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職業生涯規劃>

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個五年

文思屋 人氣:3.19W

導語:時光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流逝。轉眼又是過了一年。春季總是容易讓人想起過去,即便今年的春季過於炎熱,我甚至開始懷念起非典時的那段難得的悠閒時光了。

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個五年

【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人生在世,但求名利兩字,區別只在於先名後利,還是先利後名。只有極個別人,在人生的早期就可以名利雙收,這種人不需要我們去學習,因為學不了。個人認為,一無所有的時候,先求利,後求名,是比較務實的價值觀。作為北大(清華)的畢業生,光有知識分子的眼界和清高是不夠的,還需有農民企業家的務實和資本家的貪婪。在保持內心純潔的同時,不妨庸俗一點,這樣才能融入這個社會。另外要說的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所有的東西都是可以用貨幣來衡量的,一個人的社會價值,也可以用金錢(確切的說是NPV)來衡量。這就是我要說的價值觀,正確的價值觀。有了這個價值觀,就可以在紛繁蕪雜的世界裡,面對種種的誘惑,做出正確的、一貫的選擇。

【人生就是取捨】

對於第一份工作來說,看重什麼,往往要有個取捨。比如,薪水、職位、行業、職能、發展前景、企業知名度、地域等等。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時候,就需要取捨

【地域與企業知名度】不是那麼重要

一般人會優先考慮地域,比如首選北京、上海。有人會列出一百個選北京的理由,比如資訊發達,文化氛圍好,學習氣氛濃,貼近政治中心,等等。其實,真實的原因往往只有一個,即賴在北京,起碼在別人眼裡你似乎還混得不錯。即便統計實實在在的表明,在北京工作的平均起薪要比其他地方低的多,生活成本和競爭壓力也大的多。其次,他們會考慮企業知名度,比如,傾向於世界五百強。其實世界五百強全球有數千萬僱員,倘若你有幸成為它們在落後國家(以前叫developing countries, 現在叫emerging countieswww。shengxin118。com,翻譯成後起之秀似乎就好聽點)local pay的僱員中最底層(entry level)的一員,其實沒啥可炫耀的。希望有個體面的工作,受人尊敬和羨慕,這無可厚非。不過有句話叫死要面子活受罪,第一份"體面"的工作,可能會使你在最初的三年內飽受貧困的煎熬,並且,很可能,只能晉升一次,或者得不到晉升。

【薪水】很重要

其實,在我看來,第一份工作,首先應該看重的是薪資水平。一般來說,我們會被經濟問題困擾8年左右,而頭三年,是你一生中最需要錢的時候。熬過8年,以後錢對你來說只是個數字的概念,加個零或者少個零,不會影響你的生活水準。比較理想的情況是,你能在三年內攢夠讀MBA的錢,其他的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好的薪水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起點高,增幅快,一種是起點高增幅慢。如果有人告訴你他們起點低,但是增幅快,別相信這樣的鬼話。等你"快速"增到10萬的時候,前面兩個已經在拿20,30,40萬了。

【如何定薪水】

經常有人問,薪水應該怎麼定?這裡就要引入人力資本的概念。北大或者清華(以下為簡便起見,以北大指代北大和清華,其他學校的不瞭解,不過可以類推出來)的本科生,人力資本值100萬,碩士,值150萬,博士和MBA 200萬。目前中國通用的資本無風險收益率是6%(某些機構用5。8%),所以,如果你是北大本科畢業的,你至少需要拿6萬一年,否則,你對不起的不是你自己,而是北大。在這之上,你可以收取勞務費,比如,和其他大學畢業生一樣,3萬。此外,還可以收取個人的溢價,這個就無可限量了,取最可能值,比如3萬。這樣,一個北大本科畢業生,起薪在6-12萬是比較合理的。如果高於12萬,一般都是投行或者諮詢,需要算物理折舊,呵呵。同樣,碩士在9-18萬是比較合理的(本科非北大的需打折),博士和MBA,12-24萬比較合理。MBA的上限會比博士高,因為很多人有不止三年工作經驗,這裡說的是隻有三年工作經驗(也就是一起開始本科學習的人)。這個可以用來和企業談你的期望薪水。統計表明,也基本符合實際。薪水的最合理演算法,是算五年NPV,折現率用20%。

【職位】很重要

薪水定了,接下來是職位。其實職位和企業知名度,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往往是個矛盾。幾乎所有的大企業,都只給entry level的職位,只有在中小企業,才可能一上來就委以重任。有人說在大公司,和優秀的人在一起,能學到很多東西。這是不對的。一個善於學習的人,在哪都能學到東西,區別只在於你是看著別人學的,還是親自做了學的。倘若能邊幹邊學,顯然要更優一些。結論是,如果能取得高一點的職位,對你將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和經驗。事實上,你能接收多大挑戰,承擔多少職責,有多少鍛鍊的機會,是由你的職位決定的,雖然中國自古就有虛銜和虛缺這麼一傳統,不過,還有"名正言順"和"在其位,謀其政"的說法。有個英文單詞叫exposure,職位往往決定你有多大的exposure。

【行業】比較重要

接下來談行業。改行有多難?很難,大概需要花5年或者10年才能改過來,所以有句話叫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然也。而行業有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專業,如果一點都不沾邊,想做是比較難的。中國現在搞的都是大專業,尤其是北大的,所以,想沾邊其實也不難,比如,學生物的,可以做醫藥,可以做化工,可以做能源,等等。

【職能】比較重要

職能是指你做什麼,在企業裡起什麼作用。比如做研發,做HR,做專案管理,做general management等等。一個人一生中不太可能只服務於一個企業,但可能只服務於一個行業和/或一個職能。在你換企業、換行業的同時,往往是不能換職能的。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職能比行業還重要。當然中國特色的教育,是人人都適合做general manager,卻沒有多少人可以做某一職能的專家。對於專業狹窄的人來說,從專家做起,是個不錯的選擇。

【先專後通,還是先通後專?】

這裡順便說一下是先做通才,還是先做專才。還是回到中國的教育模式上來,我們太注重基礎教育和通才教育,導致我們缺乏吃飯用的看家本領,缺乏一技之長。我們每個人似乎都勝任總經理,總裁,CEO,乃至總理、國家主席都綽綽有餘,卻未必會做一張會計憑證,未必會接一個簡單的電路,未必知道如何推銷一套房子,未必會寫一個像樣的商業計劃。有時候我不得不憤世嫉俗的想,中國的"一流"大學們,是如何把世界一流的高中生,教育成世界二流的本科生,世界三流的研究生的。當然,這業已超出了本文的範圍。(這裡,需要澄清的是,我對北大和清華,對北大和清華的老師,始終是心存敬意和感激的。)回到實際,實際的情況是,你不得不先從通才開始,先假裝知識面寬,別人一和你探討,就漏洞百出,於是假裝學習能力強,結果兩三年下來還是啥都不會幹,於是開始怨天尤人,思量著跳槽或者考研,人生的悲劇一輪又一輪的重演。。。。。。從我個人的經歷來說,從通才往專才方面發展,是非常痛苦,非常費時費力的事。估計我還需要5年左右的時候,也許再過五年,我寫這個系列(三)的時候,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些經驗。

【戶口】?最不重要

如果你覺得戶口很重要,那我們就沒啥共同語言了。只能說,戶口在某些場合是一個技術性問題,我上面說的都是比較巨集觀的問題(我儘量避免用戰略這樣的大詞)。也許在本科畢業的時候,有人會告訴你,戶口很重要,比如孩子入托,買房等。而實際是,以後,你要考慮的應該是孩子在美國、英國、歐盟還是中國上學的問題,自己是拿哪個國家的永久居留權等等。你要相信,在商品經濟條件下,沒有錢買不到的東西,而戶口是非常廉價的商品之一。

【發展潛力】?行行出狀元!

昨天看了07年畢業的清華MBA的就業情況,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在畢業生調查的時候,只有一個同學說薪水最重要,絕大部分人認為發展潛力最重要。其實我想說的是,每一個職能,每一個公司,每一個行業,都會很有發展潛力,關鍵是你如何去做到出類拔萃,所謂行行出狀元,操刀賣肉的,不妨礙做"鎮關西",賣賣小貝殼,不妨礙成為石油巨頭(比如shell)。

【國內MBA值不值得讀】

值得讀。國內MBA中,有20%的人,屬於某些方面很優秀的,10%,屬於更方面都很出類拔萃的。以北大、清華的本科功底,做前10%也不是很難的事。而單以清華來說,前20%的人最低起薪也有30萬。所以,如果你預期到本科畢業後第五年的薪水沒有30萬,年增幅不到30%,不妨來讀讀清華。(我建議北大的讀清華,清華的讀北大,符合經濟學的優化規律)

【小結】

第一份工作很重要,正如每個關鍵決策都很重要一樣。一個錯誤的決定,可能會讓你走很多彎路,花十年以上的時間才能糾正,而人生並沒有多少個十年。失敗可能只有一個原因,而成功往往有很多很多原因,所以,每一個因素都很重要。我並不是反對去五百強,並不反對在北京或者上海。只是說,你要有自己的發展規劃,知道目標在哪,知道現在你在哪,知道你下一步能做什麼,知道你該如何選擇,如何去落實你的規劃。隨大流的結果,是你只能做庸庸碌碌的幾千萬分之一。

【選什麼樣的職業規劃】

大體來說,中國只有三種職業路徑:學術,商業,做官。有些人適合做官,又有家庭背景,恭喜恭喜,苟富貴,無相忘,希望以後本著校友情誼,多多合作。有些人矢志學術,我深表敬仰,希望以後同樣本著校友情誼,多多合作。大部分人,走的是商業路線。讀一個理工科的專業(文科也可以,其實),工作三年,讀MBA,再工作五年,讀個PHD,再工作幾年,然後創業,是個不錯的選擇。目前我就基本上沿著這個軌跡在走。其實走哪條路徑並不重要,因為殊途同歸,最後都會走到名利權三豐收的目的地,區別只在於少走一些彎路和多走一些彎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就在於希望以後的人,比我走的更好,更遠。

【什麼都不重要】

如果有人說,我讀了個爛專業,在一個爛城市的一個爛公司裡做一個爛工作,怎麼辦?沒關係,一無所有的時候是最容易實現自我突破的,只要你稍稍努力一點,運氣稍微好一點,就可以有好轉,然後再慢慢的走上正軌。所以,一時起薪低,公司小,地域差,專業冷,工作環境差,事情瑣碎,都沒有關係,留心處處皆學問,只要你持續不斷的努力,成功只是早晚的事。

【幾點提示】

【對別人保持善意和感恩】

人際關係很重要,很複雜,最關鍵的,是對別人保持善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對別人的幫助要感恩。這樣,別人就會對你友善,就會有持續幫助你的意願。

【不要輕易跳槽】

每個工作都可以是有前途的,也都是瑣碎的,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在想跳槽的時候,試著對自己說再堅持一年,往往也就堅持下來,或者雲開霧散了。你的每一次經歷,都會影響你未來的發展和口碑,要保持良好的記錄。

【口碑很重要】

步步留心,時時在意,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會讓你樹立口碑,贏得尊敬,這樣,你會發現別人都是有好事想著你,有困難找你幫忙的,夥伴關係就是這麼形成的。

【頂天立地,能下地獄】

我們管理諮詢的老師說,中國的管理者,要頂天立地。我說還不夠,還要能下得了地獄,耐得住痛苦、辛勞、寂寞、卑賤和不被理解的煎熬。

【我的經歷】

我本科在北大學的是生物技術。大學聯考填志願的時候原來填的是國際金融,後來別人都說我學這種爛專業太屈才,於是改成了時髦的生物技術,所謂失之毫釐,謬以千里,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我不學生物技術,也許本科畢業後的頭幾年,就不至於走的這麼艱辛。當然,我大學聯考時發燒生病,考的並不好,所以只能自我安慰說,也許填了國際金融,考不上更慘。畢業之後,我回到家鄉在一家民營企業工作,絕大部分人都以為我是走投無路才去的。曾經某國企的一個小領導還當面質疑我是否是真實北大畢業的,他認為我是北大網路學校畢業的,因為在他的理解範圍內,我似乎應該做一些更"體面"的"好"工作。我在東北的時候,十個人有九個人會以為我是某建築隊的民工小組長或者自學成才的技術員之類的角色。我和老婆在憶苦思甜的時候,常常會講述各自的悲慘經歷,似乎誰越慘,誰就越光榮一樣。在總結陳詞的時候,我會對她說,當一個人開始向別人訴說他過去的悲慘經歷的時候,往往是他開始成功的時候,在真正悲慘失落的時候,你是不會對任何人說的。我就曾經有過這樣的時候。有句話叫"士可殺,不可辱",等你明白"士可辱,不可殺"的時候,大抵才能明白我當時的處境。

有人會抱怨工作辛苦。對於一個優秀的人來說,這永遠不會是問題。我曾經一年出差250天,有連著180天沒有休息過一天,一天工作12-14個小時是家常便飯,在此基礎上,我還需要每天看書2至4小時。朋友說不要這麼拼命,我說,在你一無所有的時候,你唯一可以交換的就是命。去年我聽幾個MBA學長們談他們在民企如何從普通員工做起,如何飽受挫折,最後百鍊成鋼的故事。我只是微微一笑,因為,我曾經是從農民工做起的,並且,我比他們早做了十年,這就使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我會比他們更出色。我以前的老闆說過,人這一輩子,吃的苦的總量是一定的,如果上半輩子吃的苦多,下半輩子就可以享福,如果上半輩子享福了,下半輩子就只能吃苦。他還說過,他非常佩服我的吃苦精神,這使我覺得我覺到了認同。

我在這次暑期實習時的頭的頭的頭曾經說過,很多事情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很多事情也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好。其實我的第一份工作,從很多角度來說,還是很不錯的,好的薪水(夠讀MBA),好的職能(研發管理,專案管理),好的行業(石油,化工),不錯的老闆,重重的阻力和麵面俱到的工作,鍛鍊的我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我知道了社會底層,是怎麼運作的,這是我出國讀書或者在大企業工作所不能接受到了。我希望自己能有學者的睿智,農民企業家的務實和資本家的經濟意識。所以,對於我的第一份工作,對於我的第一個老闆,我一直是心存感激和尊敬的。我唯一的遺憾,是我還可以做的更好,可惜沒有能夠。

以上是我本科畢業前三年的經歷。

第四年的時候,我開始在清華讀MBA,成績排名第一,拿一等獎學金,找到了BP GlobalMBA的實習,然後拿到了全職,成為這個專案最年輕的中國人,然後,等著看第五年畢業的時候,能不能有幸成為起薪最高的應屆畢業生。。。於是,我可以和別人說,我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我在北大、清華、中科院接受過教育;我有良好的工作經歷,我在民企、國企、私企,國內,國外工作過;我有寬闊的知識面,我瞭解生物、醫藥、石油、化工、化纖、服裝、機械、電器、自動化。。。。。。;我有專業特長,比如專案管理,研發管理,專案評估等等,還有最關鍵的一點,我還年輕,這一切都是我在本科畢業五年內完成的,所以,我有great potential……現在,我的主要工作,是每天接送老婆上學、放學,每天督促她寫作業,或者幫她寫作業。她是清華07的MBA,目前熱衷於創業,所以像做作業,做家務這樣瑣碎的事,大部分由我承擔。我常常和她開玩笑說,她有一個最有才華,最昂貴的私人助理。每當我開著電瓶車,穿梭於日漸寒冷的北京街頭,我會對她說,這輛車上載著500萬human capital,應該是世界上最貴的電動自行車。

【我的未來】

在我本科畢業的頭三年,我是被低估的。現在,我是被高估的。所以,我一直以很忐忑的心情,來接受BP的GMBA offer。我對BP也心存感激,它使我少奮鬥了五年。我預計會為BP服務十年,在此期間,爭取在劍橋或者哈佛拿一個PHD。然後,我會創業。我會設立一個有限合夥制企業,招募有思想有眼界的合作伙伴,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打造出一個致力於企業價值創造和價值提升的集團。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這樣一個商業帝國的崛起和發展壯大。

【術篇之簡歷、求職信和開放性問題】

簡歷最重要的是什麼?不是內容,是格式。一個篩簡歷的人,大概會花1-5秒鐘決定看不看這份簡歷,花5-20秒鐘決定要不要給這個人面試或者筆試的機會。只有到了面試階段,面試官才會花1-5分鐘來看被面試者的簡歷,以便先稍微瞭解一下被面試者,然後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問題。在最初的5秒鐘時間裡,格式決定了簡歷的命運。最常見的毛病,是看起來亂糟糟一團。這多半是因為沒有對齊,沒有注意留白和補白所致。簡歷不光要左對齊,滿行的地方,比如"時間-職位-地點"行,還需要右對齊。這個可以用word裡的分散對齊來實現,但不能因為使用了分散對齊就偷懶。因為自動分散對齊的話,有的行,字會被拉長,有的行,字會被壓縮,這樣很難看,所以,還需要手動調,加減一個字(或者空格),看看效果如何,是否勻稱。做版面設計的都知道留白與補白是門藝術,每段的最後一行寫到哪,是很有講究的,一般應該寫過一半,但是不能都寫滿,這就是留白;一般簡歷上半部分寫的少滿一點,下半部分寫的滿一點,這樣重心就在下面,不會給人頭重腳輕的感覺。留白的另外一個地方,是每段段後要給一定的距離,比如,0。5或者0。25行(寸土寸金,空一行就太奢侈了)。這樣,一段和另一段之間,就可以清晰的分開,構成一個個"視覺塊"(同時也應該是邏輯塊)。還有一個常見的毛病,是每個經歷的每個小點,只有一句話,連一行都不到。這樣,會顯得簡歷非常單薄,看起來瘦骨伶仃。正確的做法,是每個經歷下面寫兩到三個小點,每個小點用兩三行來描述。

其他需要注意的,比如,應聘外企,一般是不能貼照片的,尤其是應聘海外職位的時候,絕對不能貼照片。應聘國內企業,如果自己長象比較出眾的,可以貼。一般不用學校的logo,北大已經是一個足夠顯著的關鍵詞了,無需再強化。不用有顏色的字或者線,連電子郵件地址自動生成的藍色,都要手動改成黑色。一份簡歷只用一種字型(如宋體或者仿宋),至多兩種(加一種黑體)。只用兩三種字號,比如正文用5號字,標題等關鍵地方加大半號或者一號。關鍵點可以加黑,比如名校,熱門專業,知名公司,重要職位以及其他值得稱道的資訊,中文一般不用斜體,不用下劃線。英文簡歷,保險起見用Arial或者Times New Roman,有的老外會用Garamond,看起來典雅些。英語一般用10-11磅字,關鍵點可以加大一磅,還可以加黑體。英文可以用斜體來以示區別。做到了以上幾點,簡歷會看起來比較美觀、整潔,可以通過最初的關鍵5秒。接下去,HR就會花15秒左右時間搜關鍵詞,看你是否值得一談。為了方便她/他閱讀,如前所述,你的主要關鍵詞應該是加黑的,還有一些關鍵詞,為了版面統一、美觀起見,夾雜在正文裡,沒有加黑,但一定要包含在裡面,並且是方便尋找的。關鍵資訊應該包括學校、專業、成績、英語水平、獎勵、主要的工作、實習經歷、相應的職位,主要的成果等等。這些關鍵資訊都應該寫在每段的第一句話或者最後一句話裡,中文叫中心句,英文叫topic sentences。非應屆畢業生,應該花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篇幅寫工作經歷。應屆畢業生應該花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篇幅寫實習經歷,不能因為實習經歷少而少寫,哪怕只有一個實習,把它寫透了,也是能很好的反應一個人能力和潛質的。成績和英語是必寫的,不能因為成績差,英語差就不寫,可以選擇性的寫正面一些的東西。社團活動,公益活動,學生組織的活動應該寫,但是不應該超過三分之一,寫得太多,會給人捨本求末的感覺。因為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其次是參與社會實踐。員工的主要任務是工作,其次是參加一些其他公益活動。簡歷是按時間倒序寫的,各項經歷裡,應該能看出成長的過程,最好是能看出快速成長的過程。潛質是公司最看重的東西,而快速成長是最能反應一個人潛質的。

以上說的是關鍵詞和佈局,寫好了,拿到面試、筆試機會就不會太難。接下去才是寫內容。簡歷一般可以分成教育經歷、工作經歷、社會活動、個人特長(英文一般寫成additionals)四個板塊,工作過的,可以少寫或者不寫社會活動,而把它分解到教育背景裡。如果公司或者組織知名度不高,可以加一兩句說明,寫這個公司或者組織在哪些方面是值得讚賞的。簡歷內容上要有取捨,要有呼應。有的同學會寫五六個社團活動,七八個志願者活動,這就沒有太大意義。一個經歷應該是覆蓋某一方面,比如,體現良好的學習能力,體現真正的工作能力,體現熱心公益事業的品質,體現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每個經歷需要兩三個支撐點,無論寫什麼,第一句話都是總結性的,即明確的說做了什麼,然後,說是怎麼做的,最後,說做的結果,這稱為"三板斧式"。寫下來的結果,應該是2-3行文字說清一件事情,兩到三件事情,說清一個經歷,五六個經歷,說清楚你是一個優秀的人。一般來說,一個人有兩個閃光點,就可以使你立於不敗之地,有三個閃光點,就可以使你勝出。五六個經歷,十幾個支撐點,完全可以把這些寫好。這樣的簡歷,基本上就沒問題了。寫一份簡歷需要多少時間?至少要100個小時以上。還在琢磨這個內容,或者這句話怎麼寫的,都算沒有做到家。在考慮多寫一個字還是少寫一個字,多留一個空格還是少留一個空格的時候,才差不多了。寫完了多請別人幫忙看看,看著舒心了,就可以投了。

其他事項,比如,如果覺得篇幅不夠用,可以在格式――段落裡,把網格線的兩個勾去掉,就可以多出五六行的空間。投不同行業,不同職能時,簡歷內容可能需要調整。關於求職信(Cover Letter)。一般公司都會有招聘的要求,求職信就可以起到把你的簡歷內容做一個概括,告訴對方你們很匹配的作用。所以,一份有針對性的求職信,是會有幫助的,一份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求職信,往往沒什麼作用。求職信和簡歷一樣,先寫中心句,然後寫支撐句。原因是HR往往沒有時間通讀你的求職信,但很可能她/他會掃一眼你的中心句,這時,你得給對方的印象是你們是很匹配的。求職信最常見的錯誤,是寫錯對方公司的名稱,比如,申麥肯錫的求職信裡,突然冒出來一個BCG。一般來說,投外企,簡歷加求職信是足夠了。投國內企業,則最好附上很多其他資料,比如,各種證書,獎狀,推薦信的影印件,這個在人才招聘會投紙質簡歷時特別重要。當招聘單位在現場收到幾萬份簡歷的時候,一兩張紙的簡歷,是很容易被淘汰的,而十幾張紙的求職包,拿到面試筆試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網申的時候很多企業會有開放性問題,一般來說,需要針對性的答好一兩個問題,剩下的可以泛泛而談,這樣,既提高了效率,也能保證通過率。08年會有近600萬的畢業生,一個知名的大企業,收到十萬份甚至上百萬份簡歷,是一點也不奇怪的,收到一千份甚至一萬份北大或者清華同學的簡歷,也不奇怪。再優秀的人,沒有面試機會,也是無法拿到好offer的,所以,做好簡歷,提高通過率,外加廣撒網,才是王道。

【術篇之面試】

通過了簡歷,接下去就是面試了。之前或者之後,很多企業會有筆試,筆試大致可能分為外企版和國企版兩種。外企的,大致是初等數學加GMAT邏輯和閱讀的模式,有的公司會有心理、智力測試。不難,不過時間會非常緊,熟能生巧是關鍵。國企版,大致是國小奧數加公務員考試加英語測驗的模式,部分企業也會跟風做心理、智力、甚至是邏輯測試。國企版筆試絕對很難,時間也很緊,但也不是不可以準備。很多外企有線上測試,可以選擇語言,要注意的是千萬別選中文,因為翻譯的非常差,尤其是邏輯題,中文版的根本就不可能看懂。正式說面試技巧之前,還得說說著裝。經常看到有人問,要不要穿正裝?這個問題就好比問吃西餐的時候,要不要用刀叉?或者,上課的時候,要不要帶書?的確,吃麥當勞的時候一般我們都不用刀叉,上計算機課的時候,很多同學只帶電腦不帶書。但是,在著裝這個問題上,寧願讓別人覺得這個孩子太認真、太正式了,也不要讓別人覺得你太不認真,太不正式。這一點無論對技術類職位還是管理類職位,都是適用的。除非,你是應聘時尚類的職位,或者公司明確指出不能穿正裝。男士的正裝,最主要的是要合身。肩膀寬闊的,穿了看起來會非常精神。不幸肩膀狹窄,身體瘦弱的,首先不能穿太寬大的衣服,不然看起來很彆扭,不協調,同時也不能穿太緊身的衣服,不然看起來會非常瘦弱,給人靠不住的感覺,所以,只能選合身但略大一點點的衣服。不贊成定做西服,錢不到位的話,定做的西服往往比買的更差。經濟條件許可的,可以選購一些國外品牌,成才魁梧一點的,可以選歐版,靈巧一點的,可以選日版。襯衣一定要是棉的,很有質感的那種。經濟能力有限的,可以賣厚實一點的。其他,比如,領帶最好打出酒窩,長度到皮帶處。襯衣袖管比西服略長,西褲邊離地面一釐米,穿深色襪子,黑色皮鞋,皮鞋要一塵不染,要有光澤,但是別太閃亮,這和皮包是一致的,太閃亮會給人圓滑、不可靠的感覺。沒有皮包的,帆布的,黑色的,中規中矩的電腦包也是很好的選擇。如果有合適的、好的手錶,戴一塊不錯,不戴也可以,但千萬別戴劣質手錶,也別戴暴發戶戴的亮閃閃的手錶。女生的服裝、服飾可以適度活潑一些,除了職業裝,職業化的裙裝也是可以的,適度花淡妝,儘量去學生化。男生舉止要穩重,女生可以適度表現的活潑、可愛一點,但是言行舉止不能太卡通或者太嬌媚了。做到舉止優雅的捷徑,是動作比正常慢半拍。

面試中,有70%的內容是可以準備的,比如,自我介紹,自己的優點,缺點,做過的最成功的,最自豪的,最困難的事,等等。把自己的經歷梳理一遍,找出一個個小事例,到時候娓娓道來,容易打動別人。事例一定要真實,一定要是有切身體驗的,不然,別人一深究,就露餡了。而且,編出來的事例,往往是蒼白的,並不能打動人。人生在世二三十年,總有一些事情,一些人,是曾經給你留下很深刻的印象的,是曾經很深刻的影響過你的,可以在平時好好回憶一下,不妨一一寫下來,以便面試的時候能夠想起來。公司最看重的,在你實際工作中,如何獲得幫助,如何推動工作的開展,如何為組織和他人做出貢獻,這些也是面試考察的重點。此外,良好的思維習慣,表達習慣,親和力,也是很重要的。你的事例,你說的每一點,都應該能表現你有這些的能力。此外,一些公司可能會有特殊的考察點,如果能知道的話,也可以提前準備好事例。

面試中,還有些問題是無法準備的,但也是有規律可循的。要點是展示你思考的過程,展示你思維的廣度和深度,要言之成理,對錯反而是其次。一些小技巧。我們中國人習慣說我們(we)怎麼樣,我們怎麼樣,而老外希望首先知道的是你在整個過程中做了什麼,所以,除了需要說我們怎麼樣之外,你還得說說我(I)是怎麼樣的,也就是你在整個團隊中,做了哪些工作,起了什麼樣的角色。要有眼神交流,這大家都知道,不過,據說,老外在解讀中國人的肢體語言和麵部表情時,是有很大困難的,比如,你會說你很excited,但他看到的確是你面無表情的說這句話,這就使他很迷惑,不知道你是真excited了,還是隻是口頭說說的。文化差異是很難短期內解決的,但可以試著學一點。此外,微笑和友善是世界性的語言,所以保持真誠的笑容,會讓人覺得和你交談很愉快。面試的時候,時間是很寶貴的,要利用好每一秒鐘,一般來說,有經驗的面試官會針對考察的內容,逐一提問。但很多面試官又很禮貌,在你滔滔不絕的時候,他不好意思打斷你。所以,要注意面試官的反應,要挑他想著重瞭解的說。說話的時候,還是要先說中心句,然後適度展開(可以讀讀麥肯錫的金字塔原理),如果對方認可,做記錄,應該給他時間,等他記錄完了,就可以說下一個話題。如果說了一兩分鐘,他沒有反應,就應該調整內容和話題。一場鄭重的面試,可能會有若干個考察面,數十個考察點,如何在短時間內有效的覆蓋,是很有講究的。一般在舉一個事例來證明自己有某一方面的特質的時候,可以順便覆蓋其他方面,比如,證明你有leadership的時候,你可以同時印證你是個fast learner,可以證明你有accountability。關於案例分析。很多企業招聘的時候會選案例分析這種形式。如果不是MBA,也許會有一定的難度。事實上,案例分析並不難,做好事實歸納(有時間可以做一個facts sheet),在就事論事的基礎上,適度擴充套件,提高,就可以保證你不丟分。案例分析以小組討論居多,這個時候,思維活躍很重要。有的同學會抱怨在小組討論的時候遇到了滔滔不絕的人,插不上話。其實,選擇時機打斷他,把話語權搶過來並不難。一般在他停頓滿一秒鐘的時候,你就可以介入了,比如,你可以說"對,這位同學說的不錯,不過。。。"。我還沒遇到過可以連著說話,連一秒鐘停頓都沒有的人。所以,只要你對案例有所感悟,就可以,也應該在適當的時機說出你的觀點。在案例討論的時候,表達自己的觀點很重要,呼應,配合別人也很重要,企業看重的是你在案例討論過程中的貢獻。案例分析提高版。一般來說,小組的案例分析只是個人面試的印證,不失分就可以了。這段是寫給想在案例分析中出彩的人看的,一般在個人案例分析中適用。首先思維要寬,最好能寬過你的面試官。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相信總有一些你知道的事情是他不知道的,總有一些你想到的事情是他沒想到的,不妨說出來,和他探討一下。案例分析中有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要以為別人知道你知道。面試官一般都很有經驗,同一個案例,可能已經有上百人跟他做過彙報了,他基本什麼都知道,但他不知道你知道什麼。如果你不說,他就可能以為你不知道。所以,保險的做法,是把常識性的,人人都能想到的事情先說出來,然後,面試官想深入瞭解的,你可以先深入討論一下,展示你思維的過程,再然後,可以說一點你靈光忽現想到的觀點。和前面說的一樣,要注意面試官的反應,不能滔滔不絕的浪費時間,他不感興趣的東西,點到即止就可以了。應聘商業類、管理類職位,企業會非常看重你在有限的資訊基礎上,如何決策,如何考慮得失,這是對現實商業環境的模擬。此外,是危機管理類的情景模擬。全面考慮,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嚴謹論述,是很重要的。一點小技巧,可以適當和麵試官互動,比如,你可能會說,我們應該這麼做,面試官就會問你,為什麼這樣做,你答了原因,他就會問,這樣做有什麼前提?你再作回答。你也可以換個方式,比如,你可以問面試官,我們可以有什麼嗎?然後,你說,如果有的話,我們就可以怎麼樣做。這時,面試官可能會說有,也可能會說沒有,或者他會問你如何創造這樣的條件。然後你就可以在他提供的資訊的基礎上,進一步闡述你的觀點。

這樣一來,他問你答式的面試,就便成了互相問,互相答的討論式的面試。最後,你得出的結論或者解決方案,是你和麵試官一起得出來的。雖然前面我們說,面試官考察的重點是你思維的過程而不是結果,但是,如果你的觀點和他不一樣,你就變成說服他接受你的觀點,而要在短時間內說服一個人改變觀點,是很難的,這會影響他對你思維能力、說服能力的評判。而如果是你們一起得出的觀點,就不存在你要說服他的問題,他對你的思維方式、表達方式、工作方式也會有良好的評價。事實上,實際工作中,很多時候,就是在和別人一起討論的時候,得出行動方案的。最後說一下英語。英語面試在外企是必需的,內資企業有的也不少。平時多讀多看多說多聽多想肯定是必要的。建議讀原版的教科書,這可以使你在全英文面試時,可以和老外探討一些比較深入的問題。此外,聽聽CCTV9或者其他英語臺也比較好,英語類的財經雜誌,也可以讀讀,WSJ是有電子版的,提交一次,它就每天都會給你發。英語怎麼準備,怎麼流利都是不過分的。對於一般的人來說,應該要做到不影響思想的表達。中國人說英語的一個壞習慣是停頓不當,在不該停頓的時候,突然停了一下,這時,老外就會很迷茫,不知道你說完了,還是沒說完,也不知道你到底要說什麼。還有很多人說話時會加太多的"呃",加太多的"I think","I mean","you know"之類的短語。連線的短語,適當的應用是非常好的,用的太多,只會影響別人的理解。

【道篇之為人處世】

為人處世最首要的原則,是不損害別人的利益,這個世界上生活的,都是活生生的人,如果你的言行,損害了別人的利益,損害了別人的榮譽,你就會處處受到阻力,即便十年之後,你忘了,別人也還時時記得。所以,不損害別人,是最大的底線,只有在這基礎上,才能和別人搞好關係,才能獲得別人的支援和幫助。其次,是試著去給別人創造利益。有句話叫"勿以善小而不為"。給別人創造利益,最簡單的,是從一些小事開始的,比如,開門的時候幫後面的人拉一下門,見到認識的人點頭微笑一下,幫別人做一些舉手之勞的事情,等等。表達你的善意,可以使你贏得別人的好感和認同。這些是對所有人都適用的。此外,是要重點照顧和你利益相關的人,比如,你的上司。給上司最好的禮物,是讓他覺得有面子。你努力工作,做出業績,使大家有目共睹,這可以體現他的領導能力和對下屬的指導能力,可以使他以你為榮;你在一些合適的場合,表達你對他的感謝,表達他對你的培育之心,讓大家都知道,這也可以使他很有面子,會更願意幫助你。同樣的方法也適合於你的同事,你的下屬,甚至你的家人,你的同學。善意和感恩,是搞好人際關係的準則。

人際關係很重要,也很複雜。和你接觸的人,大致可以分成三類,"刎頸之交","利益相關者"和"點頭之交"。刎頸之交是需要培育的,不可強求。利益相關者,是你需要平時重點照顧的,主動尋求他們的幫助,主動看看有沒有可以幫助他們的,注意保持他們瞭解你的動態,知道你在幹什麼,注意瞭解他們的動態,知道他們在幹什麼。這些很重要,因為很可能你頭痛的事情,在他們來說是舉手之勞的,也可能是困擾他們的問題,對你來說小菜一碟。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關係,就是這麼建立起來的,刎頸之交,也是這麼培育出來的。此外是"點頭之交的人"。有個說法,是說"弱關係的強作用",就是指這些看起來不相關的人,說不定哪天會對你有極大的幫助,同樣,看起來和你不相關的人,說不定哪天也需要你的幫助,於是你們的關係,便可發展成第二甚至第一種。我想,以北大學子的心智,想在人際關係上游刃有餘,還是不難的,需要的只是用心、細心、虛心和誠心。

【勢篇之職業規劃】

我突然想起,這篇文章的初衷,是談職業規劃的。但是,我不覺得會有多少人,能在畢業的時候,就清楚的知道自己喜歡幹什麼,擅長幹什麼和有機會幹什麼。古人云,三十而立,是有道理的,人總會徘徊、迷茫、嘗試幾年之後,才能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專長所在和舞臺所在。在我接觸的應屆畢業生中,最多的是徹底迷茫型,不知道自己想幹什麼,能幹什麼。另外,有一部分人會滿腔熱情,強調自己的興趣愛好,很執著一念。做自己喜歡的事,沒什麼不好,問題只在於你喜歡的事情,是否是真的你喜歡的,是否是你比別人擅長的,是否是你有機會能夠去做的。這是一個勝者全得的社會,如果你不能比別人做的更好,你很難立足,更不要說出類拔萃。所以,做自己比別人擅長的事,比做自己喜歡的事更重要,或者說,把自己擅長的事,發展成自己熱愛的事,是更明智的策略。此外,抓住現有的機遇,立足於現有的舞臺,也很重要。在沒有機會的時候,曲線救國,未必不是個好方法,而這之前,"幹一行,愛一行,愛一行,專一行",是務實而有效的態度。

拿我來說,我之前學的是生物技術,我立志於病毒學的研究,特別對逆轉錄病毒感興趣,我也相信和我當時的同學相比,極少有人會比我在病毒上更熱衷和專長,我希望能夠在十五年內攻克病毒沒有特效藥的問題,然後致力於生物技術的產業化事業。所以,我申請的全部是top 20的病毒專業,而現實是病毒專業作為敏感的熱門專業,鮮有招中國人的例子。我相信科學是無國界的,所以,要做一流的科學家,必須出國讀博士,而管理是有國界的,要做中國產經界的領袖,必須在國內發展。所以,在申請出國失利的情況下,我選擇了先就業,再在國內讀MBA的道路。我選擇的是與生物技術略微沾邊的化工行業,因為在當時的情況下,生物技術的本科學生,是找不到合適的對口的工作的。當時,我回答最多的問題,是向人們如何解釋我為什麼不出國,為什麼不讀研,為什麼要做化工。三年後,我開始讀MBA。四年後,我開始找第二份工作,這個時候,我的優勢是,我有國內最好的教育背景(北大、清華、中科院),在近600萬畢業生中,只有和我一樣好的,沒有比我更好的;我有做專案經理的經歷,而專案管理是和MBA一樣熱門的領域,而且,能源行業一般都是專案制的;我做的是研發管理,研發在全球範圍內都是個熱門;我學的是生物技術,而生物能源是能源行業的熱點之一;我有私企、國企、外企的工作和實習經歷,而且我的經歷不是跳槽得來的,我對任何一個我服務的公司、組織都足夠敬業和忠誠;此外,我的簡歷寫的比大部分人都要好,我的面試表現比大部分人都要好。

以上所有的一切,都我在本科畢業四年內完成了,所以,當英國石油(BP)來尋找globalpotential leader的時候,我可以脫穎而出,成為08年600萬中國畢業生中的唯一一個,也是這個專案歷屆最年輕的一個。以後,我會花十年以後上時間為BP服務,在新能源領域發展,然後,再在合適的時機,創業,創業的領域,也不在限於生物或是能源,而是一切有助於價值創造和價值提升的領域。我說我的職業規劃調整、變化的過程,不是想宣揚我有多厲害,也不想給人一個落魄的人,可以在突然之間變得春風得意的錯覺。我想要說的是,如果你已經清楚的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有自己的職業規劃,那也好,繼續一步步去實現你的理想。如果你還沒有,也沒關係,可以試著先嚐試一些事情,看看能不能做好,能不能發展成自己的特長和興趣;如果你已經有了職業規劃,但處處受挫,也沒關係,適度的調整,靈活、變通,只要你堅持努力,成功會及時到來。

【勢篇之內聖外王】

我相信內聖外王,所以,我一直致力於自身能力的提高,一直致力於補短板,一直致力於打造自己的專長。以我的經驗來說,先做專才,再做通才是比較明智的,你必須讓所有人都知道:某類難題,找你是肯定沒問題的,其次,人們會說,你不光是那個方面的專家,你在其他方面也很厲害,口碑和聲譽就是這麼建立起來的。像北大學子這樣一類人,要做的比別人出色,拼智力是不行的,只能拼體力。因為你的競爭對手,和你一樣聰明,所以,你只能和他們比體力。如果你還不能習慣一天工作、學習十四小時以上,一週工作七天,那麼,你就會慢慢掉隊。

如果有人比你更聰明,更努力怎麼辦?你可以比他們更睿智。在我看

TAGS: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