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徵文>

五城同創徵文

文思屋 人氣:1.07W

五城同創徵文

一句樸素直白的口號背後,銘記著一段歷史,那就是南通舉全城之力、傾全民之情,共推“五城同創”,不斷提升物質、精神、社會、政治、生態文明的奮進歷程。“南通是我家,建立靠大家”的背後,蘊藏著生動鮮活的詮釋,那就是“五城同創”所折射出的“自然法則”——建立為了百姓,建立依靠百姓,建立成果由百姓共享。

五城同創徵文

建立為了百姓

“五城同創”這個新詞,最早來自於南通市委、市政府4年前的一項決策——xx年初,市委、市政府作出部署:從當年起,全面啟動以建立全國文明城市為龍頭,包括建立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在內的“五城同創”工作。

同步推進五項“國字號”城市品牌的建立工作,彰顯出決策者“建立為民”的決心。

這是一組頗具“分量”的城市品牌:全國文明城市,是中央授予一個城市四個文明建設的最高榮譽稱號,在眾多的城市品牌中,其含金量最高、綜合性最強;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則分別是國家授予一個城市在衛生、環保、園林、歷史文化保護工作方面的最高榮譽……顯而易見,統籌推進“五城同創”,是對一個地方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綜合考量。推進“五城同創”的過程,就是一個城市、一個地方以科學發展觀為引領,堅持以人為本,實現社會全面進步與人的全面發展的實踐過程。

目標高遠,實現不易。南通人緣何要作出“挑戰自我”的抉擇呢?

“開展以建立全國文明城市為龍頭的‘五城同創’,是市委、市政府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方向,也是全市人民共同的嚮往和追求”,在上週召開的全市建立全國文明城市推進大會上,市書記羅一民回答了這一問題。

近年來,伴隨著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南通人,對精神文化的追求、對城市建設管理的要求日益增高,更多的`百姓群眾對城市環境衛生、生態環境質量、行業服務水準、社會治安狀況等公共利益更為關心,迫切希望解決這些問題。市委、市政府適時提出的“五城同創”目標,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抓手。因為統籌推進“五城同創”,不僅能有效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還能同步實現城市形象大提升、人居環境大改善、人民生活質量大提高,真正讓780萬南通人享好處得實惠。

關於“建立為民”的宗旨,市委副書記、市長丁大衛也早有闡述:推進“五城同創”,決不是心血來潮,不是為了搞政績工程做樣子,不是為了應付上級拿牌子,而是要真心誠意地為一方百姓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建立依靠百姓

“‘五城同創’是一項綜合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須動員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建立工作展開之初,市委、市政府便有清醒認識。

為動員全民參與建立,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專題召開動員、推進大會,要求全市上下團結一心、全力以赴推進建立工作,要求各地各相關部門齊抓共管,形成強大的建立合力。

建立能否成功,關鍵在能否得到群眾的真心支援。我市不斷深化全民建立意識,通過媒體、社會、環境宣傳等多種形式,營造“人人關心建立,個個參與建立”的濃厚氛圍,引導市民百姓自覺投身建立活動。通過努力,“建立沒有局外人,人人都是參與者”的理念得到了很好落實,廣大市民理解、支援、投身建立的意識明顯增強,為建立作貢獻成為全體市民的自覺行動。

整治區域環境,提升城市形象;整治水環境,提高水環境質量;推進城市綠化,優化生態環境;加強城市管理,改善市容環境;建設文化公益設施,增加城市公共產品和服務;推進依法治市,建設法治平安南通;加強文物保護工作,重視文物的開放利用;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廣泛開展精神文明建立活動……雖然“五城同創”牽涉面廣、任務繁重,但有了全市人民的傾力支援,各項工作均按照時序進展順利。

成果由百姓共享

隨著建立工作的不斷深入,細心的市民發現,南通的天藍了,水清了,城市變美了,人更文明精神了……

建立帶來的新氣象,體現在方方面面:市區的城市面貌、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煥然一新,南通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空前增強,新變化層出不窮。僅在打造宜居環境上,市區就先後建成了濠東綠地、濱江公園、體育公園、新區公園、文化廣場、園博園等一大批綠化美化工程,濠河景區、狼山景區成為國家4A級風景區。文明建立方面,南通被中宣部確定為全國公民道德建設的重大典型,精神文明“南通現象”備受全國關注併入選首屆“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十件大事”,南通如期建成全省江北第一個文明城市群。

辛勤付出終得回報。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值得南通人銘記的時刻與榮譽接連到來:經國家有關部門多道嚴格稽核和驗收,20xx年11月、20xx年10月和20xx年2月,南通市先後正式榮膺 “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稱號。目前,“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正處於最終確認中,而“全國文明城市”建立,也正緊擂戰鼓,吹響了“確保按時全面達標”攻堅號角。

回眸建立歷程、盤點建立成果,不難發現,“五城同創”讓南通人收穫多多: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的創成,提升的是全市生態水平,帶動了南通所轄6個縣(市)全部躋身“國家生態示範區”;國家衛生城市的創成,營造了南通“宜創業、宜人居”的城市環境,改善了城市面貌和群眾生活質量;國家園林城市的創成,提升的是城市的品位,促進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建立,增添了南通的人文魅力和歷史底蘊,提升了“中國近代第一城”的影響力;全國文明城市的建立,有效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精神文明的全面發展,使南通以全新姿態,在世人面前展現。

所有這些建立成果,是780萬南通人共享的寶貴財富。

建立為民,共建共享。站在全新的平臺上,我們相信,只要全市上下凝心聚力、乘勢拼搏,我們多年孜孜以求的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全國文明城市這個“五城同創”的最後一塊“高地”就完全有可能會被我們攻佔。

學習五城同創活動總結

為切實做好,衛生院學習“五城同創”,調動全院職工參與“五城同創”的積極性,營造濃厚的建立氛圍,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圍繞“五城同創”工作目標,廣泛運用新聞輿論宣傳、社會宣傳、主題教育活動等多種宣傳手段,大力宣傳“五城同創”的目的意義、建立標準、建立措施,大力宣傳“五城同創”工作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統一全院人民的思想,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參與“五城同創”工作的積極性,形成建立工作合力,營造濃厚的建立工作氛圍。二、宣傳重點

1、大力宣傳“五城同創”的重大意義和工作目標,使全院職工充分了解“五城同創”對於加快發展、建設魁力、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市民文明素質、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提高市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意義,把全院職工的思想統一到建立任務上來。

2、大力宣傳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宣傳市“五城同創”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及各專項建立指揮部的建立措施,告知市民“五城同創”工作的具體要求和措施,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以利於全院職工積極參與和進行監督。

3、大力宣傳各縣區、市直各部門貫徹執行市委、市政府決策,落實工作責任制,紮實開展工作的有關情況,宣傳建立工作中採取的有效措施和成功做法,推廣經驗,指導工作,推動建立工作有效開展。4、大力宣傳建立過程中湧現出來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蹟,報道廣大群眾積極投身於“五城同創”工作的生動事例,營造人人關心建立、人人支援建立、人人蔘與建立的良好氛圍。

5、大力宣傳“五城同創”工作堅持以人為本,切實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所取得的成效,使廣大群眾真切感受到建立工作成果,激發群眾支援和參與“五城同創”工作的熱情。

6、根據建立工作目標進度,大力宣傳各專項建立工作的各項工作部署和進展情況。

二、宣傳方式

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三貼近”原則,把宣傳內容與群眾需求統一起來,把傳統宣傳手段與現代宣傳方式結合起來,多層次、分階段、全方位開展建立宣傳工作。

各新聞媒體開設“五城同創”專版、專欄、專門時段,刊播建立宣傳標語口號,跟蹤宣傳報道各種建立主題活動,製作建立訪談類節目,大力宣傳建立工作中湧現的先進典型、先進事例,對實施“五城同創”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責任單位進行曝光報道,對市民不文明行為進行曝光報道。製作反映我市建立(建立前城市面貌、建立工作程序和建立後城市面貌)電視專題片,充分展示城市良好形象與“五城同創”成果。利用網際網路大力宣傳“五城同創”內容。加強與省以上新聞媒體的聯絡,及時向省以上新聞媒體報送新聞稿件,推出一批我市“五城同創”的好做法及成效的相關報道。在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中大力開展“五城同創”宣傳教育工作,充分利用電子幕、黑板報、櫥窗或宣傳畫廊等陣地,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各級黨委中心組要把有關“五城同創”工作的領導講話和檔案納入學習計劃,領導幹部帶頭學習、宣講。召開以“五城同創”工作為主題的理論研討會,著眼建立工作實際,深入研討“五城同創”工作的重要意義。發揮黨校等理論宣傳陣地作用,通過讀書會、撰寫論文和有獎徵文等形式,做好“五城同創”的理論宣傳工作。召開“五城同創”理論與實踐工作座談會,總結“五城同創”的理論成果和有益經驗,探索建立工作的新形式和新方法。

在社群利用市民學校宣傳建立知識,著力提高市民文明素質。普遍設立社群、小區建立宣傳櫥窗、宣傳欄,定期、及時刊登建立內容,普及、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各建立指揮部適時邀請建立專家學者作建立工作講座,使全院職工充分知曉建立的標準和任務。大力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引導全院職工積極爭當文明市民、倡樹文明新風,不斷增強市民的城市意識、衛生意識、環保意識,增強全民參與建立的責任感。

20XX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