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名著讀後感>

《童年》讀後感作文六篇

文思屋 人氣:3.09W

【篇一:《童年》讀後感

《童年》讀後感作文六篇

《童年》是作者高爾基以自己童年為基礎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它揭露了俄國沙皇時期的黑暗、殘暴和非人生活。而高爾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受盡折磨與欺辱,無論是在精神上或是肉體上,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是高爾基卻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堅強地走了過來。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小名阿廖沙。他自幼喪父,隨著母親和外祖母來到外祖父家。著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艱哭命運的開始。

外祖父家,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人間地獄。外祖父掌管著家裡的一切,脾氣非常暴躁、視財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時常因為犯錯而被痛打;兩個舅舅常為了分家而爭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沒有地位,任丈夫打罵,發洩。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之後,阿廖沙離開了外祖父家,獨自一人踏上社會。他曾在許多地方打過雜,在這期間阿廖沙飽受欺辱,但他還是熬了過來。因為他被自己堅強、不屈服與困難的精神與信念一直支撐著。而現在的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愁吃不愁穿。而小阿廖沙卻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捱打、受欺辱。悲慘的一幕又一幕。時代在不斷進步,但人們卻越發變得懦弱了,遇到困難就想要退縮、逃避或者走捷徑。屠格涅夫說過:“想要得到幸福,你首先要學會吃得起苦。”美好的生活必須有所付出,才會長久,有所爭取,才會得到。

【篇二:《童年》讀後感】

《童年》這本書中:主人公阿列克賽的父母雙雙去世,外公不太喜歡他,兩個舅舅也仇恨他,只有外婆最疼愛他,生活中的苦難讓他變得十分堅強。大家庭因為爭吵而四分五裂時,他的童年也結束了。

通過書中描寫的阿列克賽的童年生活,生動的展現出許多人物的形象,有陰險的舅舅,有善良的外婆,有冷酷的外公,還有堅強的阿列克賽。

書中“第一次捱打”到“流浪生活”都體現出兩個舅舅的心狠手辣,要不然他們的妻子不會被他們活活打死,要不然主人公阿列克賽的好朋友茨岡不會因他們陷害而死。書中兩個舅舅和我們的老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們的老師平時在生活中關愛我們,在學習遇到困難時幫助我們,不是一家人但勝似一家人。而兩個舅舅和主人公雖然是一家人,卻討厭主人公。

善良的外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幫別人接生、調節家庭糾紛、給孩子們治病、告訴別人醃黃瓜和治病的土方子等,所以我認為她十分樂於助人,像我的奶奶、姥姥一樣和藹可親。

阿列克賽在眾多親人的去世下,居然一滴眼淚都沒有流,說明了他十分堅強、勇敢。故事中他把腿摔斷了,還是樂觀的面對生活,而有一些同學摔倒之後就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讓我覺得這些同學十分脆弱,應該向阿列克賽學習。

這本書寫的栩栩如生,對人物的刻畫十分到位。“舅舅在外面對著外婆的胳膊就是一棍子,外婆一下子就倒在地上”,展現出他非常的冷酷無情和狠毒。還有房客“好事情”在“外婆講完了以後,他刷的一下站了起來,來回走著,激動地做著手勢說:‘這故事太棒了,應該用筆記下來……’”讓我感覺到了他的古怪。通過作者對人物動作、語言的描寫,將故事生動的浮現在我的腦海中,讓我知道了今後寫作可以通過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讓故事有真實感。

總之,我們要學習人物樂於助人、堅強勇敢的品質,還有一些寫作方法,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

【篇三:高爾基名著《童年》讀後感】

放假的時候,讀了幾本書,賈平凹的《懷念狼》(非常好看,以後有時間寫),還有高爾基的這三部曲。應該是三本《童年》《我的大學》和《母親》,現在只是完整的看完了童年,看名著只有一個感覺,開始看的時候,有點深入不下去,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會越來越無法自拔,甚至不願意去看,不願意去知道結果。

童年也是這樣的。看了網上的讀後感,都是說,在那樣的社會,如同一個地獄,舅舅們的險惡,老爺的唯利是圖,只有姥姥才能給他心裡留下一點點的溫暖。

但是在我的眼睛裡,卻不完全這樣的。

舅舅們是很險惡,陷害高爾基的爸爸,把他丟到冰洞裡去,把自己的妻子失手殺死,為了爭奪遺產,竟然要拿到砍死自己的爸爸。這就是姥姥一直寵愛的兒子。

可是他們也同樣有可愛的一面。俄羅斯人的歌聲,舞會,家庭裡是多麼的溫暖,沒有任何的隔膜。

姥爺給他講故事,也可以從天明講到天黑,手舞足蹈,蹦到桌子上,又蹦到椅子上。這難道不是一個有著溫暖一面的老人嗎

最主要的就是要說一下高爾基的母親,因為我現在還沒有看母親這本書,所以只是根據童年來寫我的看法。

如果在現代社會,他的媽媽真的.是一個因為不聽老人言而最後走向滅忙,不能自己強大起來,反而把父母拖累死的女兒。

他的媽媽,那麼的年輕而強壯,本應該嫁給上流社會的人,起碼過著溫飽的生活,卻因為愛情,跟一無所有的他的父親結了婚。是的,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小夥子有本事,也可以,但是,除了看到他父親的善良純真,沒有看出來有多少本事,能給這個漂亮的女人幸福。還不如高爾基的老爺,白手起家,染坊生意做到數一數二。

這樣的男人,光憑臉蛋和甜言蜜語就得到姑娘的芳心,過著一場艱苦的生活,還總要給丈母孃家要錢。結果還命短。沒今年就死了。死的那天。妻子生產,生高爾基的弟弟,生下來就死了。

唉。這是怎樣的悲哀呀。

要說這個可憐的高爾基的母親,反而不值得可憐了。

一個人,帶著孩子安安穩穩的過就行了。只能回到父母那裡,和兄弟們產生矛盾。(兄弟怕他爭奪財產)。要不就嫁一個老實的人算了。文中本給他介紹一個物件,是個鐘錶匠。雖然長得不好。但是起碼是有手藝的人,他媽嫌棄人家長得不好,死活不願意。

最後嫁給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一個比自己小10歲的年輕人。父母為了給她籌嫁妝,把最後的大院子給賣了。搬到地下室裡,把錢給了這個女人,可是高爾基的繼父,沒一年半載就因為賭博把錢都敗光了。他們幾口子不得已又來拖累老家。

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高爾基的母親,常年忍受繼父的毒打死了,新生的小孩連一口飯都吃不上。姥姥姥爺,曾經那麼富有的人,最後姥姥給別人短工,姥爺要飯死了。

把這一切都歸結在那個黑暗的沙皇的社會,這肯定有一部分原因。可是,難道做兒女的就不想一想嗎?如果姥爺沒有把房子賣掉給女兒籌嫁妝,那他會那麼早的死去嗎?

或許我分析的太膚淺了。可是,這就是我對本文最深刻的印象,可憐天下父母心。

【篇四:《童年》讀後感】

高爾基的舉世著名。

在寒假很平凡的一天下午,我翻開了它,情緒也隨著書上的一行行黑色的字型起起落落。

《童年》是一部自傳體小說,講述這一個故事,男孩阿列克賽的童年記憶從父親去世開始,他目睹了母親和外婆的悲傷,他們搬家來到外公家裡,加入到一個嘈雜的大家庭中,外公是一個性情粗暴、自私的小染坊主,但已快瀕臨破產。外祖父經常痛打外祖母及孩子們,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的失去了知覺,結果大病了一場。而兩個舅舅也是同樣的粗暴、自私的市儈;最好的夥伴茨岡也應為兩個舅舅的陷害死去了,舅媽娜塔莉亞難產死了,只有慈祥、善良、樂觀的外婆帶給他些許溫暖……,貧窮和爭吵讓這個大家庭四分五裂。當母親因為婚姻的失敗和病痛死去後,阿列克賽的童年也結束了。

和高爾基的童年比起來,而現在的我們是多麼幸福啊,有時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愁吃不愁穿。而小阿列克賽卻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捱打、受欺辱。悲慘的一幕又一幕,我們不知道被鞭子打的滋味,也不知道被趕出家門的滋味,高爾基小時候的環境那麼惡劣,那麼悲慘,長大了還寫出了著名的人生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

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幸福的童年。

【篇五:《童年》讀後感】

在陽光的照耀下,我讀完了這本厚厚的《童年》,心裡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慚愧與懊悔,想到了自己與高爾基的生活。

他四歲喪父,隨著慈祥的外祖母來到了外祖父的家中。在這裡,他認識了許多東西,也看清了許多東西:他看清了自私自利、貪得無厭、粗野的兩位舅舅;樸實的朋友“小茨岡”;吝嗇、小氣、貪婪、蠻橫、殘暴的外祖父;每一天都生活在殘忍、愚昧的親人之間的勾心鬥角和爭吵中,從善良與邪惡之間,高爾基漸漸地明白了一些道理。

與他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幸福的:沒有痛苦與鬥爭,一直無憂無慮地生活著。就從這一點上來看,我們與高爾基就已經有了天壤之別。雖然我們已經擁有了許多,但是我們還是不知足,只想奢求人世間更好,想要更多的東西。

是啊,我們經常對父母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會讓父母為自己遮風擋雨,從不用自己獨自在“人間”闖蕩。現在,我們應該後悔曾經的奢望,不應該再浪費任何東西,學會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但足夠了。

從現在開始,我們要自立起來,遇到困難時,別隻想著這樣退縮,逃避或走捷徑,應該對自己有信心,人生中總有事或有人會令你痛苦,甚至絕望,但我們應該要想一下作者----高爾基是怎麼樣堅持下來的。這樣,你就可以在痛苦中尋找快樂,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是的,只要黑暗過去,黎明的曙光就會到來。只要你仍然保持對任何事物都有不滅的信心,懂得珍惜擁有的一切,那麼你的光明一定會到來,因為,你懂得珍惜。

【篇六:《童年》讀後感】

克西姆·高爾基的《童年》舉世聞名。在一個很平凡的星期天下午,我翻開了它。情緒也隨著書上一行行黑色的宋體字忽起忽落。

主人公阿廖沙痛苦的童年生活打動著我:四歲喪父,跟隨悲痛欲絕的母親和慈祥的外祖母到專橫的、瀕臨破產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卻經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處處護著他。在外祖父家,他認識了很多“安安靜靜”的親戚,其中包括兩個自私、貪得無厭的、為了分家不顧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還有兩個都叫薩拉的表哥。樸實、深愛著阿廖沙的“小茨岡”(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擋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儘管會被抽得紅腫。但強壯的他,後來卻在幫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時給活活的壓死了。

阿廖沙的童年是在一個典型的俄羅斯小市民的家庭裡度過的:貪婪、殘忍、愚昧;父子、兄弟、夫妻之間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常常為一些小事爭吵、鬥毆……但在這個黑暗的家庭裡,有一個勤勞、堅強、善良的外祖母。她常常給阿廖沙講好聽的神話故事,也潛移默化地教他做一個不想醜惡現象屈膝的人。

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就像他的家庭一樣。周圍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有時甚至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情。但好在有外祖母——全家人的精神支柱。阿廖沙也還認識很多其他的人:搬進新房子後的幾個房客、隔壁的三少爺,等等。阿廖沙從家人的一些“奇怪”的舉動中懵懂的明白了一些道理。

和阿廖沙相比,我們的童年是燦爛的,是彩色的;是沒有煩惱痛苦的,更是無憂無慮的。有那麼多的孩子甚至不懂什麼叫做“打”,因為我們從沒有經歷過被人打、被人拿鞭子抽的滋味。那也許是一種無法想象的痛苦吧。當然,除此之外,我們的生活中也很少有家人之間的勾心鬥角,為爭奪財產而打架鬥毆之類貪婪、凶狠的事情。更不會發生殘忍的把某個無辜的人無端地折磨致死這類想都沒想過的“恐怖事件”。天哪,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有著天壤之別。我們每天生活在蜜罐兒裡,被甜水泡著,被金燦燦的錢堆著……我們是多麼幸福呀!我們從來不用考慮衣食住行,這讓大人麼操心就足夠了,還輪不到我們呢。

但擁有著這些,我們並不知足。我們總是奢求更多。因為,在我們眼裡,大人們掙錢是那樣的容易,似乎都不費吹灰之力。我們多天真啊。的確,我們不用像阿廖沙那樣只十一歲就到“人間”獨自闖蕩。但讀過《童年》之後,我們應該悔過自己曾經的奢侈,我們應該不再浪費,我們應該學會珍惜。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我們不再奢侈,不再浪費;我們開始為長輩著想,體諒他們;我們更應該開始滿足自己的幸福生活。為了以後,為了將來,為了我們到“人間”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