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名著讀後感>

城南舊事的讀後感高中作文

文思屋 人氣:6.74K

《城南舊事》是臺灣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該作品通過英子童稚的雙眼對童年往事的回憶,講述了一段關於英子童年時的故事。在此,小編為大家準備好了城南舊事的讀後感高中作文,一起來學習吧!

城南舊事的讀後感高中作文

篇【1】:城南舊事的讀後感

讀完《城南舊事》,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這本書,講述了作者林海音從五歲到十三歲的童年故事。

英子五歲時,結識了所謂的瘋子秀貞和妞兒,她發現秀貞並不是瘋子,只是因為丟失了孩子,失去了丈夫,心裡有極大的痛苦無法與人溝通而感到難過,從此一蹶不振,被人稱為瘋子。妞兒是一個得不到溫暖的孤兒,後父後母對她很不好,經常把她打得皮開肉綻,最終,細心的英子發現妞兒脖子上的胎記很像秀貞所描述的,於是懷疑妞兒就是秀貞的女兒,果然如此,歷經磨難的母女終於團聚了,秀貞帶著女兒踏上了尋夫之路。

妞兒離開了英子。漸漸地,英子上學了,在英子眼裡,人太多,很難分清好人和壞人 ,英子和一個小偷的接觸中,知道小偷是因為供弟弟上學才迫不得已去偷東西,結果,還是被警察抓住了,看到這兒,我也和英子有同感,不僅不恨這個小偷,反而很同情他。

過了幾年,蘭姨娘被丈夫趕出家門後,住在英子家裡,爸爸對蘭姨娘產生了好感,卻被頭腦聰明的小英子發現了,於是英子製造了好多機會,把蘭姨娘和逃難的德先書搓成一對兒。

可憐的保姆宋媽為養家餬口,拋下自己的孩子,忠心耿耿的照顧英子一家,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卻被她的丈夫用去賭博,並且還把自己的女兒賣掉,還死了兒子,兩個孩子都離她而去,宋媽是多麼傷心呀,我真痛恨她的丈夫,太沒良心了。在英子十三歲那年,爸爸因為得重病死了,媽媽的負擔就加重了,英子長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她逐漸擔任起了很多父親的責任。

每個人的童年都只有一次,過去了就不會在回來了,看著這淡淡的文字,每一個故事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作家林海音將兒時的記憶寫得如此細膩詳細,也喚醒了我太多的童年的往事。

篇【2】:城南舊事的讀後感

《城南舊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影,以其七歲到十三歲的生活為背景的一部長篇小說,也可視作她的代表作。它描寫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裡,住著英子溫暖和樂的一家。它透過主角英子童稚的雙眼,向世人展現了大人世界的悲歡離合,有一種不出來的天真,卻道盡人世複雜的情感。《城南舊事》曾被評選為亞洲週刊 “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八十年代還被搬上銀幕,還獲得了“中國電影金雞獎”等多項大獎,感動了一代人。它滿含著懷舊的基調,將其自身包含的多層次的情緒色彩,以一種自然的、不著痕跡的'手段精細地表現出來。書中的一切都是那樣有條不紊,緩緩的流水、緩緩的駝隊、緩緩而過的人群、緩緩而逝的歲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結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詩。半個多世紀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隨著爸爸媽媽從臺灣飄洋過海來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條衚衕裡。京華古都的城垛頹垣、殘陽駝鈴、鬧市僻巷……這一切都讓英子感到新奇,為之著迷。會館門前的瘋女子、遍體鞭痕的小夥伴妞兒、出沒在荒草叢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媽、沉痾染身而終眠地下的慈父……他們都曾和英子玩過、談笑過、一同生活過,他們的音容笑貌猶在,卻又都一一悄然離去。為何人世這般悽苦?不諳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卻又不得其解。

50多年過去,如今遠離北京的遊子,對這一切依然情意繾綣。那一縷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童稚的記憶裡,永不消退,也深深地打動著我。

看《城南舊事》,心頭漾起一絲絲的溫暖,因為已經很少看見這樣精緻的東西,因為她不刻意表達什麼,只一幅場景一幅場景地從容描繪一個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說它自己。那樣地不疾不徐,溫厚淳和,那樣地純淨淡泊,彌久恆馨,那樣地滿是人間煙火味,卻無半點追名逐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