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職業生涯規劃>

研究生遭遇就業尷尬 專家建議明確職業規劃

文思屋 人氣:2.85W

近日,深圳市福田區外國語學校來到南京招聘教師,華南師大英語專業的研究生小陳專程從廣州趕來求職,卻因本科讀的不是英語專業,被這家學校放棄,小陳求職失敗。

研究生遭遇就業尷尬 專家建議明確職業規劃

研究生,相比本科生擁有著學歷的優勢,但是近年來隨著研究生隊伍的不斷擴大,研究生已逐漸褪去學歷優勢的光環。相比本科生和專科生,研究生就業時常遭遇尷尬。江蘇“2012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資料顯示:畢業研究生就業率為86.62%,本科生就業率為90.30%,專科生就業率為94.10%。與本科、專科就業相比,我省研究生連續三年倒掛。

研究生:期望值過高 導致就業尷尬

是什麼導致了學歷就業率“倒掛”的境遇?記者就此展開採訪。採訪中,不少研究生髮表了自己的觀點。

部分研究生認為,個人期望值過高導致生就業尷尬。剛剛找到一份工作的應屆畢業生楊同學說:“不少人選擇讀研的初衷是為了將來有一份好工作能有更好的發展,他們在就業崗位的選擇和收入待遇方面都比本科生有更高的期望值,但這種期望在面對現實嚴峻的競爭環境時卻會有一定的落差,也就是所謂的‘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而有人認為,研究生就業難的`原因更在於自身沒有進行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研究生韓同學把他們這個群體分為三類,一種是目標明確型,一種是計劃變化型,還有一種是迷茫型。“目標明確型的研究生,對未來職業發展有自己明確的發展方向並且在一步一個腳印的向著目標邁進。而計劃變化型的學生,會結合社會變化和自身的情況,適當地調整規劃,以選擇更適合自己的道路。一般而言,前兩種人都比較好就業,而第三種迷茫型的,在就業上容易翻跟頭。”

另有一部分研究生則表示,隨著研究生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研究生的學歷優勢已經不再是開啟就業大門的鑰匙,“唯文憑論”逐漸被社會拋棄,用人單位的招聘原則更加理性和務實,能力成為選拔人才的首要標準。

有關人士指出,研究生雖然學歷高,但有不少人在實踐方面並不比本科生佔優勢,實踐能力差的研究生得不到社會和用人單位的認可。

招聘企業:個人能力和經驗是王道

對於研究生遭遇的就業尷尬,一些招聘單位表示,無論是研究生還是本科生,個人的能力和實踐經驗才是應聘者在求職中取勝的重要武器。

中盛光電集團在參加近日在南師大舉辦的一場招聘會上,只在招聘的技術性崗位要求研究生學歷,而其他崗位則要求本科生學歷即可。該單位招聘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就業形勢嚴峻的現實下,用人單位會優中選優,在面試過程中,他們更看中的是個人的能力和經驗。學習能力好、素質全面的學生是他們首要的選擇物件。

深圳福田區外國語學校的招聘負責人也表示,雖然他們此次的招聘要求是本科學歷,但在招聘現場,也有不少研究生前來報名。“在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時應聘一個崗位的情況下,我們會相應的考慮學歷,但一般來說,我們更看中一個人的能力和教學水平。”

美聯英語企業負責招聘的相關工作人員則指出,不管是本科生還是研究生都應該找準自己的角色,應將個人放在更適合發揮自身優勢的崗位上。“就我的招聘經驗來看,研究生並無不好就業之說,只是他們的期望值過高,想找一個心目中理想的工作。”另外,她表示,一旦能力強、社會實踐經驗豐富的研究生放低姿態‘降檔求職’時,競爭優勢就很明顯,相比而言,本科生升檔競爭勝算很小。

專家:不能單看就業率 要看就業質量

針對研究生就業率倒掛的現象,南師大研究生院黨工委書記聶守平教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研究生就業的問題不能用就業率說話,還得看就業質量。“在我看來,研究生的就業問題並沒那麼突出。研究生一般都有明確的打算,相比本科生,研究生的就業質量和就業穩定性要高,隱性就業、靈活就業或創業也要考慮在研究生就業裡面。”

針對研究生就業前的準備,聶教授給了幾點建議。他表示,研究生首先得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應結合社會發展,不斷調整步伐,引導自己走上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其次,研究生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能閉門造車,脫離實際。聶教授號召研究生多深入基層,培養自己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到社會上發現問題、拓寬思路。此外,聶教還授鼓勵研究生可適當的嘗試創業,要拓寬工作領域,放寬工作型別,放開就業視角。“年輕人後勁十足,在日漸多元化的今天,對創業要有一定的信心,畢竟國家在大學生創業領域給予較多的政策支援和關懷。”

南師大社會發展學院黨委書記、高階就業指導師王新文副教授也指出,研究生、本科生和專科生的就業率不同,主要和這三個層次的人才培養模式不一樣。王教授建議,面對就業,研究生首先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不能讓求職“寒冬”氛圍打亂了自己的陣腳。另外,他也強調,研究生要注重專業學習和能力培養相互結合。“很多研究生就業難就是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實踐和動手能力不盡如人意。動手能力不僅指理工科要具備這類素質,文科也要同樣具備,要去社會中實踐,讓自己在社會這個‘實驗室’中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