化了。我認為不論是一個國家,還是個人,立足現在,展望未來,實現夢想,都是非常重要的。家鄉的變化就是很好的見證。

國慶節優秀徵文3

紅領巾是五星紅旗的.一角,就像熊熊燃燒的火焰,在我胸前飄揚,它時刻提醒我要做一個好學生。

從二年級開始,紅領巾就時刻伴隨著我。記得一天早上,我早早地來到學校。剛準備做值日,身旁的王昊帥便告訴我,她今天要當值日班長,沒時間做值日,要我替她做。我聽了,不耐煩地走到教室後面拿來掃帚,開始打掃起自己一組的衛生來。一陣微風吹來,鮮豔的紅領巾隨風飄動起來,好像在教育我說:“小主人,你應該學會助人為樂,千萬不能自私呀!”頓時,我的臉“刷”地一下紅了。我快速掃完自己一組,然後又來到王昊帥的“T”字區打掃起來。王昊帥見了,對我露出了會心的笑容。雖然掃完地後我已經汗流滿面,但我仍然十分開心,因為我做了一件好事。

還有一次,我和媽媽乘公交車去寧波玩。因為是星期天,人特別多。等我們上車時,很幸運還有一個空位置留著,媽媽便讓我坐了下來。幾站過後,上來一位老奶奶,她左手提著包,右手拎著蛋,吃力地站著。我看了看胸前飄揚的紅領巾,毫不猶豫地讓出了座位。老奶奶微笑著連聲表揚我。這時,我的心裡就像吃了蜜糖一樣甜。

鮮豔的紅領巾已經伴隨我兩年了。在這兩年裡,它教會我許多做人的道理,指引我努力向上,用實際行動為它增光添彩。

國慶節優秀徵文4

今年的國慶節,我和姑姑一家去了防城港企沙鎮。

我們首先去了防城港企沙鎮的軍營。在那裡,車是不能隨便開進去的,站崗的士兵要我們出示證件。我們哪有什麼證件啊,表姐只好打電話叫歐明叔叔下來了。歐明叔叔是軍營裡的營長,所以站崗的士兵們見了他,都給他敬了個禮。他們的動作十分整齊,一看就知道肯定是訓練有素的士兵。車子駛到訓練場時,我看見了許多士兵在跑步。他們頂著烈日,一圈又一圈地跑著,腳步十分整齊。軍人的形象在我的心裡有高大了許多。我們吃完飯後,大人們在打撲克牌,我們小孩就去參觀炮、槍等軍用武器,這些東西可酷了,歐明叔叔告訴我們,這些炮可以射好遠的呢,經測試,最遠的距離是300多公里!

玩了一下午後,我們休息了一會兒,就出發去了海灘。

海灘可漂亮了!沙灘一片金黃,踩在上面覺得軟綿綿的,像海綿墊一樣。沙灘上還有一些小螺殼,小石子。海一望無際,一片蔚藍,還時不時會有波浪。陣陣夾雜有海水味兒的海風從我的臉頰拂過。我們換好了泳衣後,就‘撲通撲通“地跳下了海里,像鴨子一樣。我一不小心嗆了一口海水,海水的味道一點都不好!又鹹又苦,我都可以一個月不吃鹽了。游泳遊累了,我們就去燒烤。表姐和表姐夫早就已經把燒烤架之類的東西弄好了,他們真是”勤勞的人兒“啊!我才烤了幾串,就不想烤了。表姐和表姐夫又開工了,他們在幫我們烤燒烤。接著,歐卓月的爸爸媽媽也一起幫忙。我和歐卓月、陳臣去撿貝殼、石頭。那時候,我們還見到有人撿到了一個鱉呢。陳臣說我們撿不到鱉是因為鱉有叫做”王八“,我們不是”王八“,所以撿不到鱉。她這番話把我們都逗得前仰後翻。

今年的國慶節,我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軍人的辛勤。無論是風吹雨打、烈日暴晒,還是節假日,他們都堅守著崗位,從不鬆懈。我們祖國能如此的和平,如此的繁榮富強,離不開這些軍人的努力。如果沒有你們,就沒有我們美好的今天!

國慶節優秀徵文5

太好了,太好了!我終於盼來了國慶節長假,總算可以放鬆放鬆了,我和爸爸媽媽早就約好了國慶節期間坐火車去外地旅遊。到了這一天,我早早地起了床,一切準備就緒後,我們全家出發了。到達火車站前廣場時,那裡早已是人山人海,我們隨著川流不息的人群擠進了火車站。

走進候車大廳,這裡更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空位坐了下來,我喝了口水,休息了一會兒,眼睛開始不安分地四處打量起來。不遠處,一對滿頭銀髮的老夫妻互相攙扶著,慢慢地坐到座位上,小聲地交談著。另一邊,幾名中學生在大聲地說笑著。一位導遊舉著小旗子,正在向旅行團的遊客們說著什麼……。“為什麼?”突然,一聲稚嫩的童音吸引了我,我回頭一看,一個胖乎乎的小女孩兒坐在媽媽腿上,“為什麼爸爸不能和我們一起出去玩而呢?”

小女孩兒天真無邪的大眼睛充滿了疑惑,長長的睫毛忽閃著,媽媽愛憐地撫摸著小女孩兒的頭,輕聲說道:“你爸爸是一名交通警察,為了保證大家的出行安全,到了節假日會更加忙碌,就不能陪咱們出去玩兒了。”小女孩兒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依偎在媽媽的懷裡。我靜靜地聽著,目光不覺落在了遠處不時閃現的忙碌的身影上,清潔工人正在仔細認真地打掃地面,擦拭桌椅,警察叔叔正在四處巡邏,警惕地注視著四周的情況,車站服務人員面帶微笑,耐心地解答著旅客的疑問。正是他們的辛勤工作,使我們的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這一幅幅畫面,都被我深深地牢記在心中,當我們和家人一起歡度國慶假期時,是否想過,我們擁有的這份快樂,需要多少人為之工作,為之付出,當我們和家人歡聚一堂時,是否想過,又有多少人還要堅持工作,不能和家人團圓呢?這些可敬的人啊,讓我真誠地說一聲:“謝謝您們!”

國慶節優秀徵文6

路,有兩種解釋:一是指實物類的道路,如公路、鐵路等;另一個是指抽象意義上的路,指方向、條理或者途徑,如出路、思路等。實物性質的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抽象意義上的路則更顯得高屋建瓴、彌足珍貴。

每個時代、每個民族,人們都在忙碌著建設道路、尋找發展路子。道路發展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物質瓶頸,也因此成為國家硬體水平發展的標誌;而發展路子探索則是限制經濟發展規模和速度的意識瓶頸,也因此被視為國家和民族發展的潛力和後勁。中華民族是最勤勞的民族之一,中華文明融合了華夏兒女的勤勞和智慧,數千年來人們就一直在完善著物理意義上的道路,同時也在探索和拓寬著中華崛起這個抽象層面上的道路。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當這個經歷了近百年外國鐵蹄的踐踏和蹂躪而重新站立起來的東方巨龍開始重新審視整個世界時,平添了幾多灰暗,幾許陌生和幾度惆悵。面對千瘡百孔的祖國大地,聽聞悽慘悲涼的國民哀聲,路在何方?

建國之初的國情令國民恐慌,令政府哀怨。由於連年戰亂的破壞,1949年底,我國的公路通車裡程僅為75000公里,鐵路營業里程僅為21810公里,人均不足一根菸長。除此之外,生產資料極其匱乏,生產力相對低下,同時面臨著國際社會的敵對和圍堵。在這樣的形勢下,怎麼建設社會主義社會以及如何建好社會主義社會,確實是沒有現成的路可走,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

魯迅曾說,世上原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他實質上是在告訴人們,路是要自己去建設,要自己去探索的。建國之後,國家大力恢復經濟,道路建設和修復成為最為主要的工程。國家專門成立了公路管理機構和鐵道部門,組成專業隊伍,頒佈相關法律法規,足以看出國家對道路建設的重視,也體現出道路建設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經過**年的發展,通過幾代人的努力,我國在道路建設方面成績卓著。全國公路通車裡程達到了167.98萬公里(2000年),漲幅達21倍;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77083.8公里(2006年),漲幅達240%。至此,全國形成了巨大的交通網路,方便了國民出行,更使得地區之間的經濟來往更加頻繁,促進了經濟繁榮。

舉例來說,西部某農村常年種植蘋果,因當地雨水、陽光較為充足,故而所產蘋果個大、色鮮、味甜,但礙於當地交通所限,果農們每年只能低價將部分蘋果沿街叫賣,而剩餘大部分則廉價賣給果汁廠,收入甚微。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好轉,當地政府看到了商機,紛紛提出“要致富,先修路”的口號。幾年內,縣道、省道和國道等道路貫通內外,此後當地蘋果迅速走遍大江南北,炫舞在祖國大地的各個角落。那道路成就了一番佳話。而“經濟發展,道路先行”也成了經濟時代的模範發展之路。這只是我國道路建設的一個掠影。

建國**年來,我國建設了眾多道路,其中最驕人的還數那通往青藏高原的世界上為數不多的高原鐵路。高原鐵路成為一個時代的經典,成為跨越青藏高原的天梯,成為中國鐵路發展的奇蹟。它就像一片祥雲飛過藍天,給藏族兒女帶去吉祥;它就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它就像一條蜿蜒的巨龍,為雪域高原送去安康;它就是一條空間隧道,讓世界的鏡頭在此處聚焦。

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探索和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使中國經濟騰飛,文化繁榮的康莊大道!改革開放創造了經濟史上的一個神話,它像磁石一般吸引了世人的眼光,它使得世界為中國的發展和進步而感嘆。它使得中國重奪大國的尊嚴,使得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使得世界與中國息息相關、難捨難棄。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完成了西方國家花費百餘年才完成的工業化建設,中國創造了西方國家百餘年才積累的財富,中國舉辦了奧運史上最輝煌、最完美的奧運盛會,中國創造了經濟增長速率連年保持在兩位數的神話,中國以更加迅速的反應面對天災,以更加成熟的姿態處理國際關係,以更加堅定的行動捍衛國家的尊嚴和民族的利益。

中國,這條沉睡了近百年的東方巨龍已然覺醒;

中國,這位軟禁了近百年的東方巨人已然站起;

中國,已然並將依然創造震驚世界的神話。

五千年來,中華民族一直在摸索,因而鑄就了中華文明的輝煌與燦爛;建國**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致力於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之路,因而迎來了新中國的春天。新時代的今天,我們不會再問“路在何方?”,因為路就在我們腳下!

我們依然在探索、依然在前行……

祝福中華人民共和國**年生日快樂,祝福祖國越來越富強,祝福各族同胞越來越幸福。

國慶節優秀徵文7

放學了,孩子們開開心心地揹著書包走出校門,下著雨的街道上,一下開出朵朵鮮豔的傘花。

一個農村姑娘清早摘了兩大筐李子拿到集市上去賣,她的母親得了重病,可是沒錢治,於是小姑娘每天早上都挑著李子,拿到集市上去賣。

早上剛下過雨,路上很泥濘,再加上這位姑娘身上挑著李子,她一下子滑倒了。筐裡的李子一個個滾落到了路上。姑娘當時很著急,生怕一輛氣車過來,把她辛辛苦苦摘下來的李子壓成肉餅,她又害怕淘氣的孩子撿一把李子跑回家吃。

正當她胡思亂想時,一群孩子正好路過這裡。小飛飛眼尖,第一個看到地上有很多李子,就大喊起來“大家快來撿李子呀!”孩子們蜂擁而上,爭先恐後地撿起了李子。這個姑娘很著急,可是又不能說什麼,她想這個人就拿一大把,不一會兒就把這些李子搶光了嗎?車來了,孩子們手拉手把車攔住,司機開始怔住了,後來看到了這情景不由伸出了大拇指。

李子撿完了,卻沒有一個人把李子留下的,都把李子放進了筐中,孩子們散了,這位姑娘呆住了。

這感人的一幕將永遠留在人們的腦海中,它是抹不掉的。紅領巾永遠飄拂在人們的心中,正義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國慶節優秀徵文8

又到國慶了,漸漸加快的生活節奏和七天長假的休閒時光幾乎讓我忘了國慶本身的神聖的意義,猛然間想到的時候,不禁悵然若失,好在,歡度國慶的那份快樂、熱愛祖國的那份心意還存在,故在此撰文,為祖國的第61個生日,獻上祝福!

說到文章,要是我寫一大篇讚美祖國強盛偉大、祝願祖國繁榮發展的話,我估計眾多朋友會抖落一地的雞皮疙瘩,因為太肉麻了,呵呵。事實上,祖國的強盛,祖國61年來的變化根本不用我用喊口號似的機械讚美來表達,我們老百姓生活細節的變化就足以展示出中國61年來的巨大的變化,嗯,範圍縮小到我們家,就看看我們家年夜飯走過的61個春秋,在這61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吧。

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即使環境再惡劣也打心裡重視的節日——春節!在這歲末年初交替的神聖時刻,一頓豐盛的年夜飯既是對過去一年的辛勞的慰勞,也是對未來一年的努力耕耘的營養劑,馬虎不得。所以人們的年夜飯都是能準備的有多豐盛就準備的有多豐盛。

61年前,我姥爺、姥姥還年輕,可家裡孩子多,所以即使他們兩個人工作很努力,也還是吃不飽穿不暖,更別提什麼營養搭配,四季均衡了。所以,那個時候的年夜飯最豐盛的就是我姥姥用攢的半斤來的白麵,和(huo)上莜麵,包的白菜幫子餡兒的餃子,據我姥姥描述,全家圍著這些餃子,吃得那叫一個香!吃完再來碗餃子湯,這一年的飢寒也彷彿都消失了一樣,幸福的不得了!(那時的窮困是讓人心酸的,可回味時似乎也參雜了一些淳淳的甘甜)

等到70年代,家裡的經濟情況稍微好轉了一點兒,白菜餡兒的餃子就換成了山藥餡兒的,還加了一點兒肉末,用白麵包起來,下鍋煮個熱乎,撈起來沾著醋、就著醃鹹菜來上那麼一口......頂解饞!

改革開放了,經濟發展了,我們這一輩兒趕著這個好時候出生了。年夜飯要吃餃子這是一定的,但各種各樣的好吃的也都端上了桌兒。我們小的時候雖然能吃上肉,但是不可能天天吃,可到了春節可不一樣了,年夜飯準備了豐盛的一桌兒酒菜,雞豬魚肉,應有盡有,饞嘴的我們連著吃好幾天,手抓嘴啃,狼吞虎嚥,你爭我奪,咳咳咳,注意,我們不是餓的,只是同齡的兄弟姐妹聚在一起,本來吃飽了,可從別人嘴裡搶下來的食物似乎特別美味,所以就演變成了一場搶食大戰,反正年紀小,也不用顧及形象,結果一個個兒把自己撐個夠嗆,不過,真的很開心啊。

20世紀末了,我們幾個同齡的兄弟姐妹都長大了,年夜飯的品質也不甘落後的跟著我們一起長大了。吃肉?嗯~太油了;吃餃子?包什麼餡兒的呢?是牛肉?豬肉?羊肉?還是三鮮?蘿蔔?青菜?唉!挑來撿去挑來揀去,乾脆都包好,冰箱裡擱著,想吃什麼餡兒的直接拿出來煮就行。年夜飯裡的大魚大肉減少了,新鮮果蔬增加了,老人們也跟著電視裡的詞兒拽拽的說,這叫補充維生素健康!哈哈哈哈~歡聲笑語中,快樂的新一年開始了......

時間跨過往日的歡笑、悲傷、困苦和富足來到現在,年夜飯不止用豐富來形容了,聽說城裡的人們好多都上外面去吃,城裡的酒店客似雲來的。不過我們家還是在家過,感覺那一天就要守在家裡,唉!根土性啊!根土性!年夜飯的種類沒有增加反倒減少了,因為平時吃的就很不錯,所以以前那種一到過年就大吃大喝的風格就不適合了,過年以前買上想吃的果蔬肉蛋,做幾個愛吃的小菜,包上鮮美的餃子,大家熱熱鬧鬧的吃一頓,歡聲笑語中,送走幸福的一年,迎來更幸福的一年。呵呵呵呵……

我家的年夜飯走過了60個春秋,承載著我們的積澱,也見證著我們的成長和變化,祖國千千萬萬個家庭,每個家庭的年夜飯都是這60年來這個家庭發展富裕起來的見證,而我們的成長和發展也正是祖國強大繁榮發展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