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名著讀後感>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彙編12篇)

文思屋 人氣:1.63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彙編12篇)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古人早就說過,書籍之多,浩如煙海。我們沉靜在書的海洋中,收穫著豐富的知識。每讀一本好書,就是對人生的一次感悟。在此,我推薦一本書:《平凡的世界》。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每個人對於這個浩渺的世界來說,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界的更變,對於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事。

這是一部偉大的鉅著,為我們解說平凡和苦難,闡釋了生活的意義。書中為我們描述的是一個平凡事情,一個黃土地上的世界,這裡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普通人。他們演繹著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窮苦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界更變的戲劇。是悲劇?是喜劇?也許都有一點,書中沒有華麗的裝飾,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孫少平,這是一位對苦難有著深切的認識、對生活有著深邃的理解、對精神世界有著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錚錚鐵骨,他有堅韌的毅力,強大的精神力量,巨大的勇氣,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鬥,在痛苦和磨礪中,他形成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對苦難的哲學,欽佩他對勞動的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

他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一個比普通農民多讀幾本書的人,一個對生活意義有著更高層次追求的人,在他寫給他妹妹的信中充分體現了他對生活的認識:“我們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他帶給我們的好處將使我們一身受用不盡。

平凡的世界中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這群不平凡的人組成了這個平凡的世界,讀完了這本書,人的靈魂也許得以淨化,不在為平凡的出身感到羞恥,而會為了人生的不平凡而奮鬥。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2

平凡是巖壁上的一根枝條,是逆流而上的魚群。平凡的世界中,平凡的我們造就不平凡的夢想。面對這個世界,我們是多麼的微不足道。我原以為平凡是做著普通的工作,過著普通的生活。直到我讀了《平凡的世界》後,我對平凡的理解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平凡的世界》是出生於農民家庭的我國作家路遙所創作的。這部小說充分表現了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刻畫了各階層普通人的形象。在一個文學新思潮風起雲湧的時代,傳統現實主義創作受到冷落,面對社會各界的質疑和嘲諷,路遙卻靠他的孜孜不倦和堅持不懈,還有一顆不平凡的心,堅持完成了創作。《平凡的世界》流露出一種溫暖的情懷,路遙將創作時的苦難都轉化為精神動力,正是當時社會所缺少的。

書中寫的是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城鄉生活的巨大變化。兩人雖平凡一生,儘管他們一直處在生活的壓迫中,被生活驅使,仍然抱著一顆奮鬥之心,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

兩兄弟中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孫少平。這個頂著驕陽向著夢想奔跑的年輕人,是《平凡的世界》中的精神代表。他有著年輕而敏感的自尊心,他不願在這黃土高坡上度過一生,他渴望看到外面的世界,他希望擁有不平凡的人生。一路走來,孫少平心中的樂觀向上,不懼艱險,使他一點點拉近與夢想的距離。哪怕孫少平失去了摯友、愛人,也絕不向命運低頭,絕不任由命運擺佈。這就是他不服輸的態度,堅持與命運鬥爭到底!是啊,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我們每個人都有夢想,可是信心與堅持,往往只具備前者。我們不妨想想,堅持來源於努力,不付出,怎能收穫?

也許我們生來平凡,但不證明一輩子都只能平凡,我們的人生應用最平凡的音符,最平凡的線條,譜寫出不平凡的樂章。在這個平凡的世界,我們生來就要為不凡而出彩!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3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個浩緲的世界來說,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於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事。對於平凡,我素來都是這樣認為的,直到讀了一本書——《平凡的世界》,這才恍然大悟。

這一部偉大的鉅著,為我們解說了平凡和苦難,闡釋了生活的意義。書中為我們描述的是一個平凡的世界,一個黃土地上的世界。這裡生活著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黃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們演繹著一幕幕生老病死、悲歡離合、貧窮與富裕、苦難與拼搏、世事變更的戲劇。在這本書裡,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險離奇的情節,沒有驚天動地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孫少平。這是一位對不畏苦難,直面挫折的人,他有錚錚鐵骨。他有著強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氣。從學生時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時代的"攬工漢",他經歷的是艱苦卓絕的人生奮鬥,然而在痛苦與磨礪中,他形成了一種對苦難的驕傲感、崇高感。我欣賞他的苦難哲學,欽佩他對勞動的認識,羨慕他對生活的理解。

孫少平,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啊。其實,他也就是一個平平凡凡的人,一個比普通農民多讀了幾本書,一個對生活的意義有著更高層次追求的人。在寫給妹妹孫蘭香的信中充分表現了他對生活的認識:“我們出生於貧苦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使我們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又要從我們出身的侷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

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時代,沒有經受太多的苦難,然而我們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們每一天過這平凡的生活,做著平凡的事情,演繹著一幕幕平凡的戲劇。但只要我們大家也想孫少平那樣不畏苦難,直面挫折,多讀幾本書,就能從大眾中脫穎而出,獲得成功。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4

在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上,有著一群人,他們用自己辛勤的勞動來換取每日的溫飽。他們想用一雙手打拼一番偉大的事業,但是他們不被世界所知。是那個偉大的作家——路遙,憑藉一支筆,化作一雙眼睛,使世界看到了黃土高原這個美麗的地方。

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黃土高原的常年耕種使土地變得越來越貧瘠,人們都想方設法使自己的家的光景變得不那麼“爛包”,人們都靠著辛勤的勞動與那頑強的毅力創造美好的新生活。他們用無數的汗水譜寫了黃土高原那豐富多彩的樂章。

在路遙的小說中,有兩個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倆出生在一個極為平凡的農民家庭,但是他們從小就不甘心過只吃“黑麵膜”的貧窮生活,想一用知識改變命運。孫少安是孫家的大兒子,他和他的弟弟孫少平選擇了完全不同的兩條道路。孫少安由於沉重的家庭負擔,不得不放棄學業來擔起家裡的重擔。而他的弟弟孫少平,則走上了求學這條道路,孫少平唸完了高中,開闊了他的視野也豐富了學識,認識了許多知心的朋友,但是由於時代的不同,孫少平還是沒有得到更好的發展,沒有步入大學的學堂。

上完高中後,為了不給一貧如洗的家庭再增加更大的壓力,則去城裡成為了一名煤礦工人,依舊過的平淡無奇的生活。孫少平受過農村人所謂的“高階教育”,但是他還是沒有改變身為平民的命運。他的哥哥孫少安,雖然沒有受到高等教育,但是他的精明強悍和可怕的吃苦精神,在18歲那年就被全村人推選為了生產隊長。帶領著全村人共同走向了富裕,脫離了貧窮的生活環境。

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平凡是顯而易見的,不可能每個人都能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但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我們也要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世界是我們這些平凡的人構成的,雖然我們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的舉動,對於世界來說就像是微小的沙粒一般,飄渺無影、可有可無。但是我們也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自己平凡的生命發出光芒,使人生不留遺憾。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5

每一個平凡的世界,都有一個又一個不平凡的人,用汗水創造著一個又一個不平凡的人,路遙,就是那個不平凡的人,在一個平凡的世界創造他的不平凡的人生。《平凡的世界》——一本獲得茅盾獎的文學作品,可其中卻沒有一絲矯揉造作,更沒有華麗的辭藻,離奇獨特的故事,震撼人心的場面,有的只是平凡的遣詞造句,樸質的情感。

路遙創造的這個世界裡的村莊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座.主人公孫少安與孫少平兄弟倆,也只是一這個平凡的世界中群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一個.可他們倆卻在這個世界中不斷超越自身的侷限,最終書寫了新的人生之路.同樣是做皇帝,武則天卻成為了歷史上的唯一的女皇帝,書寫了一段傳奇,同樣被蘋果砸,牛頓卻發現了萬有引力,同樣是殘疾人,有一些卻微笑面對……他們一個個用自強與自信、奮鬥與拼搏戰勝困難,擺脫了屬於那個時代的束縛。

也許,不平凡的人生,就誕生在平凡的滴滴點點之中。一時極度貧窮曾讓多少有理想的青年意志消亡,停泊在幻想之海,可在逆境中,孫少安和孫少平戰勝了自卑與懦弱,用對夢想的渴望給自己一個堅強的理由,划起堅強之舟,用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體會生活中間的親情,友情甚至愛情,讓本來渺小而微不足道的自己,為這浩渺的世界添上幸福而溫暖的一筆。

擁有了磚窯,踏上了社會,就像所有美好的結局一樣,每個人都過上了幸福生活,可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一切都現實而殘酷.孫少安的賢妻因勞累而噴血,孫少平的女友田曉霞在一次採訪中去世,李向前雖和潤葉在一起卻已殘廢,潤生和金波的愛情也沒有著落.而路遙正是通過這一淒涼的結局來告訴我們,每一個世界都不完美,生活因苦難才美麗。

每一個平凡的世界,都需要一個不平凡的自己,潑墨揮灑書寫不平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6

“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顯示出一個人人格的偉大來。”這句話出自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書中講述了黃土高原上一個不起眼的雙水村小寨的故事。

在我看來,這本書最為可貴的地方便在於這“平凡”二字,作者路遙通過對這些生而平凡的人物描繪,訴說著人性中的善惡美醜,塑造出一個又一個鮮明的人物。書中濃墨重彩描繪著主人公孫少平:他,看重情義,腳踏實地,擁有極強的上進心,隨著田曉霞的出現,他也有了人生的目標與方向,田曉霞亦是他的精神支柱,讓他有了奮起的支點和勇氣,面對離開煤礦,去往城市工作的機會,他選擇了留下,留在這個他傾注了所有熱情與汗水的土地上,平凡而真實地生活著,成就偉大的人生。

而今的世界浮躁而喧譁,光怪陸離的繁華與虛幻交織,人們的生活中充斥著些許的不真實與錯覺,這種霓虹燈下的絢爛讓人沉醉、沉迷甚至沉淪,乃至於忘記了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才是真實的人生。

真實的生活是平凡的,與其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索取,不如過好自己的每一天。而今大多數的人,看似不甘於平凡,實際上不肯付出努力,好高騖遠,妄想成功有一天能從天而至,這樣的人,註定與成功無緣。

生在“平凡”的世界並非是人淪為“平庸”的理由,縱觀人的一生,最多不過百年的光陰,在時間軸上也不過是短短的一瞬,但恰恰是因為如此,我們才更應該珍惜這短暫的時間,不管我們的命運將如何,不管身處何地,我們都不應該放棄努力,生命裡有努力的光彩走過,我們的人生是偉大的。

史鐵生說過:生命的意義就在於你能創造這過程的美好與精彩,生命的價值就在於你能夠鎮靜而又激動地欣賞這過程的美麗與悲壯。是的,生命的價值在於生命本身,而非結果,選擇了一條道路,便要忠於它,踏實地走著,儘管這條道路可能充滿著荊棘與泥濘,儘管最後的結果可能不是光彩耀人,但只要在平凡的世界中不懈地奮鬥,你已經偉大!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7

這個世界多麼的平凡,其間沒有無所畏懼的勇士,也沒有力挽狂瀾地英雄,更沒誰做出過驚天動地地壯舉:有的只是最平凡不過的生活,和在生活中不斷艱難前行著地普通的人們。而這個世界又是多麼的廣闊,從撇下妻兒獨自逛花花世界的逛鬼,到中央派下的專員,形形色色的人們在包羅永珍的生活的大舞臺上扮演著屬於自己的角色:這裡有人成功,也有人失敗:有人出生,也有人死去,但無論如何的演繹,這世界都是那樣的真實鮮活,感人至深,這就是《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中最令人震撼和感嘆的無疑是對1975—1985年間波瀾壯闊地歷史程序和十年間天翻地覆的巨大轉變。如果沒有這個偉大的時代,那書中的一切也都無法立足了。書從那個混亂而又癲狂的後期寫起,那個時代充斥著暴力、迫害和黑暗,“半腦殼”田二被拉去接受,強烈的諷刺了那個荒唐時代的可笑與醜惡。而田二總掛在嘴邊的“世事要變了”那句話也成為貫穿小說第一部的讖言。當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來,雙山村這片黑土地上煥發出新的生機:做生意、搞養殖、開飯館、開發廊、甚至小偷的猖獗都在從側面證明著人們生活日新月異的進步。

生活和社會的變化對比最強烈的則是田福堂和田福軍兄弟,這對兄弟一個是熱衷於“革命”的瘋狂的“農村革命家”,一個是有能力卻屢遭排擠的國之棟樑:田福堂在“革命熱潮”中炸塌山樑攔阻河道的"恢巨集壯舉",田福軍卻遭排擠打壓而被掛了空職,之後,田福軍最終成了堅持實行新政策的鐵腕領導人,而田福堂最後只能在廢棄的磨盤中殘喘著思望過去的榮耀。這是人物的對比也是時代的對比。去真實的記錄時代能感染一代人,而在記錄大時代的基礎上塑造出鮮活的人物和動人的故事,則能流傳百世。

我們需要的正是這樣的書!不是那些讀了以後毫無感覺的書。在平凡的世界裡,我們都要做出不平凡的事情來!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8

在《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裡,我最敬佩的人也許就是孫少平了,無論條件多麼艱苦,他都堅持學習,並且一直堅持著,這是難能可貴的, 他白天勞動了一天,不管有多累,他也要堅持看完報紙在休息,這一點讓我很敬佩,現在的我們,就缺少這種堅持的精神,我們也想好好學習,通常制定了一個很好的計劃,卻很難堅持下去,我們應該向少平學習。少平的努力沒有白費,最後皇天不負有心人,少平進了大牙灣煤礦當了一名礦工,從此也脫掉了農民的身份。在當時做一名礦工是非常難的一件事,大都是是一些有身份人家的子弟,但他們很難在這樣充滿危險的苦地方長期呆下去,和少平一同去的工人,不是偷跑回家就是誤工。但少平幾乎不誤一天工,月月滿工。他把工資寄給父親,好讓他買化肥和日常的油煙醬醋;他把錢寄給妹妹供她上大學,除此之外,買點自己喜歡的書報雜誌。少平最大的願望就是給父親箍兩三孔新窯洞,把這窯洞箍成雙水村最漂亮的,讓父母親,老祖母住上新房,在雙水村也風光風光,也讓雙水村的人們知道,他孫少平是有出息的!我們何嘗不是想找份好工作,能為父母做些什麼,孝順孝順父母,盡兒女之道,盡兒女之責!

少平的這種面對艱苦生活仍然堅持不懈,堅忍不拔的努力奮鬥中,我瞭解了奮鬥不僅僅是要吃苦,要受罪,奮鬥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執著,一種在黑夜裡呼喚黎明、甚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勇氣和韌勁。現實中,縱然是強者,也難免苦痛,難免掙扎,難免有“彎”的時候,但彎而不折,生活需要的就是一個“韌”字。

讀完《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讓我感受頗深,這是一本值得讀的好書,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我相信,讀完這本書,你的心靈會得到淨化。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9

第一次接觸這本書,好像是在高三,當時一個同學極力向我推薦,可惜的是當時我只翻了幾頁,可能是不太喜歡故事發生的背景,而自己看書又太注重作者,所以...,很可惜。而幸運的是,這次五一為了消磨時間,終於通讀了全篇。真的很瘋狂,從一號晚上一直讀到凌晨四點,把第一部讀完,然後從二號早上9點多吧一直到晚上六點,才把第二部讀完,期間滴水未進,一直窩在床上。第三部分稍顯波折分了三次才讀完。這部作品給我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雖然作者一直鼓勵讀者要勇敢的面對生活帶來的一切災難,努力地活下去,去扼住命運的咽喉。

可書中太多太多的悲劇,竟使我內心隱隱產生種莫名的恐懼,對生活,是的,生活太殘忍了。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閱歷的豐富,對事物的看法也在不斷的發生改變,理解的深度也在增加,對我而言,最明顯的就是讀《紅樓夢》,國中時,覺得好多人物的對白莫名其妙,而在高中時,每一年春節我讀《紅樓夢》都會有不同的收穫,似乎已看到了那些莫名其妙的對白背後小人物與大人物的不同心態。

其實每一部偉大的作品,對讀者的心靈都是一種強烈的震撼,同時也洗滌了我們的靈魂,讓我們深刻的反省自身、反思過去。很難不去嘲諷自己過去的碌碌無為、淺薄無知、自以為是,而這也正是作品的偉大之處,它使我們成長,是我們的精神世界不斷強大,完善。

由於只讀了一遍,而且書中太多的情感我並沒有經歷過,因此不想、也不敢輕嘴薄舌的亂髮評論、感慨,且摘抄書中一處語句,希望有更多的人去閱讀這本書,去感受一種久違的心靈震撼,或許對於有過類似經歷的'人們,更多還有情感上的共鳴。

書中最浪漫的悲劇應該是金波遠赴青海去尋求心中無法割捨的夢想,去尋求他永遠的愛,永遠的傷痛!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0

路遙走了,一顆璀璨的星從中國文學的天宇隕落!丟下了他那輝煌的人生,和他那洋洋灑灑的百萬字鉅著——《平凡的世界》,丟下了他珍愛的文學事業,和他至親至愛的女兒。

路遙為了成千上萬的讀者,倒在了文學這塊沃土上!倒在了他戀戀不捨的黃土地上!

20xx年11月17日,在他英年早逝八週年紀念的日子裡,我站在了他的墓碑前,站在了因路遙而聞名的“文匯山”上。路遙安詳地回到了他魂牽夢縈的陝北,回到了母校延安大學的懷抱……

路遙,是陝北的路遙,陝北的驕傲。他在延安住院期間的病床上,曾囑咐谷溪在他死後,一定要把他埋在延安的黃土山上。谷溪就是為了朋友的遺囑,不辭辛苦地奔走了三四年,才圓了路遙最後的願望。路遙延川的養母動情地說:曹谷溪對我們路遙再不能了,我活了快一輩子,還沒見過有這麼好的人。

文匯山,坐落在楊家嶺的一個山嶺中,它東靠楊家嶺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望中央黨校所在地的鳳凰山。山腳下,是杏子河與西河交匯,形成了那條馳名中外的延河。路遙的銅像,就座落在延安大學圖書館前的草坪上,這是花崗岩砌的青銅塑像。寬厚的額頭下一雙深沉的眼睛,凝望著曾經培養他的母校的一草一木。他那深情的目光裡,我們讀到了他對故鄉的那份眷戀之情。

文匯山上的路遙,是一副陝北漢子的氣派!一道高5米,長14的牆上,刻寫著他生前的一句格言:像牛一樣勞動,像土地一樣奉獻。13個鮮紅的大字,正是路遙一生的追求!

路遙老師的墓冢用他家鄉的青石砌成,墓前是王巨才先生題寫的“路遙之墓”的黑色石碑,碑前擺放著《平凡的世界》和《路遙文集》的責任編輯李金玉、陳澤順敬獻的石桌石礅。左右兩邊栽植著路遙老師生前最喜愛的白皮松樹,整個地面都是用青磚鋪成。

路遙老師像躺在了自家的土炕上一樣,安詳地長眠於此……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1

手機下載了“懶人聽書”的軟體之後,下載的第一部書就是《平凡的世界》。一直都知道這是部好書,但是一直沒有機緣讀到,圖書館轉轉沒有,書市翻了翻也沒有,沒想到在聽書軟體裡有,更讓人欣慰的是播音者仲維維那讓人感動的渾厚又有感情色彩的聲音。斷斷續續聽了兩個月終於在昨天聽完了。在聽書的過程中不記得有多少次流淚了,晚上在自己的屋子裡可以盡情的流淚,而在路上的時候怕別人看到以為我遭遇了什麼不幸,就只能憋著,鼻子酸澀的要命。

書中的每個人物都很豐滿,作者在對每個人物性格進行描寫的時候都是站在人物自身的立場上,讓讀者去體驗他當時的心境和感受。所以,每次我都入戲很深,與書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當聽到少安不能和潤葉在一起,而選擇了另外一位農村姑娘秀蓮時,我為潤葉哭了;當聽到曉霞被洶湧而來的洪水捲走的時候我和少平一樣懷揣著希望,希望她能復活,但是當少平獨自去赴他們倆的約定的時候,我的淚怎麼都止不住;當聽到潤葉終於接受了丈夫的時候我含著淚笑了;當聽到孫玉厚老漢把二兒子寄給他建新窯洞的錢給了大兒子救急的時候我還是哭的稀里嘩啦……

整本書沒有特別大喜大悲的描述,有的只是平淡,像一個經歷過人生的老人平淡的講述他一生的過往一樣,就是這樣平淡真實的語言,讓我感動,讓我震撼。書中的每個人物都經歷過那麼多的艱辛,但是他們每個人並沒有哭天怨地的去抱怨生活的不公,他們只是勞動著、努力著,一旦有一點回報,他們就可以像過節一樣的開心而滿足。他們的心態是那麼平和,艱難的生活沒有讓他們變成麻木的人,沒有讓他們變成絕望的人,他們真的是平凡的人,偉大的人。

與他們相比,我的日子過的多麼富足而奢侈,生活多麼安逸,但是我的心態又是多麼的消極和低落。時不時的抱怨,時不時的懶惰,時不時的發火,時不時的哀嘆。《平凡的世界》給我的不止是一部小說,是一種鞭笞、一種震動、一種改變。

《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2

一個精神的情感地世界,一個現實的生活地世界,這就是平凡的世界。

在平凡的世界中,講了幾個關鍵問題,可以用幾個片語加以概括,婚姻與愛情。完美與殘缺,理想與現實,生命與生存,生活與活著,朋友之間的友誼,人生的意義等等,這些與我們每個人基本都息息相關,可自己去思量。

每個人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裡,但是平凡的世界裡卻有不平凡的人生,追求理想,但不絕對的理想主義,追求現實,但不徹底的現實主義,有些人看似平凡卻在平凡中偉大,有些人,身似高閣,但內心卻庸俗,有些人看似不完美,看似讓人厭惡,但有時也可憐,也有可愛的一面,不管是理想,還是現實,不管是完美還是殘缺的,這都是值得去尊敬,所以在平凡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那麼地真切,生命猶如重現。

在感情的世界裡本無所謂遺憾,沒有誰天生就該擁有他,然後走到最後,這是理想的世界,然而理想最終會迴歸到現實世界中來,路遙的這部小說的偉大之處就在這裡,沒有純粹的理想,一切都將回歸到現實世界,而在現實中又不斷努力去追求理想,這是不矛盾的,反而更加貼近真實,對於秀蓮,和潤葉,一個是現實生活世界的完美人物,一個是理想世界裡的完美人物,正是太過完美,所以到最後才會留下殘缺,而這殘缺又何嘗不是那麼地真實那麼地美呢。

少安沒有選擇潤葉而選擇了秀蓮,而最後當日子一切好起來的時候秀蓮最後確得了癌症,潤葉跟了健全的向前,但不珍惜,最後向前殘疾了,潤葉才慢慢發現,人生中,生活的的意義,最後與向前重新開始,這也算是一種殘缺,一種圓滿。

世事要變了,其實這句話最開始借田二多次說出,在最後田二死後,仍被作者提及,這不得不說這句話的重要性,可謂貫穿整部小說,這部小說,正是從文革開始,到文革結束,一直到改革開放這段歷史大背景下,中國社會變遷和中國人民生活的寫照。世事要變了,這句話正是詮釋了社會不斷向前發展的歷史性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