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名著讀後感>

《老人與海》優秀讀後感三篇

文思屋 人氣:1.1W

篇一:讀《老人與海》有感

《老人與海》這本書我在國中的時候就買了,可是我買來卻一直沒有好好去看它,把它儲存得好好的,一點褶皺都沒有。今年寒假,我終於真正捧起這本書,去深入它,去了解它。

《老人與海》優秀讀後感三篇

這本書是著名作家海明威的作品,講述了古巴老漁夫聖地亞哥連續八十四天沒捕到魚,被別的漁夫看做失敗者,可是他堅持不懈,終於釣到了一條大馬林魚,大馬林魚將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盡,被他殺死了綁在小船的一邊,再歸程中一再遭到鯊魚的襲擊,他用盡了一切手段來反擊。回港時只剩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儘管魚肉都被咬去了,但什麼也無法摧殘他的英勇意志的故事。

認真讀過這本書後的我很後悔,買來這麼久,竟然到了現在才讀完它。看了這本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這位既普通而又可敬的老人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人不能為任何困難所壓倒,應該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與生活中的困難做頑強的鬥爭。

每當我讀到老爺爺跟鯊魚做鬥爭的時候,我的心裡都十分緊張。可是老爺爺卻總是保持著樂觀的精神去面對一些極大的困難。看到這裡,我不由的想起自己。每當我遇到困難是,我總是覺得很煩,想要逃避。再看看人家老爺爺,不管遇到任何困難都毫不退縮,勇敢的去面對。

做人就是不能貪生怕死,不管遇到了多大的困難都要去坦然面對,俗話說“人定勝天”,只要我們有信心、有毅力、有敢於同命運抗爭的精神就一定能解決困難。

通過海明威淋漓盡致的描寫,我們充分感受到了桑提亞哥與命運作殊死抗爭的悲壯與崇高。老人最後拖回家的只是一副十八英尺長的魚的骨架,骨架上唯一完整的是魚頭和漂亮的魚尾巴。從物質上來說,老人搏鬥了三天三夜的結果是失敗了;但從人的精神、從人的自信自尊,從人勇於和命運作竭盡全力的抗爭來說,桑提亞哥取得了勝利。說到底,人的真正勝利也只能是精神的勝利。人在物質上無論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贏得我們崇高的敬意。而只有精神和氣魄的勝利,才使我們感動,才使我們和追隨老人的孩子一樣,為他而落淚。

這本書雖然沒有什麼華麗的語言,但就是通過這樸實平凡的語言告訴人們一個道理:人的生命可以結束,但是人的意志、精神不可以結束。以前,我做什麼事只要有一點不順利,就會退縮,有時還會說上幾句垂頭喪氣的話。在學習上,我只要有幾次考試不是很理想就沒有信心,認為自己考不到好成績。但現在,我想,只要有桑提亞哥那頑強、永不放棄的精神,好成績也就該伸手可觸了吧。

就像書裡說的:一個人生來就不是被打敗的,你可以消滅它,卻不能打敗他。

篇二:讀《老人與海》有感

今天,我閱讀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美國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老人有海》。誠如我的推薦者所言,這的確是一部耐人尋味的經典作品。

《老人有海》敘述了一個年邁的老漁夫桑地亞哥與命運搏鬥的故事。在故事的開頭,貧苦而倔強的老漁夫桑地亞哥整整84天捕不到一條魚。這天他又出海了,經過艱難追捕,他終於捕獲到一條比他的船還大上許多倍的大馬林魚。但是,就在筋疲力盡的老人拖著大馬林魚返航的途中,與一大群鯊魚相遇了,飢餓的鯊魚們狼吞虎嚥地吃掉了大馬林魚身上的肉,而辛辛苦苦抓魚的老人最後只得待回一副巨大的魚骨。

小說用長長的篇幅記述了老人與大馬林魚及鯊魚激烈搏鬥的情景,表現了老人不屈不撓的毅力與頑強的決心。我認為,大馬林魚其實只是一個象徵,它象徵著艱難而困苦的人生,而老人與它殊死地搏鬥,老人贏了,老人捕獲了大馬林魚,老人戰勝了人生,

鯊魚也是一種象徵,它象徵著不可莫測的`命運,老人也與它作了頑強的搏鬥,但這回,命運天平並沒有偏向他,老人輸了。

讓我真正感到震撼的不是老人輸在鯊魚尖銳的牙齒下,而是老人在失敗面前豪不沮喪的氣度!海明威說:“人只能被消滅,不能被打敗”。是啊,在遇到命運不公平對待的時候誓不低頭,向人生挑戰,不論是輸是贏,這便是生活的強者。《老人有海》的故事讓我想到貝多芬是我《命運交響曲》,貝多芬對命運的抗爭,和老人桑地亞哥是多麼的相像啊!

這部小說突出地表現了一位老人頑強不屈的個性,我從中學到了很多很多:即使遭遇失敗,人也不能夠失去尊嚴;抬起頭,挺起胸,與命運做不屈的鬥爭,總有一天勝利會向你招手!

篇三:讀《老人與海》有感

永不放棄的靈魂

——讀《老人與海》有感

逆水行舟,穿過最深的海域,挑戰不可能的極限。人總是這樣,為了心中或許不可能實現的信念或信仰而不顧一切危險,執著著勇敢前進,前方可能有著危險的潛龍,可能有著深不可測的懸崖,可能有著足以破碎你的夢想的夢魘,還可能什麼也沒有……但繼續走下去吧,輸得起才是真正的贏家。

——題記

《老人與海》是我抱著冒昧之心所讀的一本世界名著,世界名著就是這樣,看似平平淡淡,只講了一些小道理,可當這些小道理彙集在一起的時候,卻形成了一個值得你細細品味的人生哲理。《老人與海》就是這樣一本能體現一種奮鬥的人生價值觀的名著。

《老人與海》講了古巴的一個名叫桑提亞哥的老漁夫,一人出海打漁,在打漁的84天裡一無所獲。老人和孩子相約

越的,面對不可能戰勝的大自然,老人努力過、奮鬥過、追求過,從來沒有想過屈服過,老人的生命在捕大馬林魚的時候、在面對成群的鯊魚的時候充分體現了他應有的光彩。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缺陷,但只要他們懷抱夢想,懷抱毅力,為自己的理想努力過、奮鬥過、追求過,不管理想是否只剩下白骨頭,這都已經無所謂了。大馬林魚已經存在於老人和我們讀者的腦海裡了,它就是一種精神的象徵,所以老人就是真正的贏家。因為他始終沒有向大海沒有向大馬林魚更沒有向鯊魚妥協和投降。用小說中老人的話來說:“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老人與海》揭示的哲理就是:“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更不能倒下”。

這讓我不禁聯想到史蒂芬?威廉?霍金教授的故事。史蒂芬?威廉?霍金在21歲時不幸患上了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症,所以被禁錮在輪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疾病已經使他的身體嚴重變形,頭只能朝右邊傾斜,肩膀左低右高,雙手緊緊並在當中,握著手掌大小的擬聲器鍵盤,兩腳則朝內扭曲著,嘴已經歪成S型,只要略帶微笑,馬上就會現出“呲牙咧嘴”的樣子。但這沒有阻止他前進的腳步,他被禁錮在一把輪椅上達50年之久,身殘志堅的他,寫出了《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使他名垂青史,流芳千古,克服了殘廢之患而成為國際物理界的一顆超新星,被譽為是繼阿爾伯特?愛因斯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

極限本就是被挑戰的。人活著就應該為生活奮鬥著,生是一個等待死的過程,與其躊躇不前不如繼續走下去。在一次校運會上,我參加了1500米長跑。在長跑的過程之中,我的體力漸漸支撐不住了。我邊跑邊望著已經放棄的同學們,我也萌生了放棄的念頭。“我想放棄了,我不想跑了,老師和同學們會理解的,因為我實在是太累了。”我想著。可我又想到了:“我為什麼要在校運會之前那麼努力的苦苦練習,為什麼要參加1500米長跑。”汗水滴到了眼睛裡,我的雙眼朦朧了起來。我一直在問我自己。“我只知道,我沒有為了什麼,只是為了往前跑,為了超越極限!”這是我自己內心的回答。我要超越極限更要超越我自己!我奮力向前衝去。雖然,最後我輸了,輸給了

我不知道。

是無窮無盡的財富?是讓人瞻仰的榮譽?是萬人之上的權利?是不為人知的大陸?是破壞美好的夢魘?是禁錮魔鬼的囚牢?是某個神祕的基地?還是…什麼也沒有。

我們總是這樣,前進著。

為了同一個夢想!——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