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週記>

【熱門】寒假週記合集5篇

文思屋 人氣:2.87W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一週又過去了,這一小段時間裡,我們一定有不少所感所惑吧,寫一篇週記,將自己的經歷記錄在裡面吧。可是怎樣寫週記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寒假週記5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寒假週記合集5篇

寒假週記 篇1

寒假到了我非常開心,還沒放假時心裡非常非常的想要放假,但放假之後有時會覺得很無聊很想上學,有時覺得放假好開心很不想上學,希望寒假能放久一點。

寒假時我有參加學校的排球冬令營,第一天我就沒去學校,第二天去學校剛開始要掃地,掃完地要去籃球場集合做體操,做完體操時就去校外跑不跑大約一千公尺,跑完回來時好喘又非常累,休息完要跳繩,前跳一百、後跳一百,我們跟老師說我們好累,老師說跳繩可以增加彈性,要跳高時就可以跳得比較高,跳繩完就開始練排球老師就說六年級的男生與女生練舉球與殺球,五年級男生與女生還有四年級一起練殺球,練完球休息一下老師又開始分組下去練習比賽,到最後比賽完老師就說下課了每個人都分別回家,有的是給父母開車或騎摩托車載回家的,有的是自己騎腳踏車回家的,我寒假還有參加嘉義大學慈光社舉辦的冬令營我也覺得很好玩。

寒假期間我有參加學校的兩樣活動,也有出去外婆家玩有空時也順便寫功課把功課完成,我覺得我的寒假生活過得非常快樂但有時又覺得好無聊,總之我的寒假生活過得也算非常非常的快樂。

寒假週記 篇2

在龍崗時,常常看見別人帶著寵物狗出來遛狗,我有時很羨慕他們。

寒假裡回到湖南爺爺奶奶家,爺爺奶奶既養了狗也養了貓,可那不是寵物狗,我還沒靠近它就衝我“汪汪”大叫,我可不敢帶著它出去遛狗,那就只好去遛貓了。

今天下午,我說要出去遛貓,奶奶連忙給貓脖子套上粗粗的繩子,讓我牽著貓在屋子前面的空地上溜達。

走著走著,我就把那隻貓當成了“摩托車”,跑得飛快。其實,那隻小貓跑步的時候,真的比較快。跑了幾圈下來,我已渾身是汗。媽媽見了,笑著說:“是你把小貓遛辛苦了,還是小貓讓你辛苦了?”我高興地回答:“雖然把我累得滿頭大汗,但是小貓能給我帶來快樂!”

寒假週記 篇3

寒假我回了奶奶家,奶奶家在一個寧靜的小山村裡。

奶奶在老房子裡養了許多公雞和母雞,每天一早,它們就跑到新房子門口來,奶奶叫我給它們喂一把米,說它們是來找我玩的。

母雞們天天都會下蛋,它們的窩是用稻草做的。它們有的在老房子裡下蛋,有的跑到房後的山上去下蛋。

我每天都會去撿雞蛋,山路很難走,連老媽也爬不上去,但我卻像蜘蛛人一樣三步並做兩步爬了上去。山上有一個雞窩,被我封為“幸運窩”,因為每次我都可以在那裡撿到一個蛋。

有一次我去撿蛋,看見有一隻公雞站在母雞下蛋的窩裡。還有一隻公雞從母雞下蛋的窩裡跳出來,發出母雞剛下完蛋時發出的聲音。我在想:難道公雞也會下蛋?如果有公雞下的蛋,那該賣多少錢啊?

有時我也會去摘香菇,爺爺說,要有一個拳頭那麼大的香菇才可以摘。每次我都會摘一大堆香菇。那些香菇長在木頭上,一個個圓圓的,非常可愛。

我還做了很多有趣的事兒呢!比如餵豬、餵魚、捉魚。怎麼樣?這就是我的寒假生活,夠豐富吧?

寒假週記 篇4

隨著期末考試的結束,中學的第一個寒假接踵而來。過了一個忙忙碌碌的學期,突然停了下來還感覺有些不適應。但就是寒假已經來了,我就就應好好利用這個好機會去釋放一個學期的壓力。

回家已經有好幾天了,在這幾天裡,我在思考這個寒假我將如何度過。就是像國小時呆在家裡看電視,還就是去定製一個新的計劃呢?最終決定先寫完作業,再去開開心心地過年。

在寒假的第一個週末,我首先完成老師佈置的功課。雖然老師佈置作業,但就是老師也就是期望我們在放鬆的同時能夠鞏固一學期的課業,不至於玩得太瘋,做到玩與學的'結合。老師還讓我們多去閱讀,為下一學期做好準備。除了寫作業,閱讀外,我這段每一天也堅持去戶外戶外或者娛樂,以持續身體健康,做到勞逸結合。為了提前迎接新年我們早早地就開始大掃除,於就是全家就一齊動起來。先就是分好工,大家都盡心盡力的完成自己負責的部分,雖然忙成了一團,但就是卻瀰漫著溫馨。當打掃完時,我們相視一笑,原來都變成大花貓啦。看著乾淨的房間,覺得把之前的累都忘了。大掃除給寒假留下了一個溫馨的記憶。

寒假的第二個週末,20xx年越來越近,年味也越來越濃,家家戶戶也開始準備了。這個年我們家留在廣州過,也與鄉下一樣很有氣氛。一年結束了,在除夕夜就是團圓夜,慶祝這一年平安結束,也期盼新的一年有好的開始。最重要的就就是吃一餐團圓飯。這其中最搞笑的就是吃餃子,大人們在包餃子時會往一個餃子裡放一瓣橘子,誰要吃到它今年就必須會順順利利,甜甜蜜蜜。因此,在飯桌上增添了一絲緊張,當我夾到那個餃子時,驚呼了一聲,大家都再祝福我新的一年學業進步。也隨著飯桌上的歡聲笑語,時刻走近了。?五,四,三,二,一,新春快樂。?熟悉的倒數,熟悉的春晚。

寒假已經過去一半了,我過得充實而又愉快。

寒假週記 篇5

一進入臘月,走在各個小區,我們便可以看到很多居民家陽臺上掛滿了鰻鯗、臘肉和香腸,商家也掛起了燈籠、貼好了春聯,到處都洋溢著關於氛圍。“新年到,龍燈鑼鼓敲打敲”,“新年龍燈遊萬家”這是流傳在奉化兩句俗語,新年盤龍燈,從明代至今,是奉化民間一大傳統習俗。

“新年見著龍,八十老翁耳不聾。年年見龍燈,九十婆婆還能穿針孔……”古老民謠,說明在奉化舞龍不僅是一種民間藝術,還包含著對龍圖騰和對新年祈福。但現在,我們奉化大街小巷上,卻很少有盤龍燈了。

關於,從“臘八”拉開序幕,為關於做一些準備,很多人家要磨粉、做年糕,還要醃製和晾晒魚乾、臘肉等傳統食品。奶奶也不例外,有時還拉著我幫她做活。爸爸媽媽放假了,還會給我帶一些“年貨”。爸爸朋友都送來各種海鮮,吃都吃不完,怕壞掉,只好也送出去,基本是這家送來給那家,那家送來給這家。

從“年三十”開始,忙碌“年事”告一段落,人們開始享受閤家團聚美好時光,喜悅氛圍一直可以延續到元宵節。“正月七年級”是春節。人們歡歡喜喜地早起,穿新衣、穿新鞋,以示“辭舊迎新”。

奶奶告訴我:開門炮一般放3個,要“帶四放三”,留一個作“備炮”,寧波老話“備炮”便出於此。炮仗放得越高越響,示意新年越吉利。早餐時,全家人都要吃湯糰,寓意“團團圓圓”。而且客廳桌上總是擺滿麻餅、芝麻糖、瓜子、花生、紅棗、桂圓、水果等等食品,讓我一飽口福。

“正月八年級”開始,人們便走親訪友,我們都開開心心地收紅包,而爸爸媽媽卻送禮、發紅包。最開心是,可以去鄉下走走。大約到初六、初七、初八,爸爸媽媽就要上班了。而我們學生則是過完“正月十五”才報名上學,春節也就此畫上了一個句號。

TAGS:週記 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