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名著讀後感>

精選《紅樓夢》讀後感範文

文思屋 人氣:2.16W

【篇一:《紅樓夢》讀後感

這個寒假中,我閱讀了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書中人物的塑造、刻畫生動: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追求完美的賈寶玉,風風火火的王熙鳳,心胸寬廣的薛寶釵特別是林黛玉和賈寶玉這兩個人物,是那麼深入人心,可以讓人為之研究一生。

精選《紅樓夢》讀後感範文

“天上掉下個林妹妹”每當我讀到多愁善感的黛玉時,我總會情不自禁地落淚。一定是“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的她令我產生了無比的憐愛。她,無論是自己的離別仇恨,自己的傷心往事,還是草木枯榮,四季更替。她都會黯然淚下。也許她真如書中所寫的絳珠草,來到世間“還淚”一般。她切實地向人們顯示了那水一般的柔腸,她對於一切世間的醜陋、難堪,就只能是暗自落淚,這不禁讓人覺得她有那麼點“窩囊”,當然,這詞兒並不怎麼適合她。哎,黛玉真叫我又愛又恨啊!

相對於書中另一個主人公賈寶玉,他雖不是女孩,但一樣是那麼細膩柔腸。他與那些靈氣、清秀的女孩相差無幾,寶玉厭惡他人“男尊女卑”的思想,他對丫環毫不歧視,反而他會挺起胸膛保護她們,憐愛她們當寶玉得知無力幫助她們時,他傷心欲絕。當他失去迎春、晴雯、黛玉時,他比任何人都想挽回這一切,但是他追求完美,他追求獨道的美!內心的美,行為的美,在他身上散發著一種別人沒有的美。他不是一位女子,但他更像一位願意拯救那些女子“美”的勇士。與其他兩相比,薛寶釵那寬豁開朗的胸襟無疑讓人產生敬佩之情。而心狠手辣的王熙鳳恰恰相反,心胸狹窄,貪財,潑辣讓人髮指!

《紅樓夢》,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果然內藏真經,對情節的描述蕩氣迴腸,對人物的刻畫細緻入微。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不管誰看了都會像我一樣愛不釋手的!

【篇二:《紅樓夢》讀後感】

我在教師的圖書角內借了一本書,它就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文學名著,作家曹雪芹嘔盡心血,花了十年的時間,寫成了這部長篇小說。全書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講述了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歷史過程,描寫了眾多性格鮮明的人物。

正是如此,剛拿到書,我就愛不釋手了,懷著急迫和激動的心情,我翻開了這本書的第一章。

第一章寫的是《青埂峰頑石變美玉》,還沒看完這章我就被裡面的優美詞句和故事情節給深深地吸引住了,便津津有味地看了下去。一節課的時間實在是太短暫了,下課的鈴聲響起,我也才看到第四章。但回到家,做好家庭作業,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書,看了起來。終於,我花了一星期的時間,看完了這本長篇小說。呵呵,要不是故事被縮減過,讀起原著來,我恐怕兩星期也讀不完呢!

讓我最難忘的一章就是《林黛玉別父進京都》了,裡面林黛玉和賈母相見時的情景,讀了都會讓人感到辛酸——我也不例外。還有王熙風的語言藝術,也不得不讓我佩服,就像“看她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倒是個嫡親的孫女”這句話,王熙鳳不僅稱讚了林黛玉,還稱讚了惜春、探春、迎春等人,真是個語言大師啊!

精彩的故事還有很多,我給大家推薦《林黛玉重建桃花社》、《賈寶玉淚灑相思地》、《錦衣衛查抄寧國府》,都很值得大家一看呢!在此,我也希望《紅樓夢》能夠祖祖孫孫傳下去,供後代觀看。

《紅樓夢》!這顆文學界閃耀的明星,一定會永遠掛在美麗的星空的!

【篇三:讀《紅樓夢》有感600字】

《紅樓夢》是四大名著之一,讀完它我的感觸很深。它諷刺了我國古代封建惡勢力獨霸一方的醜態,與它最終將會走向滅亡的必然命運。

《紅樓夢》裡的人物各有各的特點。給我印象深刻的有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賈寶玉從小過著被捧在掌心裡的日子,再加上銜玉而生被他的祖母視為珍寶。每日與女孩子玩樂嬉戲,不顧學業,而且軟弱無能,但也是因為這樣,他的父親賈政才會不喜歡他,當然,賈寶玉也很懼怕這個父親。雖然大觀園裡的人盡是心靈骯髒,爭權奪利的人,不過也有真情在,賈寶玉和林黛玉兩情相悅,真心相愛,卻也逃不過封建社會的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命運。

林黛玉是個多愁善感的人,她經常落淚,都說她心眼小,可是她只有賈寶玉這個知己了。林妹妹身體弱,經不起折騰,每天都喝藥,都快成了藥缸子了。她最後死的'太可憐了。不僅芳魂早逝,而且死的時候都是帶著遺憾和悔恨。

薛寶釵在大觀園裡可算是最有心機的女孩了。她為人處事都很能幹,矇住了很多單純人的眼睛。她人緣極好,卻得不到寶玉對她的真愛,她極力討好每一個人連賈母也不在話下。她最終嫁給了賈寶玉,又怎麼樣,終究得不到他的心,最後還不是獨自一人。

讀完《紅樓夢》讓我見識了人世間的美與醜,善與惡,讓我懂得了人與人之間並不只有美好的事物,也有骯髒與醜陋的靈魂。

【篇四:讀《紅樓夢》有感600字】

《紅樓夢》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讀過《紅樓夢》的人無不讚嘆作者曹雪芹的文采,更感慨賈府人物的命運!

小說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寫出了一個封建社會貴族之家由勝而衰的命運。寶玉和黛玉的“木石前盟”,是來自天上的愛情,象徵著感情的高尚與純粹;寶玉與寶釵之間的“金玉良緣”,則是賈府的權勢與薛家財富的結合,把可怕的現實原則,帶到了愛情之中。

《紅樓夢》,刻畫了多少鮮明的人物:寶玉的天真、叛逆和軟弱;黛玉的多愁善感,詩人氣質;寶釵的深沉,世故與冷靜。在充滿著詩情畫意的大觀園,青春的歡笑和煩惱都是那麼動人心絃的;然而,花樣年華的“大觀園”,卻被殘酷的現實社會輕而易舉地摧毀。《紅樓夢》成為萬千少女心中的一曲哀歌。黛玉的《葬花吟》,唱出了小說中所有天真少年的共同心音“花謝花飛飛滿天,紅綃香斷有誰憐?遊絲軟系飄春榭,落絮輕沾撲繡簾。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

書中,有神話式的高遠奇特的想象,讓我們的心靈仰望無限的天空;又有童話般美麗純潔的愛情,使我們的情感淨化,昇華;更有詩歌一樣抒情的境界,大觀園的每一片風景,都象徵著一種人生!

讀《紅樓夢》我們被美驚醒!“開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也枉然!”

【篇五:讀《紅樓夢》有感】

一杯白茶、一把椅子、一本書,或是世界名著、或是雜誌漫談,都能讓我消磨掉一天的時光。

斜倚在沙發上,手捧《紅樓》,眼裡、心裡纏繞的都是那集詩意、聰慧、真情於一身的女子——林黛玉。

“嫻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盡現了黛玉如花般美麗溫柔、如柳般柔弱多情的絕世容顏和超凡氣質。林黛玉的才情在大觀園中堪稱群芳之冠。她,詩思敏捷,詠白海棠時“一揮而就”。她面對賈寶玉的過目成誦,卻能一目十行。憐花葬花泣殘紅、文思敏捷詠秋菊。她的藝術魅力讓人心醉神往。

黛玉是聰慧的,她初到賈府,“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要多說一句話,不可多行一步路,恐被人恥笑了去。”把一切看在眼裡,記在心上。寄人籬下的她深知世故卻不弄世故,她愛憎分明,她可以給趙姨娘含笑讓座,卻不會屈意迎奉他人。當寶玉把皇帝賞賜的一串念珠獻給林黛玉時,這也只不過是一個臭男人拿過的東西,對之嗤之以鼻。

我喜歡林黛玉的性格,有叛逆、有孤僻、有對世俗的不屑。大觀園裡沒有她的親人、知己,只有風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不是這樣,她就不必為玉釵受寶玉奚落而喜形於色,為兩方舊帕題詩而灑淚。真情女子,為愛黛玉奉獻的不僅是眼淚,更是她才華橫溢的生命。

“一縷香魂隨風散,三更不曾入夢來”。林黛玉的悲劇之所有動人心魄,不僅僅是世人可惜了她那絕世容顏,更加震憾與她那無與倫比的豐富而優美的精神世界。

合上書,閉上眼,不禁長嘆一口氣,心頭久久索繞的依舊是那清雅絕俗的身影。

【篇六:紅樓夢讀後感600字

多年前讀過紅樓,可惜那時少年心性,此書又博大精深。我沒耐心讀完,更不解悟其中的含意。書裡細緻而繁瑣的描寫不遜色京劇裡的老生開始唱啊字,一個字唱幾分鐘,直讓你瞌睡。儘管都是國粹,但吃不起消化不了。完全沒有瓊瑤阿姨一串一串的水晶夢來的直接又快活。如今漸老,瓊瑤書籍亦如嚼過吐了的泡泡糖,再不想看一眼。重拾紅樓這塊石頭硬啃,竟然別有一翻味道,越嚼越香,越看愛看,早晚不捨。

首先我認識到這本書不只簡單地寫些你情我愛。它涉及到醫藥、園林、建築、書畫、詩詞、烹調、服飾、花草、古董等,都有所研究。那時候又沒有電腦,這個曹雪芹他是怎麼把如此巨大豐富的知識積累的?實實地讓人震撼他的毅力。而整部書又對研究探討青朝風俗民情很有幫助,它彷彿是當時生活的小百科,無所不包,無所不有。還說後人專門有研究紅學的,真是不為過啊,不為過。

尤其是小說語言藝術魅力的成功駕權,不愧是公認的語言大師。僅僅三言兩語就把個人物刻畫的入木三分,例如劉姥姥一進賈府見王熙鳳,那鳳姐粉光脂豔,端端正正坐在那裡,。周瑞家的和劉姥姥站了一會子鳳姐不問不敢打招呼,足見鳳姐平時在賈府的威嚴和厲害。鳳姐見劉姥姥忙欲起身,猶未起身,滿面春風的問好,。這時的劉姥姥已經在地下拜了幾拜,劉姥姥夠機靈的,迅速能看準形式找對在家做主的人。最好笑的是,劉姥姥還沒有開口求接濟,這鳳姐先哭半天窮,可見鳳姐心計多手腕靈活。一來一去筆墨不多,人物性格盡顯突出,讓讀者感到人物可見可摸。

紅樓內涵精深,但作者都是寫平淡無奇的生活細節,也是從這種生活中發掘人生的痛苦與歡樂。

萬物人為靈長,有情有愛才不枉為人,而愛情更是讓人願生死相隨的強烈感受。寶玉生在百花中獨愛一枝,那枝已逝何來相戀。那紅塵中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持究竟是物是人非夢一場,萬境歸空。